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爾,G.A.

[拼音]:wencheng gongzhu

藏戲作品。作者不可考。故事敘述唐貞觀十四、五年間(640~641),吐蕃大論祿東贊奉命使唐,為贊普松贊干布向唐太宗求婚文成公主。同時還有其他使節和諸候、王公雲集長安為其君主求婚。唐太宗對公主十分鐘愛,為了替她選擇佳偶,測試婚使,以決定公主姻緣。“七試婚使”的曲折、離奇和扣人心絃的場面,使全劇達到高潮。吐蕃婚使祿東贊解決了所有難題,唐太宗深為讚許,應允將文成公主許配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在滿朝文武和全城百姓歡呼聲中,文成公主由 500名從人陪同,攜帶太宗所賜各種種子、典籍、工匠,在祿東贊導引之下浩浩蕩蕩向邏些(拉薩)進發。這一故事的基本情節見於1388年成書的《西藏王統世系明鑑》(藏文,薩迦金剛教持福幢著,有1980年漢文譯本)。書中把迎娶公主入藏列為松贊干布的七大善政之一,著重描寫祿東讚的聰俊靈巧、不怕困難以及漢地人民群眾支援祿東贊取得的勝利。劇本還吸取了民間傳說故事的情節,是經過多次改編的集體創作。

《文成公主》反映和歌頌了藏漢兩大民族的血肉深情,對於松贊干布、祿東贊、文成公主等在漢藏民族交往中做出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予以讚頌謳歌,表現了藏族人民群眾和藝術家對民族團結、友誼的重視。同時也描繪了西藏高原的綺麗風光、富饒物產和人民的聰明才智。全劇原名《甲薩白薩》,意為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公主,劇情稍嫌蕪雜枝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覺木隆劇團導演扎西頓珠改編,剪芟枝蔓,突出了文成公主事蹟,比較緊湊、生動,且保留了民間文藝的色彩。每當在廣場演出,演至公主選定,浩蕩的隊伍由大唐啟駕入藏時,鼓樂、舞蹈和雜伎表演和諧一致,演員與觀眾的情緒融為一體。西藏藏劇團(原覺木隆劇團)長期演出此劇,服裝、道具、唱腔均屬古典派。現在四川巴塘縣藏劇團、甘南夏河縣藏劇團均能演出此劇。

參考文章

由文成公主選址設計的大昭寺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