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肫草
藥材名稱:桑瀝
名稱出處:《綱目》
概況
基源:為桑科桑屬植物桑的枝條經燒灼後瀝出的汁液。
原植物:桑Morus alba L.
餘項參見“桑葉”條。
藥性
功效:祛風,斂瘡。
主治:《綱目》:“治大風瘡疥,生眉發。”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綱目拾遺》:“治小兒身面爛瘡:輕粉、雄黃各15g,豬膽1個,滑石30g,硫黃15g,穿山甲15片(炙),鳳凰退(燒存性)15g。為末用桑油(即桑瀝)、豬膽汁調,絹包擦之。” ②《摘元方》:“治破傷中風:桑瀝、好酒,對和溫服,以醉為度,醒,服消風散。”
單方應用:《中藥大辭典》下冊:“治破傷風:取直徑3cm,長約1m的桑枝1段,將兩端架起,中間加火烤,收集兩端滴出的桑枝汁液備用。成人每次10ml(加糖少許),日服3次,服後出汗;新生兒日服3~4次,每次1~2ml,至症狀消失為止。口服困難者改用針劑,每日肌注2次,每次4ml。亦可採用注射器滴入的辦法服藥。可適當給以鎮靜劑,補液,青黴素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