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分泌

[拼音]:Tuolichaili

[外文]:Evangelista Torricelli (1608~1647)

義大利物理學家。1608年10月15日生於法恩扎。托裡拆利在求學時已顯露才華,為學校主管人B.卡斯泰裡(伽利略早年的學生)所賞識,畢業後便被任用為私人祕書。1641年卡斯泰裡將他正式介紹給伽利略,托裡拆利便與V.維維亞尼一同給伽利略作伴。三人相處極其友善,經常討論學術問題,直到伽利略去世。同時托斯卡納公國大公聘托裡拆利為宮廷數學家和哲學家,接替前任伽利略的職務,薪俸優厚。從此他便在佛羅倫薩愉快地度過一生,作了大量科學工作,在學術界贏得盛譽。1647年10月25日逝世。遺留的講稿編成學術演講集於1715年出版。

托裡拆利研究過水動力學,並解決了許多實際水利工程問題。E.馬赫評論他時認為他實為水力學的奠基人。他磨製成的光學透鏡質量很高,遠近聞名。1924年用光柵鑑定了他的被儲存在博物館裡的遺物,得到證實。在風的成因問題的爭論中,托裡拆利提出風產生於兩個地區空氣的溫度差或密度差的主張,澄清了人們的認識。他還先用水後改用酒精把伽利略所發明的隨大氣壓力而改變的氣體溫度計改制成液體溫度計,這種溫度計沿用至今,其結構仍與當時的大體相同。

在伽利略時代,人們看到抽不出10米深以下的水,也看到跨過21米的高山的虹吸管不能吸水。當時人們認為空氣無重量,伽利略為此而假定水泵或虹吸管內有一種只能提起10米高水柱的“真空力”來解釋;當時有一個學者G.B.巴里安尼認為空氣有重量,因而產生壓力,從外面托起水柱。這問題引起羅馬和佛羅倫薩各學派的爭論。托裡拆利用比重很大的水銀灌入一端封閉的長玻璃管中,而後將開口端埋入水銀盃中豎直,封閉端便出現空間,形成被人稱為“托裡拆利真空”的實驗,解決了這個爭議。他的方法是用兩個這種充滿水銀的玻璃管並立於水銀盃中,其中一管的閉端有一大圓球以求證明這種管內有較大的真空力,使水銀柱較長,但實驗結果是兩管中水銀柱等高,證明了不存在伽利略設想的“真空力”。這個實驗也證明了大氣壓力的存在。這就是最早的水銀大氣壓力計。托裡拆利對大氣壓力的研究工作和所發明的水銀柱式大氣壓力計不僅在義大利,而且傳到法國後,也都掀起有關實驗和理論工作的熱潮,使得西歐物理學界的研究活動為之一新。

參考書目

C.G.Fraser,Half-hours with GreatScientists,Univ.of Toronto Press,Toronto, 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