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貝母

藥材名稱:葒草

名稱出處:《別錄》

概況

異名:游龍(《詩經》),蘢古(《爾雅》),紅草(《爾雅》郭璞注),鴻

、石龍(《別錄》),龍豉(《唐本草》),水葒、大蓼(《本草拾遺》),紅蓼(《漢英韻府》),大毛蓼(《植物學大辭典》),東方蓼(《中國藥用植物誌》),水蓬稞(《東北藥用植物志》),九節龍、大接骨、果麻、追風草(《湖南藥物志》),八字蓼、搗花、辣蓼、丹藥頭(《閩東本草》),家蓼(《新疆中草藥手冊》),山紅花(河南)。

基源:為蓼科蓼屬植物葒草的全草或帶根全草。

原植物:葒草Polygonum orientale L.

歷史:葒草始載於《別錄》,列為中品,雲:“如馬蓼而大,生水傍,”宋《圖經本草》載:“似蓼而葉大,赤白色,高丈餘。”《綱目》載:“其莖粗如拇指.有毛,其葉大如商陸形,淺紅成穗,深秋子成,扁如酸棗仁而小,其色赤黑,而肉白,不甚辛。”《植物名實圖考》中載:“葒草,《別錄》列為中品,《爾雅》謂,葒,龍古。陸磯《詩疏》,游龍一名馬蓼,高丈餘。《圖經本草》謂即水葒也。今北方亦呼為水葒,音訛為蓬。”《救荒本草》載:“嫩葉可煠食,陳藏器以為即《別錄》有名未用之天蓼。”所云皆為本種。

形態:一年生草本,高1~3m,莖直立,中空,有節,多分枝,遍體密被粗長毛,葉大,互生,廣卵形或卵形,長10~20cm,寬6~12cm,先端漸尖,基部深圓或稍為心形,全緣呈淺波狀,葉柄長;託鞘膜質,被毛,頂端常擴大而成一廣展或外反的小片。圓錐花序頂生,長2~8cm,稍下垂,被柔毛;苞片鞘狀,外面有長毛,內面無毛,廣卵形;花白色或粉紅色,花被5裂,橢圓形,無毛,雄蕊7~8,稍伸出花外;子房橢圓形扁平狀,花柱2裂。瘦果扁平,略呈圓形,兩面中部微凹,褐黑色,有光澤,包於宿存的花苞被中。花期4~6月,果期7~8月,(圖見《中藥大辭典》.下冊.1617頁.3349條圖)

生境與分佈:多生長在路邊和水邊溼地。分佈幾遍全中國。日本,印度經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均有分佈。

生藥

栽培:宜溫暖溼潤環境,適應性較強,一般土壤均可種植。用種子繁殖,於3~4月春播。多用穴播,行株距各為50cm,穴深2~3cm,播後覆土或蓋上草木灰。出苗後,結合鬆土除草,分次間苗、補苗,每穴定苗2~3株,並用人畜糞水或氮素化肥追肥2次。旱季注意澆水。

採集:晚秋霜後,連根挖取,洗淨,根、莖切成小段,晒乾;葉置通風處陰乾。

化學性質

含硝酸鉀和β-谷甾醇[1],從果實中得槲皮素和花旗鬆素(Taxifolin)[2],從根得到兩新的甾皁甙Polysceptoside(1)和Spiroakyroside(2)[3]。其它成分參見“水紅花子”條。

參考文獻

[1] CA 1969;70:548161 [2] 中草藥 1990;21(8):343。


[3] Phytochemistry 1991;30(10):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