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書楹曲譜

[拼音]:geren fanghu qicai

[英文]:individual protective equipments

個人用於防止毒劑、放射性灰塵和生物戰劑氣溶膠傷害的各種器材的總稱。 通常包括防毒面具、 防毒衣、防毒斗篷、防毒手套、防毒靴套、個人消毒急救盒和偵毒紙等。

防毒面具用以保護人員的呼吸道、眼睛和麵部,防止有害物質通過呼吸道進入體內;防毒衣用以保護全身,防止面板滲透性毒劑與面板接觸;防毒斗篷主要用於阻擋飛機布灑的毒劑液滴與服裝或面板接觸;防毒手套和防毒靴套用以防護手和腳;個人消毒急救盒內裝有消毒粉、預防藥和急救針,用以對染有毒劑液滴的人員面板、武器和服裝進行消毒,預防含磷毒劑的中毒和進行急救;偵毒紙用以偵檢毒劑(圖1)。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大量使用氯氣後,很快出現了浸漬硫代硫酸鈉的防毒口罩,成為最早裝備的軍用個人防護器材。糜爛性毒劑──芥子氣開始使用後,又很快出現了用油布等隔絕材料製作的防毒衣。個人防護器材的使用,有效地減輕了化學武器的殺傷作用。大戰初期,化學攻擊造成的致死比例高達35%,戰爭後期,交戰雙方都裝備了防毒面具,致死比例下降為2.5~6%。中國在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曾多次用毒,解放區軍民就地取材,製作了簡易防毒口罩等個人防護器材。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中國研製了各種個人防護器材,並大量生產、裝備部隊(圖2)。

隨著化學武器的發展,個人防護器材已成為軍隊裝備的一種基本器材。裝備和使用效能良好的現代個人防護器材,可使受到化學襲擊時的傷亡人數下降到5%以下。個人防護器材出現後,防毒材料和防毒器材得到不斷的改進和發展。對防護原理和設計、使用原理,特別是對活性炭的吸附效能,炭吸著劑的吸著動力學,濾煙材料對氣溶膠的過濾機理,毒劑液滴在高分子材料中的擴散過程,透氣防毒織物對液滴狀和蒸氣狀毒劑的阻留原理,以及個人防護器材對人體生理和執行戰鬥任務的影響等,都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提高裹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5/315630.html' target='_blank' >透納屏爍髦指鋈朔闌て韃牡姆藍拘閱堋⑹褂眯閱芎蛻硇閱堋K孀牌し羯感遠炯戀姆⒄梗鈣藍疽碌難芯亢透慕艿攪誦磯喙業鬧厥櫻晌鼻把芯扛鋈朔闌て韃牧煊蛑械囊桓鮒饕翁狻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