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塞爾迴圈

[拼音]:taojinre

[英文]:gold rush

古代是用水力淘洗法從金沙中採集黃金的(圖1),因而將爭相採集黃金的熱潮稱作“淘金熱”。古代採集黃金可分為兩個階段: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50年,以採集非洲砂金為主的古代埃及階段。這一時期世界產金總量為7685噸,其中歐洲產金2260噸,亞洲1560噸,非洲3865噸。公元前50年至公元500年,以採集歐洲砂金(首先是伊比利亞半島砂金礦床)為主的羅馬帝國階段。這一時期歐洲產金1710噸,亞洲542噸,非洲320噸,世界產金總量達2572噸。公元500年至1492年,世界產金總量為2312噸,其中歐洲產金571噸,亞洲903噸,非洲838噸。中國古代淘金業也很興盛,據《宋史》記載,北宋時期(960~1127)中國有著名採金場 14處(見中國古代礦冶業)。

15~16世紀美洲成為採金中心。1721年巴西發現大型砂金礦床,掀起淘金熱,18世紀南美洲產金1621噸,佔當時世界產金總量的75%,成為世界主要產金地。18世紀下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烏拉爾和西伯利亞等地砂金礦的開採,使俄國成了世界產金中心,其金產量由1821~1830年佔世界總產量的23%,上升到1841~1850年的40%。19世紀中葉(1848),美國加利福尼亞發現大金礦,形成了著名的加利福尼亞淘金熱。兩年內世界黃金產量倍增,由1848年的43.9噸增加到1850年的110.4噸,從此聖弗朗西斯科(San Francisco)被中國移民稱為”金山”。1851年澳大利亞墨爾本附近發現大型砂金礦床,淘金者蜂擁而至,外來移民激增,五年內人口增加了一倍,其中有華工24000人,淘金熱潮瀰漫全澳。據統計,1851~1865年間澳大利亞產金1179噸,佔當時世界總產金量的40%,成為新的世界產金中心。由此,華僑稱墨爾本為“新金山”,而把聖弗朗西斯科改稱為“舊金山”。其後1858~1898年加拿大和阿拉斯加育空河谷也曾出現淘金熱(圖2)。1886年在南非德蘭士瓦(Transvaal)的約翰內斯堡附近,著名的威特沃特斯蘭德(Witwatersr-and)大型含金礫岩礦床的發現和開採,使南非成為世界最大的產金地,至今其產量仍居世界第一,1980年產金675噸,佔世界總產金量的57%。20世紀上半葉,兩次世界大戰使黃金生產兩度衰落。

70年代末,受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影響,金價暴漲,由1978年的193.3美元/金衡盎司猛增至1980年1月金價最高時的850美元/金衡盎司,採金業又趨活躍,蘇聯、美國、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勘探出不少新金礦,許多過去認為沒有開採價值的老礦山重新恢復生產,利用廢礦石生產黃金,出現了新的淘金熱。據統計,1975~1980年世界平均每年產金1200噸左右;截止1980年,人類採金總量約為十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