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漢字相關作文20篇

最美漢字 篇1

國二作文 ,1235字

激發我對漢字的熱愛的是我的小學語文老師。開學的第一天,她對我們說:“要學好語文,首先要學好漢字,它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同樣也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我將帶領你們全班同學寫好漢字、用好漢字、玩好漢字。”

每學期我們都會舉行“漢字書寫大賽”,對於這個比賽我算是種子選手。所以,平時我一有空就拿字帖練字,好在比賽上大顯身手。

印象最深的一次書寫大賽,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開始的。這次老師創了新規則:預賽,全班同學每個人寫一張作品,由老師評出前十名;決賽,老師和預賽前十名每人寫一張作品,由同學舉手投票決出勝負。

預賽我輕鬆通過了,但是明天的決賽要與老師一決高下,我們還是有些隱隱的擔心,又有些小小的激動,心裡像攪了一鍋湯。

姜畢竟是老的辣,老師寫的字風格自成一派,圓潤而端正。沒有楷書的刻板,沒有行書的輕浮,又沒有狂草的鋒利。筆畫曲直有度,結構整齊劃一。一行字寫下來,如絲綢班順滑,光線似乎能從紙上流走;又如列隊的士兵般端正,即便把紙撕破也無法打破那嚴陣以待的氣勢。

放學後,黑壓壓的烏雲擠滿了天空,時不時有幾陣悶雷,讓人覺得有些發寒。我們正有說有笑的往樓下走。忽然,背後傳來一聲慘叫,我們趕忙回頭看,頓時眼睛圓滾滾,嘴巴張成“O”型—是語文老師!她腳踩到積水,猛地向前溜去,在地上滑行了一段,漸漸靠近樓梯口,半個身子探出了臺階!她極力想保持住平衡,無奈地面太滑,開始從最上面一級一級地滾落下來,我們的心也一下一下抽痛著。最後她蜷在臺階底,發出無力的呻吟。

我們驚惶失措,手忙腳亂地撿起她掉落的包、手機,又扯著嗓子叫來別的老師。

當晚徹夜難眠。

第二天早上,第一節就是語文課。上課鈴響過後,仍沒見到老師進來。我們如坐鍼氈,心裡在暗暗擔心著。天空仍烏雲密佈,像是不祥徵兆,籠罩著教室。同學們議論紛紛,大家都猜想,老師受傷可能請假不來了。可是忽然間一縷陽光衝出雲層,從窗外照進來。此時,教室門口出現一個熟悉的身影—面帶微笑,臉上不全是蠟黃色,嘴角還有一塊烏青。右手小臂打著厚厚的石膏,用一根繃帶掛在脖子上,左手無力垂直,看起來有些紅腫。

“老師!”伴隨著一聲如夢初醒的大喊,一聲歡呼聲響起。我們的眼睛似要迸出光來,使勁鼓掌。

她走上講臺,抽出左手伸向粉筆盒,差點打翻,又手忙腳亂地扶住。又生硬地夾起粉筆,轉身在黑板上寫下“漢字書寫大賽”六個字。

她平時慣用右手,這黑板上的字自然是歪歪扭扭,擦了重寫好幾次,還是十分別扭,只好作罷。

按照規則,老師和我們十人每人寫了一張作品。她緊鎖眉頭,寫了半天,比我們晚了三分鐘才完成。接下來就是投票。

前幾副作品都只有稀稀拉拉幾個人舉手。臺上的同學個個黯然失色。老師又拿起那張字跡潦草、歪歪扭扭的紙。

“支援這一幅的舉手。”

出乎意料,這次班裡像長出一片樹林,齊刷刷舉起一片。

老師先是一愣,不可思議的看看那張字帖,忽然眼睛一紅,說不出話來。

全班鼓起掌來。

雖然潦草、歪斜,但這由老師的愛一筆一畫寫成的字,又何嘗不是最美的?

最美漢字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4字

悠悠中華,一個在滾滾長江、滔滔黃河邊起源的民族。美麗的黑髮,健康的黃面板是我們不變的標誌。能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更是讓我的心中滿是自豪!

