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

[拼音]:hantiefenchen

[英文]:iron-bearing dust

鋼鐵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或塵泥,如燒結粉塵,高爐煤氣灰、泥,轉爐塵泥和氧化鐵皮等。在一般情況下,含鐵粉塵和氧化鐵皮量約佔鋼產量的 6~10%。粉塵大部分顆粒很細,常含有鉛、鋅和鹼金屬氧化物等有害雜質,要汙染環境,應予回收利用。

鋼鐵廠通常回收的含鐵粉塵的化學成分及粒度組成(%)例示如表。

通過除塵設施回收的含鐵粉塵,需經造塊,有些雜質,如ZnO等,也要在處理過程中排除,才能利用。其工藝主要有三:

(1)金屬化球團法。金屬化率和脫鋅率都在90%以上,可充分利用粉塵中的炭,燃料消耗較低。

(2)燒結法。將脫鋅後的高爐塵泥與轉爐泥、燒結灰混合造球,作為燒結配料進入燒結機。燒結法流程簡單,粉塵中所含的炭在燒結中得到利用,但脫鋅率較低(75%)。

(3)氧化球團法。企業設有球團廠,而粉塵含鋅較低時,可作為球團原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