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頭讀後感1000字相關作文20篇
高老頭讀後感1000字 篇1
讀後感 ,1416字“人性”在整部小說中已成為“金錢”的奴僕,而“金錢”是檢驗“人性”的試金石,二者在文中就像樹與藤蔓,緊緊纏繞。
縱觀全文,無論是高老頭與兩個女兒之間的親情,還是沃克大媽公寓房客之間的相處,還是高老頭女兒們與丈夫或是情人之間的愛情,這些彰顯人性的情感都已被金錢扭曲。
其實,“金錢”一詞還能被理解為“慾望”,因為在這樣一個資本主義的世界中,人與人之間存在的是赤裸裸的金錢關係,而促使他們追逐的源頭那就是慾望。
金錢的慾望,讓歐金。德。拉斯提雅,一個外省的破落貴族弟子,來到巴黎後醉心於這個花花世界。即使他曾從“沃特能被捕”,和“波瑟昂夫人受情傷隱居”,以及“高老頭之死”這些事件上感到極大的震撼,但這些事情也泯滅了他最後一絲人性,膨脹的慾望讓他還是奮不顧身的衝進了物慾橫流的巴黎上流社會。
這正是青年才子的淪落呀!其實,當今社會中也不乏此類現象。瞧啊,有多少從落後農村來到繁華城市的青年們,被眼前的花花世界惹得眼花繚亂。離開曾經居住破舊落後的鄉村後,這群青年已經迷失了,即使家鄉的親人正等著他們能夠在城市中奮鬥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為了快速融入這不屬於自己世界,或者說是希望走捷徑變成一個“城市人”,他們拋棄了自己的理想,忘記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也會有人會不擇手段,只為變成“人上人”。這《高老頭》中的歐金不正是此類群體的典型代表嗎?也許,歷史永遠在上演中。
金錢的慾望,讓米歇娜不顧沃特能對她的慷慨大方與善意,而是選擇了背叛沃特能,為了金錢出賣沃特能。米歇娜和杜瓦羅出賣了這個“老好人”,這真是讓人感到氣憤,不過幸好,住在沃克公寓的年青人們,他們有一絲熱血,也還有一顆同情心,都還厭惡這種為金錢出賣朋友的行為,因此共同逼迫了米歇娜和布瓦羅搬出公寓。也算是對為金錢,為慾望做的一次鬥爭吧。
這讓我想起了抗日戰爭時期那些漢奸們,他們不正如米歇娜一樣嗎?為了自己的利益去背叛朋友的利益。因此,無論是社會主義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慾望是人的本性。金錢是檢驗人性的試金石。但,我們要知道,永遠不要用金錢去考驗人性,因為真相是現實而殘酷的。
金錢的慾望,讓高老頭的兩個女兒,德爾芬和安娜斯達茜利慾薰心,不顧父親的生活質量好壞,無止境地向父親索取,此時的高老頭在她們的眼中,已經不是父親的象徵了,而是能夠隨時取款的人形銀行。他們之間純正的血緣,已經變了質,裡面夾雜了發出惡臭的私慾。
這不禁使人深思,為何高老頭如此對待女兒們,把自己所擁有的都無怨無悔的獻給女兒,但卻得到的是如此悲慘的人生結局。其實,高老頭在臨死前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我太愛她們,沒剩下一點讓她們來愛我。”這句話正藏著那個原因,是的,正是“溺愛”。高老頭是一個用情極深又十分專一的男人,他喪偶後,將所有的希望與感情都投入到了女兒的身上。無論女兒們的要求有多過分,他都會滿足。然而這樣的溺愛,並沒有讓女兒們對他心懷感激,反而認為是理所當然,一旦他停止付出,得到的就會是女兒的嫌棄與責怪。現實也正如此,若不是高老頭對她們還有利用價值,德爾芬和安娜斯達茜總是有千般藉口推辭見面的。正如德爾芬和安娜斯達茜不惜踩著父親的屍體去參加舞會,只為心中對名利的追求。
《高老頭》雖然為巴爾扎克創作的小說,但是他非常重視詳細而逼真的環境描繪,因此在閱讀時往往會讓你身臨其境。而且這部作品的創作時間距離我們已有近兩百年,但巴爾扎克所批判的現象至今仍然存在,由此可見,金錢與人性可真是一個歷久不衰的話題啊。
高老頭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988字公道
小說中敘述了高里奧和一個年輕人的一生。
其中的伏蓋太太扮演了一個頗有戲劇色彩的角色,“表情可以從舞女那樣笑容可掬剎那間變為債主那樣一臉凶相”。起初高里奧被尊稱為先生,伏蓋太太甚至對他搔首弄姿,在金錢的渲染下高里奧在她眼裡儼然成為了最佳的配偶。
但隨著高里奧對於生活的需求越降越低,伏蓋太太和其他人的態度日趨惡劣,認為他得了痴呆病,每天在逗弄他,而以前總來要錢的兩個女兒自他窮困潦倒後便再也不登門了,在絕望的生活下,高里奧發出了一聲長嘆:“愛了一輩子的女兒,到頭來反給女兒遺棄!”他如同基督教式的殉道者,為這個社會的不負責買單。
在高老頭身上的悲劇不僅僅是由這幾個人引發的,而是整個社會所遵循的價值取向殘害了他。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一種“由金錢作為維繫家庭、人際、權力力量”的觀念。
巴爾扎克正是以這種方式展現了那個昏沉的、無情的年代。然而小說中真正的悲劇人物是拉斯蒂涅克,高里奧的悲劇正是改變他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客觀因素。
這個來自外省的青年原本打算成為一個公正廉潔的法官,但在伏脫冷和鮑賽昂夫人的言傳下,對他進行了“如何踏入上流社會”的“引導”和“教誨”:
“現在,我全明白了。您越是有心計,您就越高升得快。您要毫不留情地打擊別人,人家才會怕您。……這樣您就可以達到慾望的最高峰。”
“為什麼一個紈絝子弟一夜之間使一個孩子失去了一半財產只判了兩個月的監禁?而一個可憐蟲偷了一千法郎卻要加重處罰判他服苦役,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你們的法律,沒有一條法律條款不是荒謬的……”
伏脫冷十分可惡,他蔑視公道,鼓吹金錢的作用,讀來不免憤怒他的無情,總是冷不防地丟出一句風涼話,但細細向來,他實是在社會摧殘下適應後的人,其實當時的貴族也是如此,可以為了地位和情慾不知廉恥。
而高老頭的死亡更使他證實了公道在金錢面前不堪一擊,從而使他從一個純樸善良的青年在社會的煅燒下成為了一個不擇手段的野心家。
精神上的扭曲遠要比肉體的損傷產生的震撼大,這出十九世紀法國社會的百醜圖直至今日還具有警示意義。百年過去了,這樣的畫面又重新出現在了中國,“寧可坐在寶馬車裡哭,不願坐在自行車後笑”之類的言語暴露了拜金主義在中國的風行,所謂見錢眼開大抵如此。
諸般醜態的呈現者逐漸年輕化,因而引發的地域歧視、地位歧視的紛爭時刻發生著,上一輩人所有的思維模式灌注在我們的腦海裡,只怕有一天生出黑色的荊棘泯滅公道。
高老頭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1133字用父母愛我們的方式去愛他們
每每合上這本書,高老頭的身影仍然在我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我彷彿看見他半夜嘆息著把銀餐具搓滾成銀條,看見他衣衫襤褸,偷偷摸摸地徘徊在那當了貴婦的兩個女兒的門外,又彷彿聽見他臨死前,絕望的哭喊和哭訴。
而我以為這本書在給我們展示人性醜惡一面的同時,也讓我開始反思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情和愛。也許現實中很少有高老頭這樣對女兒極度荒謬的愛,但父母給予兒女的愛卻都是無窮的,作為兒女,父母給予我們身體與靈魂,撫養我們慢慢長大,我們真的有時間去認真關心他們的生活嗎?關心過他們是否快樂嗎?
