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文學的關係相關作文20篇

音樂與文學的關係 篇1

高一作文 ,1207字

2016諾貝爾文學獎,眾所周知,頒給了民謠歌手鮑勃·迪倫。這就說明,音樂與文學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

在《理想國》中,蘇格拉底這樣問道:“當你談到音樂時,你是否把文學包括在內?”這是肯定的。西方國家的文學作品又無時不和音樂有著多多少少的聯絡。將音樂史與文學史對照,兩者之間存在著對應關係。一般歐洲古代文學都從史詩開始,這些古代的詩歌都是與音樂結合在一起的,都是唱出來的詩歌,例如希臘的《伊里亞特》和《奧德賽》,為荷馬所創編,而荷馬是一個盲樂師。荷馬史詩就是流傳在口頭上,後來記錄下來的。

《尚書》中說“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這話的意思是:詩是用來表達人的志意的。歌是延長詩的語言,聲音的高低又和長言相配合。可見中國從古以來的文學、音樂、實為一體的事實。音樂與文學同源,最典型的正規化就是我們熟知的詩詞歌賦。詩經三百篇,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雅”是周朝直接統治地區的音樂,“頌”是一種宗廟祭祀用的樂曲。《詩經》如此,楚辭,漢樂府詩,宋詞,也都被認為是古時音樂的唱詞。

由此可見,在文化發展的初期,音樂與文學其實是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

在全世界的範圍內,文明的初期,詩與樂都是渾然一體的。在後來的發展中,兩者漸漸獨立,兩者就形成了各自的特殊性。如小說,散文和大量的純音樂。但他們在更高的程度上再重新綜合起來。這兩種藝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擴大了它們的藝術表現力,豐富了它們的內涵。

歐洲音樂史上,幾乎所有的音樂家都借鑑文學作品,進行再度的創作。如肖邦的《敘事曲》,就是受到波蘭詩人密茨凱維支的詩歌和波蘭民間傳說的啟發,德彪西的《前奏曲》因法國詩人查爾斯波德萊爾的詩集《邪惡之花》得到靈感,理查·斯特勞斯的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也是由尼采的同名作品啟發創作。這些音樂藉助文學靈感,漸漸具有完美的形式和深刻的人文主義內容。而所有的詩歌都講究押韻,要讀起來朗朗上口,頗具音韻美,律動感。尤其是古詩中的對偶句,又給人以音樂感。這大概就是音樂促進文學形式的發展。

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文學家本身具有很高的音樂素養,於是音樂因素或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滲透於其作品之中。博爾赫斯說:“其實只要有音樂在,生活還是有意義的。”可見他對音樂的重視。而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是聽了一首琵琶曲後,有感而發寫就的。由此可見音樂對這些文學家的意義重大,也不難推斷出音樂對他們的文學創作起到了有益的影響。

所以,文學與音樂的是相互啟發與促進的,而音樂與文學相互的磨合越久遠,藝術感染力越強越,讓人回味無窮。

總的來看,音樂和文學都是屬於藝術範疇,都能從美學的角度重構。文學與音樂同源且相互影響促進,兩者之間的密不可分的關係毋庸置疑,也不可絲毫輕視。

娛樂的熱度與文學的溫度 篇2

高一作文 ,1090字

《撒旦詩篇》中說道:“文學的職責,是要命名那無以名之的事物,劃清立場,開啟爭議,塑造世界並讓世界保持清醒。”的確,文學當是社會與自然的映象,是作者的理性思索與表達。而《文學英雄》所謂“劍走偏鋒”欲將“熱鬧”的娛樂與“高冷”的文學生硬拼湊,不過是為了賺取收視的又一嘗試。

或有人說讓觀眾在歡笑中瞭解文學也未嘗不可。誠然,文學可以用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現,但其最終目的應是體現文學的嚴肅核心。我們期待文學升溫,卻無需娛樂炒作的熱度。

陸游有詩云:“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文學創作的目的並不僅停留於文字的雕琢,更在於它的深邃內涵。

君不見,太史公筆中丘壑輾轉數年方成《史記》絕唱;雪芹先生“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才現《石頭記》中世態炎涼;馬塞爾閉於斗室叩問心靈寫下《追憶似水年華》的起跌成長;福樓拜書盡千張乃見《包法利夫人》中嬉笑怒罵、人生百態。

可見經典須得描摹社會現實並加以悲憫之心理性思索,再由數次砥礪推敲字斟句酌方得曠世之名篇。

而《文學英雄》以創造娛樂熱點為目的,忘記了文學教人思索,警醒人心的“冷”的本質,所呈現的又豈是文學?不過是一顆顆虛浮躁動的名利之心。

那麼如此說來,文學便只能是多數人都不願觸碰的矜貴文字,高雅腔調麼?其實不然。

張藝謀鏡頭下粗獷而厚重的高密鄉讓《紅高梁》享譽國際;斐雯麗的堅韌與果敢成就亂世之《飄》;崑曲大家張靜嫻以水磨南腔唱盡《牡丹亭》之婉轉;四版《麥克白》用歌劇的華麗唱腔重現莎翁如詩語言。

以各種藝術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的經典,或濃重,或簡約都以對文學的尊重對其內涵的挖掘讓畫面重現,像喧囂聲中的冰川,凍住過快的發展節奏,將經典定於一瞬,留給時人思考的時間,為文學凝聚更多擁躉。

