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裡的宛轉流年相關作文20篇

風箏裡的宛轉流年 篇1

國一作文 ,1026字

望著一碧如洗的天空,掠過幾只燕子,生機勃勃的春天又悄悄的來了。和煦的微風拂過,映入腦海的,又是那隻五彩斑斕的風箏,和那宛轉的流年。

也是這樣一個百花爭豔的季節,我和爸爸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我在屋裡,聽著那個大鐘滴滴答答的響,感到無聊極了。不自禁望了一眼窗外,突然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的,興高采烈地跑去找爸爸:“爸爸,我們去放風箏吧!”他爽快地答應了。從車裡取出一隻風箏,五顏六色的燕子似的,可漂亮了。

可沒組裝啊,爸爸便俯下身子來,把零件一件一件找出來,排列整齊,然後開始一絲不苟的組裝。只見他裝了又拆,拆了又裝,忙活了半個小時,才終於裝好幾根骨架。我開始不耐煩了:“快一點啊,這麼磨嘰什麼時候才能放啊!”爸爸站起身來,拭去了額頭上的汗珠,板著臉嚴肅道:“今天的風挺大,若是組裝不到位,很容易散架,被風颳跑的。”我沒再說什麼。

終於,風箏裝好了。我急忙拉起爸爸的手,領他來到一片綠油油的麥田裡。風吹麥浪,像極了微波粼粼的海。“爸爸,我們開始吧。”我迫不及待道。不一會兒,一隻彩色的燕子風箏,徐徐上升,越來越高……我“哇”的一聲叫了出來。“高點兒!再高點兒!”爸爸便繼續放線,風箏飛得更高了。我的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歡喜在心中慢慢盪開。“我也想試試。”我說著,爸爸握住我的手,一點點教我怎麼放。他鬆開我的手,我拽著風箏線,在麥田裡,像只自由的小燕子,跑來跑去。

累了,與爸爸一起,躺在麥田裡,空氣很清新,看藍天上,飄著幾朵雲。“爸爸你看,那朵白雲,真像一隻小燕子。”我指著一朵雲說。爸爸笑了。麥子被風吹彎了腰,湛藍的穹隆下,麥田間,有一隻彩色的燕子風箏,被風高高吹起。那個下午,在和爸爸放風箏的幸福中,悠悠的度過。

現在,我很少去放風箏了,那隻風箏依舊在,卻褪去了昔日的光彩。這樣與爸爸一起,拽著風箏線跑來跑去,一起躺在麥田裡的日子,也隨著微風漸漸吹遠了吧……我拿起那隻風箏,突然聽到有一條條河流,從指尖緩緩流過,而後匯聚成一片大海,名字叫——歲月。

眼眶紅了,鼻頭酸了,一滴淚珠,悄然落下。望著從前小鳥一樣成長的日子,慢慢遠去,卻無力挽回,只得在腦海中,細細聆聽著那段宛轉流年。

動車筆裡的宛轉流年 篇2

國一作文 ,698字

宛轉流年,流年宛轉。時光匆匆走過,一些事情就會被淡忘。但是總有一些事情,卻永遠讓我記憶猶新。或許它也可能是我愛不釋手的一個小物件。對於別人來說,可能是一個鑰匙扣,或者是一枚紀念幣,也可能是一塊與眾不同的石頭。

對於我來說,這個小物件是一支筆,這可不是一支普通的筆。首先,它樣子特別,外形是和諧號動車組的樣子,故名為動車筆。其次,它來之不易,這是我從上海虹橋火車站買來的,別的地方沒有,絕無僅有。

那大約是在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在暑假期間去上海旅遊,旅遊結束後在虹橋火車站候車,候車廳十分寬廣、巨集偉。由於發車時間還早,我便在候車廳裡的許多店鋪裡閒逛,想找點什麼好玩的小物件。

我在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動車的模型,模型很小,也就一支筆大小,很多的被裝在小盒子裡的模型掛在貨架上,我十分好奇,但是又因為不太會與人交談,不敢去問。在爸爸的鼓勵下,我鼓足勇氣,去問了店鋪裡的員工,她和藹的對我說:“小朋友,那是支動車筆。”我十分歡喜,想要一隻,就讓爸爸給我買一支。爸爸又讓我自己去問價格,我想了想,立刻去問了價格。問完後,就對爸爸說了價錢。爸爸同意了,我更加興奮了。到手後,我緊緊的攥著它,愛不釋手。