故事的主要情節發生在19世紀初巴黎的沃蓋公寓,裡面住了一些來歷不明,身份奇怪的房客,高老頭就是這裡的一個他人無法解開的謎。這個衣著寒磣的老頭,他經常找來兩個貴婦人的探望。他們兩個一來就會關上門與高老頭小聲交談著什麼,後來大家知道,怪老頭把自己的所有金銀細軟賣掉,為的是替兩個做了貴婦人的女兒還債。
巴爾扎克通過對高老頭一家的描寫,把當時社會的認錢不認人,錢在親情在醜惡現象揭露得淋漓盡致。文中的德薄賽昂夫人曾真誠第勸過主人公拉斯蒂涅:“這個上流社會,配怎麼對待,就怎麼對待……你越是冷酷無情,算計別人,就越是上升的快,越是無情的打擊別人,別人就越怕你……可是你要有什麼真情,切切不可讓人猜到,否則你就完了,不但當不了劊子手,反要成為人家刀下的魚肉。”這使拉斯蒂涅更加體會了世態炎涼,使他睜開雙眼來觀察這個社會,看到了赤裸裸的現實:“在富人那裡,法律形同虛設,道德軟弱無力。”但在這個社會中,這個愛財如命的高老頭仍殘存著一些情感,兩個女兒在他心裡的地位超越了金錢。但兩個女兒卻不斷地壓榨她們的父親,索取他的錢財,一旦高老頭身無分文,便失去了利用的價值,繼而將之狠狠滴拋棄。所以這個可憐的老頭子才會在臨終前這樣呻吟:“兩個女兒狠狠地報復了我的慈愛,像劊子手一樣折磨我……”
同學們,兩個女兒這樣報復他的慈愛,但他仍願意陷入女兒的陷阱,這是為什麼?那是因為他對她們的愛,全天下的父母都是如此。他們總是將自己無私的愛給予了孩子,他們會盡自己的一切去愛孩子,讓他們感到快樂。但是我們做兒女的是怎麼做的呢?當我們盲目丁壯時,想過他們會怎樣的傷心嗎?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想過父母會有多擔心嗎?當我們想要掙脫管束,做一個所謂的自由的小鳥的時候,可曾想過父母在背後流淚傷心?其實,父母並不在乎你會給他們多少物質的回報,他們需要的是我們的陪伴,所以,我的朋友們,夥伴們,請多些時間陪陪自己的父母吧,他們非常渴望得到你的關心。
高老頭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1172字綻於心底的愛
金錢可以買到兒女的尊敬與孝順,可以買到旅館中最好的二層樓,填充人們心底的慾望,但縱然擁有家財萬貫,兩顆女兒的真心卻是老人永遠也得不到的——題記
昏暗的房間,搖曳的燭火下透著老人病態的臉,或許是死神即將的即將來臨,讓老人察覺到了一絲不安,可明知自己將要離開這個世界,高老頭微微攥緊的雙手在黑暗中掙扎著,不為其他,他在等,等他那兩個猶如“天使般”的女兒,他的雙眸彎垂,他在擔心,擔心自己走後剩下的孩子們。他想,如果有錢就好了,興許還能看見女兒們。滑落的手臂,老人喘著最後一絲氣高聲喊著:“我的孩子,苔爾費納,納西!”伴隨著眼淚的落下,甘心嗎?不甘心,寒心嗎?寒心,但卻無法阻止星空中又墜落下一顆星。
回望高老頭的一生,從富有走向貧窮;從溫暖走向孤寂;從生存走向死亡。他雖有過一時的家財萬貫,真心他又得到過幾分,他把愛都給了女兒,但過分的溺愛換來了自欺欺人,女兒們的鐵石心腸與貪婪。這一個個血淋淋的事實,無不讓我心寒!你們是否注意到飯桌上你喜歡吃的菜,父母幾乎不動筷。難道是他們不喜歡吃嗎?不!是他們想留給你們。
你們是否注意到過年時你總是有新衣新鞋,而父母卻總狠不下心買新衣,因為他們覺得即使不穿新衣,有你們在的每一天都是過年。你們是否注意到下雨父母給你撐傘,淋溼的永遠是他們的衣服,而你的衣服卻是乾的,是因為他們在為你們遮風擋雨。你們是否注意到每當你一生病父母們總是著急的送你們去醫院,但他們生病了卻左拖右拖,遲遲不肯去醫院。是他們不想去嗎?不!是他們想省下醫藥費,作為你的生活費呀……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透露著他們無私的愛!可這份深藏老人心底的父愛卻比不過金錢的利益,高老頭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父親罷了,他對女兒好,希望他們過得幸福,這難道不是天下父親最大的心願嗎?
