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矛盾
[拼音]:Gu Kaizhi
中國東晉畫家。字長康,晉陵無錫(今屬江蘇省)人,出身高門士族,曾任桓溫、殷仲堪參軍、散騎常侍。他多才藝,工詩賦,尤精繪畫。善畫肖像、歷史人物、道釋、禽獸、山水等。青年時期在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瓦官寺作《維摩詰》壁畫,轟動一時。作裴楷像,頰上添三毫,更覺神采奕奕。畫謝鯤像以巖壑作為背景,藉以表現其志趣風度。據文獻記載,他曾畫過《桓溫像》、《桓玄像》、《謝安像》、《晉帝相列像》、《榮啟期》、《七賢》、《桂陽王美人圖》、《列女仙》、《列仙畫》、《三天女圖》、《廬山會圖》、《鳧雁水鳥圖》、《筍圖》、《山水》等。
顧愷之的人物畫,強調傳神,注重點睛。認為傳神寫照,正在阿堵(指眼珠)中。其筆跡緊勁連綿,如春蠶吐絲,又如春雲浮空,流水行地,皆出自然,通稱為高古遊絲描。著色則以濃色微加點綴,不求藻飾。他善於用睿智的眼光來審察題材和人物性格,加以提煉,因而他的畫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耐人尋味。顧愷之是繼東漢張衡、蔡邕等以來所有士大夫畫家中成就最突出的畫家。他總結了漢魏以來民間繪畫和士大夫畫的經驗,把傳統繪畫向前推進了一大步。與他同時代的謝安對他的評價極高,認為“顧長康畫,有蒼生來所無”。對於顧愷之的畫藝,謝赫在《畫品》中僅置之於第三品,評價不高,因而引起稍後的姚最以至唐代李嗣真等人的不平,認為這是“曲高和寡”,任意抑揚,應將顧愷之與陸探微“同居上品”。唐代張懷瓘有一段評論說:“像人之美,張(僧繇)得其肉,陸(探微)得其骨,顧(愷之)得其神,以顧為最。”這段評論對後世頗有影響,差不多已成為定論。
顧愷之作品真跡沒有儲存下來。相傳為顧愷之作品的摹本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列女仁智圖》等。《女史箴圖》,絹本,淡設色,現藏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多數人認為是唐代摹本。內容系據西晉張華《女史箴》一文而作,原分12段,每段題有箴文,現存9段,自“玄熊攀檻”開始,到“女史司箴敢告庶姬”結束,是瞭解顧愷之繪畫風格比較可靠的實物依據。另外故宮博物院尚藏有宋人摹本一卷,藝術水平不如前者,但多出樊姬、衛女 2段,也有研究價值。《洛神賦圖》,絹本,淡設色,今存宋摹本 5種,分藏於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及美國弗里爾美術館等處。內容根據三國時曹植《洛神賦》一文而作。此卷母本的時代,有的認為要早於顧愷之,或與東晉明帝司馬紹所作《洛神賦圖》有關。畫卷以豐富的山水景物作為背景,展現出人物的各種情節,人物刻畫,意態生動。構思佈局尤為奇特,洛神和曹植在一個完整的畫面裡多次出現,組成有首有尾的情節發展程序,畫面和諧統一,絲毫看不出連環畫式的分段描寫的跡象。圖中的山水部分,對了解東晉山水畫的特點,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見彩圖)。《列女仁智圖》,絹本,亦為故宮博物院所藏。內容系描繪《古列女傳》卷三《仁智傳》部分。今傳本只有10段,大約系南宋人所摹。此卷線條剛勁,似與文獻所載顧愷之畫“如春蠶吐絲”不合。
顧愷之著作有《啟蒙記》3卷,文集20卷,皆已失傳。其畫論由於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的記錄而儲存了 3篇,即《魏晉勝流畫贊》、《論畫》、《畫雲臺山記》。其中心組成部分有:傳神論、以形寫神、遷想妙得等。“傳神”即重視精神狀態的表達。他認為“手揮五絃”儘管是很細緻和難於掌握,但比之“目送飛鴻”的精神狀態和內心活動的表達卻要容易。在畫論中明確提出“以形寫神”的概念,其目的是達到形神兼備。“遷想”是畫家觀察物件、體驗生活中的揣摩、體會,以至構思,即想象思維的過程。“妙得”就是巧妙地把握物件內在的本質。“遷想妙得”要做到主客觀的統一和作者與表現物件及讀者相互間思想的交融。這些論點實為謝赫六法論的先驅。對後來的中國畫創作和繪畫美學思想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