這支筆是雙頭的,一頭是黑色筆芯,一頭是藍色筆芯。造型十分逼真,動車筆的底部印有中國鐵路發展歷程階段總長度示意圖,以及建設相對應的年份。

我喜歡用動車筆寫作業,它十分好用,但是現在它已經沒有墨水了,去過好多地方也買到相配對的筆芯,這令我十分沮喪。但是我還是時不時的拿出來把玩一下。

宛轉流年,流年宛轉。這支筆已經伴了近五年了。它見證了我的成長,他讓我學會如何與人交流。

陀螺裡的宛轉流年 篇3

國一作文 ,833字

每個人都是時光無垠的荒野中跋涉的旅人,時光路上的點點滴滴,總有許多值得我們去追憶。我看著那隻木陀螺,看著它伴著歲月輕旋,回憶起那陀螺裡的宛轉流年。

再次拿出那隻陀螺,細細打量著它,是一塊原木,那麼純粹,散發著木的獨一無二的清香。而我淚如線,滾滾而落。

依稀記得,那日,陽光正好。梧桐樹剪碎了那一束束陽光,碎成一塊塊迷離的光斑,散落在地上。陽光下,一老一小的背影被無限拉長,爺爺正皺著眉,一刀一刀的削著什麼,我在旁,好奇的看。轉眼間,一個木製的小玩意兒做成了,我有些失望,因為它實在是太平凡了,只是一塊削尖了的木頭而已,那麼渺小而不起眼。而它伴著我的沉默與孤獨,隨即,愈來愈快,愈來愈快。它在田野上轉,在清風裡轉,在飄著香的野花上轉……

爺爺遞給我一根長鞭,教我怎樣用長鞭抽打陀螺,一下又一下,那隻陀螺仍是那麼驕傲的旋轉著,一刻不停,像個舞者,熱烈而奔放,像是生命之花,開到荼蘼。我抽打著那隻陀螺,它依然驕傲的旋轉著,一塊小小的內斂的木,明豔而高貴,那種高貴已經浸透在骨子裡,那日,陽光正好,而如今卻已是人走茶涼,物是人非,留我,獨自一人,默默守望記憶。

爺爺曾看著那隻陀螺,笑著對我說:“你看啊,一隻陀螺就像人的一生,庸碌而平凡,但堅持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堅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所謂成功就是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堅持。”那時的我,稚嫩幼小,只是懵懵懂懂的記住了爺爺所說的話,如今,這句話將影響我的一生。恍惚間,陽光下,有小女孩兒手執長鞭,抽打著陀螺。每當這時,便聽到有溪流從我的指尖下緩緩流過,而後匯聚成一條河,無邊無際的漫出回憶,那條河的名字叫一一歲月。

人生路上,總有許多人,許多事值得我們去追憶,它們像一隻只斷了線的風箏,飛向天際,漸行漸遠,直至消失不見。而我,卻只能遙望天際,望著他們遠去,無能為力。

時光徙轉,浪裡浮沉,兩行清淚,在不經意之間落下。忘不了的,是那段陀螺裡的宛轉流年。

書籤裡的宛轉流年 篇4

國一作文 ,881字

喜歡看書,從小就愛看。喜歡藏書,從小到大我看過的每一本書都存放在我床邊的書櫥裡。喜歡書籤,每個人送我的,每本書帶來的書籤我都珍藏著。

第一次見到書籤是在《西遊記》中,那是媽媽的藏書。小小的書籤引起了我的注意,書籤顏色單調灰暗,即使是這樣我還是十分喜歡,想把它要下來。可媽媽沒有答應,小心翼翼的拿出來,又小心翼翼的放回去了。媽媽說“你還小,你看的書都很薄,不需要書籤。等你大點書厚了就給你買”。