多少人像老頭的女兒們踏入了社會,就禁不起金錢和各種利益的引誘,最終充當了金錢的奴隸,一旦遇到麻煩,只會向父親索取,將老人榨乾。為什麼我們總是如此不小心,落入了金錢的圈套呢?為什麼要被它牽著鼻子走呢?難道我們就不能主宰錢財嗎?能!當然能。“錢不是萬惡之源,只有當你過分地,自私地,貪婪地愛它時,它才是萬惡之源。”然而正是這份萬惡之源造就了人性的泯滅,道德的扭曲。金錢不是萬能的,但在最後老人竟也被這萬惡之源牽住了鼻子,只因那份綻於心底的愛罷了,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不是神,但這顆心是屬於自己的。
或許有一天我們也會踏入這個如同大染缸的社會,但當你面對金錢的利益,或是面對父愛的鐵石心腸時,請摸一摸自己的心,難道你真的希望成為作者筆下那兩個高老頭的女兒嗎?但願世上也不會再出現第二個高老太,更不要對孩子過分溺愛,那份綻於心底的愛是屬於眾人的。
我很重要讀後感1000字 篇5
讀後感 ,8392字【篇一:我很重要讀後感】
生命,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也許你很平凡,也許你很普通。讀完畢淑敏的這篇散文,我十分感慨。文章一開始,作者就用一連串的四個排比句,來解釋“我不重要”的教育,其實是忽視個體尊嚴和個體價值、缺乏人文關懷的教育。接著作者從多方面列舉了“我很重要”理由:對生命而言,每一個生命來之不易,我們沒有權利和資格說不重要;對父母而言,我們是他們慈愛的物件,幸福的中心,我們不敢說不重要;對愛人而言,我們是相濡以沫的同道,我們不忍心說不重要;對子女而言,我們是他們的靠山和慰籍,我們沒有膽量說不重要;對朋友而言,相交多年密不可分,我們不好意思說不重要;對事業而言,我們就是創意,就是新設想,我們無法說不重要。作者作為一名女性作家,她的筆尖不僅僅停留在自然,更多的是停留在生活。
對於我們沒有想到的在我們身邊關心支援我們的人而言,我不重要嗎?對生命而言,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每個人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失去了,就再也無法挽回。可想而之,它是多麼重要和寶貴。我們沒有權利和資格說“我不重要”。
對父母而言,他們對我慈愛,只要我發燒生病,他們就坐臥不安,心急火燎地把我送到醫院。對兒女而言,他們是我們的頂樑柱,沒有他們,我們會健康成長嗎?對密友而言,結識多年,我們都捨不得分開,更不可能覺得對方不重要。對老師,對家人,對子女,我們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文章中,畢淑敏分好幾段連續四次提到“……說我不重要嗎?”,然後用一個段落說了那麼幾個字“我很重要”。重點突出了個人的重要性。是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滴水,那麼涓涓水流匯成汪洋大海,我們的力量不是很巨大的嗎?我們作為一個初中生,在為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時,誰說我們不重要?遙想上個世紀初,12歲的周恩來隨同伯父來到東北瀋陽的“奉天省官立東關模範小學校”讀書時,當校長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你們讀書是為了什麼?在別的同學回答說為掙錢、為吃飯、為升官而讀書時周恩來莊重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國家民族的解放。如今,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嫦娥三號”在今年12月中旬成功完成月面軟著陸,實現了中國航天史上的跨越。難道這不是我國無數“很重要”的人的合力的結果嗎?我們作為中學生,要勤奮學習,奮發向上,發揮合力,將國家建設得更好。
歲月流逝,轉眼間,你或許已經不年輕了。但對於你的父母來說,對於你的子女來說,對於你的愛人來說,對於你的朋友來說,對於你的事業來說,你都是必不可少的,無人能代替的。你真的很重要,這就是作家畢淑敏對生命的解讀。
也許我們不再年輕,但在人年輕時,我們不要說自己不重要。我們應該更努力地去奮鬥,好好地生活。我們要為自己的生命增添希望、光彩。如果不是這樣,你怎麼才能對得起你的親人、朋友和子女呢?
【篇二:其實我很重要,我現在才知道—《我很重要》讀後感】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個題目非常虛偽,當然我也感覺到,因為我非常平凡,不是眾星拱月而被人捧在手心裡的人,也不是什麼富豪或者千金大小姐,但是這是一些人對我的看法,但是,把我當做重要的人還有很多。
這篇文章開篇提出“我不重要”,接著分析“我很重要”最後鼓起信心,肯定“我很重要”。就像是雷鋒說過的一句話:“做一顆平凡的螺絲釘。”在我腦海裡,螺絲釘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玩意,失去了也不會怎麼樣,對人也不會造成什麼損失。但是在我看過《我很重要》這篇文章後,慢慢的覺悟了,如果在建房子時失去這枚螺絲釘,有可能就會造成整個房子的倒塌;如果在鐵路上,失去這枚螺絲釘。有可能會造成火車出軌,傷害力極大;如果在船上,有可能就會一條船沉入海底了……
一個螺絲釘多小的事物?人又是有多重要?可想而知,螺絲釘比人小得多,人是有血肉,有情感的生物,人有發達的大腦,而重要性,遠遠是比螺絲要高的。在你的生活中失去一個重要的人,你不可能像螺絲釘冷冰冰的,你會痛心欲絕,難道不是麼?當你有什麼事情時,他們一定會全心全意地幫助著你,照顧你,放下他們手中的一切,不惜一切代價去幫助著你。
他們一直在你的身邊,只是有時你不知道或者是不理解他們對你的好,他們是關心你的,他們把你當做自己最重要的人,彷彿失去了你,他們的世界就會一瞬間的倒塌了,因為他們的心血全部注入在你的身上,他們有一個偉大的名字—父母。
他們在你受到挫折的時候盡力的扶持著你,他們不是你的父母,但是有可能他們給你帶來了許許多多父母帶不來的歡樂,他們也是一群和你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人,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朋友。
如果在世界上失去了這兩種人物,那,還有什麼意義?只有他們才會把你當做最重要的人,如果連一個把你當做最重要的人的的人都沒有,那真的對世界沒什麼希望了,因為那時候你已經是孤獨的,寂寞的人,失去這些人,就像是斷了翅膀的天使,從天空最高處墜落,而無人給你治癒這個心理中的缺口。
現在,我覺悟了。我不是明星,不是眾星拱月的人,我只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至少只是現在。不過現在,我依然很重要,比起對自己都沒有信心的人。我有著一群一群的朋友,還有每天勝似鬥嘴而又關心我的一切的父母,我真的很幸福,這就是人的重要性帶來的幸福吧!