反觀《文學英雄》,視娛樂為核心,欲以文學為附庸使錦上添花。殊不知“秀”的形式已讓其落了下乘,比賽真實性亦因此難以分辨,最後倒與其它綜藝節目別無二致了。

言至此處,我想我們亦應反思—為何如《文學英雄》這般不合理的節目會搏得大眾的關注?究其所以還是世人精神的極度匱乏。

唐時王維以一句“山路元無雨,空翠顯人衣”盡顯閒情雅趣,而今我們卻試圖寄精神於娛樂以求稀薄的歡騰。古今之對比如何不令人唏噓。

在安靜只能偏居一隅的今朝,文學或已無法如雨瀝瀝包裹人心,讓理性思考成為每日必修課。但它仍不應被娛樂之風裹挾成為這沸騰人心下的一捆柴薪。

它或許不再刺向黎明,揭開拂曉,卻依舊縛住黃昏,以依稀卻純粹的“空翠”氤氳你我心間,用它的冷與靜提醒我們為何去笑,勿忘思考。

也總有一天,文學的空翠之冷將浸潤一顆顆浮躁的心,讓娛樂的烹油烈火退去。那時,我們會感受到文學真正溫度。

我努力讀懂努力與成功的關係 篇3

國一作文 ,633字

成功是令人興奮的,成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成就。但,成功背後有隱藏著一個什麼樣的道理呢?我懷著這個疑問查閱了無數資料。

發明大王愛迪生一生中發明了很多東西,但這些東西並不是憑空就能發明出來的。愛迪生他付出了努力,不斷觀察每一個細微的事物,刻苦鑽研。終於,他取得了成功,被人們尊稱為“發明大王”。

近幾年來,世界文學家莫言,他創作的《紅高粱》不僅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還將《紅高粱》這本書改編成了一部大型電視連續劇。他成名的背後是因為他付出了努力,他從小就非常喜歡看書,努力學習,發表了很多作品,每個作品都獲得了高度的評價。他能獲得如此成就就是因為他付出了努力,所以莫言才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

有一次單元測試,我沒有好好努力,沒有好好複習。每天不是看電視就是玩電腦,絲毫沒有想要複習的念頭,沉浸在遊戲中,導致了我的單元測試只考了72分。哎,不努力永遠都不可能成功啊!這次的單元測試讓我感到了深深的挫敗感。我吸取教訓,努力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在下一次的單元測試中取得了優異成績。

通過自己的努力,我終於讀懂了努力與成功的關係。努力和成功,他們兩個就像是一對孿生兄弟,每天形影不離,即使使盡渾身解數都不能把努力與成功他們兩個孿生兄弟分開。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只要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就一定會成功。天上是不會掉下餡餅的,世界上也沒有白白讓你吃的午餐,一切的一切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

我通過自己的努力讀懂了努力與成功的關係,你有沒有讀懂努力與成功的關係呢?

我與文學的那些事 篇4

國一作文 ,568字

文學,在之前一直是我所惱火的事情之一,我總是覺得,文學這東西,太枯燥太乏味了!所以,我對文學一直充滿著一種厭惡的感覺。直到有一回,那一次的時間讓我徹底改變了對文學的看法了!

那天,媽媽正好出門,留我自己一個人在家裡面,那一天過得可真是太無趣了啊,閒著沒事幹,只好被逼無奈之下拿出一本書來瞧瞧,看著看著,似乎就入迷了,那時我就在想,這應該是我看過的做好看的書了把,後來才知道,每一本書的故事情節都是很有趣的,但是要讓一個人真真正正的瞭解一本書卻又是很難的。在書籍的開頭,不免有一些乏味,那麼如果當你從一個開頭不合自己的心意而就放棄了閱讀這本書的資格,那是不是也太愚笨了呢。因此,從那次之後,我開始愛好文學,甚至也開始學習寫作文學了,有時無聊的時候,為了也不去浪費時間,我也會拿出紙筆寫一篇文章,而在那個時候寫出來的文章都是令自己滿意的,寫完後才發現,原來寫作的有趣。

以為自己無意間的一個舉動,又成就了一個愛好文學的孩子,文學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每個地方,每一處角落都有著文學的腳印,讓我們用心去享受文學,相信也會獲得書籍帶給我們的渴望,有趣,書籍是一切智慧的源泉。

生命是短暫的,但是文學的長河卻是無止境的,沒有一個人能夠在有生之年將所有的書籍全部閱覽一遍,但是我們可以進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學習,活到老學到老!

有趣的文學,你將伴我走完人生!