慢慢的我開始看文學作品。但書好像也跟我作對,每一本新書裡面都有一張我不怎麼中意的書籤。所以媽媽一直也沒有買書籤給我。漸漸地歲月沖淡了記憶,買書籤的事也淡出了大腦。馬上小學畢業了,我的好朋友走了過來,抱了抱我,遞給我一個竹子做的書籤,小巧而精緻的書籤上面寫著“學海無涯苦做舟”。她對我說:“軒兒,我初中要到外地去上,估計短時間內見不到了。送給你這個書籤,看到它就像看到我,讓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讓我們的友誼地久天長”。說完,對我笑了笑便離開了,只留下我一個人站在那裡。微風吹過,輕拂我的頭髮,雖然是微風,但直直地吹進了我的心裡,涼涼的。一股傷感緩緩爬上心頭。終於,我得到了一個書籤,竹子做的,古樸,典雅。但是我的好朋友要離開這座城市了,再見?不容易!突然我想如果我們能不分開我寧願沒有這個書籤。

拿回家,我把它輕輕放在了我的“藏寶盒”裡面。平時我捨不得用,我怕書頁摩擦會模糊了上面的字跡;我怕萬一失落我會找不到我的記憶;我怕睹物思人會傷心落淚。但每當我拿到一本自己非常喜歡的書的時候我會拿出這個書籤使用,好書要與好朋友一起分享,用她送我的書籤,就好像我們兩個人在一起看書,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畢業後我們再沒見過,聯絡也不多,但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們曾經在一起的日子,忘不了她的音容笑貌。也許這就是友誼的魔力。

書籤越來越多,形狀各異,顏色林林總總。然而我最喜歡的還是那個竹製的書籤。歲月的河流緩緩流過,一支“竹籤”,一片竹林,流年宛轉,宛轉流年!

花香裡的宛轉流年 篇5

國一作文 ,881字

一樹花開,香萬里,一路流年,宛轉落。

——題記

懷念的,是那抹花香,那個人。

是爺爺。

我的爺爺,他曾經是名高階工程師,年輕時,他一直待在天津。但我的記憶中,他是對我關懷最深的一個人。

他最好的是畫圖,給天津的建設作出了無數貢獻。他的儀器在我眼中,不過是一堆玩具罷了,我偶爾拿著他的東西在那裡胡擺弄,他也不惱,靜靜的看著我在那裡胡鬧,偶爾也會和我一起玩。我們一老一小在紙上畫的常常是他所養的那些花。筆抬,畫成,看著我們的畫,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飄蕩在我們的鼻前。

他最愛的是花,家中的陽臺上,一大堆的花、草,瓶堆在一起,他時不時便會買來一株不同種類的花,翻找出一隻花瓶,將花種在裡面,把它們擺放在家裡的各處,這無疑是為家中在不同的季節增添了幾分色彩。

幾年前,他曾經買過一株臘梅,花開的極為繁茂,這也是他極喜歡的花,自然對它不會有一絲懈怠,它被我們種在一個高大的青花瓷瓷瓶裡,極漂亮,極豔麗,在冬日的暖陽裡,為家中增添了幾分熱烈與優雅。

那年冬天的除夕夜,爺爺陪著我們幾個小輩在院中捉迷藏,那個花瓶成了我們躲藏的絕佳之地,我們從來沒讓爺爺捉住,我們那銀鈴般清脆的笑聲,與那股淡淡的臘梅香一起慢慢的飄上了高空。

他最令我害怕的是他給我看作業的時候,在那昏暗的燈光下,他戴著眼鏡在臺燈下給我檢查,犯錯時他那嚴肅的神情令我害怕,但他永遠只是微微一笑,講解我的疑惑,他偶爾也會給我出幾道題,讓我靜靜的去完成,他講題時那如同和煦春風一般的話語,令我覺得一束束令人醉迷的花,開出了那濃郁的薔薇香,靜靜地飄蕩在屋子裡。

可是,這一切的一切早已成為過去。三年前他患了癌症,他沒能再撐多久,他人生中最後的一個年,還未走完,便離開了,走得很急,我也只是見了一面而已,那一年我九歲……

他走了的幾年裡,每年他與我曾經的合影都會被我找出來看看,翻過一張,但對他的那抹回憶卻久久地,如同一抹臘梅香久久地不能散去……

流年宛轉,宛轉流年,花開花落,花香依舊在,那人卻已經不在了……

柳笛裡的宛轉流年 篇6

國一作文 ,1072字

“這柳笛,是用什麼做的?”是用初春第一根柳條做的。很多人問我,我笑著回答。初春的柳條,是外祖父的氣味,充滿了希望和期待。柳笛的摸樣,是在春天裡外祖父最美好的樣子。