我感謝把我當成重要的人看待的人,我感謝一切,我感謝天,給我一個小小的空間;我感謝地,養育了許許多多讓我生命延續的物質;我感謝山和水,給我很多山珍海味;我要感謝世間的萬物,養育了我,也可以說,他們都把我當做重要的人吧!
【篇三:我很重要讀後感作文】
記得自己曾經說過:“我只是這大自然中的某一個分子,有我沒有我大自然依然存在。我,很平凡。”當我們總在貶低自己,認為自己毫不重要的時候,畢淑敏老師發出這樣的呼聲:“我很重要!”倘若不曾讀到她的文章,未曾看到這篇《我很重要》。我也許一直都只會認為:我只是大自然中一個渺小的,沒有存在感的塵埃。就像,一滴水只是大海的一部分,就算沒有這一滴水大海也是一樣的洶湧澎湃。但在讀了這篇文章之後,我知道了自己存在的意義同時明白自己很重要!我的朋友需要我,我的父母需要我!我要對得起父母對我的期望,朋友對我的鼓勵!
或許有些時候我們真的應該鏗鏘有力,對自己充滿自信地說:“我很重要!”
想到那滿鬢白髮的父母,在老了以後無依無靠,你可曾知道他們又多麼渴望在這個時候能有一個人能在這一刻伸出溫暖的雙手去擁抱他們,給予他們溫暖?你可曾想到過他們曾經對你付出過多少?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我們身上,我們能對自己掉以輕心嗎?如果不是那來自人間最無私的愛;如果不是那一句句諄諄教誨;如果不是他們的耐心噓寒問暖,我們會獨一無二的存在世間嗎?難道我們,不重要嗎?
想到那曾經共度難關的朋友,看到他們臉上充滿鼓勵的笑容,你忍心辜負他們對你的鼓勵嗎?我敢肯定,與朋友在一區的時光是最輕鬆,最快樂的,在朋友面前自己可以毫無顧慮的分享自己內心深處的祕密;在自己最無助的時候,是朋友給予你動力;在自己迷茫的時候,是朋友將你從迷茫中拉了回來;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候,總是有幾個人咬緊牙關與你共度難關,他們不曾向你索取一絲回報,這就是—友情!如此真摯的友誼。如果我們沒有相遇,就不會有這樣的歡聲笑語,喜怒哀樂。難道你還沒有發現自己的重要性麼?
也許你很普通也很平凡,但是,當你來到這世界之後,你就註定會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藍天!
對你的親人來說,對你的朋友來說,對你的事業來說,對你的所有一切你擁有的來說。你,都是無法缺少的一部分。你,就是很重要!這,是畢淑敏老師對生命的思考,對人性的解讀。
你想辜負父母無私的愛,朋友無私的鼓勵嗎?不想,那就昂首挺胸,充滿自信的對自己說:“我很重要!”
其實,我們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闖蕩出那片屬於自己的藍天!
請記住:人活著,就是要對自己好一點。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擁有自己的天空!只要自己對未來充滿希望,那一切都不再是夢,現在,讓我們為自己的未來而努力吧。雛鷹終會長大,在那片廣闊的天空展翅翱翔,讓自己嘹亮的鳴叫回蕩在天地間!
【篇四:我很重要讀後感】
或許,在回憶裡,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就是“我不重要”,的確,作為一名普通士兵,比起勝利,我不重要;作為一個單薄的個體,比起渾厚的集體,我不重要;作為一位奉獻的女性,比起整個家庭,我不重要;地球上將近有70億人口,我只是70億分之一,我不重要。但是在這70億人口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與我完全相符,在這個世界上,只有這麼一個我,我很重要。
一生中,我吃掉了數不清的糧食,與數不盡清水,才形成了一個這樣的我,我很重要。我是世界精華的所在,如果爸爸媽媽是另一個爸爸,或者媽媽,就不會有我;如果爸爸媽媽因為某滴水珠或某片落葉所打攪,就不會有我,我很重要。只有在那一年,那一天,那一時,那一分,那一秒才會有今天的我,難道?我,不重要嗎?
畢淑敏說的沒有錯,我,是由無視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華匯聚而成的。我,是在幾百幾千萬年前元謀人的後裔,人類的精神之火,也將由我傳遞。人類的精神之火,是連綿不斷的鎖鏈,作為其中精緻的一環,要是否認了自己,也等於推卸了一項萬年而來,神聖而莊重的承諾,因此,我很重要。
我們的出生,是一次萬分偶然的機遇,我就是在一萬分的可能性中,那個難以遇到的偶然機率。也許,我不夠完美,也許,我不夠好,也許,我惹人厭煩,也許,我使人崩潰。但,上帝是公平的,他讓我出生了,我就是一個奇蹟。就算,我再不好,再惹人厭煩,在這龐大的世界中,誰能找到第二個我。
然而,對於我們父母而言,我們是永遠無法複製的孤本。無論父母有多少子女,我們,永遠是最獨特的那個。對待這個獨一無二的我,他們的愛,也是獨一無二的。在我生病時,他們為我祈禱;在我努力時,他們為我加油;在我開心時,他們比我更快樂;在我哭泣時,他們比我更難過。他們的愛,是獨特的,無法將給予我的這份愛,再給予給他人,在父母眼中,我很重要。
在朋友的眼中,我很重要。在他們難過時,我給了一句安慰;在他們獲獎時,我會默默的為他喝彩;在他們受委屈時,我會挺身而出,做好朋友的本分。倘若,有一天,我消失了,他們會不習慣沒有我的日子,沒有我的世界。這樣,我會有膽量說,我,不重要嗎?
我們需要的,僅僅是,昂起頭,挺起胸,大聲的對著人們喊:“我,很,重,要!”僅此而已,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很重要。
也許,我很平凡;也許,我很普通;也許,我沒有能讓人記住的事業;也許,我不會在人類史冊上留下永垂不朽的名字,但我作為一個生命來到世界走一道,就不能否定,我不會在自己的歷史上,留下永垂不朽的名字,沒有人能夠替代我。要為自己奮鬥,珍惜短暫的幾十年,讓自己的生命綻放出自己的光彩,我們還要對著心靈許諾,要讓自己重要的是這世界走一道。
我們無比重要的活著,對自己的心靈許諾—我很重要!
