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位移效應
[拼音]:BASIC yuyan
[英文]:BASIC language
一種互動式高階程式設計語言。這種語言簡單易學,具有人機對話功能,它的程式便於修改和除錯。BASIC是英文 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Code的縮寫,原意是初學者通用符號指令程式碼。最初是為了便於教學而設計的,後廣泛用於科學計算和資料處理。
發展簡史
BASIC語言是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的 J.凱梅尼和T.庫爾茨於60年代研製成功的,1964年發表了第一個版本。由於簡單,易學,採用互動式程式設計,受到廣大使用者的歡迎。BASIC程式一般採用解釋方式執行,即對源程式逐句分析並立即執行。執行解釋功能的翻譯程式稱為解釋程式。使用者通過鍵盤操作命令與解釋程式通訊,監視程式的編制、檢查、修改、除錯和執行。由於解釋方式執行效率低,因此又研製出編譯BASIC,即由編譯程式把源程式編譯成目標程式後執行。對編譯BASIC通常在編制和除錯程式階段仍採用解釋方式,程式執行才採用編譯方式。BASIC語言經過不斷擴充和改進,增加了字元處理、檔案處理等功能,成為擴充套件BASIC,早期的文字則稱為基本BASIC。一般小型和微型計算機上都配有擴充套件BASIC的解釋程式。許多計算機廠商對BASIC語言不斷加以擴充,形成了各式各樣的版本,統稱為PC BASIC,也有人稱之為Street BASIC(市場BASIC)。1985年BASIC語言的創始人J.凱梅尼和T.庫爾茨,總結了應用BASIC語言的經驗和各種高階語言的優點,公佈了BASIC語言的新版本,稱為True BASIC(真正的BASIC),中國於1986年引進。
基本BASIC
用 BASIC語言編寫的程式稱為BASIC源程式,簡稱BASIC程式。一個BASIC程式由一系列語句組成。語句表示計算機要執行的操作。一般一行寫一個語句。語句格式類似於FORTRAN語言,由英文單詞、數字和符號組成。每個語句有三個部分:
(1)語句標號。標號必須是無符號的整數,它不要求連續,也不要求按順序排列。一般情況下計算機按標號順序執行語句。
(2)語句定義符。它規定計算機執行某一特定的功能。在基本BASIC中,一個語句如果沒有語句定義符,就是錯誤的。計算機不執行此語句,並在CRT螢幕上顯示出錯資訊。
(3)語句體。它跟在語句定義符後面,表示計算機要執行的具體內容。BASIC程式一般以END語句結束。當程式輸入計算機後,必須由使用者通過鍵盤發出RUN命令,計算機才開始執行該程式,一直執行到END語句才停止。基本BASIC常用語句可分為註釋和說明語句、賦值和計算語句、輸入輸出語句、控制語句等四類。下面是計算(82+92)÷5的BASIC程式:
True BASIC
1985年公佈的True BASIC新版本具有較強的功能,它的要點是:
(1)刪去GOTO語句,取消行號,充實迴圈結構和判斷結構,可用 LIBRARY語句呼叫庫程式,為模組化程式設計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嚴格按照美國國家標準 BASIC語言編寫。在有行號的情況下它與BASIC原版本相容。
(3)使解釋和編譯融為一體。只要使用COMPILE命令就可以對除錯好的解釋性BASIC程式進行編譯。
(4)加強了編輯功能。它不但能逐行對程式進行編輯,還能對標定的行模組進行刪除、複製或移動等操作。用DO FORMAT 命令即可把程式自動改寫成標準格式。TrueBASIC還加強了圖形功能和矩陣運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