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磷酸

[拼音]:Aidingdun

[英文]:Arthur Stanley Eddington (1882~1944)

英國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1882年12月28日生於肯德爾,1944年11月22日卒於劍橋。1905年畢業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1906~1913年在格林威治天文臺任職,1913~1944年任劍橋大學天文學教授,1914年起任劍橋大學天文臺臺長。曾任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長、物理學會會長、數學協會會長,並於1938~1944年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主席。

愛丁頓的研究領域廣泛,在相對論、宇宙學、恆星內部結構理論和恆星動力學等領域都作出了創造性的貢獻。他早期的工作(1906~1914年)主要是研究恆星的運動和分佈,研究成果收集在1914年出版的《恆星運動和宇宙結構》一書中。1919年他帶領一個觀測隊到西非的普林西比島觀測日全食,第一次證實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光線的引力彎曲現象(見廣義相對論的天文學驗證)。愛丁頓是英國最早研究廣義相對論的科學家,他所寫的《相對論的數學理論》(1923年)被愛因斯坦譽為這個領域內最好的作品之一。二十年代,愛丁頓在恆星內部結構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他首次提出,在恆星內部能量由裡向外轉移的方式主要不是對流而是輻射,並用輻射平衡取代了對流平衡。他於1924年從理論上確立了恆星的質光關係。這些研究成果都收在1926年出版的《恆星內部結構》一書中。愛丁頓是造父變星脈動理論的創始人之一。他摒棄了雙星假說,而用脈動假說來解釋造父變星的亮度變化和視向速度變化(見變星的脈動理論)。他在恆星大氣、線吸收、星際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等方面,也作過一些重要的研究工作。

參考文章

愛丁頓極限天文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