【篇五:我很重要讀後感】
《我很重要》一問來自畢淑敏,因為畢淑敏生活在封建社會,而封建社會是不允許說自己怎樣好的,那麼說自己很重要就更應該殺頭的。但是畢淑敏,在這樣的環境下寫出了這篇文章《我很重要》。
首先,本文做了一個排比。用自己的卑微與別人的輝煌作比較。其次,文章講了我們人類的進化史,懂得了自己是比先人們“高階”了多少。繼而是作者的想象,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就不會有我;或者只要有一點點的陰差陽錯也就沒有我……
之後作者又從“我很重要”這個角度講了講“我”對什麼樣的人重要。本文一共講出了五大塊認為“我”重要的人。第一:家人。我是家人唯一的“寶”,我們生病家人會擔心;我們有成就家人會笑。第二:伴侶。一對甜蜜的伴侶,不需要天長地久的誓言,不需要愛的死去活來,只需要平平凡凡、甜甜蜜蜜和幸福快樂就是最美的。而一對情侶中,少一任何一個都是不行的。第三:孩子。如果我們消失了,那麼孩子的童年就不會完整,就會不幸福。一人一生只有一個童年,看著孩子破碎的童年,也許我們便不覺得自己不重要了吧。第四:朋友、密友。人們都說,有一個知道自己的朋友,足矣。是啊,一人一生,朋友不在於多,在於精。若我消失了,那麼這友情就會跟茫茫沙漠的一粒小沙一般,再也找不回來了。第五:事業。有自己的事業,是一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只要有了成功的事業,你的一生使命也就基本完成了。所以,我們在沒完成自己的事業時,我們是重要的。同樣,事業一定也需要你,不論大小。
作者相同自己確實很重要,於是,對著蒼茫的山川、無邊的大海甚至浩瀚的宇宙,宣稱自己很重要。是的,我們是很重要,只是我們缺少勇氣,不敢喊出來。但是,今天,我們要宣稱—我很重要。也許我們只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沒有一番大成就、沒有超人的才華和特長,但是,我是一個生命,一個有腦子、有思想、有心,只要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我們就很重要。時間的長河永無止境,而我們的光陰不過是短短几十年。可是就在這幾十年裡,我們也要活出我們最好的、最閃耀的、最輝煌的、最燦爛的自己!就算我不能永垂不朽;就算我不能高高在上,統治國家;就算我的到來也許就像一棵渺渺小草,這麼卑微而不起眼,但是,我就是我,獨一無二,不要跟隨別人,我們要活出自己的光彩,就算沒有群星閃耀、眾星環繞,可我們依然要仰頭驕傲的向世界宣佈:“我就是我,我很重要。”
【篇六:我很重要讀後感】
我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員,我很平凡。我沒有多麼華麗的舞臺,沒有多麼閃耀的一面。我與全人類的輝煌歷史相比,我不重要。
“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畢淑敏在曾在文中這樣問過。我很重要,她又在後文堅定的回答了。是的,我很重要。倘若不曾讀畢淑敏老師的文章,不曾看到這篇《我很重要》,我也許一直都不曾想過,我們,每一個獨一無二的我們,是世間萬物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精華匯聚而成,我們是億萬粒菽粟、億萬滴甘露養出的萬物之靈,我們沒有理由不對自己說“我很重要”!
也許你很普通,也許你很平凡,你沒有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更沒有青史留名。你只是一名普通的父母,普通的工人,普通的學生……正如朱自清說過的: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既然在這世上走一遭,就註定了你的歷史是輝煌的,燦爛的,因為你的父母,你的朋友,你的老師,你的……對於他們來說,你是缺一不可少的,無人可以代替。
因為,我是獨一無二。如果沒有上一秒的空氣,如果沒有十幾年前父母的相遇,我今天就不會出現在這裡,打著這篇文章了。
假如我離他們而去,他們的白髮會從白晝垂到黑夜,淚水會讓河流變為大海。我開心,父母也隨之快樂;我難過,父母更會為我灑淚而悲。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他們的心絃。面對著無法承載的親情,我還有膽量說我不重要嗎!
曾在文章裡讀過這樣一個故事,講的是二戰後受經濟危機的影響,一個日本食品公司就快要倒閉,這家公司為了起死回生,決定裁員三分之一。有三種人名列其中:一種是清潔工,一種是司機,一種是無任何技術的倉管人員,經理找他們談話,說明了裁員的意圖,可他們都說了同樣一句話“我很重要”並說出了自己重要的理由,經理從他們的話中得到啟發,在企業門口掛了一塊大匾,上面寫著“我很重要”,結果公司的每個職員看到這四個字後,都認為領導很重視他們,因此工作也很賣命,結果這家公司迅速崛起,成了日本有名的大公司之一。
引用文中的話:人們常常從成就事業的角度,斷定我們是否重要。但我要說,只要我們在時刻努力著,為光明在奮鬥著,我們就是無比重要地生活著。人們總是用職位的大小,年齡的大小,去評判一個人的重要性,但是,只要我們在時刻努力著,為光明在奮鬥著,我們就是無比重要的生活著。
珍惜現在的每分每秒,珍惜現在的每一個人。讓自已有限的生命散發出無限的光彩吧!我們雖然很平凡,但我們的確很重要。
【篇七:我很重要讀後感】
當我看完《我很重要》最後一個字時,我不禁百感交集,我很重要,這不過是在這無盡蒼茫的人世間對自己的一種莫大的鼓勵,而這四個字不知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說出,在這四個字面前,我是多麼的渺小,微不足道,如輝煌的星河中一顆不起眼的星星,在一次次攀比面前,我們只能一敗塗地,但這些被畢淑敏打破了……
她給予了我們肯定,她用她細膩的情感,華美的文辭告訴我們是在這百代過客車水馬龍的世間中是重要的。當我們飽受疾病的摧殘時,家人與我們一齊痛苦,我們成功時,家人與我們書寫那無法言喻的喜悅。我們的重要性是家人給予的,是家人的存在讓我們在這偌大的世界航行路上不孤單,是家人在我們傷心欲絕時安慰我讓我們的世界不再灰暗。回望往事,早已數不清多少次辜負父母的期望,厭煩父母的擔憂牽掛,而父母的愛如春雨潤物無聲,包容我們的任性,包容我們的不足,包容我們的一切一切,這些我們無以回報……
而給予我們重要性的也是那大自然中無數星辰日月草木山川,大自然不知用多少穀物、清水凝聚成我們這副美輪美奐的軀體,讓我們與明媚的世界相聚,但在餐桌上,我們不知留下了多少個光碟,放眼望去餐桌,不知有多少個碗盤還滿盛著飯菜……“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句古詩我們朗朗上口,卻又有多少人做到呢?如果你稍作留意,你會發現在大大小小的食堂上,有多少條橫幅讓我們做“光碟族”來節約那構成我們這具軀體的糧食呢?