最早的漢字是甲骨文。瞧!那生動形象的“木”字,像極了一顆茂盛的大樹;那活靈活現的“狗”字,彷彿一條搖頭擺尾的小狗在我面前跳躍著;那流淌著的河“水”,帶來的是中華民族千古的吟唱……甲骨文的後面就是青銅石鼓鐘鼎文,秦朝李斯出小篆;隸書清楚有筆畫,筆畫連綿的草書;化扁為方是楷書,天下第一為行書。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那是詩人對家的思念;“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那是古人在勸告我們珍惜時光……這些由漢字組成的詩句,不僅僅是帶給我們古詩的意蘊美,更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個視窗。

漢字的橫折撇點都像一個個悅動的精靈,時而輕如鴻毛,時而重如泰山。組合在一起又是一幅幅令人感嘆的畫卷;是一個個靈動無比的音符。

漢字!是一個有生命的符號;漢字!是一種古老的文化;漢字!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最美漢字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680字

悠悠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一個在長江、黃河邊起源的民族,黃面板、黑頭髮是我們的標誌。在這個漢語越來越流行的時代,我們只想大聲對世界說一聲:“我是中國人,我自豪!”

漢字歷史源遠流長,比如說吧,最早的時候人們用的“打結”記事,據古書記載為: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之多少,隨物眾寡。意思是說:有特別大的事情,繩子上的結就會越大,若是一件小事,那麼繩子上的結就會越小。

當然除了“結繩記事”以外還有一個叫“倉頡造字”的神話傳說,有一年倉頡到南方巡狩,以“羊馬蹄印”為源靈感,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分佈情況,又看到了鳥獸蟲魚的痕跡等等。於是造出了種種不同的符號,倉頡就把這個說成“字”。

接著又出現了甲骨文,漸漸到了金文,到了西周後期又出現了大篆小篆,原本是隻有大篆的,後來秦朝宰相對大篆進行了修改就有了小篆。到了漢代,又出現了隸書和草書。

在漢字中比較我喜歡“鳳”這個字,“鳳”一般形容的是女孩子,它全身金黃顏色,並且還是人類創造出來的神獸,頭上沒角,眼小如鳥。身子瘦小。

從小小的一個“鳳”字,就能讓人看到“鳳”的美麗,使人痴迷。雖然它沒有龍那麼厲害,那麼的讓人崇拜。但是它還是有一種獨特的魅力,不僅僅如此,在古詩詞中鳳也有很多讓人傳頌的詩句。

這就是傳了一代又一代的漢字,是我們中國人的標誌。

大美中國,大美漢字 篇4

國一作文 ,999字

當人類出現在地球上時,當我們的祖先開始在腳下的這片土地上生活時,語言便隨著生活衍生出來。但是人們苦於無法記錄事件,隨後一個名叫倉頡的人發明出一個偉大的東西—漢字。從此,人們便有一位新的好朋友—漢字。

或許是我們每天接觸漢字的次數太多了,又或許是我們的生活頻率太快了,所以我們認為漢字只是一些古老符號。但如果我們細細地去欣賞漢字,我們的心中便會漾起一陣文學與思想的清香。我們先來看看象形字吧!看“火”,它就是一堆乾柴上燃起的火焰;看“水”,看似一板一眼的一撇一捺中卻好似蘊含著萬傾碧波;看“山”,它是在一往無際的平地中拔起的數座高峰,顯得那樣突兀,數座高峰相互呼應,一高一低,呈現出相映成趣的畫面。看了象形字的大家庭後,我們不妨再來欣賞一下形聲字。看“柏”,一木一白便成了一樹,“木”為它的本意,“白”為它的聲部,一本一聲,變成了一個聲形並茂的字,這其中既有著禪的那種簡單、自我思考的境界,又有著可利用聲部來方便記憶的特點,這其中包含著古代人的精神與智慧的結晶啊!我記得一位名人對於漢字結構的評論:“有時我真不願把它們拘束在方格中,因為它們是那麼的靈動、美麗,我想讓它們在方格的外面盡情地伸展自己的身姿!”

