毛大丁草

藥材名稱:高粱泡葉

名稱出處:《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誌》

概況

基源:為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高粱泡的葉。

原植物:高粱泡Rubus lambertianus Ser.,又名蓬蘽(《經濟植物手冊》)。

形態:半落葉藤狀灌木,高達3m;枝幼時有細柔毛或近無毛,有微彎小皮刺。單葉互生,寬卵形,長5~10cm,寬4~8cm,頂端漸尖,基部心形,上面疏生柔毛或沿葉脈有柔毛,下面被疏柔毛,沿葉脈毛較密,中脈上常疏生小皮刺。圓錐花序頂生,上部葉腋中的花序近總狀;總花梗、花梗和花萼均被細柔毛;花直徑約8mm;萼片5,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全緣,被白色短柔毛;花瓣5,倒卵形,白色,稍短於萼片;雄蕊多數,花絲寬扁;雌蕊約15~20,通常無毛。果實近球形,直徑6~8mm,紅色。花期7~8月,果期9~11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265頁.圖2259)

生境與分佈:生於低海拔山谷、山坡或路旁灌叢中陰溼處及林緣、草坪。分佈於中國華東、中南及雲南。日本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夏、秋季採葉。

藥性

功效:清肺止咳,止血,調經。

主治:外傷出血,肺病咳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全國中草藥彙編》:“治產後出血,產褥熱,血崩,痛經:高粱泡葉、琴葉榕根、白木槿根、野蕎麥根各15g。水煎服,紅糖、米酒為引。”

單方應用:①《江西草藥》:“治外傷出血:高粱泡鮮葉適量,搗爛外敷。” ②《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誌》:“治肺病咳血:高粱泡葉15g,冰糖30g。水煎,早、晚飯前各服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