說道我們這具精美細膩的軀體,畢慧敏她又提起了那生存在遠古洪荒的北京猿人,看到那窄小的額和前凸的吻時,與現代人精美細膩的五官相比,顯得黯然顯得粗糙,讓人唾棄的感情油然而生。而從另一個角度想,我們的五官是了千百年的進化,承載了人類不知多少年的歷史,彷彿是一株億萬年蒼老的樹幹上新萌發的嫩芽,那是多麼重要啊!那是千年歷史的傳承啊!是人類精神延綿之火!每每想到與此,才覺得,自己又是多麼的重要!
對,我很重要,我是特別的人,全世界只有一個我,我應該愛我,愛這個樣子的我,愛現在的我,也愛將來的我,我是偉大的。假如我不存在了,世界上就會少一個人在海邊看瑰麗的旭日。我應該多給自己一些讚美,讓我感覺自己很重要,只有這樣,我們才有信心,才會不斷地發現自己的優點,發掘自己的激情,才會面對成功和失敗的挑戰。
我也讀到了感恩,感恩為我笑為我憂的父母,讓我在成長路上不再迷茫失措;感恩每一顆穀物,每一滴水,用鬼斧神工般打造出我這副軀體;感恩生存在遠古洪荒的原始人類,一次次的進化造就了我;感恩畢慧敏,發出這樣的呼聲:“我很重要!”讓我明白我並不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篇八:我很重要讀後感】
很多人都想過:我們是一個多麼渺小的個體啊!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我,地球一樣繞著太陽轉動,太陽依舊東起西落,天氣一樣變幻莫測,馬路上依舊川流不息,一切都不會因我改變……許多正在努力為夢想奮鬥的人因為這個而否定了自己,否定了未來。
今天,我讀了畢淑敏的《我很重要》。老實說,我第一次讀畢淑敏的文章,以前,她只不過是眾多成功作家的其中一個罷了。現在,不一樣了,她教會了我“我很重要”
《我很重要》光是標題就讓我深思:現在有多少人沒這麼想過了,這個可能會被認為是自戀吧。
當我看到畢淑敏最開始連續寫了“我不重要”覺得她和我們一樣,有著氣餒的想法,我錯了,她忽略了自己的利益與價值,而突出了更為重要的東西,後面她也寫到“我很重要”的例子:“我們是大自然孕育出來的生命,我們的出生絕非偶然”“對於父母,我們是獨一無二的”“對於朋友,對於社會,我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價值,生命的價值。
正所謂,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是非。在現實生活中,人是很難有自知之明的。這不光因為“身在此山中”,難識“廬山真面目”,更因為人們難以發現自己的重要性,缺乏對自己反省的能力,常會被自己矇蔽。
很多人說:“認識自我,是一種能力、一種高貴的人格境界。”這話一點也不錯。泰戈爾在流螢一文中說過:“我們是微小的,但不是渺小的”。也許我們認為自己很平凡,認為自己很普通,認為自己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個人影罷了;也許我們認為我們不能創造“愛因斯坦”公式,不能創造“牛頓”定理,不能擁有“喬布斯了”財富,不能創造“愛迪生”發明,但是,每個人的未來都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在奮鬥的過程中就否定了自己,那可能成功嗎?
我們是一個群體的中的一個個體,雖然力量很小,但是聚少成多,就如“滴水穿石”“眾人拾柴火焰高”一樣,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很重要,儘自己的一份力,就能創造出無窮的能量。
重要不是偉大的同義詞,我們應該想:如果沒有了自己,在浩瀚的宇宙中,將會少一顆無比閃耀的行星;在金色的沙灘上,將會少一枚精緻貝殼;在茫茫人海中,將會少一個為夢想努力的身影……
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要看輕自己,試著爬上夢想的頂峰大聲說一句:“我—很—重—要”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 篇6
讀後感 ,2487字【篇一: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
“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盪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親愛的安德烈》的主人公之一龍應臺,作為一個母親,她這樣說。
看了這本書,我不由自主地跟隨他們書信的印跡,開始了一段心靈之旅。
這本書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著的讀者,為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是啊,在我們的周圍,有多少人像他們母子一樣無法聚在一起。有的母親為了生存離家棄子,外出打工賺錢,孩子成了留守兒童;有的母親因為意外事故或是疾病纏身,離開了孩子,親人再也無法相守;有的孩子尚未成人便外出打拼,早早地脫離了母親的陪伴。所以,現在的孩子與母親之間的相處時間越來越少,距離也越來越遠。漸漸地,母親已不再是最懂孩子的那個人,她已經漸漸遠離了孩子的心。
母親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共同找到一個透著天光的視窗,透過36封電子家書,兩代人開始了“開啟天窗說亮話”。他們通過書信訴說著自己的生活、學習與工作,有玩笑話,有關心與在乎,但更多的是相互坦誠的交流。
我想,對於許多人來說,書信也許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36封家書裡,讓我最有感觸的是第四封信—《年輕卻不清狂》。這封信是安德烈寫給龍應臺的,裡面講述了他十八歲的生活。他的十八歲也正是我們所向往的自由、無憂無慮的生活,那是一種沒有大人管教的有些放縱的時光。對此,龍應臺在回信中給予了理解:“玩,可以說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玩,也同樣是在達成一個集體的意志”。但她也同樣給予了提醒:“走進人生的叢林之後,自由卻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時間在閃避道路上的荊棘。”—深沉的母愛滲透在每個字眼之中。
愛,這個字眼對我們來說,無非就是家人、朋友給予的溫暖與體貼,它更多的來自於家人。在看完《親愛的安德烈》之後,我才明白,當兩個無法經常待在一起的母子,對愛的理解也是完全不同。
而且,即使是長久相處在一塊的母子,其中的代溝也赫然存在。就如現在的我和媽媽,我們每天都會見面,這樣的無間無疑是件讓人羨慕的、特別幸福的事情。有時我也會惹媽媽生氣,平時別看我大大咧咧的,但每當事情過後,當時覺得理直氣壯的我,內心其實還是很後悔,都希望下次自己有更好的表現,讓媽媽覺得欣慰。
是啊,隨著時間的流逝,成長中的我們漸漸明白,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我們卻總是忽視他們的辛苦,把這些無私的奉獻看成理所當然。捫心自問,我們為父母做了什麼?時間的變遷,帶走了父母還來不及揮霍的年輕,留下的卻是無盡的滄桑。感恩,理解,支援,幫助……趁我們現在還與母親在一起,好好溝通,別讓母子關係再次生疏。
在人生這個過程中,儘管我們要遭遇未知的艱難險阻,儘管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我們要珍視親情,善於溝通,把父母豐富的人生經歷分享,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生命中的真、善、美!
