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麟(1911~1948)

[拼音]:Hangzhou Fenghuang Si

中國早期伊斯蘭教寺院。正名“真教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中山路西側。據寺內現存明弘治六年(1493)杭郡重修禮拜寺記碑載,“寺剏於前元世祖至元辛已”。又清康熙九年(1670)碑載:寺創於唐,毀於宋,元至元十八年(1281)阿老丁自西域來杭,捐金重建。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又說重建於元延祐年間(1314~1320)。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鳳凰寺的原規模較今大一倍以上,寺前有照壁。寺門是一座阿拉伯式建築,高10餘米。門額嵌裝阿拉伯文雕磚和人首雕像,尖券門的兩側滿貼花磚,並有影作束蓮角柱 2根。門的後面有清代建的三簷三層中國式樓閣一座,名望月樓。這些建築今已不存。

現在寺內的中軸線上,前有寺門,中有禮堂,後有大殿。禮堂是1953年重建的。大殿是寺內的主要建築,平面呈不規整的矩形,面闊3間,磚結構。前簷3間各有一券門,兩山門各作兩個壺門。後簷無門,各間上部開設兩個券窗。牆上端疊澀出簷。頂為廡殿頂,頂上再起攢尖頂3座:明間為重簷八角形,兩次間為單簷六角形。3個攢尖頂也是疊澀出簷,翼角高翹,簷下轉角處壁面墨繪卷草抹角。這種屋頂上再起攢尖頂的作法,是受阿拉伯建築影響的產物。各間平面接近正方形,明間與南、北次間之間,各有兩個券門相通。各間後壁下部有須彌座一座。

寺內除有漢文碑碣5通外,還有阿拉伯人的墓碑共16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