彍騎

[拼音]:Qijia wenhua

中國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的文化。因首先發現於甘肅省廣河縣(原寧定縣)齊家坪遺址而命名。主要分佈在甘、青境內的黃河沿岸及其支流渭河、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寧夏南部與內蒙古西部也有零星發現。齊家文化上承馬家窯文化。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校正,早期的年代為公元前2000年左右,下限還當更晚。該文化展現了黃河上游地區原始氏族公社解體和階級產生階段的生產水平和社會急劇變化的狀況。

發現與研究

齊家坪遺址發現於1924年,該遺址位於洮河西岸臺地,儲存較好。1945年,在廣河縣陽窪灣遺址發掘了兩座齊家文化墓葬,從田野工作中頭一次判明齊家文化的相對年代要晚於馬家窯文化。1947~1948年,在甘肅渭河上游、西漢水、洮河、大夏河流域與河西走廊一帶進行調查,發現90多處齊家文化遺址,首次發現了白灰面房子等建築遺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進行了大量的考古調查、發掘工作,比較重要的有甘肅劉家峽水庫區的調查;武威皇娘娘臺遺址、永靖大何莊遺址、秦魏家遺址和青海樂都柳灣墓地的發掘;其他經發掘的遺址還有甘肅蘭州青崗岔、秦安寺嘴坪、廣河齊家坪,青海貴南尕馬臺,寧夏固原海家灣等。總共約350多處。通過發掘與綜合研究,基本上揭示了齊家文化的特徵、經濟生活和社會狀況,尤其對墓地及葬俗有了較多的瞭解。

文化特徵

齊家文化有一群獨具特徵的陶器。主要為泥質紅陶和夾砂紅褐陶,還有少量的灰陶。器表除素面外,主要是籃紋和繩紋。還有少量泥質彩陶,(見彩圖)既有黑彩,也有紅彩或紫紅彩,花紋有菱形紋、網格紋、三角紋、波折紋、蝶形紋等,紋樣疏朗簡化。陶器造型以平底器為主,也有一些圈足器與三足器。典型器物有雙大耳罐、高領雙耳罐、淺腹盤、深腹盆、鏤孔圈足豆、袋足鬲、三耳罐、侈口罐等,其中以雙大耳罐和高領雙耳罐最富有特色。齊家文化的另一特點是出現了紅銅器和青銅器,都屬於生產工具與裝飾品一類的小型器物。

型別與分期

根據地區的不同和文化面貌的特點,齊家文化初步可分為3個型別。

(1)七裡墩型別。 以天水市七裡墩遺址為代表,分佈於甘肅東部地區,包括渭河和西漢水的上游。以紅褐陶為主。典型陶器有侈口罐、單耳圓腹罐、高領雙耳罐與雙耳罐形甑等。紋飾多粗繩紋和籃紋,不見彩陶。

(2)秦魏家型別。以秦魏家遺址為代表,分佈在甘肅中部地區,包括洮河與大夏河流域。典型陶器有雙大耳罐、三耳罐、高領雙耳罐、鏤孔豆和單把鬲等。紋飾以豎籃紋和繩紋為主。出現了青銅器。

(3)皇娘娘臺型別。以皇娘娘臺遺址為代表,主要分佈在甘肅西部地區,包括河西走廊。典型陶器有陶尊、陶壺、高領折肩罐、雙耳彩陶罐與彩陶豆等。彩繪花紋有波折紋、菱格網紋、三角形紋與變形蛙紋等,圖案題材別具一格。存在較多的紅銅器。上述3個型別,東部的要比西部的早。每一型別又存在著時間早晚的差別。如秦魏家型別,根據地層關係與陶器特點,從早到晚可分為4期:一期大何莊下層,二期大何莊上層,三期秦魏家下層,四期秦魏家上層。

原始農業與畜牧

齊家文化的經濟生活以原始農業為主,人們已過著比較穩定的定居生活。主要是種粟。在大何莊遺址出土的陶罐中,曾發現粟殼。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其次是骨器。有些石器選用了硬度較高的玉石料。石鐮與石刀多穿孔磨光,為收割的農具;骨鏟系動物的肩胛骨或下顎骨製成,刃寬而鋒利,是很好的挖土工具。石磨盤、石磨棒和石杵用以加工穀物。此外還發現有石斧。齊家文化的畜牧業相當發達。從出土的動物骨骼可知,家畜以豬為主,還有羊、狗、牛、馬等。據皇娘娘臺、大何莊、秦魏家三處的地層和墓葬統計,僅豬下顎骨即達 800多件,表明當時養豬業的發達。從出土的野生動物骨骼可知,鼬、鹿、狍等是當時狩獵的主要物件。