愛,只是十個筆畫、兩個拼音拼成的一個字,只是四個字母組成的一個單詞。但正是這個簡簡單單的字,卻蘊涵著很深的含義。不能輕易看待任何一個平凡的事物,或許就是因為平凡,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再平凡。
愛,是一場心靈之旅。
【篇二: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
“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盪開,從此天涯漂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龍應臺
喜歡龍應臺的文筆,在這個漫長的暑假,正好靜下來讀讀龍應臺的著作,這本與《孩子你慢慢來》、《目送》合稱為“人生三書”的《親愛的安德烈》,看過之後我感觸良深。
這本書是龍應臺與她的18歲兒子安德烈三年來互相通訊的36封家書合編而成,他們年齡,文化有著很大差距,但他們都在做著努力,以瞭解對方的世界和心靈,就這樣,龍應臺認識了人生中第一個18歲的人—安德烈,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書中母子通訊涉及的內容很廣:道德倫理、文化差異、普世價值、國際政治等,但是更令我感興趣的是東西方人不同的生活方式與孩子的自立能力。
文中的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有他所向往的青春生活,他喜歡喝酒,喜歡與朋友開派對;愛好足球,足球是他的“第二職業”;熱愛旅行,滿世界遊覽。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個“不走正道”的孩子,但實際上他不僅愛玩,而且懂玩,他們能有比我們更多的時間思考問題,可以更多的時間去創造、去發現。當然,我們也並不是沒有思考的空間,我們依然有自己的空間來思考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但我想,多些這樣的時間,是否能讓思維更開闊呢?
東西方人的孩子自立能力則更不相同,安德烈曾對他的母親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而龍應臺卻認為他依然是“小男孩安安。”事實上,安德烈已經是18歲的成年人了,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社會觀和價值觀,文采與“大文豪“母親可以一較高下,但反眼看看身邊的18的大哥哥,去大學報名還依然要靠父母辦這辦那。歸根究底,還是父母一直將子女當孩子看待,我想如果父母能將子女多放手,孩子便會更有主見,更有自立能力,這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其實不從其他角度,單單看這對母子這36封書信,便可看出一位母親對兒子的愛。30年的代溝和文化差異的不同,在我看來是十分難以交流的,但龍應臺那份母愛,將遠在德國的兒子拉回自己身邊,她說:“三年的海上旗語,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滿懷,我還奢求什麼呢?“不難看出,她對自己的兒子傾注了多少愛,而兒子的回報,一個擁抱足矣。
母親給予孩子關愛與呵護,兒子回報母親以熱情,他們都在試圖進入對方的世界,給對方以遙遠的慰藉,一次又一次的越洋對話,一封又一封的電子郵件,將母子的心連線起來。如何瞭解自己的母親或子女?如何消除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壑?如何用愛來向親人表達愛、獲得愛,這36封書信,會給你最美麗、最動人的答案。
駱駝祥子讀後感1000字 篇7
讀後感 ,961字《駱駝祥子》是老舍寫的一個講述了北平人力車伕的故事,在小說的前面部分中,祥子是一個十分要強的人,到最後還是沒有脫離悲慘的命運。這個社會並沒有因為他的要強、努力而給予他什麼。在他剛開始當車伕時,他也不相信命運,他認為通過自己的勞動就能換來自己獨立的生活。
在經過了三年的努力之後,祥子買來了自己的第一輛車,但沒多久,在兵荒馬亂中軍閥就搶走了他的車。第一次挫折並沒有讓祥子頹廢。但之後偵探的敲詐,虎妞的糾纏,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越來越讓祥子明白了這樣的社會讓他永無出頭之日,於是他選擇了同其他車伕一樣逆來順受。從一個善良、淳樸、老實的車伕變成一個讓人同情的小混混。以前那個老實憨厚的人如今做盡了一切傷天害理的事情,讀來不禁令人唏噓。
祥子的悲劇也是那個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悲劇,書中寫道:苦人的懶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結果,苦人的耍刺兒含有一些公理。祥子本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社會的人。一次次的挫折使他恨透了這社會,就像魯迅寫的一般,那是一個吃人的社會,勞動車伕註定了悲慘的命運。
整部小說語言十分生動,樸實自然。老舍刻畫了一個個鮮明的社會底層的人物,如祥子、小福子、二強子、高媽等。同他們我們可以看到那個社會的對底層的壓迫,個人的奮鬥在黑暗的社會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無權無勢的人只能任人宰割,這說明了正確的社會制度是一個人奮鬥的前提。我們勞動的成果由誰來享受取決於這個社會。在一個充滿剝削的社會裡我們勞動的意義又何在?
祥子的故事距今已十分久遠,社會也已煥然一新。但剝削是否依然存在?這依然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社會主義發展至今依然還有許多待改進的地方。但人們的勞動發生了質的變化,這社會各行各業的競爭十分的激烈,在我看來這種勞動是對現行的社會制度的認可。我們為何要如此辛勤的去勞動,這是因為我們相信有勞動就會有收穫。當你通過勞動賺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車,那一定是一種別樣的驚喜與成就感。在經濟學上商品的價值取決於它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我們創造的價值以及我們的收穫都取決於我們所花的勞動時間。
在祥子所處的社會中個人的收穫並沒有與自己所付出的勞動等同,於是一個階級被另一個階級剝削。正如書中所描寫的那樣:那時候,他滿心都是希望;現在,一肚子都是憂慮。祥子最終沒有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打敗了。
愛的教育讀後感1000字 篇8
讀後感 ,544字假日裡,我和同學們一起閱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被書中那動人的故事深深感動,情不自禁提起筆寫下了自己的閱讀感受……沒想到,我的這篇讀後感竟獲得了市一等獎!
