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不溜
藥材名稱:老鴉花藤
名稱出處:《雲南中草藥》
概況
異名:大血藤(《雲南思茅中草藥選》),嘿良龍(傣族),鸚哥花藤、烏龍過江(雲南)。
基源:為豆科黎豆屬(油麻藤屬)植物密絨毛油麻藤和長莢油麻藤的莖。黎豆屬全世界約160種,中國約30種。
原植物:密絨毛油麻藤Mucuna wangu Hu,又名王氏油麻藤(《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長莢油麻藤Mucuna macrocarpa Wall.,又名老鴉花藤、大血藤(雲南)。
形態:密絨毛油麻藤為藤本,莖高10m左右。3出複葉,小葉橢圓形,長10~16cm,寬4~10cm,先端短漸尖,基部短急尖,下面密被棕黃色絨毛。總狀花序著生於老莖上,花黃紫色,長約7cm。莢果長約3.5cm,密被棕色絨毛;種子6~8。花果期4~5月。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300~1800m的山間疏林中。分佈於雲南。
長莢油麻藤與密絨毛油麻藤的主要區別為大型藤本。莖切斷後流出棕紅色汁液。3小葉的頂生小葉卵形。總狀花序著生在老莖上,花梗密被棕黃色茸毛。莢果長30~45cm。種子8~12粒,黑色,扁橢圓形。(圖見《中藥大辭典》.上冊.1702條圖)生於密林。分佈於雲南。
生藥
採集:全年可採,鮮用或切片,晒乾。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黴,防蛀。
藥性
性味:《雲南中草藥》:“澀,微溫。”
功效:舒筋活絡,調經。
主治:風溼骨痛,小兒麻痺後遺症,月經不調。 ①《雲南中草藥》:“舒筋活絡。治月經不調,小兒麻痺後遺症。” ②《雲南思茅中草藥選》:“強筋壯骨,調經補血。治貧血,風溼筋骨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浸酒或熬膏。外用:研末熱包罨。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雲南中草藥》:“治小兒麻痺後遺症:老鴉花藤60g,研細,加粗糠炒熱,外包環跳穴或肩髃穴,3天換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