值得人們津津樂道的不僅僅是漢字的結構,更是它的本意,以及它與其它漢字所連線起來的美感。中國的文章體制,從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再到漢賦、唐詩、宋詞、元曲,以及明清小說。如果把一個漢字比作成一塊玉的話,那文章則是人間最美的珠寶首飾。蘇軾《水調歌頭》中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寫出了每位遊子的共鳴;岳飛《滿江紅》中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和“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寫出來戰士們視死如歸的決心;李煜《相見歡》的“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生動地表現出了自己的愁。此外還有元曲《西廂記》《牡丹亭》,明清小說的《儒林外史》《三言二拍》《聊齋志異》等。它們是採蓮的女子,它們是他鄉的明月,它們是寒山寺的鐘聲,它們是商山的景色,它們是永不凋謝的牡丹,它們是經歷了昨夜東風的小樓,它們是滔滔不息向東流的江水,它們是江上的漁者,它們是九曲的黃河,它們是美麗的嫦娥,它們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美好的回憶!

此時此刻,我深深地感覺到,漢字真不是冰冷的符號,並不是單單用來記事的,它是所有意境的表達方式,它更是中華民族的靈魂!

最動聽的語言,最美的字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737字

在我眼中,最動聽的語言,是漢語。最美的字,是漢字。漢字,我為你驕傲。

小時候,我經常和媽媽讀唐詩宋詞。雖然那時不懂是什麼意思,但是很喜歡。透過漢字,我瞭解的知識不計其數。漢字組合起來,成了美麗的詩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讓我體會到了詩人陸游愛國的情懷;“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讓我感受到了詩人不同流合汙的氣節;“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幸苦為誰甜”讚揚了勞動者,同時也批評了不勞而獲之人。

我們的漢字看似簡單,其實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比如,我一年級時,有些字老是記不住。媽媽就教我方法:“孩子,字可以用組合的方式來記。比如說‘甭’字,它就是由‘不’和‘用’組成的。還可以用這個字的意思來記。比如說‘歪’字,意思就是歪斜,歪斜就是‘不正’,所以‘歪’字就是由‘不’和‘正’組成的。”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用這種方法來記字,效率果然高多了。

說到漢字,我還鬧出了許多笑話呢。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讓人笑掉大牙。記得那時我上小學一年級,在看一本有趣的故事書,裡面出現了“懺悔”一詞,我不知是什麼意思,就問爸爸這個詞是什麼意思,爸爸說是反省的意思。到了晚上,一家人吃飯時,媽媽不小心把水打翻了,還潑了我一身。我怒氣衝衝地對媽媽說:“媽媽,你得欠悔(懺悔)。”大家都撓了撓頭,爸爸問:“孩子,你說的欠悔(懺悔)是什麼意思啊?”我神氣十足的回答:“你吃飯前不是說了是反省的意思嘛!”爸爸聽了後,哈哈大笑:“傻孩子,那個詞讀懺悔(chanhui)。”我低著頭,紅著臉,偷偷溜進了房間,並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漢字。

中國漢字的文化可遠遠不止這些,在今後的學習中,我要努力學習漢字文化,把中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瞭解漢字。讓我們都來成為傳播漢字的小使者吧!

漢字世界上最美的文字 篇6

國二作文 ,966字

中華上下五千年,這麼多年的歷史,人們無法將它一絲不漏的記住,也無法將它們畫下,於是我們聰明的祖先便創造出了一種東西—文字。

從甲骨文到現在的漢字,經歷了幾千年的演變依舊如此鮮活。蘇東坡用它們寫下一首首朗朗的古詩,晏子用它們說出一句句讓人折服的妙語;海子用它們編成了一句句優美的詩詞,徐志摩用它們織成一段段雅韻的詩歌……也是它們記載下中國的輝煌,中國的昌盛,中國的衰敗,中國的崛起,以它們鼓舞后人,警戒後人,它們是巨集大的深邃的!