11月的一個下午,我和小夥伴們來到了頒獎學校,激動地站上了頒獎的舞臺。當我手捧獎狀與獎盃時,心中湧起的是滿滿的感恩之情……
首先要感謝中遠的老師們。是他們孜孜不倦地授業解惑,讓我們暢遊知識海洋的同時,能享受到老師對學生如沐春風般深切的關愛。
還有我那一群可愛、善良的小夥伴們,是共同的攜手相伴,帶給我們和煦陽光般的濃濃友愛。
還要感謝我們的家人,始終以感恩的心態,帶給我們幸福甜蜜的親情之愛。
也許因為生活在愛的氛圍裡,我們能感受到《愛的教育》這本書中點點滴滴關於愛的描述給予我們的溫暖和感動,並深受啟迪。
我在文中寫到:也許有人選擇朋友以貌取人,並以看是否對自己有利為準則,這種人虛偽,小心眼,自然很難交到真正的朋友。我希望自己能大氣謙和,給身邊的人帶來正能量,並擁有像熱心的卡隆、聰明的代洛西、可愛的“小石匠”這樣的好朋友。善待別人,等於善待自己;給別人幸福,就是給自己幸福;溫暖別人,就是溫暖自己。願生活中處處開滿真、善、美的鮮花!愛,是會流動的,善待別人,等於善待自己;給別人幸福,就是給自己幸福;溫暖別人,就是溫暖自己……
朝花夕拾讀後感1000字 篇9
讀後感 ,859字前言:“朝花夕拾”過後,我們大家能做的,也只能是好好地把握當下的時光了!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寫的一篇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這本書中的每篇文章都是回憶文,全書一共有十篇散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魯迅先生的書好似一杯濃郁的茶,剛開始品嚐時可能會覺得平淡,但讀完後再細細品味,你會覺得你的脣間都是餘香。雖然開始讀時有不懂之處,但到了後來,你就會體會到其中的真諦。讀完這本書,給我的心靈帶來了深深的震撼。我從這本書中,我體會到了五個字—酸甜苦辣鹹。
酸,就是心酸,我是從《父親的病》中體會到的,主要寫了父親病重,後來衍太太讓我大叫父親。父親用一絲虛弱的聲音迴應了我,才過了一會兒,便嚥了氣。直到後來,魯迅還為這一行為而後悔。用這簡練的語言為整個文章塑造了一種祥和安寧的氣氛,其實不以為然,作者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從側面諷刺了衍太太這個壞心眼,自私多言,愛使壞的形象。令人心酸。
甜,這本書,只要你細細品味。你就會發現許多甜蜜而溫馨的場景。如阿長與魯迅在一起時美好的日子,看五猖會時的興奮、開心。其中最為甜的,還是作者在百草園中的生活。那裡是作者兒時的樂園,“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多麼令人嚮往的地方啊!字裡行間流露出了作者對童年的懷念之情,和嚮往那個甜美的童年故鄉。
苦,本書中許多人物相繼離魯迅而去,先是阿長,然後又是他的父親,接著又是……這是苦。而且當時的生活環境苦、革命苦、百姓苦、魯迅也十分苦。所以一些段落就自然流露出了這種苦來。
辣,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這就是魯迅的一寫作特點,辛辣。他擅長用犀利的筆風諷刺、嘲諷一些事物。他的嘲諷、諷刺尖酸刻薄,正中靶心。他的諷刺好似一把利劍,一擊致命。
鹹,就是淚水的鹹。這幾篇散文,既樸實無華,又是如此感人至深。甚至還會催人淚下,他的文章,喚起了許多人的沉睡的心靈,這才是真正的走進了人內心的深處。
《朝花夕拾》,是那麼的令人心酸,卻又是那麼的甜蜜溫馨。在這“朝花夕拾”過後,我們大家能做的,也只能是好好地把握當下的時光了!
紅樓夢讀後感1000字 篇10
讀後感 ,1042字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
吾於十年級時初遇《紅樓夢》便一發不可收拾,後常拿過往自比黛玉。幼時只知其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未曾見過紙版亦不曾購,受遇之時廢寢忘食記憶猶新;今日有幸得以二次回顧,竟發現此前吾之認知實乃有誤,故作此記。
怪道人言,不同年紀,不同過往,對其認知不同,所言甚是。
高一粗略閱後認為黛玉是寶釵為首等害死的,現糾正:黛玉確實有跟寶釵不和確是由於黛玉自身想法所致,寶釵倒一如既往心平氣和(雖說寶玉留有遺腹子,但寶釵還是從嫁與寶玉後苦難接至),但從寶釵肯指明黛玉不該看外傳不入流文章並肯指出黛玉不妥之處後兩人真正做過一對姐妹,寶釵家未落敗之前亦是補藥+關心勸解黛玉,黛玉也曾私下與薛姨媽母女相稱。
第二是巧姐兒並非嫁與劉姥姥孫子,但巧姐兒確實是劉姥姥救下的,最後是劉姥姥做媒配與屯裡一個財主家的秀才兒子。
第三是賈蘭是賈珠的兒子是賈政的親孫子,文末寶玉了結塵緣時有說賈蘭會是將來賈府的大依靠。
還有迎春探春惜春,元春是看小戲骨時說有怨過家裡人送她到見不得人的地方去,迎春嫁出去被孫家虐死,探春遠嫁,惜春出家紫鵑服侍。史湘雲嫁的如意卻沒能持久。妙玉是在賈府進賊那日被賊人看見容顏後在打坐的時候被準備下海作強盜的賊人擄走但是妙玉不從被打死,後面海盜被抓。
香菱文末做了大赦被贖出來薛藩的正室生了一個男孩難產,甄士隱最後的塵緣是接引他原名英蓮的女兒,她是全文中最先出現的妹子也是最後一個。
再說寶玉並未此前認為在得知黛玉已死後即要出家,糾正:寶玉迴歸原身前做的最後一件事是給返程的家政磕了四個頭,寶玉頓悟是和尚最後一次過來要玉但王夫人等不給後出去跟和尚說既然玉不能給那就帶我走吧,此前寶玉發病要去是和尚把玉送來得醒又因丫鬟一句話頓倒入了一次太虛幻境並記住了他自己偷看的金陵十二釵正冊和副冊,文末寶玉頓悟後專心為科考用心並中第七名舉人後正式離家,文末寶玉盡完塵緣後賈政休書回去說他是下凡歷劫先已圓滿叫家人不必找尋,聖上最後封寶玉為文廟真人。
還有一個:文末空空道人二次經過青埂峰發現字跡依舊且文後歷敘收緣結果的話頭後二次抄錄石頭記後想找人讓其流傳世間,先是找到睡在渡口的賈雨村,後賈雨村告知空空道人:“你須待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到一個悼紅軒中,有個曹雪芹先生,只說賈雨村言託他如此如此”
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
從高中第一次看紅樓夢,再到劉心武談紅樓夢裡說秦可卿如此如此,再到畢業後二次看紅樓夢,確實有很多想法,但只一句,不愧是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