我發現人與社會的關係 篇5

國二作文 ,655字

那是一個深冬的夜晚,爸爸媽媽有事出去了,家中只剩下我一個人。起先,看電視看得挺起勁的,可是,時間一分一秒地逝去,我的肚子開始“咕咕”直叫了,我忙去廚房找了一包方便麵,心想:今天晚上正是我施展“廚藝”的時候了。

我挽起袖子,把方便麵放入碗中,然後將開水倒入碗裡,再放了一些調料進去……僅僅用了10分鐘,一碗美味四溢的方便麵就呈現在我眼前。

也正是這僅僅的10分鐘,讓我發現了人與社會的關係。

方便麵,可幹吃,也可以泡著吃,開始它乾乾硬硬的,很潔白,就像一個人,生命剛開始總是沒有好與壞,沒有形成性格與習慣,可以有很大的塑造性。學校中,有一種塑造;社會中,又是另一種塑造。至於後來怎麼樣,只能看這個人的機會與性格了。

我之所以把面泡開來吃,是因為這樣味道比較濃,也就是說它的骨子能浸入更多的水,人呢?不可避免地要被泡入社會這碗水裡,此時人的思想就會隨著人與社會的接觸而變化,接觸得越深,變化就越大。有人在一夜之間似乎就明白了一些事,其實那要“歸功”於社會。社會這碗水,絕對不會讓任何一根面露出水面,沒有人能逃避社會。

方便麵泡得很軟的時候,就好比人已被社會鍛鍊得圓滑老練了。此時若再加入調料,不得了啦!水變得混濁,開始有味兒了。面,或者人,還能否保持自己的本性呢?不好說,若你真的質量過關的話就可以,否則帶來的就是犯罪,就是那醜惡的人性,那麼你的前途將一片黑暗。

啊!方便麵,上有油包,下有雜質,中間才是面。就像社會,頂層人物浮上水面嶄露頭角,社會渣子生活在最陰暗處,中間才是普通老百姓,競爭無處不在,要好好把握!

細節與健康的關係 篇6

議論文 ,435字

細節不可忽視,很多時候,一個不起眼的細節能夠決定一件事情的成敗。在健康這一方面也不例外,健康與生活中的一個個細節息息相關。

“動眼不如動手”,健康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更重要的是將它付諸於行動,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勤洗手,勤剪指甲,等有太陽的時候,把自己的被子拿到陽光底下晒一晒,殺殺菌,這樣也挺好的。等到下一次睡覺的時候,我們會驚奇地發現,我們的被子多了一種陽光的味道,那種感覺挺好的,聞著暖暖的陽光味,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其實,細節真的不應該被忽視,“細節決定成敗”,只有認真對待生活中每一個細節,講究衛生,我們才能夠擁有健康的體魄,更加快樂地生活。如果我們養成注重細節的好習慣,那麼,我們將會受益匪淺。相反,要是不注重細節,不注意個人的衛生,衣服沒有勤換洗,東西沒有洗乾淨之後再食用,那麼,細菌就會很容易滋生,而吃了帶有細菌的食物,一般會容易拉肚子或者不舒服。

細節與健康息息相關,為了讓我們都擁有一個健康幸福的生活,讓我們注重細節吧!

道德與利益的關係 篇7

國三作文 ,822字

什麼是道德?道德與利益的關係又是什麼呢?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不是唯一的,因為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

道德與利益並不是完全對立的,有時是統一的。有些國家便制定了相關的法律,去日本的法律規定:如果有人拾到東西歸還失主,無論失物是金錢還是物品,失主必須按失物價值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二十支付報酬。如果不支付,失主將無法取回失物。拾物者既可以不接受酬金,也可以選擇接受。接收後任何人不能說他貪心,就如孔子所說的一般:只要冒著生命危險救了人或是平常時期隨手幫了別人一把,無論怎樣的獎賞都可以收下,這樣可以鼓勵更多的人去幫助他人。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支付或接受一點點的酬金又算得了什麼呢?並且這個規定還能平衡道德與利益的關係。使得幫助別人的人心裡能夠更加開心,也能帶動周圍的人去幫助他人。讓人們學會先義後利,學會感恩,學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在2003年“非典”期間,板藍根一下子成為了搶手藥,供不應求。不少企業為了眼前的利益,不顧仁義,將價格不停地提高,由每盒2。8元上漲到6。5元至12元之間,有點小城鎮的小藥店,甚至將藥賣到了30元一包。面對這種情況,石家莊神威藥業、華藥集團等公司毫不猶豫的選擇降價,並千方百計的擴大生產規模,平穩市場上的藥價。作為商業性質的企業,他們固然看重利益,但從長遠看,放棄眼前的小利益而選擇大義,更能贏得長久的信譽與更多的利益。果然,“非典”過去後,這些公司的銷售業績一片大好。

在當今社會中,一個人做了好事,但他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只是獲得了周圍人的幾聲不痛不癢的稱讚,誇他道德高尚什麼的。那麼久而久之,便很少有人會去無償的做好事,因為在大部分人的心中,都覺得物質更實在,連幾個硬幣都比道德值錢。社會是殘酷的、現實的。需要利益與道德的平衡,才會有更多的人能喚醒自己心中良知與道德。

所以,在我看來,道德不能少,利益也不能少。只有既有義又有利,這樣才能讓社會更好地發展下去,讓更多的人在做好事的同時,過得更多的動力。

藝術與現實的關係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2字

藝術是什麼?藝術就是現實中美的事物觸動我們心靈,被我們會發現美的眼睛捕捉,並加以昇華而成的。就像不起眼的易拉罐也能組合為POP藝術。

現實又是什麼?現實是我們每天必須做的事情,而其中有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兩類事,就像我喜歡欣賞美學作品,卻不想運用沒聽懂的公式於實踐之中。