漸漸地我長大了,我也漸漸的愛上了它們,將它們拆開來,一筆一劃的去悟,去描摹,有一段時間我特別喜歡研究別人的名字,比如說:“琳”“琪”“珏”“琛”等字都是美玉或玉聲的意思,再比如說“殷銘蕾”的名字中“金”“木”“水”“土”五行中就缺“火”。每一個人的名字都是父母對其子女的良好祝福,他們希望自己子女的人生或清清楚楚,或美好多姿,或才華出眾,有些時候我甚至會認為取名字也是一種藝術。

畢淑敏在書中寫過“我喜歡我們古老的文字,我尊崇他們所蘊涵的力量。我相信文字是心與心之間最輕捷和最穩固的橋樑,我知道在我的手指和腳趾無法抵達的地方,文字可以穿雲破霧,攜帶光亮和溫暖……”對呀,文字離我們這麼遙遠,但也可以說很近,想要真的去讀懂它們卻又怕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也許有的人會說她是一位作家,當然會熱愛文字,喜愛文學了。我想每一位作家都會尊重文字,深愛著它們並深刻的瞭解著它們,他們才能正確地,更好地在文字的海洋中徜徉,玩著快樂的文字遊戲。我也喜歡文言文,“也”“耶”“焉”“乎”等語氣詞,表達了古代哲人所提出的對世間的疑惑或感慨,在那些外國人眼中那些橫橫豎豎拼湊成的東西卻有著我們博大精深的文化、歷史。

現在,科技發展的時代,電腦手機的出現早已普遍,2013年,CCTV已推出了一個新欄目《漢字聽寫大會》,據調查統計竟約40%的成年人不會寫“癩蛤蟆”,他們抱怨說:“現在都打字誰還會注意這些字。只要會讀,就能打得出來,以前學的早忘了。”我看了這則統計後,除了笑笑又能說什麼呢?應該是現代人早已不在意這些了吧。

漢字,是表達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筆輝煌的文化遺產,請記住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漢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請尊重每一個漢字,並認真學習和使用漢語,只有這樣才是尊重祖國,尊重你自己!

最美不過漢字 篇7

高二作文 ,992字

悠悠古風,青青子衿。那狼毫銀輝,閃爍著皎潔的月華,以山川為硯,萬峰奔走,刻下欲與天公試比高的紋路;以河海為墨,滾滾東逝水裡淘不盡的是五千載歷史的英雄氣息;以蒼天為紙,湛藍的天空充滿雲的大道,日夜變換的星羅棋,古風吟,雲飛揚,日月懸的絕妙字畫。呵,好一個雄渾古樸的炎黃漢字啊!

那一杆方天戟,銳利的氣勢衝破九霄雲。“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宋代女詩人的讚詞為你寫下哀歌。“力拔山兮氣蓋世”,霸王扛鼎的大氣與這一撇熔在了一起,鑄成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一撇。這一撇中還有秦皇漢武的金戈鐵馬,還有唐宗宋祖的高卓才思,不知哪一方神爐,將這樣的神韻鑄成了這炎黃的一撇,縱然時光易逝,歲月無情,但這一撇的光芒有如古月一般散發著永不暗淡的耀眼光輝。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絕高的文才造就不羈而瀟灑快意的李太白,年少的詩仙仗劍去鄉,登過“猿猱愁攀援”的峨嵋蜀道;見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磨牙吮血”的劍門關。縱然居廟堂之高的聖上並不識才,但詩仙並未失去本性,仍然豪放、快意,縱灑吟歌。這不羈的一筆,連綴著古往今來的快意,大丈夫的瀟灑氣息,無論是謫仙人李太白,亦或詩王白居易,亦或是才絕天下的謝靈運,他們都曾揮毫寫下這一捺,永不掉金的炎黃古字的一捺。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白髮蒼蒼的老人柱著黃梨木製成的柺杖忘記年少的張狂,只留下這一臉滄桑與憂國憂民的愁思。“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家書抵萬金”的年代,這是高尚的愛國情懷,正是這樣的情懷構成這一豎,是不偏不倚的一豎,高聳入雲的一豎。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撐起民族脊樑的偉人,在“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山華嶽低”的民族恥辱中吹響戰鬥的號角,喚醒東方雄獅的靈魂,不為名與利,不懼艱與險,哪怕“零落成泥輾作塵”卻仍有香如故之豪情。這是無我的奉獻,浩浩蕩蕩如遠古先賢的誦書聲,化作一條奔騰的雄闊長江,凝成這一橫,這一橫以力壓天地之勢蕩清了天下的邪崇,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也正是這一橫,完整了悠悠五千年的古字的最後一筆。