外祖父是一個工匠樣的人物,天天伏在桌子上或工具房中,鑽研一些小玩意。從小到大,在我的眼中一直如此。我跑到他的身邊,又看見他在弄些東西。

“你天天弄這些,有什麼用呢?”我一直在問這問題。“因為不弄弄,心就麻了,心麻了後初心就消失了。”他停下手中的活計,我這才看到,他做了些柳笛。

“外祖父的初心是什麼呢?”“我的初心嗎,給你說了多少遍了,你卻還不知道。”他擺擺手,讓我自己想去。我有些懊惱,我真的是問了好多次了。我找出了我的第一支柳笛,幾年前的了,依然芬芳如舊。我拿起柳笛來,邊吹邊想,因為,那似乎也是個柳笛的故事。

“這怎麼吹呢?”我捧著柳笛,它短短的,有些粗糙,這是我第一支柳笛,我得先學會怎麼吹。“用脣壓住,使勁吹氣,音兒自然就出來了。”他教我。我嘗試了一下,不難學,音色清脆極了,好像吹破了淡綠色的水汽。

“音真好聽,像…像什麼呢?”

“像春天鳥兒的啼鳴,圓潤婉轉又喜慶。”

“沒有名字嗎,但是是和春天有關的鳥兒!”我歡快的蹦下外祖父的膝,吹著柳笛在院子裡跑來跑去。

“其實人的一生就像一支柳笛,總會有吹響的那一天。”他看著我,慈愛的說。我似懂非懂,依舊在折柳條。

春天,柳笛的季節消逝的很快,我那與柳笛的記憶,一半依然是我的,一半成為歲月裡的流年婉轉。我總能聽見時光中,外祖父與柳笛的聲音,從春天深處來,用隱沒在春天邊緣。

原來外祖父的初心是柳笛的聲音,為了別人快樂而響徹整個春天。他像柳笛,粗糙不精緻,卻可以為了夢想而活,保持初心永遠不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柳笛的,都有第一支吹響的曲子。可到頭來,只有那隻笛子記住了所有唱響的歌。在春天來臨時,笛子也會微振響,像春天鳥兒的啼鳴,一定得有人記得。

外祖父的身影,牢固的站在柳樹下,初心就是一支歌啊,一隻童年的無憂無慮的歌。

“你長大後,會再次記起童年、柳笛的歌聲嗎?”他停下演奏,微笑著問我。

會的,一定會的,就像鳥兒要在春日啼鳴,我也一定會唱響自己心中的歌。外祖父與我的柳笛,陪我尋到初心,用初心奏出自己最美的歌。

破碗裡的宛轉流年 篇7

國一作文 ,910字

那一隻只碗上,畫滿的是我的回憶,它們姿態萬千,嬌豔地開放在田野上,小路旁,更成了我記憶裡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這些碗,還是那麼老里老氣。這次回去,我伸手撫了撫,白色的瓷上,畫的滿是紅的藍的花,凹凸有致。它卻勾起了我滿滿的回。

小時候住在姥姥家,最不能忘的,是姥姥親手包的包子。拿一隻破碗盛些高粱醋,少許白糖從手中散落入碗,那碗中氤氳的,是我最愛的味道。微微冒著熱氣的包子上有許多不太明顯的皺痕——彷彿姥姥蒼老的手。輕輕掰開,一股熱氣撲面而來,顫抖著的包子皮已經包不住餡兒了,這時,一張嘴過去充當包子皮,還沒等包住,就迫不及待地嚥了下去。滾燙滾燙的餡兒嚥下去,卻還是滿臉的歡喜。

一隻精緻的小瓷勺,輕輕盛一小勺醋,澆上包子,然後迅速要上一口。——那個香啊,現在想來直流口水。

還記得有一次,我的手指被碗邊上參差的缺口劃破了,我哭叫著。誰知,下次吃飯時,我的面前出現了一隻四四方方十分完美的碗。我見了當然喜歡啊,趕快盛了些醋,一嘗,沒有那隻碗的——什麼味兒?我也說不上來。於是十分直截了當地對媽媽說:“這碗醋,不好吃。”於是往前推了推。說罷,看見媽媽頭上豆大的汗珠,彷彿馬上就要滴下來了。我心裡一緊,從了我那時的任性。——我埋頭吃另一碗醋。一抬頭,看見的卻是姥姥一臉淡淡的笑容。

