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加斯加

[拼音]:Sitalin

[英文]:Ernest Henry Starling (1866~1927)

英國生理學家。1866年4月17日生於倫敦,1927年5月2日卒於牙買加的金斯敦 (Kingston)。1889年獲倫敦蓋斯醫院醫學校醫學士,1890年在倫敦大學學院與W.M.貝利斯合作研究血管和心臟的神經分佈,1892年赴德國與R.P.H.海登海因共同研究淋巴液生成、血管通透性和滲透壓生理,1899年回倫敦大學學院任生理學特約教授,並與貝利斯合作至190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他的工作成果豐碩。大戰開始,即被徵從軍。戰後仍回倫敦大學學院。1922年在英國皇家學會任研究教授。

1902年他和貝利斯共同發現促胰液素。1905年,他首次提出“激素”一詞,指出機體的功能不但受神經控制而且受激素控制。宣佈促胰液素是第一個被發現的激素,並預言將有更多其他的激素問世。自此,在醫學和生理學中形成了機體功能受神經和體液兩種調節的基本概念。1914年,他發現當靜脈迴流增加時,心室壓增加,每搏心輸出量亦隨之增加的現象,並總結為:心臟收縮力是收縮前心肌纖維長度的函式。後世稱之為“斯塔林心臟定律”或“斯塔林效應”,它是近代迴圈理論中的基本概念。他還是一名教育家,1918年後發表過《教育中的科學》等多篇論述教育的文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儘管他健康不佳,仍培養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

斯塔林是內分泌學奠基人之一,同時也是一位具有卓越貢獻的消化生理、迴圈生理學家。他1899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生理學會終身會員,榮獲過西歐及美國許多科學機構的名譽會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