撇、捺、豎、橫,一板一眼毫不凌亂的方塊字,由中華民族的母體中孕育而生,深深地印入龍的傳人的靈魂深處,它的美雖無言,卻春風化雨,沁人心脾;它的美,雖無形,卻歷久彌新,永不消逝。

我眼中最美的漢字作文 篇8

國三作文 ,1445字

【篇一:我眼中最美的漢字作文】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吟出這首詩時,詩中的“眉”字,是我最愛的漢字。

剛剛學習這個字的時候,感覺這個字很是可怕,像是一個怒而皺眉的人,又像是一雙緊緊盯著我的眼睛,不禁毛骨悚然。但久而久之,才發現“眉”竟有如此深意。眉是人體的五官之一,象徵著我們的表情,最能表達真實心境。

我看過很多人寫“眉”。有的人寫得亭亭玉立,像是一位眉入雲鬢的溫婉女子;有的人寫“眉”筆酣墨飽,像是一個劍眉高聳的俊美公子;有的人寫“眉”抑揚頓挫,如已近遲暮卻志在千里的老者……各種形象,惟妙惟肖。

當我們生氣時,“眉”字的那撇像是一竄火舌,下面的“目”又是瞪圓雙目;當我們興奮時,“眉”字的那一“目“又如鷹隼飛揚,志得意滿。字如心聲,字由心生。心情如何,字在我們眼前就會變成什麼樣兒,真可謂是“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見形拆字,聽音說“眉”。你聽,“眉”對méi,與“黴”同音。但我卻認為,應與“美”諧音,這為最妙。眉開眼笑、眼笑眉舒、喜上眉梢、眉飛色舞都表示開心喜悅。都說人笑起來是最美的,漢字在我們眼中應當是美好的,舒心愉悅的。“眉”與“美”豈不妙哉?

都說漢字的義,在字的表面就顯而易見了,像是“武”,把字拆開便是止戈為武,象徵和平,這便是義。“眉”的義,對於我來說,便是不要目中無人。當我們驕傲時,眼自然高於頂,顯得高人一等。而“眉”字目在下方,時時提醒我們要擺低身段,低頭做人。古時,自恃有才的人總是高昂頭顱,傲視一切,而謙卑的人往往會低頭,會抱拳,正如鞠躬低頭時,眉目在下,是謙卑之人謙遜有禮的表現。

一字一學問,一詞一乾坤。漢字之美,美在其形,美在其音,美在其義,美在其博大精深。你感受到了嗎?

【篇二:我眼中最美的漢字作文】

這個字,似乎早已出現在記憶中的字帖裡,乾淨流利。

小小的手,握著鉛筆,一筆流暢的線條便印在字帖上,耿直淡定。極簡單的一筆細線,卻難以完美地勾勒。起筆,頓筆,收筆,那最普通的筆畫卻有著一種說不出的寧靜之美,堅韌而柔美,方正而纖細。而這“一”字的書寫決不能有半點苟且,必須從頭細緻到尾,馬虎不得。而從小練習的楷書也是由他而起,一筆收尾,利落乾淨。多少個下午,都是伴他度過的,小小的心也曾埋怨過:為什麼如此簡單的一個字,需要一遍又一遍去描寫呢。殊不知,這字的樸素、雅緻,是難以詮釋的。是啊,他太安靜了,似乎屏息凝神才能使他不被打擾。摸摸右手中指上的老繭,草書也練了一段時日了吧。從寧靜細緻到瀟灑有力,不變的是依舊的純真與樸實。雖沒有初練的執著與認真,卻多了一份自信與灑脫。而那每一天下午周而復始的,恐怕亦是人生中無法逝去的景緻了吧。

生活中,“一”,也是無處不在。“今天有考一百分嗎?”“今天有拿第一名嗎?”“這次比賽有沒有拿一等獎?”……一,是一個巔峰,更是完美。是試卷上鮮紅亮麗的一百分,是領獎臺上金燦燦的獎盃。他是我們前進的目標和源泉。是行動,是高標。