雖然藝術和現實的源頭都是生活,但是藝術在無聊枯燥的現實生活中增添了幾分情趣,並加用誇張的手法,將人物、事物變得具體形象。再將它與另一件事物進行對比,從中指出現實生活的不足與理想性的生活。所以藝術其實就是在生活的美麗之處進行加工而成的作品,正所謂“藝術是源於現實而高於現實的。”

每一種藝術品和具有藝術性的作品都是有著現實中不曾有的美與特色的作品,但現實生活卻很難發現美。難道這是因為生活中沒有美嗎?不是,生活中歧視到處都是美。家中井然有序,窗明几淨,擺放錯落有致,這是這是整潔的美。家中的人雖然沒有陶淵明那般超然物外,但是也還是平和灑脫的,這便是閒適的美。這樣的美還很多,需要我們尋找。

羅丹曾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正是這樣,所以才需要我們在生活中洗煉出一對發現美的眼睛,用於發現美並創造藝術。所以藝術其實就是在現實美的之處加以昇華而成。我們每天經歷現實,卻不能感受藝術,那是因為你沒有善待自己發現美的眼睛,也沒用你發現美的眼睛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

藝術與現實的關係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325字

人們常說,藝術源於現實,但高於現實。因為藝術超越了現實,比任何現實都要別具一格。但藝術又源於現實,因此和現實有千絲萬縷的聯絡,是分不開的。

藝術被分為了好幾類:建築藝術,行為藝術,繪畫藝術。建築藝術最能體現出源於現實,建築本身就是模仿蒙古包等加上現代科技,高了現實其實也沒有多少。行為藝術,普通的有舞蹈、唱歌等,能使人從煩惱、忙碌中解脫出來,極端的,都是些不可思議的行動,比如睡在網上,脫光衣服,博物館來拉屎,都是為了反抗,也實在是高於現實了。

繪畫,一開始就是畫神的,而神自然是高於現實,不會存在的,後來雖然會畫人,物體之類很現實的事物,但有些抽象派等,在畫里加入自已的情感,思想,自然超出現實,但也是源於現實的。

故日,藝術源於現實,但高於現實。

今天與明天的關係 篇10

國三作文 ,616字

人的一生是充滿磨難的,正如鳳凰浴火,非死不得重生,即使你今天沒有達到心中的目標,也不要放棄,要記住,明天永遠是今天的延續。

太陽漸漸收斂起最後一束光芒,黑夜開始席捲這座城市,樹葉在飄。離開學校時,路上的街燈已經亮起,來往的車輛和行人之間總透出一種落寂感。一天又過去了,我的心情糟透了,考試失利,聽寫不過,作業本上那刺眼的紅色都使我厚本充滿希望的心一點點冷了下來。

想要跑步發洩,可沒跑幾步圈就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本就糟糕的心情此時像打翻的調料盒,五味雜陳,開始心中抱怒起來:學習不行,連跑步這麼簡單的事都做不好,明年中考拿什麼跟人家去競爭,最後只能落個名落孫山的下場……

回到家,父母並沒有直接質問成績的事,只是道:“幾天下來在學習上有什麼進步的地方嗎?”

“沒有!能不能不要問了!”浮躁的心使我的口氣不太友善。

“沒事,不要在意,明天依舊是今天的延續,明天是新的開始,新的希望,努力吧!按心中的目標去完成,去實現,不要因為一點小挫折羈絆你的腳步。”

有一瞬間,焦躁的心慢慢沉靜下來。誠如父母說的話,明天是今天的延續,雖然你今天沒有完成目標,但是你明天的努力一定會促使你離夢想更進一步。

人生路很長,每個岔路口都有自己的延續,你可以一直回望過去的路卻不可以轉身踏上來時的那條路。

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是一句很俗的話也是沒有什麼人能反駁的話: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時間過得很快,即便如此,我們更要踏實走好每一步,因為生命一直都是延續的。

人與自然的關係 篇11

國二作文 ,433字

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征服與被征服(對立關係),還是改造與被改造(支配關係),亦或是適宜與被適宜(從屬關係),都不是,人與自然是和諧平等(合作關係)。

因為宇宙是我們生命的起源,也是我們生命的家園還是我們生命的歸宿。宇宙中活的生命或死的生命都應該互相尊重,都是平等的。都要和平相處,我們要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自己。

誰能斷言那些汙痕累累的湖泊,不會是人類渾濁的眼淚;誰能斷言那些千瘡百孔的樹樁,不會是人類自創的墓碑;誰能斷言那些漆黑一片的河流,不會是人類自釀的酒。

人類是大自然中非常渺小的一部分,所以人類不應該狂妄自大,如果人類挖掘寶藏,便是自掘陷阱。在宇宙中,一定存在著遠比我們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所以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是相型見拙。大自然能創作萬物,但人卻不能創造一物。人類的智慧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所以人的機體只是宇宙整體的一部分。宇宙是有生命的,並且宇宙中所有物質都是生命存在的形式。

在這,我只想說“人類並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

青少年與父母的關係 篇12

高一作文 ,833字

在現在的生活中,青少年與父母的關係仍是十分受人關注的話題。尤其在現在的網路時代,在人們交流越來越方便的同時,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卻越發的尷尬。就說說現在比較火的溝通軟體“微信”吧,在微信中有些孩子似乎不願加自己的父母為好友,甚至將他們的父母拉近黑名單,父母覺得傷心,而孩子卻覺得尷尬。

