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康的威廉

[拼音]:Luoma gucheng yizhi

[英文]:Site of Ancient Rome

古羅馬時代都城遺址。得名於傳說中的建城者羅慕洛。位於今義大利羅馬市區內,瀕臨臺伯河畔。年代為公元前7世紀至公元5世紀。為古代世界最大城市之一。城市核心部分在中世紀時逐漸荒廢,文藝復興以後才得到保護清理,但相當部分仍被壓在今日羅馬街區之下。

建城始末及市區規劃

據羅馬歷史傳說,羅馬第一位國王羅慕洛於前 753年建羅馬城,但傳說內容不能為據。目前考古工作證明,羅馬地區最早的遺蹟可上溯至前1500年,在微蘭諾微文化時期已形成農業村落。前8世紀以後,墓葬遺蹟漸多,表明居民增加,且有新來移民,但尚未形成城市。前7世紀末或前6世紀初,羅馬受伊特魯里亞文化影響,建立奴隸制國家,始建羅馬城。羅馬古城中心最重要的羅馬廣場,前6世紀初已漸由墓地改為市集。為了改造廣場所在的低地沼澤,開始建造地下水溝,並以礫石鋪築地面。前6世紀中葉,廣場上已有磚砌建築,並修建最早的羅馬城牆。此時約當歷史傳說中王政時代最後3個屬於伊特魯里亞血統的國王之時,因此初建之羅馬城應屬伊特魯里亞式城市。前510年,羅馬廢除王政建立共和,至前4世紀成為義大利中部強國,城市建設亦粗具規模。前378年擴建城牆,市區已包括帕拉蒂諾、卡皮託利諾、埃斯奎利諾、維米納萊、奎裡那萊、凱里、阿文蒂諾7座山丘,西臨臺伯河,南北長約6200米,東西寬約3500米,呈不規則狀。市場仍為全城中心,城內還有要塞、神廟、商業區及廣場等。至共和後期,羅馬統治了整個地中海區域,羅馬城也迅速擴大,市區向北延伸。前1世紀後,羅馬獨裁者和帝國各皇帝大興土木建造宮室、廟宇及各種巨集偉工程,遂使羅馬成為古代最大城市之一。公元270~275年,羅馬皇帝奧勒利安修築總長達16公里的新城牆,羅馬城較共和時期擴大近兩倍,人口約80萬至120萬。城牆以混凝土築成,磚石鋪面,有20餘座城門,部分城牆至今猶存。

主要遺蹟

羅馬城於410年首次被外敵攻陷,後又多次遭受攻掠,破壞甚烈,日趨荒廢。現存的主要建築遺蹟有:

羅馬廣場及卡皮託利諾山建築群

羅馬廣場呈長方形,東西長約38米,南北寬21米,東端有聖道通達城門,周圍有維納斯-羅馬神廟、 君士坦丁大會堂、羅慕洛廟、凱撒廟、薩圖恩神廟、羅斯特拉演講臺、元老院集會場所──庫里亞會堂、愛米努斯大會堂、朱莉婭大會堂等建築,廣場中及聖道上還有多座紀念柱和凱旋門。除庫里亞會堂已修復屋頂外,其餘僅存地基、柱礎或少數牆垣、石柱。羅馬建築沿襲希臘傳統,神廟用柱廊環繞,但又有創造,廣泛使用拱門。卡皮託利諾山位於羅馬廣場西北,前509年在山上建奉祀天神朱庇特、天后朱諾和智慧女神彌涅爾瓦的三神廟,後代又不斷重修,但在中世紀時被徹底破壞。山東麓則有檔案館、協和神廟等建築,亦遭破毀。

帕拉蒂諾皇宮

建於羅馬廣場西南的帕拉蒂諾山上。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即屋大維,前63~公元14)首先在帕拉蒂諾山之吉爾馬魯斯高地建宮殿,後代以此為核心擴建。至3世紀,經歷代皇帝修建,帕拉蒂諾皇宮已發展為包括大量廳堂、浴室及賽車場、劇場等的龐大建築群。現已全屬廢墟。

圓形大劇場

位於羅馬廣場東端的維納斯-羅馬神廟之東,是古代規模最大的劇場,建於公元70~82年。結構類似現代運動場,舞臺居中,四周築階梯形露天觀眾席,外部高48.5米,橢圓長188米,寬155米,可容觀眾5萬,舞臺長約86米,寬約57米,用於表演角鬥及人獸鬥等節目,並可灌水成池表演海戰。建築工程廣泛使用拱券和用火山灰製成的混凝土。外部門面分為4層,頂層為牆面,一、二、三層依次為多裡安、愛奧尼亞、科林斯古典柱式組成的拱廊。這種柱式結合拱門的拱廊是羅馬建築的特點,美觀實用,對後世建築影響甚大。現部分主體結構尚較完整。

萬神殿

位於古城西北部,是至今猶存的羅馬最大建築傑作。建於118~125年間,由公元初建成的柱廊式神廟擴充套件而成,門西仍為柱廊,廟內主體是圓形大廳,上覆圓頂。大廳直徑43.5米,圓頂高度42.7米,圓頂中央開一直徑9米的圓形天窗取光,結構嚴密,氣魄雄偉。其圓頂工程及形制對歐洲建築有深遠影響。

引水道

為解決城內用水,前312年建造了一條長16公里的地下引水道,自東郊引泉水入城。前2世紀中葉,開始架設地上引水道。第1條地上水道建於前114年,全長86.6公里,其後各代又陸續興建。為引水上山,部分水道高達49米,為顯示城市豪華,還附有裝飾,是古羅馬工程奇蹟之一。部分引水道建築至今猶存。

羅馬城的建築除以上例舉者外,還有皇帝廣場群、道路、浴室、體育場、圖書館、劇場等,其中圖拉真廣場上的圖拉真紀念柱高達38.7米,內築梯道,柱體環繞螺旋狀浮雕帶,總長達190米,刻畫人物2500餘個,為古代浮雕中的傑作。

羅馬城的建築巨集偉壯麗,具有高度的科學水平。其裝飾浮雕和雕像直接影響於文藝復興的發展,也對歐洲近代文化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

參考書目

E.Gjerstad,Early Rome, vol.I-IV,C.W.K.Gleerup, Lund,1953~1966.

M.Cary and H.H.Scullard, A History of Rome,St.Matins Press,London,1975. R. Brilliant, Roman Art from the Republic to Constantine, Mc Graw - Hill, New York,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