菥蓂子

藥材名稱:野菊

名稱出處:《日華子本草》

概況

異名:苦薏(《本草拾遺》),野山菊(《植物名實圖考》),黃菊仔(《中國藥用植物誌》),野黃菊(《江蘇省植物藥材志》),鬼仔菊(《廣西中藥志》)。

基源:為菊科菊屬植物野菊、甘菊、甘野菊的全草及根。

原植物: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L.)Des Moul.(Chrvsanthemum indicum L.)

歷史:野菊為民間草藥。始載《本草拾遺》名苦薏:“苦薏生澤畔,莖如馬蘭,花如菊,菊甘而薏苦,語曰苦如薏是也。”《綱目》釋:“薏乃蓮子之心,此物味苦似之,故與之同名。”又說:“苦薏處處原野極多,與菊無異,但葉薄小而多尖,花小而蕊多,如蜂窠狀,氣味苦辛慘烈。”所述及附圖與商品原植物相同。《中國藥典1977年版》首次收載,1985年、1990年兩版繼續收載。《中藥大辭典》野菊原植物,除收本種外,尚收甘菊(巖香菊)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Fisch.ex Trautv.)Ling et Shih和甘菊甘野菊變種(北野菊)D.lavandulifolium(Fisch.ex Trautv.)Ling et Shih var.seticuspe(Maxim.)Shih[D.boreale(Makino)Ling]。《中藥志》,第4冊(1988年第2版)已單獨收載北野菊,但誤稱其已收入《中國藥典1977年版》。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25~100cm,有長或短的地下匍匐莖。莖直立或鋪散,分枝或僅在莖頂有傘房花序分枝,被稀疏的毛或莖枝上部及花序枝毛被較密。基生葉和下部葉花期脫落;葉柄長1~2cm,柄基無耳或有分裂的葉耳,莖中部葉片卵形、長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3~7cm,寬2~4cm,羽狀半裂、淺裂或具淺鋸齒,基部截形、稍心形或寬楔形,兩面同色或幾同色、淡綠色或幹後橄綠色,被稀疏短柔毛或背面較密;上部葉漸小。頭狀花序直徑15~25mm,多數在莖枝頂端組成疏鬆的傘房狀圓錐花序或組成傘房花序;總苞淺碟狀,總苞片約5層,外層的卵形或卵狀三角形,長2.5~3mm,中層的卵形,內層的長橢圓形,長約11mm,全部總苞片邊緣白色或褐色寬膜質,頂端鈍或圓;緣花舌狀,雌性,黃色,舌片長10~13mm,頂端全緣或具2~3齒,中央花管狀,兩性。瘦果全同形,近圓柱狀而向下部收窄,長1.5~1.8mm,具5條細縱肋;無冠狀冠毛。花果期6~11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4冊.507頁.圖6427)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坡草地、灌叢、河邊溼地、海濱鹽漬地、田邊及路旁。廣佈於中國各地。印度、日本、朝鮮、原蘇聯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夏、秋間採收,晒乾或鮮用。

化學性質

含當歸醯亞菊定(Angeloylajadin)(1)、當歸醯庫曼脈草素B(Angeloylcumambrin B)、綠縱蒿素(Arteglasin)A[1]、海棠果烯氧化物(Canophyllene oxide)、檸檬烯[2]、蒙花甙(Linarin)、木犀草素葡萄糖甙、矢車菊甙(Chrysanthemin)、菊黃質(Chrysanthemaxanthin)、野菊花內酯(Yejuhua lactone即天山蓍素Handelin)(2)、多糖、香豆精和揮發油[3]。揮發油中主要含α-蒎烯、樟腦烯、冬青油烯(Sabinene)、月桂烯(Myrcene)、α-萜品烯(α-Terpinene)、對-傘花烴(p-Cymene)、桉油精(Cineole)、α-側柏酮(α-Thujone)、菊酮(Chrysanthenone)、龍腦(Borneol)、醋酸裡哪酯(Linalyl acetate)、乙酸冰片酯(Bornyl acetate)、β-金合歡烯(β-Farnesene)、吉馬烯-D(Gemacrene-D)、α-芹子烯(α-Selinene)、γ-杜鬆烯(γ-Cadinene)、橙花叔醇(Nerolidol)、丁香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 oxide)、衣蘭油醇(Muurolol)、畢澄茄醇(Cadinol)等[4]。另有報道花中含新倍半萜野菊花三醇(Chrysanthetriol)[5]、粗揮發油中含樟腦油16%、反蒈烷-反-2-醇15%、冰片乙酸酯12%、檜烷7%[6]。

北野菊中含揮發油、成分有:香檜烯、側柏酮、蒎烯、菊酮(Chrysan thenone)、N-苯基-β-萘胺、鵝掌楸樹脂醇二甲醚(Lirioresinol dimethylether)、琥珀酸、刺槐素-7-蘆丁糖甙[即蒙花甙(Linarin)][7]。

參考文獻

[1] Planta Med 1985;(3)∶284。


[2] CA 1981;94∶52674h。


[3]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128。


[4] Phytochemistny 1981;20(12)∶2619;藥學學報1987;22(1)∶87。


[5] 藥學學報 1992;27(3)∶191。


[6] 林產化學與工業 1992;12(2)∶159。


[7] 江蘇省植物研究所等.新華本草綱要.第三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