我十分能理解材料中孩子的感受,畢竟是同齡人,青少年時期是一個很迷茫的時期,也是一個很敏感的時期。而作出上述做法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不想讓父母看到自己的隱私,或者是與同齡的孩子更聊的開一些,加父母不僅談不了幾句話,還想是一個包袱一樣。我曾經也是這麼想的,但我很快發現我錯了。

這種粗暴做法無疑是傷了父母的心,父母只是想多瞭解自己的孩子,他們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最近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他們想與孩子多一些話題,如果就這樣刪了他們或是遮蔽他們,會增加父母的擔憂,他們也是好心,關心孩子。而且他們更是你的親人,這樣的做法是不是不妥呢?再說了如果說是隱私的問題,現在的父母又不是沒有文化,他們是成年人,或許是有那些翻日記啊什麼的過分的父母,但這能成為青少年們逃避和父母溝通的理由嗎?

如果真的不想讓父母看到自己的個人空間的,當然也不是沒有自己的理由,父母與子女之間總要有一定的空間嘛,但這種事情不是應該我們自己去跟父母說清楚嗎?而且啊,如果是你被別人不知為何拉進黑名單遮蔽了,你心裡會怎麼想?父母想與孩子友好交流,但就是他們走九十九步也沒有用啊,最後一步總得作為孩子的我們去走。

父母與孩子在微信上不愉快的原因還有父母不熟悉微信或是父母與孩子平時溝通不夠。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解除與父母之間的問題,則需要我們與我們的父母一起努力。畢竟人與人之間溝通才是最重要的,父母不是神,他們不會讀心。

至於微信,我要說的是作為父母自己要自度,作為孩子要加強與父母的溝通,能做到父母不用通過其他渠道瞭解你,而是通過你的口來了解你。那他們也不會在乎什麼被遮蔽了,他們真正在意的是與你的溝通。

中國與世界的關係 篇13

高三作文 ,828字

世界,承載了無數國家,也使國家間的聯絡更為緊密。

有人常說“世界因我而美麗”,這個“我”,可以代表我們的中國,中國獨有的中文已逐漸被世界所學習,就像英語一樣成為世界語言,雖然中文還沒有達到那種程度,但我想,在未來,在國際語言中,會有我們中文的一席之地的。就連美國總統特朗普五歲的外孫女,都會用中文聲情並茂的背誦《三字經》了,這就表明中文將成為一個世界潮流,中文是中國代代相傳的傳統文化,它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蘊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它有著與其他文化相互交流與借鑑的“使命”,這使中國與世界的聯絡更加緊密了。

在非洲馬裡,中國工人在援建醫院的工地腎功能熱火朝天地工作著,這個現象表明了中國與非洲之間的合作伙伴關係。“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世界發展潮流,“人類命運共同體”就像中國援助非洲建醫院那樣,讓中國與世界緊密聯絡在一起,不管怎麼走,人類的命運都與世界緊密相關,所以我們中國要與世界緊緊抱在一起,共同發展,相互促進。中國援建非洲醫院,這種樂於助人的精神,是我們中國的優秀品德之一,我認為,我國的優秀品德也會漸漸出現在世界舞臺上,並且煥發光彩。

中國貿易在世界中佔領先地位,這就要感謝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戰略了,在外交中,我國也取得了優異成績,與各個國家成為戰略合作伙伴,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有所涉及,就比如法國某著名百貨公司,人潮湧動,中國遊客爭相購物,這體現了中國人民比較喜歡外國商品,而我國也由此成為進口大國,這使中國與外國的經濟貿易更為緊密聯絡。當然,中國也有出口許多商品,進行商品貿易,讓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與進步。

所以我們要與世界緊密聯絡,併為之而努力,中國與世界的緊密聯絡,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中國正在趕上世界的潮流,抓住發展機遇,形成質的飛躍,緊密聯絡的中國與世界,是必然與偶然的對撞。

人與大自然的關係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842字

前不久,我和家人一起搬進了現在的新房子,因為我鄰居的叔叔和阿姨們都認識我,所以就送給我們家好幾盆花和樹木,又擺上了盆景。我對爸爸說:“我們家都快成植物園了,擺那麼多植物幹什麼?”爸爸笑著說:“植物能吸收我們排出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人和動物都離不開植物,離開了植物就不能生存了。”為什麼人和動物都離不開植物?”人和動物離開植物就不能生存嗎?”我半信半疑,決定做個試驗來解決這個問題。

星期六下午的時候,我拿來兩隻小老鼠,他們很小,很可愛真捨不得那它們做實驗但沒有辦法。我又拿來一個大魚缸,這個大魚缸使用玻璃做的,是爸爸用來養金魚的,但一直沒有買來金魚,恰好我用來做實驗。我把玻璃缸封的嚴嚴實實的,裡面也沒有放植物,也不讓它與外界的空氣連線。我很仔細的觀察,兩個眼珠直直的瞪著小老鼠,只見小老鼠沿著缺壁繞著圈快速的向前竄。咦!小老鼠不是還活得好好的嗎?難道爸爸說錯了?過了一段時間,只見小老鼠繞圈的速度越來越慢,直到停止,最後奄奄一息。頓時,我急忙把魚缸的蓋開啟讓小老鼠換換氣,最後,小老鼠終於醒過來了。我接著放入第二隻小老鼠,再在這裡面放入幾棵食物,然後和上次一樣把魚缸蓋上,我不停打魚缸,只見小老鼠也沒有嚥氣的樣子,而且還在浴缸裡活蹦亂跳呢。我就把它們兩隻小老鼠放在籠子裡了。這個實驗證明了人和動物都需要植物。

