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道

[拼音]:saosi

[英文]:silk reeling

制絲過程的一個主要工序。根據產品規格要求,把若干粒煮熟繭的繭絲離解,合併製成生絲或柞蠶絲。繅絲方法很多,按繅絲時蠶繭沉浮的不同,可分為浮繅、半沉繅、沉繅三種,蠶繭的浮沉主要決定於煮繭後繭腔內吸水量的多少。按繅絲機械型別的不同,可分為立繅和自動繅兩種。按自動繅絲機的感知型式不同,可分為定粒感知繅絲和定纖感知繅絲兩種。定粒感知繅絲是在繅絲過程中使每根生絲保持一定的繭粒數,缺粒就添緒和接緒;定纖感知繅絲則採用纖度感知器,當生絲細到一定限度(稱為細限纖度)時即行添緒接緒。緒表示每粒繭的繭絲頭。按生絲卷繞形式的不同,可分為小繅絲和筒子繅絲兩種。小繅絲是將生絲卷繞在小上,然後返到周長為1.5米的大上,再做成絞裝形式。筒子繅絲是卷繞成筒裝形式。

繅絲工藝過程包括煮熟繭的索緒、理緒、繭絲的集緒、拈鞘、繅解、部分繭子的繭絲繅完或中途斷頭時的添緒和接緒、生絲的卷繞和乾燥。

索緒

將無緒繭放入盛有90℃左右高溫湯的索緒鍋內,使索緒帚與繭層表面相互摩擦,索得絲緒。柞蠶繭用手索緒,但不能在封口部位索緒。索得緒絲的繭子稱為有緒繭。

理緒

除去有緒繭繭層表面雜亂的緒絲,理出正緒。理得正緒的繭稱為正緒繭。

集緒

將若干粒正緒繭的緒絲合併,經接緒裝置軸孔引出,穿過集緒器(又稱磁眼),集緒器有減少絲條水分、減少纇節和固定絲鞘位置等作用。

拈鞘

絲條通過集緒器、上鼓輪、下鼓輪後,利用本身前後兩段相互拈絞成絲鞘(見立繅)。

繅解

把正緒繭放入溫度40℃左右的繅絲湯中,以減少繭絲間的膠著力,使繭絲順序離解。如離解中的繭絲強力小於其間的膠著力,就會產生斷頭,這個現象稱為落緒。繭子繅至蛹襯而落緒的稱為自然落緒;繅至中途而落緒的稱為中途落緒。

添緒和接緒

當繭子繅完或中途落緒時,為保持生絲的纖度規格和連續繅絲,須將備置的正緒繭的緒絲添上,稱為添緒。立繅用人工添緒,自動繅由機械添緒,由接緒器完成接緒。由於一粒繭的繭絲纖度粗細不一,為保證生絲質量,立繅添緒時除保證定粒外,還必須進行配繭,即每緒保持一定的厚皮繭和薄皮繭的數量比例。

卷繞和乾燥

由絲鞘引出的絲,必須有條不紊地卷繞成一定的形式。絲條通過絡交器卷繞在小上的稱為小絲片;卷繞在筒子上的稱為筒裝生絲。但是無論何種卷繞形式,在卷繞時都要進行乾燥。在自動繅絲機上,除了上述各項程式外,新繭的補給、給繭、纖度感知、添緒以及落緒繭的收集、輸送和分離等,都由機械來完成。

柞蠶繭繅絲有幹繅絲和水繅絲兩種。幹繅是使經煮繭、漂繭後的繭脫除部分水分,在繭呈現溼潤狀態時將其置於幹繅機的檯面上進行繅絲;水繅和桑蠶繭立繅工藝基本相同,將經煮繭、漂繭後的繭直接置於盛有熱水的水繅機鍋內進行繅絲。(見彩圖)

參考文章

繅絲廢水廢水治理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又名繅絲花)果樹園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