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功能

[拼音]:Zai Quansu Sidahannuofu Gongzuozhe Di yi Ci Huiyi Shang de jianghua

[英文]:РечьнаПервомВсесоюзномсовещаниистахановцев

斯大林1935年11月17日在蘇聯全蘇斯達漢諾夫工作者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論述了社會主義勞動競賽。

到1935年,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取得了重大成就,掀起了新的群眾性的勞動競賽運動,其特點是掌握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這個運動的創始者是頓巴斯的採煤工人Α.г.斯達漢諾夫(1906~1977)。

他在一班工作時間內採煤102噸,超過一般定額(7噸)的13倍。當首批斯達漢諾夫式的工作者出現之後,聯共(布)中央及時加以倡導,使斯達漢諾夫運動在全國廣泛地開展起來。為了推廣斯達漢諾夫運動,斯大林作了這次講話。

《講話》共分五個部分,主要講述三個方面的問題。

(1)闡明斯達漢諾夫運動的意義。指出這個運動表明社會主義的競賽已經發展到和新技術相結合的新階段。斯達漢諾夫式工作者都是掌握新技術的新人才,他們的勞動生產率,往往超過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這就會使社會主義社會更加鞏固,更加富裕,從而為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準備條件。

(2)指出產生這一運動的根源是:工人物質生活狀況的根本改善;消滅了剝削,工人是為自己和自己的社會做工,勞動成為光榮的事情;有了新技術和新裝置;有了掌握新技術的幹部和人才。

(3)闡明制定新的技術定額的必要和原則,為運動掃清障礙;提出在短期內把運動推廣到各地去的任務;強調領導者要改進自己的工作,要善於向工農學習。

斯大林的講話對斯達漢諾夫運動的推廣起了重大作用,有力地促進了蘇聯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技術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