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篩吸附泵

[拼音]:ludimian

[英文]:upland cotton

陸地棉栽培種植物種籽上被覆的纖維,是一種用途很廣的天然紡織纖維,又稱細絨棉或高原棉。陸地棉因最早在美洲大陸種植而得名,是世界上四大棉花栽培種中重要的品種,栽培廣,數量多。美洲棉花原產南美洲西北的安第斯山區域,從山的北麓到瓜地馬拉和墨西哥南部形成陸地棉的變異中心。此後便廣為傳播,由墨西哥傳入美國,又從美國傳播到世界各產棉國。20世紀70年代,陸地棉在世界棉花總產量中佔85%,在中國棉花總產量中佔98%。

陸地棉除在巴西、祕魯等部分地區為多年生外,在其他各國都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棉株生育期120~150天,其中纖維生長期50~65天。棉籽外殼有灰白色短絨,光籽極少。這個棉種具有豐產、早熟、衣分高、適應性強、抗逆性好、結鈴率高、品質好等特點。正常成熟的纖維色澤潔白或帶有絲光,長度23~33毫米,細度5000~6500米/克,寬度18~20微米,天然轉曲39~65個/釐米,強度3~4.5克力/根,斷裂長度20~25千米,可純紡或混紡10~100號細紗(60~6英支)。

19世紀末,中國開始引種美國陸地棉栽培種,20世紀上半葉試種和部分推廣斯字、珂字、德字、岱字和金字棉等品種。50年代開始,大規模進行棉種更換,並推廣自育品種和培育以陸地棉為母本、海島棉為父本的陸地長絨棉。50年代前期更換亞洲棉和退化陸地棉,後期用岱字15號復壯更新。自育的品種,至1981年已佔80%以上,主要品種有魯棉1號、徐州1818、洞庭1號、中棉所3號、滬204、朝陽1號、農墾5號等。在中國,陸地棉根據成熟程度、色澤特徵和軋工質量分 7個品級。1或2級,長度在29毫米以上,可紡精梳棉紗;1~5級可紡普梳棉紗;6或7級可紡低等級棉紗或供絮胎用。

參考書目

李正理:《棉花形態學》,科學出版社,北京,1979。

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國棉花品種志》,農業出版社,北京,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