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錦葵
藥材名稱:野檳榔
名稱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概況
基源:白皮柯為殼鬥科石櫟屬植物的花序。
原植物:白皮柯Lithocarpus dealbatus Rehd.
形態:常綠喬木,高5~10(-20)m;小枝密生灰黃色細絨毛。葉長橢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7~14cm,寬2.5~5cm,先端漸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全緣,下面密生灰白色細柔毛,側脈9~12對;葉柄長8~20mm。雌花序長10~15cm,有時基部有少數簇生的雄花。果序長10~20cm,果密集。殼鬥扁球形,直徑1~1.5cm,高0.5~1cm;苞片三角形和殼鬥貼生,頂端和殼鬥分離;堅果,直徑1~1.6cm,長0.9~1.5cm,頂端隆起或略下陷,有灰黃色細柔毛,基部和殼鬥癒合,癒合面呈鍋狀隆起,為果長度的1/4。花期春季。(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1冊.429頁.圖858)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300~3500m的山坡溫、溼密林中。分佈於雲南、貴州和四川。
生藥
採集:4~5月採收,除去雜質,晒乾。
化學性質
附 種皮含澱粉66.71%,樹皮含鞣質10.86%。
參考文獻
江蘇省植物研究所等.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8。
▸ 讀《錦葵》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