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菽(1897~  )

[拼音]:xikunti

北宋初年一種追求辭藻華美、對仗工整的詩體。宋初,楊億、劉筠、錢惟演曾於景德至大中祥符年間,聚集於皇帝藏書的祕閣,編纂《冊府元龜》,他們把在編書之餘所寫的酬唱詩結集為《西崑酬唱集》。這部詩集在當時影響很大,歐陽修曾說“先朝楊、劉風采,聳動天下,至今使人傾想”(轉引自《後村先生大全集》174卷),學子紛紛效法,號為“西崑體”,流行一時。

西崑體詩人宗法李商隱。他們大多有良好的詞章修養,技法圓熟,善於在詩作中大量摭拾典故和前人的佳詞妙語,以求意旨幽深。其作大抵音律諧美,詞采精麗,有一定的藝術價值。清代紀昀說他們寫詩“取材博贍,煉詞精整,非學有根柢,亦不能熔鑄變化,自名一家。固亦未可輕詆。”王安石晚年也很喜歡,以為“字字有根蒂”(《冷齋夜話》卷四)。但是,西崑詩人只是一味模擬,缺乏真情實感,刻板地搬用李商隱的詩題、典故、詞藻,所以被嘲為把李商隱“撏撦”得“衣服敗敝”,更被複古派的石介視為“怪”現象加以攻擊:“自翰林楊公唱淫詞哇聲,變天下正音四十年。”(《與君貺學士書》)其後歐陽修、梅堯臣等開創新的詩風,西崑體乃告衰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