“一生一世,一屋一人。”“選一城終老,擇一人白頭。”千千萬萬的佳句是“一”的寫照。他是所有情侶盼望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亦是所有幸福之人祈盼的“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多少人在現實的斑斕中迷失了自己,多少人被迷離的煙火嗆得無法逃離……多少人想回到那個“一”,那個簡單、安靜、美好的“一”,那個安守本分,任勞任怨的“一”。他是樸實無華的—冷暖自知。

一筆一劃一勾勒,一生一代一雙人。我想,這就是中華漢字最素雅,最美好的真諦了吧。

漢字,你最美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753字

小的時候,媽媽撫摸著我又白又胖的小手,拿起筆,在紙上寫下我的名字,說:“我們中國的漢字方方正正,因此我們做人也要堂堂正正。”那是我與漢字最好的初遇,從此,漢字的倩影便在我心中定格。

漢字的歷史悠久,在三千多年的歷史車輪中,漢字經歷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的脈絡演變。每一次的演變,都使漢字更加成熟。“月”字在甲骨文當中就像在天空中的一輪皎潔的明月。它在金文中,就好像一塊磚頭在中間豎著砍了一刀。楷書是我們現代漢字,它的筆畫工整厚實,我們會覺得更美。

看,那生動傳神的“龍”字,像四條龍揮舞著尾巴在跳舞;那栩栩如生的“羊”字,彷彿把我們帶到了內蒙古呼倫貝爾那寬闊的草原上;一個清澈見底的“水”字,讓我彷彿看見了終年潺潺的小溪,水在小河裡奔波著。

龍是我們中國人的象徵,這是一種華夏人民“創造”出來的神獸,從“龍”字甲骨文的各類形狀可見一斑。頭上有角、眼大如牛、爪子雄勁、身子彎曲,看起來多麼氣魄呀!從一個“龍”字,就讓人看見一條瞪著雙眼,怒目而視,伸展著鋒利的爪子,那張可吞吐天地的大嘴,奔騰在雲霧波濤之中。這才是中國人般的見識!

在詩人的指揮棒下蹦蹦跳跳,漢字將詩人的內心寫成了一首首詩。思念家鄉時,我們會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若是歡迎遠道而來的朋友,我們會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每當看到春光將桃、李、梨的花一夜間催開時,你自然的想起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數梨花開。”

漢字,你最美!我愛你,中國漢字!我為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最美的漢字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75字

清心如水,清水即心。微風無起,波瀾不驚。幽篁獨坐,長嘯撫琴。清心至本,大道天成。

清,最美的漢字。

清之一字,如道家《清心訣》中所講,是大道天成的必要因素。浮生恍若一夢,三千浮華,幾人能看透?

我敬佩王維他能在權力巔峰時歸隱民間,在安史之亂中安穩如素波瀾不驚,只因為他心清。雖被亂軍擄入敵營,被冠以高官頭銜,而他仍清心如水。一襲白衣,不染纖塵,正人君子,兩袖清風。在唐太宗的懷疑中,他毅然辭去高官,放下那沉重的官服,毅然離去,脊背挺得筆直如竹。真君子坦蕩蕩,不受浮華迷惑。他獨身一人,步入終南山腳,安於一隅,獨享長嘯鳴琴之樂。

清風明月,凌霜傲雪。

“清”以三點水為部首,寓意人如水一般清澈純淨,不惹一絲汙穢,正如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又如那翠竹在明月映照下,“任而東西南北風”。

陶淵明因看不慣宦海浮沉,爾虞我詐,轉身憤然離去,歸隱山間。在亭中與知己飲酒言歡,友人飲完自行離去,他則醉臥欄杆,甚為瀟灑。清,何嘗不是一種境界,一種解脫。陶淵明在離開了官場後,留下了千古傳誦的《桃花源》。若非心清淨到一定程度,何來桃源之說?心中有桃源,處處水雲間。

在心中尋一個竹裡館、鳥鳴澗、桃花源,不受世俗羈絆,聽林間鳥鳴的愜意,賞山間夜雨的詩意,看陌上花開的畫意,將凡塵干擾放下,讓流年在清水中盪漾。

清,不受沾染,清泠而淨,清心而靜,正如那些隱士揮袖轉身,瀟灑離去,留一世清名。不羨明月照丹心與千秋,只求步出塵世,光風霽月,清心如水,卻不隨波逐流,換身後清風,長存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