製陶與紡織

製陶業比較發達。陶器多系手製,一般採用泥條盤築法,部分經慢輪修整,有一些陶罐的口頸部尚留有清楚的輪旋痕跡。陶色多呈橙黃或磚紅,也有一些呈灰褐色,當時人們已掌握了氧化焰和還原焰的燒窯技術。有的器表還施一層白陶衣(見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製陶工藝)。籃紋和繩紋多作縱行排列,前者多飾在高領雙耳罐的腹下部,後者多飾在夾砂的各種罐類與三足器上。陶容器比較精緻,器形多樣。還發現了陶製的人頭及各種動物塑像:人頭長脖圓頰,兩眼仰視;鳥頭長頸大眼,頸部飾有成串的圓圈紋;一些似綿羊與狗的頭像,形體小巧,姿態生動。還有陶製小型的瓶形與鼓形響鈴,腹內裝一小石球,搖時丁當作響,可能是當時的工藝品。在居址與墓葬中,普遍發現有陶、石紡輪與骨針等紡織工具,有的墓葬人骨架與陶罐上有布紋的痕跡。在大何莊一件陶罐上發現的布紋儲存較好,布似麻織,有粗細兩種,粗的一種每平方釐米經緯線各11根,細的一種經緯線更為細密。當時的衣服大概就是用這種麻布做成的。

冶銅業

冶銅業的出現是生產上的一項突出成就。在皇娘娘臺、大何莊等地已發現紅銅器與青銅器共有50多件。種類有刀、錐、鑿、環、匕、斧、鑽頭、泡、鏡、銅飾品和銅渣等。銅刀比較常見,多作扁體長條形,一般有明顯的脊背和刃口。銅錐也較多,作圓柱形或四面體長條形,一端尖鋒,另端可安木柄使用。銅斧扁平寬刃,近頂端處有一突稜。在齊家坪遺址還出土有器身較厚重的銅斧,一端有長方形銎,並附一對小鈕,刃部鋒利,全長15釐米,是齊家文化銅器中最大的一件標本。銅鏡共發現2件。尕馬臺遺址出土的一件儲存較好,圓形,直徑9釐米,厚0.4釐米,一面光平,一面飾七角星形紋,其邊緣有一週突稜,原鏡鈕已損,在鏡緣的一側鑽有兩個小孔作繫繩穿掛之用。齊家坪遺址出土的一件亦為圓形,器形較小,直徑約6釐米,中央附一橋狀鈕,鏡面有光澤。這些銅器的製作多采用冷鍛法,也有的採用單範鑄造與簡單的合範鑄造。經用光譜定性、半定量分析和電子探針等方法鑑定,這批銅器既有紅銅,又有鉛青銅與錫青銅。表明齊家文化發展到晚期已進入青銅時代。

房屋建築

齊家文化的聚落遺址,一般都選擇在河流兩旁的臺地上。在大何莊、寺嘴坪和皇娘娘臺等地,共發現房屋遺蹟20多座,多是方形或長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築。最具代表性的是“白灰面居址”,即在房內地面及牆壁下部抹一層白灰面,以利隔潮,這在建築史上是一大進步。在大何莊發現的7座房子,可分為兩類:一類面積較小,地面堅硬平整而不塗白灰,結構比較簡單,屬於小棚房之類的建築遺存;一類是房內空間較大的白灰面住屋建築,結構較為複雜。後一類中儲存較好的7號房子,是一座方形半地穴式建築,經復原,屋頂大體為四面坡的方形平頂。齊家文化的房子周圍及其附近,分佈著各種窖穴,有圓形的,也有橢圓形的,以口小底大的袋狀坑為主。大何莊遺址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窖穴,穴壁及底部抹有一層草筋泥,其上再抹一層紅膠泥,坑底中間置一塊扁平的大礫石,有的還鋪有7塊較小的礫石。這種窖穴可能是專為儲藏某種東西而建築的。

墓葬和社會性質

迄今發現的齊家文化墓葬共約800多座,大都是成片的氏族公共墓地,規模不一,如大何莊遺址有82座,秦魏家墓地138座,皇娘娘臺墓地88座,柳灣墓地366座,尕馬臺墓地43座等。這大概是與當時氏族或部落的規模相適應的。

墓葬的形制以豎穴土坑墓為主,多呈長方形或圓角長方形,部分有墓道者平面呈“凸”字形。墓壁多垂直平整,墓坑大小不一,最大的墓坑長達3米。葬具不甚普遍,只在青海地區發現有木製的葬具,如柳灣墓地有獨木舟式與長方形的木棺。在大何莊墓葬的人骨架上還發現有布紋的痕跡,說明死者是穿著衣服埋葬的,有的還用一塊布遮蓋頭部。