說起碗上的缺口,那還是屬於姥姥的故事。姥姥的手又胖又老,她卻堅持洗碗。她老了,手裡一下子抓不住那麼多碗,有時會把碗磕在平臺上,要不摔在地上。碗到還挺結實,只留下深一道淺一道的裂紋。媽媽和大姨曾經勸姥姥換掉它們,可姥姥不同意,她說:“這碗用了這麼多年還沒壞,你們還想著扔掉?”要我說,這些可都是滿滿的回憶啊。

有些東西完美的反而讓人不捨得用,漂亮的讓人不捨的碰,新的往往裝不住回憶。人生中總有一些回憶響蕩在破碗裡,那是我在裂縫中茁壯成長的痕跡,是在楊柳風中揮灑淚水的痕跡,是在藍天中自由翱翔的痕跡,那更是姥姥留給我最美好的回憶。

風吹著,我回想著,那些回不去的忘不掉的,僅存在回憶中破碗裡的宛轉流年。

存錢罐裡的宛轉流年 篇8

國一作文 ,697字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間,我們已褪去了兒時的稚嫩,長成了一個獨立的少年。在這過程中,許多事物已被那個名為“時間”的人貪婪地奪走了。可它卻一直留在我身邊。

那天,我正在收拾書桌,突然發現了它,那個上面已經佈滿塵土的存錢罐。我用手輕輕拂去上面的灰塵。上面雖然留下了歲月的痕跡,但卻依然能看出它的面貌:棕黃的頭髮,藍色的衣裳,紅色的圍巾,它微笑著,一雙烏黑的大眼睛格外顯眼,為它增添了幾分色彩。

它普普通通,卻獨一無二。我坐在書桌前發呆,突然想起幾年前我得到它的時候。它是小時候媽媽給我的生日禮物,我一拿到便迫不及待開啟它,發現裡面是一個存錢罐。那時懵懵懂懂的我下定決心要裝滿它,便每天通過做家務來獲得硬幣。漸漸地,每天聽著一枚枚硬幣落進存錢罐裡的聲音便成為了一天中最美好的事情。雖然經常會有一滴滴汗珠落下,但我卻毫不在意。

終於有一天,我裝滿了它。我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喜悅。但從那以後,我便很少去動它了,任灰塵佈滿它。

我回過神來,將硬幣倒出來,再一個個放進去,重新感受那種只屬於我的快樂。陽光灑下,透過那一縷縷金絲,我看到了存錢罐裡的硬幣,那是一枚枚用辛勞的汗水換來的硬幣。

隨著時間的變化,它早已被遺忘在不為人知的角落,可遺忘不了的是童年那段美好的記憶,那段獨一無二的記憶。

陽光襯映著它,那一縷縷金光整齊的在它後面散發出光芒。我看著它,它也看著我。此時此刻,我們像一對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它又像是我的良師益友,雖然不能說話,但卻一直在後面默默支援我。它讓我學會了獨立,也讓我記住了媽媽對我的成長的關愛。

流年宛轉,宛轉流年。存錢罐裡的宛轉流年成為了我最珍貴的回憶。

布娃娃裡的宛轉流年 篇9

國一作文 ,900字

有一條小溪,從我的指尖緩緩流過,它叫歲月,剪一段時光,溫暖了自己,才發現,原來,在平靜的生活裡,也藏著一些小歡喜。

那是布娃娃裡的宛轉流年,在我很小的時候,心裡就有一個夢想:要一個布娃娃。

也就是兩三歲的時候吧,到了那個年紀,女孩自然是都想要的,喜歡布娃娃,不僅是它顏色好看,外形漂亮,更因為布娃娃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可是大人卻很少給我買布娃娃。

