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障

[拼音]:Guoji Daolu Huiyi Changshe Xiehui

[英文]:Permanent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oad Congresses,縮寫PIARC

簡稱國際路協,是世界性的公路學術組織。其宗旨是促進道路修建、改善和養護;促進道路經濟發展;促進道路的增長和使用。

成立經過

1908年由法國政府出面,在巴黎召開了第一屆國際道路會議,成立了國際道路會議常設協會。1909年國際路協向法國政府登記為社團法人。國際路協永久會址設在巴黎。到1983年止,共召開17次國際道路會議。

協會會員和領導機構

會員分為政府會員、公共團體會員、集體會員、個人會員和名譽會員。政府會員的權利有:

(1)指派1~15名代表參加協會的領導機構──常設國際委員會;

(2)指派5名或更多的代表參加四年一次的世界道路會議;

(3)按派駐委員會代表名額多寡領取各種協會出版物。公共團體和集體委員的權利有:

(1)派遣兩名代表參加世界道路會議;

(2)領取協會部分出版物。個人會員和名譽會員的權利是:參加世界道路會議,領取協會公報和會議技術委員會報告。

協會的領導機構是常設國際委員會,由主席、祕書長、名譽會員、任職六年以上的執委中的上屆委員和政府會員國指派的代表組成。

協會在法律上是一個非政府性質的國際公共團體,但因協會起主導作用的是政府會員,所以一般地把協會視為半政府性的組織。協會是國際工程組織聯盟的基本成員,因為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諮詢機構,所以協會與教科文組織有密切聯絡。

協會的工作

協會主要有以下幾項工作:

(1)組織召開每四年一次的國際道路會議;

(2)鼓勵並支援地區性道路協會召開地區道路會議;

(3)收集並報道有關道路工程結構和道路交通方面的情報、統計資料和科研成果;

(4)設立十餘個專業的國際性技術委員會,從事研究、稽核有關重大技術問題,並提出報告;

(5)定期出版公報,編印每屆國際道路會議報告,彙編其他有關資料;

(6)同其他有關國際組織(如國際道路聯合會、道路技術協會、國際冬季道路會議等)聯合舉辦同公路專業有關的國際性技術活動。

同中國的關係

中國於1979年以集體會員資格、1983年以政府會員資格加入國際路協,並派代表團參加了第16屆和第17屆世界道路會議。在會議上,中國代表團提供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