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勵志座右銘

[拼音]:sirishi xiaochuan

[英文]:Yokkaichi asthma

最早發生在日本四日市的一種以阻塞性呼吸道疾患為特徵的公害病,包括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等,其中尤以支氣管哮喘最為突出,故被定名為四日市哮喘。

病因

四日市位於日本伊勢灣西岸,1955~1963年間,相繼興建了三座石油化工聯合企業,每年排出大量的硫氧化物、碳氫化物、氮氧化物和飄塵等汙染物,造成嚴重的大氣汙染。隨著汙染的日趨嚴重,支氣管哮喘患者顯著增加,這種情況引起各界廣泛注意,人們遂開始探索致喘原因。據四日市醫師會調查資料證明,患支氣管哮喘的人數在嚴重汙染的鹽浜地區比非汙染的對照區約高2~3倍。發生支氣管哮喘的原因一般有家族遺傳因子和對室內塵埃過敏因素。從家族史調查和室內塵埃提取液皮內試驗的結果都表明,汙染區患者檢出的陽性率低於對照區的患者。這說明室內塵埃和遺傳因子,不是四日市支氣管哮喘高發的致喘因素。另外,新患者一旦脫離大氣汙染環境,就能取得良好的療效,從而推斷區域性的大氣汙染是主要的致喘因素。後來的觀察又發現,哮喘病患者的發病和症狀的加重都與大氣中二氧化硫的濃度呈明顯相關關係,進而認為二氧化硫是與致喘密切有關的因素。

發作機制

對死亡病例進行剖檢發現,哮喘病例的支氣管內有粘液栓、支氣管基底膜肥厚和支氣管周圍有嗜酸細胞浸潤等;肺氣腫病例有肺胞斷裂等。除這些一致的病理變化外,在大氣汙染下,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支氣管周圍,確有較多的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表明伴有炎症。

1972年,對支氣管哮喘患者作了皮內反應試驗,所用抗原是用上呼吸道分泌物分離出來的各種細菌製成的。試驗結果表明,汙染區患者的即時反應陽性率為71.1%,非汙染區患者陽性率為59.3%;延遲反應的陽性率,前者為44.4%,後者為36.4%。這說明汙染區的支氣管哮喘患者有較高的陽性率。把這一結果同前面剖檢所見聯絡起來,便可得知哮喘可能是沿著這樣一個過程發生的:大氣汙染損傷了呼吸道粘膜,降低了呼吸道對感染的抵抗力,引起感染性過敏,最後哮喘發作。

四日市大氣中的硫氧化物特別是硫酸霧的濃度,比其他汙染區高。因此,可能是硫酸霧先損傷呼吸道粘膜,續發感染,繼而產生自身免疫而造成的一種過敏反應。

參考文章

什麼是口本四日市哮喘公害病?環保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