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纈草

藥材名稱:浪穹紫菀

名稱出處:《雲南藥用植物名錄》

概況

異名:山紫菀、旱橐吾(雲南)。

基源:為菊科橐吾屬植物洱源橐吾的根。

原植物:洱源橐吾Ligularia lankongensis(Franch.)Hand.-Mazz.(Senecio lankongensis Franch.)

形態:多年生草本。根肉質,粗而長。莖高約50cm,密被白色蛛絲狀柔毛。基生葉具柄,柄長達23cm,被毛,葉片卵形或三角形,長20~24cm,寬約16cm,邊緣具細齒,背面被毛,葉脈羽狀;莖下部葉鱗片狀,卵形,長約3cm;莖中部葉與基生葉相似,較小;莖上部葉箭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尾尖,基部下延成寬翅狀柄。頭狀花序多數成總狀花序;苞片和小苞片線形;花序梗長約10mm,被白色柔毛;總苞寬淺鐘形,長7~12mm,口部寬與長相等,總苞片8~9,2層,線狀長圓形,背部被白色柔毛;舌狀花7,黃色,舌片長圓形,長10~13mm;管狀花多數,長約7mm。瘦果圓柱形,長約8mm,光滑;冠毛白色。花果期4~8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77卷.第2分冊.87頁,圖版20∶6-8)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2100~3400m的山坡灌叢及林下。分佈於四川和雲南。

藥性

性味:苦,溫。

功效:潤肺,化痰,止咳。

主治:支氣管炎,咳喘,肺結核,咯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