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烏毛蕨葉
藥材名稱:黔桂醉魂藤
名稱出處:《中藥大辭典》
概況
異名:野豇豆、老鴉花(《貴州民間藥物》)。
基源:為蘿藦科醉魂藤屬植物貴州醉魂藤的根或全草。
原植物:貴州醉魂藤Heterostemma esquirolii(Lévl)Tsiang(Pentasacme esquirolii Lévl.);H.gracile Kerr.),又名廣西百靈藤(廣西植物名錄)。
形態:柔弱木質藤本,長3m;枝條柔細,具有2列短柔毛。葉卵圓形,長4~9cm,寬2~5cm,頂端短漸尖,基部楔形;基脈3條,側脈3條,斜升未達葉緣即網結;葉柄長1.5~2cm,被短柔毛,頂端從生約5個小腺體。假傘花狀聚傘花序腋生,比葉為短,著花約10朵;花序梗很短,被微毛;花梗纖細,基部著生有小苞片;小苞片卵圓形,長約1mm;花萼外面被微毛,內面無毛,基部具有5個腺體,腺體頂端有3齒裂,花萼裂片卵圓形,長1.5mm,寬lmm;花冠黃色,輻狀,裂片寬三角形;副花冠5片,裂片長圓狀披針形,基部著生在合蕊冠上;花葯頂端具內彎的膜片;花粉塊近圓形,內角頂端有透明膜邊,直立;柱頭盤狀5稜。蓇葖線狀披針形,長6cm,直徑5mm;種子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生境與分佈:生於1380~1400m山地疏林中。分佈於中國廣西、貴州、雲南。泰國也有。
藥性
性味:辛,平。
功效:除溼,解毒。
主治:風溼腳氣,胎毒,瘧疾。
用法用量:治風溼腳氣:根一條煎水服,或用全草煎水洗患處。治胎毒:根及花椒少許,用菜油煎後搽患處。治瘧:根6g,煎雞蛋吃。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貴州民間藥物》:“治胎毒:野豇豆根及花椒少許,用菜油煎後擦患處。” ②《貴州民間藥物》:“治風溼腳氣:野豇豆根一條煎水服。或用全草煎水洗患處。”
食療:《貴州民間藥物》:“治瘧疾:野豇豆根6g,煎雞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