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登素

[拼音]:Lufenglong

[英文]:Lufengosaurus

恐龍的1屬,因模式標本發現於中國雲南省祿豐縣而得名,也是在中國找到的第一個完整的恐龍化石。生存於距今約1.9億年的早侏羅世。祿豐龍身體結構笨重,大小中等(6~7米長),獸腳型。頭骨較小(相當尾部前三個半脊椎長),鼻孔呈三角型,眼前孔小而短高,眼眶大而圓,上顳顬孔靠頭骨上部,側視不見。下頜關節低於齒列面,上枕骨和頂骨間有一未骨化的中隙。牙齒小,不尖銳,單一式,牙冠微微扁平,前後緣皆具邊緣鋸齒。頸較長,脊椎粗壯,尾很長。頸椎10個,背椎14個,薦椎3個,尾椎45個。肩胛骨細長,胸骨發達,腸骨短,恥骨及坐骨均細弱。前肢相當於後肢的1/2長。

祿豐龍曾被認為屬於原蜥腳類的板龍科,且是蜥腳類的祖先型別。而實際上原蜥腳類並不是蜥腳類的直接祖先,僅是一類在晚三疊世(距今2億年前)由假鱷類演化出的很不成功的原始蜥臀類恐龍,只生存很短時間,就絕滅了。

祿豐龍是淺水區生活的恐龍,主要以植物葉或柔軟藻類為生,多以兩足方式行走,但在就食和在岸邊休息時,前肢也落地並輔助後肢和吻部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