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

[拼音]:Tangdai lingmu shike

[英文]:tomb sculptures of Tang Dynasty

中國唐代帝王陵墓地表上的石刻群雕。

分佈

唐代帝王陵墓主要分佈在今陝西省的蒲城、富平、三原、涇陽、禮泉、乾縣一帶,共有19位皇帝的18座陵墓,簡稱“關中唐十八陵”。它們和皇族、勳臣、貴戚的陪葬墓群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唐代陵墓區。唐代盛行用石刻作陵墓裝飾,大批精美的石刻遺存展現著唐代280多年石刻藝術的發展歷程。

題材

唐代陵墓石刻的題材有儀衛性的和紀念性的兩類。儀衛性題材主要有華表、飛馬、獨角獸(天祿、獬豸、犀)、駝鳥、石馬及馭手、石獅、文武侍臣等。其中石虎、天祿、獬豸、犀等只見於早期陵墓,天馬、駝鳥出現在盛唐以後。勳臣、貴戚墓的石刻以石虎、石羊為主。這些題材大多有象徵性含義。紀念性題材是為了某種紀念目的而特別設立的。人物有反映唐朝與友鄰關係的番酋像,僅見於昭、乾、泰、崇諸陵。動物有根據唐太宗生前的6匹愛馬刻制的浮雕昭陵六駿等。

無論是哪一種題材的石刻,都直接受當時靈魂觀念、等級制度和審美觀念制約。它既有使用場所的特定性,又有獨自的審美特性。石刻藉助於一切可能調動的視覺形式因素造成巨大、莊嚴、冷峻、威猛、富麗、神奇等複雜的精神因素,使拜謁者在感受這氣勢的巨大壓抑時獲得崇高感。同時,石刻的人物和動物形象,也是封建理念的化身。因此其造型日漸遠離生活原型而成為模式,從題材、數目、規格、陳列順序到姿勢、飾物等細節刻畫,都有嚴格的程式規範。在使藝術形式規範化和穩定化的審美情趣裡,還隱含著統治者祈求政權穩固永恆的心理。

因山為陵是唐代帝王陵墓的重要特色。18座陵中有14座營建在“孤聳回絕”“有龍盤鳳翥之勢”的山峰。作為陵墓總體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石刻群按嚴格的格局,佈列成一個絕對對稱、規整的龐大陣容,與當初的建築群一起,把純自然的巍峨山嶺點化成莊嚴的帝王陵寢。這樣的佈局強調了造型的莊重感而減弱了每一件作品的生動性;強調了整體效果而減弱了每一件作品的個性;強調了輪廊的簡潔概括,而求得在空曠的原野裡的遠視效果。

初唐期

以“號墓為陵”的永康陵(高祖李淵祖父李虎)、興寧陵(李淵父李昞)、獻陵(李淵)和昭陵(太宗李世民)為代表,是唐代陵墓石刻的初創階段。這一時期型制不一,各陵石刻的內容、數量、陳設方式和風貌都不一樣。如獻陵四門各置石虎1對,南立華表1對,石犀1對;昭陵僅立六駿和14座番酋像於北闕。這種格局與其後16陵迥異。此時期作品多碩壯渾厚、雄健有力,和唐初統治者雄大精神魄力同調,風格則明顯地帶有前代遺風,如永康陵石獅為武德元年(618)制,呈蹲式,獸高1.74米,胸部誇張,前肢挺立,側面輪廓呈三角形,造型穩定,氣勢威猛,有北周作風。獻陵華表貞觀元年(627)至九年制,柱頂蹲獅,柱身八稜,飾卷草紋,柱礎雙螭盤繞,有六朝作風。獻陵石犀為貞觀元年至九年制,立式,獸高2.15米,長3.3米,軀體碩大,四肢堅實,作風寫實。獻陵石虎為貞觀元年制,立式,獸高1.8米,長2.6米,造型古樸渾厚,作緩步行進狀。昭陵六駿為貞觀十一年至二十三年制,是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他在建立唐帝國的戰爭中所乘的6匹戰馬的雕像。六駿身姿矯健,都處在征戰環境中。浮雕上方原有讚語,是李世民撰文,歐陽詢書寫的,今字跡已漫漶。六駿中唯名“颯露紫”的前有一武士,為太宗部將丘行恭像。

盛唐朝

以乾陵(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順陵(武則天母楊氏)、定陵(中宗李顯)、橋陵(睿宗李旦)、惠陵(李隆基兄讓帝李憲)、恭陵(高宗太子李弘)為代表。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全盛時期。與之相對應的社會審美心理的變化,反映在藝術造型上是展現富貴氣象的巨集大、富麗,以豐肌為美,和隨著中外文化交流而來的“胡味”。這種趨勢對陵墓石刻也產生了重大影響。達到成熟與昌盛時期,主要表現在:

(1)創立了固定型制。從乾陵開始在第二道門至朱雀門之間依次列置:華表(1對)、飛馬(或獨角獸,1對)、駝鳥(浮雕1對)、石馬(或兼有馭手,5對)、侍臣(10對)、石碑;在朱雀、玄武、青龍、白虎4門立石獅(各1對);在玄武門立石馬(3對)。少數陵墓稍有增改。陪葬墓按等級分別設定相應的石刻,規模都比較小。

(2)巨集大的規模。自乾陵以後各陵石刻總數為50~110餘座,而且高大雄偉。如乾陵、橋陵侍臣均高4~4.5米;順陵天祿是用一塊高4.55米,長4.2米,寬1.9米的整石雕成。

(3)新的藝術程式。經過初唐的發展演進,到武則天時期已經形成充分體現唐代風貌的石刻藝術程式,乾陵、 順陵的華表、 石獅、飛馬、天祿等所採用的嶄新手法已經相當完善、純熟,並對後世產生了久遠的影響。

(4)雄大的氣勢。許多優秀石刻作品達到了博大深沉的精神內涵與簡潔單純的外在形式的統一。如乾陵的石獅、天馬,順陵的天祿、行獅,橋陵的石馬、石獅、駝鳥以及定陵橋陵的侍臣等。無論從人物的雍容大度,雄獅耀武揚威的誇示,還是從壯碩的塊體結構起伏的動勢,圓潤流暢的輪廓與線形中的氣韻節律,都顯露著自信、充實、華麗、力量、魄力等盛世氣象。

中唐期

以泰陵(玄宗李隆基)、建陵(肅宗李亨)、元陵(代宗李豫)、崇陵(德宗李適)為代表,是唐代陵墓石刻開始衰變的時期。石刻個體變小,藝術風格逐漸趨向平和中庸。但仍有一些作品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一定的氣勢。如泰陵和建陵的飛馬,體態豐潤矯健,英姿颯爽;泰陵文臣雍容華貴;建陵武臣勇武驃悍,仍不減大唐風韻。

晚唐期

自豐陵(順宗李誦)以下,各帝王陵墓雖然極力維持舊制,但規模趨縮小。莊陵(敬宗李湛)、端陵(武宗李炎)、靖陵(僖宗李儇)已無力因山為陵而恢復土冢,規模只及盛唐帝王陵前一座陪葬墓。石刻日趨卑弱矯飾,呈現出一蹶不振的衰落景象。此時期作品比較平庸。

唐代陵墓地表上數以千計的石刻作品,經過1000多年風雨侵蝕和人為盜毀,損失相當嚴重,迄今儲存比較完整的有興寧、乾、順、橋、建等陵及部分陪葬墓。現除在部分陵墓設立博物館外,少量石刻作品已移往陝西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