我來到一個餐館裡,那裡的人很多,它們都爭先恐後的排隊買飯吃,我也就在那裡吃飯了。吃晚飯我在那裡邊就感到悶得慌,一到一個樹木比較多,環境又好,空氣又清新的地方就感到很舒服。

這兩個實驗都證明了人類和動物有著密切的關係,植物很多的地方空氣也就會很清新,自然會覺得很舒服。植物稀少的地方空氣肯定會不清新,環境也不好,就會感到一點都不舒服。世界上每天,每一個人和動物都要呼吸,但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種一棵樹苗,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生態平衡也會更好。多種一棵樹將會為人們灑下空氣清新的綠地,多砍一棵樹將為人們灑下一片昏暗,也請我們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一起保護我們的大自然吧!

我與經典文學的虛實 篇15

國三作文 ,930字

至此,我於《紅樓夢》的認知總之是狹隘而片面的,一位喜讀文學作品的朋友曾說《紅樓夢》中多詩,叫人讀來晦朔生隱。

其實說來,這位朋友雖知識面廣泛,可礙於市儈的生長環境,不免有些憤世嫉俗。對於她的言談,大約只可聽得三分,可對我大小造成了影響,所以我長久以來規避著《紅樓夢》一類的經典書籍,從未真正閱讀過,便更談不上品味。

《紅樓夢》的誕生時期,位於歷史的交錯階段,運用的是叫人略微難解的古白話。我喜愛魯迅的文學,自然也喜愛他那種白話稍夾儒味的筆風,可面對真正的古白話,我是敬畏而懦弱的,離我們已略有久遠的文字只有在腦中千迴百轉,彎彎繞繞長久才能真正理解。

理解也並不是吸收,倘要將所讀真正吸納,那又是長久的過程,這實在使人疲累。所以我選擇了躲避,遠遠離開那些生動卻令我驚懼的文字,在這軟弱的躲避中,我失掉了許多與美好接觸的機會。

在學校,我的班主任老師正是教授語文。他也是一位善讀之人,四大名著中他最喜《三國演義》。他曾說,他已將此書通讀了三遍,對於每個情節,每個人物都能給出讀到的見解。

同學之中也不乏智流之輩。他們能熟流地解說書中的許多片段,與人談論自己的意見與想法。所以,上課時我最懼怕的便是談及名著爾爾。

我不願暴露自己的淺薄與無知,每當他們提及名著時,那飛揚的神采一遍遍撞擊著我的神經。於是我一次次地暗下決心,要認真讀過這些書籍。可每次轉眼,我都會迅速將其拋諸腦後。所以,我永遠一邊自溺於自卑,又一遍拋卻著努力。

《紅樓夢》被稱為當時文學的巔峰之作。這其中自然不無它的道理。即使現今我還從未真正閱讀過它的原文。了其中滿蘊的中華古典文學之美是可想而知的。關於人物的塑造,它無疑是萬分成功的,這其中的每一個人物獨獨拎出,無一不是經典。

倘若我繼續對它作出任何評價,大概都會顯得做作、僵硬而虛假,即使是我已寫下的這星點詞句,都是對於文學作品評價的一概套路,缺少了許多的主觀意見及真情實感。

此時此刻,即使我當真對此書的某一片段、臨時抱佛腳地寫下一篇評論,也還是少了意義與意境。所以我還是隻寫了自己關於《紅樓夢》的稍許真實。

我一直在網路與作文中叫囂著中國文化的傳承,可實際卻沒有絲毫的作為。這實在自我相悖,或許往後,當真該對我自己的口口狂言與夢想做出真正第改變。

以音樂為話題的議論文 篇16

高一作文 ,1207字

歲月失語,唯樂能言

從俞伯牙的《高山流水》巍峨壯闊,到嵇康的《廣陵散》悲愴淒涼,從貝多芬的《月光》皎皎流霜,到李斯特的《鍾》聲清朗悠長……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音樂從不吝於給予我們饋贈,總有一支旋律於不同時刻與心靈共響。

音樂是美的,它不同於繪畫、書法、雕塑可見可觸,音樂常常是不可捕捉於掌心的,唯一物質的存在不過是那幾行外行人眼中感覺奇異難懂的符號,然而它確實是美的,它用音符,用旋律在人們腦海中憑空繪出一幅幅綺麗的畫卷,有戰時硝煙四起的壯麗沙場,有春泉破冰湧動的叮叮噹噹,亦有暮秋滿地的落葉金黃……音樂描繪畫面,畫面使我們看見音樂,在旋律世界中,我們隨手擷芳,在美的世界中無限徜徉。

