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墓

[拼音]:Kazha’er Wangchao

[英文]:Q╣j╣r dynasty

伊朗北部卡扎爾部落首領阿迦·穆罕默德汗建立的王朝(1794~1925)。該王朝統治時期,伊朗逐步淪為半殖民地。阿迦·穆罕默德汗早年曾在桑德王朝(1750~1794)統治者卡里姆汗宮廷中作人質。1779年卡里姆汗死,阿迦·穆罕默德逃往北方根據地,乘桑德王朝後裔爭奪王位互相殘殺之機擴張勢力。1794年他攻破克爾曼,遂統治伊朗各主要省分。1795年進攻喬治亞,得勝而還。1796年加冕為伊朗國王,建都德黑蘭。同年征服呼羅珊。阿迦·穆罕默德汗為人殘暴貪婪,1797年在蘇撒要塞被兩個僕人刺死。

1797~1896年的卡扎爾王朝

阿迦·穆罕默德汗去世後近百年間,卡扎爾王朝經歷了3個國王:法塔赫·阿里沙(1797~1834在位),穆罕默德沙(1834~1848在位)和納賽爾丁沙(1848~1896在位)。在此期間,西方列強對伊朗的侵略日甚一日。在1804~1813年和1826~1828年的兩次俄國-伊朗戰爭中,伊朗戰敗,失去了大片土地。1814年英國強迫伊朗簽訂《英伊條約》,規定伊朗不許任何歐洲國家假道本土進攻印度,伊朗只能向英國聘請軍事教官。1856~1857年的英國-伊朗戰爭中,伊朗被迫永遠放棄赫拉特。此後,伊朗國勢愈衰,西方列強以政治、經濟手段加緊入侵,伊朗封建社會逐漸解體,勞動人民備受壓榨。1848~1852年發生了反封建的巴布教徒起義。1848~1851年,首相米爾扎·塔吉汗為鞏固王權而作的限制封建貴族和高階僧侶特權的改革失敗,本人因讒言被流放處死。

卡扎爾王朝的覆亡

1896~1925年經歷了 3個國王,即穆扎法爾丁沙(1896~1907在位),穆罕默德·阿里·沙(1907~1909在位)和艾哈邁德沙(1909~1925在位)。在此期間,伊朗發生了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革命(1905~1911)。1906年國王被迫召集議會,制定了伊朗第一部憲法(見伊朗革命)。1907年英、俄兩國簽訂了劃分伊朗南北兩部勢力範圍的協定,1915年又進一步瓜分了南北兩部的中間地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俄分別出兵佔領伊朗南部和北部。1918年英國控制了伊朗全境,1919年又強迫伊朗政府簽訂了旨在變伊朗為保護國的《英伊協定》。這個協定雖因伊朗國內外的反對而未能實現,但英國卻獲得了開礦、築路、關稅和編練伊朗軍隊等方面的特權。外國勢力橫行,內政腐敗,加之戰爭動亂和連年饑荒,卡扎爾王朝更加衰落。1921年2月,哥薩克師軍官禮薩汗發動政變,奪取政權,自任陸軍大臣,並組成由親英的賽義德·齊亞丁·塔巴塔巴伊任首相的政府。禮薩汗軍權在手,又於1923年取得首相職位。1925年10月,議會廢黜國王艾哈邁德沙,12月宣佈禮薩沙為國王,開創巴列維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