同一墓地死者頭向不甚一致,以朝西或西北方向的為主,部分朝東或東北,也有的作放射狀排列,頭部朝向附近山峰或臺地中央。葬法有單人葬與合葬兩種。單人葬以仰身直肢葬為主,也有一些俯身葬、側身葬、甕棺葬等。合葬墓有成年男女合葬、成人和兒童合葬以及多人合葬等,以成年男女二人合葬較為普遍。秦魏家的成年男女二人合葬墓,男性為仰身直肢,女性位左,側身屈肢面向男性;皇娘娘臺的成年一男二女的三人合葬墓,男性仰身直肢位在正中,二女分列左右,屈附其旁。這種合葬墓的出現,既說明當時男子在社會上居於統治地位,女子降至從屬和被奴役的地位;同時,又反映了婚姻形態已由對偶婚過渡到一夫一妻制,並有少數比較富裕的家長過著一夫多妻的生活。成年人與兒童合葬墓中,中年男子與六、七歲的兒童葬在一起,兒童緊附在男子的身邊,說明當時存在著父子合葬的習俗。有人認為,這說明齊家文化已有按父系的血統來計算世系的習慣,反映了父系氏族社會的特點。此外當時還存在以人殉葬的習俗。如柳灣314號墓,墓主為成年男子,仰身直肢平躺於一個較完整的木棺內,另有一青年女性,卻側身屈肢置於棺外,並有一條腿骨被壓在棺下,她很可能是為墓主人殉葬的奴隸。 在齊家坪分別發現8人和13人同坑的墓,內仰身者似為墓主;其餘人骨架有的有頭無身或有身無頭,有的頭骨和軀體分別埋葬,也有的三、四個頭骨放在一起,對這類現象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是墓主人的殉葬者,一種認為是當時日趨頻繁的部落戰爭的受害者。

墓葬一般都有隨葬品,按其質料可分為陶、石、玉、骨、銅器等。還有用豬、羊的下顎骨隨葬的。器物以陶器為大宗,最常見的有雙大耳罐、高領雙耳罐、侈口罐、碗與豆等。一般放在死者的腳下方,少數放在頭部或背部附近。

從一些墓地觀察,墓葬規模和隨葬品數量的差別相當懸殊,顯示了貧富差別以及私有制的逐漸形成和發展。例如皇娘娘臺墓葬的隨葬器物,陶器少者1~2件,多者37件,玉石璧少者1件,多者83件。在秦魏家與大何莊兩地的50多座墓中,隨葬的豬下顎骨總數達550多塊,少者1塊,多者達68塊。這些充分說明了財產的不均和死者生前社會地位的差別。這種情況表明,隨著生產的發展,特別是以冶金業為主導的手工業的增長,社會內部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目前一般認為,齊家文化處於原始社會行將崩潰的軍事民主制階段。

宗教習俗

在齊家文化墓地還發現有“石圓圈”遺蹟6處,都是利用大小相若的天然礫石排成圓圈,直徑約4米。大何莊有一處“石圓圈”,西北面還留有寬1.5米的缺口。“石圓圈”的附近都分佈著許多墓葬,還發現有卜骨與牛、羊等動物的骨骼。卜骨以羊的肩胛骨為主,也有一些牛、豬的肩胛骨。一般都不鑽不鑿,只有燒灼的圓孔或燒灼的痕跡。這些現象說明當時人們曾在這裡舉行過某種宗教祭祀活動。

居民種屬

(見中國新石器時代居民的體質特徵)。

與其他文化的關係

對於齊家文化與其他文化的關係問題,目前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齊家文化是馬家窯文化馬廠型別的繼續與發展;有的認為它與東鄰的陝西龍山文化非常相近,如果齊家文化的發現在其之後,可能會被稱為“甘肅龍山文化”;有的明確指出齊家文化應起源於陝西龍山文化,隨著不斷地向西發展,也承襲馬家窯文化的若干因素,應屬於龍山文化的變體;也有的認為齊家文化是馬家窯文化的繼續和發展,並吸收了年代稍早的陝西龍山文化的因素。這一問題有待於更多的發掘資料和深入研究來解決。根據目前的資料,齊家文化的淵源應從年代比它早的馬家窯文化中去探求,同時還需注意陝西龍山文化對它的影響。據研究,齊家文化在東邊的要比西邊的為早。更東的陝西龍山文化,面貌與齊家文化相近而年代卻早於齊家文化。大體上可以說,越靠東邊的齊家文化受陝西龍山文化的影響越深,年代也越早;越靠西邊的與陝西龍山文化的差別越大,年代也越晚。至於齊家文化的直接發展去向問題,現在還不十分清楚。

齊家文化的資料雖很豐富,但多限於甘肅中部與西部地區的,對東部地區瞭解得較少。今後應著重於東部地區的發掘工作,以弄清齊家文化的全貌。同時,還要進一步探索齊家文化的分期以及與其他文化的關係等問題。

參考書目

夏?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4779.html' target='_blank' >荊浩爰移諛乖岬男路⑾旨捌淠甏母畝噸洩?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73203.html' target='_blank' >考古學報》第三冊,商務印書館,1948。

謝端琚:試論齊家文化,《考古與文物》1981年3期。

謝端琚:試論齊家文化與陝西龍山文化的關係,《文物》1979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