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條花
藥材名稱:玉柏
名稱出處:《別錄》
概況
異名:千年柏,萬年鬆(《綱目》),玉柏石松、玉遂(《別錄》),狗尾舒筋草(《四川常用中草藥》)。
基源:為石松科石松屬植物玉柏的全草。
原植物:玉柏Lycopodium obscurum L.,又名樹狀石杉(《植物分類學報》)。
歷史:玉柏始載於《別錄》,雲:“玉柏,生石上,如鬆,高五、六寸,紫花,用莖葉”。《綱目》亦載:“玉柏,即石杉之小者也,人皆採置盆中養,數年不死。”按上所述應為本種。
形態: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生根,淡棕色,光滑或被少數的葉;主枝直立,高20~40cm,側枝叉狀分枝,稍壓扁,密整合扇形而向兩側開展成樹冠狀。葉披針形,質堅,長約3mm,寬約0.6mm,稀疏,斜展,全緣,具銳尖頭;中肋明顯。孢子囊穗1~2個,圓柱狀,頂生於分枝頂端,無柄,長2~3cm,徑5~7mm;孢子葉闊卵圓形,邊緣膜質,具不整齊淺齒,頂端長突漸尖。孢子囊腎形,淡黃褐色,腋生於孢子葉腋。孢子四面體球形,具小突起。(圖見《東北草本植物誌》.第1卷.圖4)
生境與分佈:生於苔蘚針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中及山坡上。分佈於吉林、遼寧、江西、臺灣、四川。朝鮮、日本、原蘇聯(西北利亞)及北美洲也有分佈。
化學性質
含生物鹼和四環三萜類。生物鹼有石松鹼(Lycopodine)、石松定鹼(Lycodine)、杉曼鹼(Annotinine)、α-玉柏鹼(α-Obscurine)、β-玉柏鹼、二氫石松鹼(Dihydrolycopodine)、棒石松洛寧鹼(Clavolonine)[1,2]等。四環三萜類有α-芒柄花萜醇(α-Onocerin)、26-失碳-8-氧代-α-芒柄花萜醇(26-Nor-8-oxo-α-onocerin)(1)、26,27-雙失碳-8,14-二氧代-α-芒柄花萜醇(26,27-Bisnor-8,14-dioxo-α-onocerin)(2)[1,2]。尚含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3β,7α-二羥豆甾-5-烯(Ikshusterol)、3β,7β-二羥-豆甾-5烯(Epukshsterol)和3β,7β-二羥-豆甾-4-烯、3β,5α,6β-三羥豆甾烷[3~5]。
參考文獻
[1] 長白山植物藥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103。
[2] Tetrahedron Lett 1987;28(48):5993~6。
[3] 化學學報 1989;47(10):1025。
[4] 中草藥 1987;18(12);2。
[5] 中草藥 1989;2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