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丫苦

藥材名稱:文鰩魚

名稱出處:《本草拾遺》

概況

異名:鰩(《呂氏春秋》),飛魚《《本草拾遺》)。

基源:為飛魚科動物燕鰩魚、弓頭燕鰩魚、點鰭燕鰩魚、背斑燕鰩魚、少鱗燕鰩魚的肉。

原動物:燕鰩魚Prognichthys Cypselurus dgoo(Temm.et Schl)。弓頭燕鰩魚Cypselurus arcticeps(Gunther)。點鰭燕鰩魚Cypselurus spilopterus(Cuvtet et Valenciennes)。背斑燕鰩魚Cypselurus bahiensis(Ranzani)。少鱗燕鰩魚Cypselurus oligolepis(Bleeker)

歷史:文鰩魚首載於《本草拾遺》,謂“生南海。大者長尺許,有翅與尾齊。群飛海上。”《綱目》載:“按西山經雲:觀水西注於流沙,多文鰩魚。狀如鯉,鳥翼魚身,蒼文白首赤喙。常以夜飛,從西海遊於東海。其音如鸞雞。”林邑記雲:“飛魚身圓,大者丈餘,翅如胡蟬。出入群飛,遊翔翳薈,沉則泳於海底。”又一統志雲:“陝西鄠縣澇水出飛魚,狀如鮒,食之已痔疾也。”顯然古代本草包括數種文鰩魚,《中國藥用動物志》分5種鰩魚分條收載。

形態:燕鰩魚體略呈梭形,背部及腹部頗寬。微凸出,頭短,背部平坦,腹面甚狹。吻短。眼大,側位而高。全體被圓鱗,鱗較大。側線位很低,近腹緣,其後端不達尾鱗部,側線鱗54~

。背鰭12~14,位靠後。胸鰭很發達,寬大,平置時可達臀鰭最末鰭條的尖端。腹鰭大,平置時約可達臀鰭基底末端。臀鰭小,與背鰭略相對,尾鰭分叉,下葉較上葉長。體背面黑色,側下方及腹部銀白色。

生境與分佈:常成群遊于海洋之上層,能躍出水面,展開胸鰭,在1m左右的水面上空滑翔10~100m以上的距離。分佈於中國渤海、黃海和東海。

其它四種形態與燕鰩魚相近。主要區別為弓頭燕鰩魚顎骨無牙,胸鰭下部1/3處具有一淡色斜斑。分佈於南海。點鰭燕鰩魚腹鰭距鰓孔較距尾鰭基為近,背鰭前鱗28~34;頭長等於或稍短於背鰭至尾鰭基。分佈於南海。背斑燕鰩魚背鰭後部具明顯黑斑,背鰭前鱗通常30(28~34),胸鰭棕黑色。分佈於南海、東海。少鱗燕鰩魚背鰭前鱗少於33,一般為25~28;體側一列鱗44~51。分佈於南海。

藥性

性味:《綱目》:“甘、酸。”

主治:難產,痔瘡。 ①《本草拾遺》:“令易產,臨時燒為黑末,酒下2g。” ②《綱目》:“已狂已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