頭一次擁有自己的布娃娃,是姥姥給我做的。布娃娃很舊,材料是破布,挺難看。當時只是因為哄我的原故,才那樣粗糙的給我做了一個。或許還小吧,也好哄,看到一個布娃娃,立馬笑開花,一把奪過布娃娃,擁在懷裡,還低下頭親了親布娃娃,為這個布娃娃,高高興興歡喜了一整天。

其實,那個布娃娃很醜,沒頭髮,兩隻眼睛也只是用鈕釦縫上去的,黑鈕釦,看起來顯然有些黯淡無神,藍色和灰色的破布一小塊一小塊的釘上,裡面塞些不好的破棉花,渾身散發著刺鼻的味道,搞得布娃娃和一個要飯的乞丐似的。

後來,我又相繼有了很多的布娃娃,各種各樣的,形態各異,顏色各異,眼睛都用黑色的玻璃珠子按上去的,衣服更是好看,裙子,褲子,哪個不比姥姥做得好看?

它們堆在我的書櫥裡,連同那個醜娃娃一起,花花綠綠的。

時光的小船嚕嚕地搖著,轉眼,我長大了,醜娃娃也已塵封很多年了。

那一天,要回姥姥家,臨走時,我對媽媽說:“等一下吧,我拿個東西。”然後到書櫥裡,翻天覆地,找到那個布娃娃。來到姥姥家,姥姥差異的看著那個布娃娃,隨後笑笑說:“玩兒吧,玩兒吧,玩兒到老,到死,也玩兒不爛呢!”我也笑笑,隨之湧起的,是一陣傷感。

我將布娃娃輕輕擺在窗臺上,撫去上面的土,仔細看它:它樣子依然沒變,醜醜的,破破的,散發著已不那麼刺鼻的氣味,甚至還帶著點兒芳香——那是姥姥身上的氣味,經變淡了……

布娃娃變的,也許只是氣味,而我們,卻已不再是原來的樣子,有的人慢慢長大,有的人,卻慢慢變老。多想回到那段抱著娃娃跑的時光,讓布娃娃留住時光,將布娃娃裡的流年宛轉,宛轉—流年……

木門裡的宛轉流年 篇10

國一作文 ,763字

陽光透過木門上的那片玻璃照在我與姥姥的臉上,照在玻璃上哈著霧氣寫的那一個個數字上,木門旁我與姥姥玩耍的身影,那刻的溫暖,還有“她們”永遠的陪伴。

小時候,因爸爸媽媽工作忙,經常送我去姥姥家,這讓我從小便跟姥姥有很深的感情。記得三歲的我,因不會寫數字,而讓姥姥心急如焚。

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而我還不會寫數字,姥姥下定決心,要用一天時間教會我寫1-2這兩個數字。“1”因為沒有難度我學的很快,但是“2”卻總是處處為難我。姥姥為了調動我的積極性,哈了一口氣,在木門的玻璃上寫了一個“2”讓我比著寫,我信心滿滿地寫了一個,姥姥說“2”像個有氣質白天鵝,可到了我的筆下,卻成了一個駝背的醜小鴨。再寫一個,又成了一隻羽翼彎曲的海鷗。我不服氣,學著姥姥的樣子,在木門的玻璃上哈了一口氣,可玻璃上一點霧氣的影子都沒有,彷彿木門也在勸我趕緊認輸吧!我叉起小手嘴裡還在嘟囔著,姥姥在旁邊看著我與木門對峙,笑著抱起我,朝木門的玻璃上使勁哈了一口氣,拿起我的小手,比劃著在玻璃上寫下了一個完美的數字。

我提出玩捉迷藏遊戲,姥姥果斷答應。我的藏身之處永遠不會改變,總是在那扇木門後,姥姥是知道的,可每次都會擺出一副找不到我的樣子。有時我還會從木門的那層玻璃上,探出小腦袋來看看姥姥。

時光流逝,我已經長大,姥姥家的木門已經有些陳舊了,但我不嫌棄它,因為是它教會了我寫字,木門上還刻有我小時候的影子!陳舊的木門裡刻有我小時候學習、玩耍的影子,還刻有我兒時的宛轉流年。

陽光透過木門上的那片玻璃照在我與姥姥的臉上;照在玻璃上哈著霧氣寫得那一個個數字上,木門旁我與姥姥玩耍的身影,此刻的溫暖,還有姥姥和它的陪伴。流年宛轉,宛轉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