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輪機

[拼音]:Bao-Cheng Tielu

[英文]:Baoji-Chengdu Railway

連線中國陝西寶雞與四川成都的幹線鐵路。全長668公里,1954年開工,1958年通車。初期使用蒸汽機車,隨運量的增長,於1961年寶(雞)鳳(州)段首先實現電氣化,成為中國第一段按電力牽引設計的幹線,1976年全線電氣化。

寶成鐵路是連線西南與西北的動脈,所經地區80%為山嶽,寶鳳段中寶雞至秦嶺山脊直線距離僅25公里,高差達810餘米,清姜河河谷自然坡度40‰,採用30‰的限制坡度(見鐵路線路縱斷面);300米最小曲線半徑(見鐵路線路平面),最困難的地點用250米。線路自寶雞車站引出,跨過渭河,沿清姜河上行15公里後,山勢急劇隆起。線路在河的兩岸山坡經 4次迂迴展線(見鐵路定線技術)。在東峪口以2364米隧道穿越秦嶺,然後沿嘉陵江南下。此段雖然地形複雜,峰巒縱橫,橋隧相連,但合理的展線避免了過大的工程,工期不長,投資節約(見圖)。

秦嶺以南地質、地形也很複雜,岩石風化嚴重,斷層遍佈。線路改用12‰限制坡度,自嘉陵江上游,翻越沿線分水嶺,至岷江河谷的成都平原。

寶成線選線合理,特別是其中的寶雞秦嶺間一段。這段線路的特點是:線路坡度、曲線標準與牽引動力種類、機車效能配合得當;採取了隨運量增長而分期投資的辦法,節省財力;其定線水平高,做到了儘量少破壞自然環境。這些都符合鐵路選線原則(見鐵路選線),因此,20餘年來這條鐵路運營正常,充分發揮了經濟效果,是中國山區鐵路中較成功的工程之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