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菜
藥材名稱:山菠蘿根
名稱出處:《雲南中草藥》
概況
異名:山芋頭(《雲南中草藥》),馬兜鈴(雲南)。
基源:為百合科大百合屬植物雲南大百合的鱗莖。大百合屬全世界約3種;中國約2種,均供藥用。
原植物:雲南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Wall.)Makino var.yunnanense(Leichtlin ex Elwes)Stearn(Lilium giganteum Wall.;Cardiocrinum giganteum(Wall.) Makino;Lilium giganteum Wall,var.yunnanense Leichtlin ex Elwes),又名雲南大白合(《中藥鑑別手冊》)。
歷史:清(《植物名實圖考》)有蘘荷一條,作者誤以本種為蘘荷,雲“……抽莖開花青白色,如荷而小,未舒時摘而醬漬之,細瓣層層如剝蕉也”,所敘應為本種。雲南以本植物果實作為藥材馬兜鈴使用。外銷四川、貴州、江西、河南、湖北等地。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1~2m。鱗莖片由幾片根生葉的葉柄基部膨大後所形成。葉卵狀心形,長12~26cm,寬11~22cm,下部基生葉似輪生,頂端漸尖,基部心形,葉脈網狀。總狀花序,花多至12朵或較少;花狹喇叭形,白色,具短梗;花被片6,條狀匙形,內面具紫紅色條紋;花絲長約為花瓣片的1/2或稍長。蒴果長橢圓形或卵形,長4.5~5.5cm,直徑2.5~3.5cm,表面棕色至黃褐色,頂端有小突起,有3條平直的突起稜狀腹縫線,成熟後3瓣裂,每室有多數種子,層層相疊,排成兩行。種子呈扁三角形,紅棕色,周圍有淡黃色半透明的膜質翅。花期6~7月,果期9~10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14冊卷.156頁.圖版19)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450~2300m的林下草叢中。分佈於中國西南及陝西、湖南、廣西。印度、不丹、尼泊爾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夏、秋季採挖,晒乾。
貯藏:置乾燥處,防蛀。
藥性
性味:淡,平。
功效:清熱止咳,寬胸理氣。
主治:肺結核咯血,高燒,胸腹疼痛,反胃嘔吐,氣管炎。 ①《雲南中草藥》:“清熱止咳。治肺結核咯血,小兒高燒。” ②《西藏常用中草藥》:“寬胸利氣,鎮痛止咳。治胃痛,反胃嘔吐,氣管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