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

[拼音]:dianzi zhaoxiang paizi xitong

[英文]:electronic photosetting system

採用電子、光學精密機械技術進行文字、圖片排版的裝置。

在中國宋代發明活字印刷術和15世紀歐洲發明金屬活字的幾百年以來,世界印刷行業普遍採用基於活字印刷原理的鉛字排版技術。這種作業有熔鉛、鑄字、澆版等熱操作,故又稱之為“熱排”。而相應地稱照排系統為“冷排”,它在整個作業過程中完全排除了鉛與火的操作。

照相排版技術開始於20世紀初葉,隨著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應用範圍逐步擴大。其發展過程可由生產成品的裝置──照排機的更新換代過程看出:

第 1代照排機是1946年美國首創的手動照排機。它以透明字板代替鉛字,用感光底片或相紙代替鉛版。字板上有不同字型的字元,通過光學系統可以放大、縮小或變形。操作時每選定1個字元,進行1次曝光,底片或相紙即作相應地移動。拼成較複雜的版面時,一般需剪貼後再拼版。這類裝置較簡單,也易於操作。有的已配有輔助控制排版格式的微機系統。

第 2代照排機是整體字板自動照排機,也叫光機式照排機,是美國福頓公司1951年推出的產品。其原理是將字板縮印在膠片上,將該膠片裝在可高速旋轉的環形支架上。在環形支架中心設定光源,將要排印的字元和排版格式輸入計算機後,計算機控制環形支架的旋轉角度和光源啟閉,光源通過上述膠片上所需的字元而使底片感光,隨後底片自動作相應地移動。這種照排機在由計算機實現自動照排方面比第 1代產品有很大進步,但難於適應漢字排版要求,因為中文字元的數量太大,影響環形支架運動的準確性。

第3代照排機是陰極射線管(CRT)照排機,是聯邦德國1965年首先推出的。在這類裝置中,已經沒有看得見的字版了,陰極射線管中的電子槍根據事先存貯在計算機中的字元點陣發射電子,電子打在底片上使其感光。這類裝置的優點是機械動作少,輸出速度高,可以同時輸出黑白圖片。由於電子是帶電粒子,容易散焦,不易形成大幅面的清晰影象。用於報紙等大幅面印刷品的排版時,一般是先排出區域性版面,再經手工拼貼成整版。

第 4代照排機是鐳射照排機,是英國蒙納公司1976年首先推出的。它採用鐳射輸出,克服了電子易散焦的缺點,適用範圍擴大到可進行書籍、報刊等的整版編輯和輸出。並且相應地發展了排版軟體系統,使其整體效能得到進一步提高。有人將正在研製發展中的能直接製成印刷版的照排機稱作第 5代照排機。

典型的鐳射照排系統由以下主要部分組成:

(1)主機。這是對文字進行排版加工的主要裝置,一般以具有較大緩衝區的微機或小型機為主體,核心部分是照排控制部分。

(2)錄入裝置。通過錄入終端將文稿輸入計算機系統。在接受由資料傳遞系統來的資訊時,可將接收訊號直接輸入編輯系統進行處理。

(3)編輯終端。是與主機相聯進行排版作業的微機,其顯示器的解析度較高,有的可顯示整版報紙排版的實況,包括不同字型、字號及影象,編輯人員可據此進行版面的調整和加工。

(4)大樣機。一般為中等精密字形的鐳射印字機,出大樣是供總編輯最後審定版面用。

(5)鐳射照排機。以精密字形輸出供製版用的底片。

中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研製手動照排機,主要用於排圖形及廣告字等,有些工廠也用它排書刊。7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電子照排機。第 1代實用性的計算機──鐳射編輯排版系統華光Ⅱ型,由北京大學、濰坊計算機廠、杭州通訊裝置廠、新華通訊社等單位研製成功。於1984年5月通過國家級鑑定,並在新華社印刷廠投入使用。經濟日報社於1987年用經過改進的華光Ⅲ型,正式出版了中國第 1張整版組版的中文報紙。平板轉鏡式鐳射照排機也由中國科學院長春精密光學機械研究所研製成功。預計到1990年,中國大陸省級以上報社可普及照排技術。港澳地區的報紙80年代開始應用“冷排”技術。臺灣報紙從1982年開始採用照相排字技術,普及迅速。

採用電子照排系統編排報紙,除了取決於各項主要裝置的效能外,在很大程度上還決定於編輯排版軟體的水平。因為報紙的幅面大,版式複雜,字型、字號多,格式變動多,一般計算機文書處理軟體的功能不能滿足要求,需要開發專用的編輯排版軟體。在有數學公式、化學符號、五線譜等特殊排版要求時,還必須有特殊編輯排版軟體。

參考書目

張壽萱、徐建毅、張建生:《中文資訊的計算機處理》,宇航出版社,北京,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