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敗醬

藥材名稱:華南實蕨

名稱出處:《中國蕨類植物圖譜》

概況

基源:為實蕨科實蕨屬植物華南實蕨的全草。實蕨屬全世界約80種,中國約10種。

原植物:華南實蕨Bolbitis subcordata(Copel.)Ching(Campium subcordatum Copel.;Leplochilus subcordatum Wu),又名海南實蕨(《海南植物誌》)。

形態:植株高30~80cm;根狀莖長而橫生,密被披針形棕褐色鱗片,鱗片頂端漸尖,盾狀著生,近全緣。葉簇生;葉柄長30~60cm,疏被鱗片;葉二型:不育葉長20~50cm,寬15~28cm,長圓形,一回羽狀,羽片4~10對,互生,近平展,有短柄,頂生羽片基部3裂,頂端常延伸成鞭狀,著地生根,側生羽片寬披針形,長9~20cm,寬2.5~5cm,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圓楔形,邊緣有深波狀裂片,裂片上有細齒,缺刻內有一剛毛;能育葉與不育葉同形而較小,羽片近線形,長6~8cm,寬5~10mm;網狀脈明顯,在側脈之間約有3行網眼,內藏小脈有或無;葉草質,幹後黑色,上面無毛,下面脈上疏生短剛毛;葉軸下面圓柱形,上面有二槽溝。孢子囊群沿網脈著生、成熟時滿布於能育葉下面,孢子兩面形、卵圓形,具寬翅,無囊群蓋。(圖見《福建植物誌》第1卷.225頁.圖213)

生境與分佈:生於林下或溝谷、溪邊溼石上。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越南也有分佈。

化學性質

含植物蛻皮激素,坡那甾酮A(Ponasterone A)和蛻皮甾酮(Ecdysterone)[1],還含C-甲基無色花青素(C-Methylleucoanthocyanidin)[2]和綿馬素(Filicin)[3]。

參考文獻

[1] Planta Med 1977;31(1):71。


[2] Chem Pham Bull 1980;28(6):1884。


[3】 Ann Bot Fenn 1983;20(4):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