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審制

[拼音]:Shache

中國漢代西域都護府所轄諸國之一,也是莎車國都城。“絲綢之路”南道要衝。位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里木盆地西緣,莎車縣、葉城縣一帶,東界塔克拉瑪干沙漠,西鄰帕米爾高原,南傍喀喇崑崙山。北魏稱渠莎國。隋、唐至宋併入于闐(今和田一帶)。元稱鴉兒看。明稱葉爾羌。清置莎車直隸州,後升府,轄蒲犁廳、巴楚州、葉城和皮山兩縣,治所設莎車城。清先後建新、舊二城,舊城名葉爾羌,俗稱回城,新城名莎車,俗稱漢城。兩城市街相接,組成雙連城。莎車城地處葉爾羌河畔,東沿沙漠南緣達“美玉之鄉”于闐,西北經疏勒(今喀什市)通大宛(今蘇聯費爾幹納盆地)。西南經蒲犁(今塔吉克自治縣附近)可達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一帶),是古代東西方陸路交通樞紐。境內河渠縱橫,水草充足,宜牧宜農,是西域諸國中富庶地區之一,為漢與匈奴長期爭奪之地。東漢建武五年(公元29),因莎車王康抗擊匈奴有功,光武帝封康為漢莎車建功懷德王、西域大都尉,代漢管轄西域諸國。後莎車王降服匈奴。章和元年(公元87)班超率師2.5萬人攻打莎車,龜茲(今庫車一帶)等國調兵5萬救援,班超以智取勝,莎車再次歸漢,南道遂通。

參考文章

莎車縣(Shache Xian)的由來中國地理莎車縣〔Shache(Yarkant)中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