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音鑑古錄

[拼音]:zhongxing huobi zhengce

[英文]:neutral monetary policy

貨幣當局或中央銀行對貨幣供應量既不擴大,也不緊縮的政策措施。其目的是使貨幣在經濟活動中保持中立地位,不對經濟增長髮生任何實質性影響,完全通過市場機制來實現經濟均衡。

中性貨幣政策理論由瑞典經濟學家J.G.K.維克塞爾創立,奧地利經濟學家F.A.von哈耶克發展。維克塞爾認為,如果市場利率與自然利率(投資利潤率)相等,則投資者不會告貸,社會真實資本不會變動,社會貸幣供給量與價格水平也不變,經濟處於均衡狀態。這時各種產品的相對價格與產量,完全由非貨幣的即實物領域的因素所決定,因而貨幣對經濟過程是中性的。哈耶克認為,在生產要素已經充分利用的條件下,貨幣供應量已定,投資與消費保持一定的比例,經濟處於均衡狀態。由於人們自願縮減消費,增加投資,而使生產結構發生的變化不會破壞經濟體系的均衡,但人為地擴大貨幣供應,膨脹信用,則會誘發危機。原因是膨脹信用,擴大投資,原來一部分生產消費品的生產要素轉移到生產資本物上,使生產結構延長,而當新增加的貨幣經生產者轉手成為人們的貨幣收入後,消費品需求增加,導致部分生產要素轉向生產消費品,使已被延長的生產結構被迫回覆到過去程度較低的生產結構,這就表現為經濟危機。所以,避免危機就必須使貨幣供應對經濟過程保持中性,而保持中性的首要條件是使貨幣總流量(貨幣量與貨幣流能速度的乘積)固定不變。此外,還要求所有物品價格都能隨供求變化而相應調整,在對未來價格變動準確預測的基礎上籤訂長期貨幣契約。

中性貨幣理論與政策認為貨幣不是現實的生產要素,只是使生產要素結合起來進行生產過程的媒介物,雖有其正確的一面,但是卻較多地注重貨幣對經濟過程的消極影響。同時,中性貨幣政策要求對貨幣供應量既不擴大也不縮小,總流量保持穩定,並假設使貨幣保持中性的一些條件,但在實踐中難以實行,缺乏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