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精
藥材名稱:糖茶藨
名稱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
概況
異名:色果策爾瑪買巴(《西藏常用中草藥》)。
基源:為虎耳草科茶藨子屬植物糖茶藨的內層皮或果實。
原植物:糖茶藨Ribes himalense Royle[R.emodense Rehd.],又名糖茶藨子(《秦嶺植物誌》),滇藏醋栗(《雲南種子植物名錄》)。
形態:落葉小灌木,高1~2m。幼枝紫紅色,無毛。葉互生;葉柄長於葉,具疏腺毛,近基部兩側有褐色長腺毛;葉片長寬各7~10cm,3~5裂,頂端尖或短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重鋸齒,表面具貼生短腺毛,背面近無毛,通常有腺毛,脈上具粗短硬毛。花兩性,有短花梗;萼筒鐘形,裂面倒卵形,長約2.5mm,先端圓,被柔毛,基部稍狹;花瓣匙形,淺紫紅色,長為萼片之半;雄蕊不伸出萼外;花柱與雄蕊等長。漿果球形,紅色,後變為紫黑色。花期4~5月,果期7~8月。(圖見《中藥大辭典》.下冊.2668頁.5600條圖)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700~2900m的山坡、山谷,常見於樺樹及冷杉林下或落葉松林的林緣。分佈於中國華北、西南及陝西、甘肅、青海、河南、湖北。
生藥
採集:5~6月割取莖枝,剝去外層皮,剝取內層皮,晒乾。9~10月採收成熟果實,晒乾。
藥性
性味:甘、澀,平。 《新華本草綱要》:“味甘,性平。”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肝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西藏常用中草藥》:“治肝炎:糖茶藨3~9g,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