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故障診斷

[拼音]:fanghulin

[英文]:protection forest

為了保持水土、防風固沙、 涵養水源、 調節氣候、減少汙染所經營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分(見彩圖)。它是中國林種分類中的一個主要林種。林分指林木的內部結構特徵。

由天然林和人工林分所組成的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森林植物群體在其生長、形成過程中進行著物質的轉換和能量的迴圈,其間除了建造森林生物量自身,併為人類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的木材和副產品外,又以其與環境因素間的依存關係,對環境因素(土壤、氣候、水文、生物等)產生著深刻的多方面的有利影響,對區域生態系統的平衡起著重要作用。防護林這一林種就是人們運用森林對環境特有的有利影響,通過配置和營造森林,以及合理的經營管理,以充分發揮其防護作用,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服務。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物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森林的防護功能還涉及到豐富人們精神物質生活的旅遊和療養領域。

沿革

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鬥爭中對森林的多種防護功能早有認識,在2500年前已提出過要保護森林,禁山澤,防止水土流失。南宋淳佑三年(1243)魏峴所著《四明它山水利備覽》為古書中較早、較系統闡述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的一部著作。清末梅曾亮所著《書棚民事》中,則描述了山地開荒之害,特別是較詳盡地闡述了森林涵養水源的作用。風沙地區的人民多運用造林種草來防風固沙,以保障農田生產。19世紀初,俄國一些學者在俄國的歐洲部分營造了防止乾旱風,保障農田生產的草原防護林,並首先建立試驗研究站開展農田防護林的科學研究工作。此後,美國西部防護林計劃,蘇聯歐洲部分斯大林改造自然計劃,中國在1949年以來規劃營造的東北西部、內蒙東部防護林等的實施均證明,這些已營造的防護林在防止自然災害、改善當地人民生產生活條件方面發揮了良好的作用。1978年11月經中國政府批准,開始興建的"三北"(東北、華北、西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被稱為綠色長城。它涉及到11個省(區)的範圍。

林種和體系

根據特定的防護目的,防護林在配置和經營措施上各有特點,可區分為農田防護林、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草原牧場防護林、水源涵養林、沿海防護林等林種。

在一定的自然地理區域或一個流域範圍內,依據地形條件,土地利用狀況,主要自然災害和人們生產活動情況,在當地發展生產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結合田邊、道路、水利設施和居民點四旁植樹,與速生豐產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各林種的佈局配合,合理規劃配置並形成防護林的綜合體,即稱為防護林體系。這一體系的各個組成林種在配置和佈局上要相互協調,在林分的形式上可以林帶、片林、林網相結合,喬木、灌木、種草相結合。各個林種要相互補充與完善,使防護林體系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發揮最佳的經濟效益。對於特定的自然地理區域,因為影響當地生產、生活的主要自然災害多是明顯的(如水土流失、風沙,乾旱風等),所以為此規劃的防護林體系多以某一林種為主體。如水土流失地區以水土保持林為主體;在風沙地區,以農田防護林為主體,結合其他林種,構成當地的防護林體系。為了提高防護林體系的總體效益,在規劃配置上要考慮以最小的林業佔地面積發揮最大的防護效益。因此,應確定合理的防護林覆被率。一般在平原農地或草原牧場,覆被率為5%~10%為宜;在山地丘陵區,一般不宜小於30%。而且,要注意防護林體系內各個林種空間分佈上的均勻、合理性;在防護林林分樹種組成結構上,除了考慮各組成樹種生物學的穩定性外,應發揮其最大的防風、固沙、保持水土和調節徑流的作用,同時,也應考慮當地立地條件(指影響林木生長的氣候、地形、地質、土壤、植被等環境條件的總稱)和適生植物的種類。中國在“三北”防護林工程的樹種組成配置上明確提出草類、灌木、喬木相結合的原則。一些環境條件較好的農區、沿海地區或具有灌溉條件的地區,防護林體系的樹種組成和經營有向多層次、多形式、多目標發展的趨勢,以便充分地利用土地等自然資源,不斷提高生產力。如強調農林混作,泡桐與糧食作物間作和多種經濟作物的混作,以及同牧草栽培結合等。這種立體林業的防護林體系,既可發揮植物群體相互依存,克服不良條件的影響,提高其防護效益,又可充分發揮土地生產潛力。

參考書目

曹新孫主編:《農田防護林學》,中國林業出版社,北京,1983。

參考文章

茶園如何種植防護林?經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