音樂是永不過時的通用語言。陳丹燕寫到,她在佛羅倫薩的黃昏時刻,站在廣場邊等待友人,一隊手攜不同樂器的當地人走來,在廣場中央的噴泉邊奏響樂章。沒有文字,沒有語言,只有那一個個跳躍的音符,一串串歡快悅耳的旋律,無需交談,無需詢問,不同種族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們不約而同圍上前去,繞著噴泉跳起舞蹈。谷川俊太郎說:“靈魂在這個世界的故鄉是音樂。”當音樂響起,創作者與欣賞者的靈魂相遇了。伴隨音樂的律動,靈魂嗅到彼此的氣息,相互傾訴與慰藉,心中的噪聲逐漸被悠揚的音樂取代。這便是音樂的神奇之處,人人無師自通,還能借此傳達和交流最真摯的感情,沉浸在音樂之中,我們無須開口,無須解釋,便明白彼此間早已心靈相通,靈魂相依。音樂偉大而不莊嚴,它從不高踞殿堂之上漠視人間,不站在一邊孤芳自賞,更不凝滯幽潭而不湧動,它在不同時間,不同階段,極力迸發其生命活力,打破一切枷鎖,溝通心靈。

音樂最動人之處還是它的力量。音符本身其實並不具備力量,它不像生動的蟲蛇鳥獸,可以盡情展現活躍恣意之美;它不像高山河流,能盡情展現或穩重或靈動之態;它更不像戲劇、舞蹈,能讓人直觀感受到生命的喜怒哀樂。和這些具象的美、力量相比,音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抽象,呆板的。但現實生活中,一個個黃豆芽般簡單的音符拼接成的旋律、曲目,作為傳承和交流的載體,往往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一代又一代聆聽者,並且在潛移默化中讓一個個聆聽者產生心靈上的變化,可以說,音樂的力量,是“潤物細無聲”的力量,它像一股涓涓細流緩緩注入並滋潤我們的心田。

你可以在音樂的世界中覓得春日花,秋山葉;你可以在音樂的山巔一躍而下,潛入旋律的海洋;你可以在音樂的空拍中盤腿而坐,進入沉思的世界;也可以在音樂中找到慰藉與希望的光點,給突然陰鬱的自己增添一點飽和度。

在音樂中,我們獲取美,獲取交流的渠道,獲取治癒心靈的力量;在音樂中,我們見自己,見眾生,見天地。

就讓料峭春風為一早守在門口的彩蝶吹開耶路撒冷的第一朵玫瑰,就讓音樂奏響人生的樂章,讓我們在音樂指引和陪伴下,擁抱更寬廣、更豐富、更自由的世界。

以音樂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篇17

高一作文 ,1081字

吾以音樂道吾心

葉文玲曾說:“音樂永遠是我靈魂的伊甸園。”我深以為然。被生活折磨得心力交瘁時,總會想起那一方靈魂的居所,如寒冬裡的一碗熱湯,煨暖人心。人們常道“人心不古”,說的是人心捉摸不透,吾卻以音樂道吾心,迴歸靈魂的一方淨土。

吾以音樂道吾心,因為音樂連線了情感差異。它如同一方蛛網,交織了萬千不同的情感,但只要一根蛛絲輕輕的顫動,便會如水面上的漣漪,一圈圈蔓延至心底。“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杉溼。”一曲《琵琶行》,將截然不同的人生經歷交織在了一起,一位歌女輕彈那“大珠小珠落玉盤”,一位詩人便回想起種種,黯然神傷,激起強烈的情感共鳴;一首《漁舟唱晚》勾勒出夕陽欲落,漁舟緩歸的遲遲閒景;一段《百鳥朝鳳》,渲染出鳥聲婉轉、千追萬逐的勃勃生機;一支《二泉映月》又如泣如訴,心頭的淒涼悲傷,便如潮水般要將人淹沒。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情感,卻在音樂中尋到了同一處歸所,或泣或笑,或怒或傷,都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迸發出相似的情感火花。所以,音樂最容易被人理解,最能簡單完整地進行內心的自白。

吾以音樂道吾心,因為音樂超越了階級高低。它是一面明鏡,將每個聆聽它的人都明明白白地照出了本質。萊茵河畔的那一間小木屋裡,一位享譽世界的鋼琴師,一個貧窮落魄的小女孩,卻在音樂響起的那一剎那站到了同一個高度;高山流水間,一位琴師,一名樵夫,本應毫無交集,卻在錚錚琴音裡互為知音。在音樂裡,沒有貧富差距,沒有醜美之分,有的,只是一顆顆耐心聆聽的心靈。正如歌德先生所言:“凡是真的、善的和美的事物,不管它們外表如何,都是簡單的,而且相似的。”所以,音樂將人的外表赤裸裸地剝離出來,獨留下最為純真的靈魂,最能顯露真實。

吾以音樂道吾心,因為音樂衝破了文化隔閡。它是一條紐帶,牽在不同的文化兩岸,將不同文化融合交織,匯成生命的汪洋。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聲,漫漫黃沙間的絲路,帶回琵琶、胡笛等多種西域樂器及樂曲。音樂的交流,促成文化的碰撞。用西方樂器小提琴演奏出的中國故事《梁祝》,渾然天成,讓人驚歎。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卻正如富蘭克林所說:“美的欣賞是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的。”音樂的美,不需要語言,只需要深邃的靈魂,不管是黑鍵白鍵,還是粗弦細弦,都是音樂的真善美,都能以音樂的形式道出內心種種。

吾以音樂道吾心,也許音樂樂理有些許晦澀難懂,但吾心,正如音樂美的旋律,和帶給人的快樂,倒是明明白白、淺顯易懂了。

以音樂為主題的作文 篇18

高一作文 ,1075字

音由心生,樂觸感發

從粗獷豪放的陝北民歌,到清秀婉轉的江南小調;從古色古香的唐韻宋樂。到新穎獨特的流行佳曲,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音樂總是人類生活永恆的主題。而我們對音樂如痴如醉的熱愛,或多或少都是因為音樂喚醒了內心深處的一份悸動。音由心生,樂觸感發,正是引起我們對音樂熱愛的共同原因。

音樂猶如一灣港口,為每個疲倦的心靈安撫創傷。葉文玲曾說:“音樂永遠是我靈魂的伊甸園。”當年少的輕狂被現實的荊棘無情刺破,一首《回家》能幫助找回無數換了溫馨的回憶;當奮發向上的激情被逆流險灘所打壓,一首《逐夢》能幫助重拾青春的夢想與希望;當青梅竹馬的朋友變成聚少離多,一首《朋友》能喚醒彼此萬千感慨……音樂能觸動我們的心絃,其實是它“契吾心,合吾感,言吾心聲,故悸吾魂,動吾魄”。樂音嫋嫋,勾起過往千萬事。當音由心生,樂觸感發,每一個受傷的赤子,都能找到真摯的慰藉。

音樂猶如一道聖光,指引人們不斷奮勇前行。貝多芬正是最好的例子——他雙耳失聰,卻立音樂為志,譜下眾多觸人心絃的樂章。一首《命運交響曲》以悲痛又磅礴的音調,訴說著世界的不公,卻又鼓舞著人們前進。彌爾頓有言:“音樂中儲藏著如斯悅耳的催人奮進的力氣。”天才歌手華晨宇,曾遭群眾冷眼相待,卻用自己的音樂打破偏見,激勵自己奮發前進;美國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在名利雙收之後與音樂相守,用音樂批判了成名後的自己,促使自己在音樂上進取。無論是成與敗,得與失,音樂總能找到你的心湖,濺出陣陣漣漪。當音由心生,樂觸感發,每一個迷茫的人啊,都能發現前行的動力。

音樂猶如一本好書,充盈人們的精神。“也許我明白天大的道理,但不及歌詞裡的意義。”音樂通過旋律、歌詞、節奏,不斷陶冶著人們的情操,豐富人們的靈魂。孔子以“禮樂制度”為基,宣揚“樂以治人”的真善美之理。《三字經》因簡單的旋律被人傳唱,“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也因此深入人心。柏拉圖說過:“音樂教育必須把美的東西作為自己的目的來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當音由心生,樂觸感發,每個空虛的內心,都可變得充實而美麗。

來一首悠揚純淳的民謠,找尋心中懷念的淨土;來一首慷慨激昂的戰歌,蕩起胸中豪情萬丈;來一首悽婉哀怨的離歌,共鳴心中的傷懷,釋放昨日的悲苦。音由心生,樂觸感發,內心讓音樂充盈,音樂使內心感動。

文學的世界 篇19

國二作文 ,1054字

在遙遠的天地相接之處有一塊神奇的土地記載著人類浩浩蕩蕩的文明長河。它的身上刻滿了文明的最高境界,它的身上記滿了現實之中的醜惡,它真誠的讚美著真善美,它無情的批判著假惡醜。這裡,就是文學的世界。蹲下來輕輕的撫摸著這片凹凸不平的土地,手指冷如冰,熱如油。

緩緩的移動著腳步,眼前出現了一個有著積水的坑,水少卻清,順著時間向前流去。透過清澈的水,我看見了“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的孔子;我看見了“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曾子;我看見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孟子。只見一句句話漸漸的相匯,慢慢的成了一本書《論語》。它向世人講述了仁義禮智信的最高境界,講述了一個“大同社會”。目光漸漸的移向了旁邊的那個深坑,一譚深不見底且渾濁的死水。水面上漂浮著幾本儒家經典之作被燒後的殘片,坑底似乎還有陣陣夾雜的憤怒的呻吟。水面蕩起了陣陣漣漪,累累痕跡之下是秦朝的暴政,是統治者魚肉百姓荒淫無道,是秦始皇不聽勸告一意孤行,是一批仁人志士慘遭殺戮。水洶湧地翻滾著,在憤怒的譴責著這段罪惡。

加快了腳步,快速的穿越了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久久以後才停住了步伐。眼前是一座凸起的山丘,走在崎嶇的山道上,每一顆石子,每一片落葉記載著古往今來的詩詞歌賦。“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是對友情的懷念;“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士為知己者死的相知之情;“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顆拳拳的報國之心;“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對腐敗社會生活的批判;“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是對愛情的忠貞,對妻子的思念;“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對創造未來的信念……

順著蜿蜒的小道走下山丘,是一望無際的田野。每一株植物都在陽光下靜靜的講述著他們自己的故事。參天的松樹講述著梁山好漢行俠仗義,肝膽相照的豪氣,雜亂的草地默默的回憶著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混亂動盪,幾束野花訴說著那悽美的愛情故事。草叢裡,幾隻害蟲邊吃邊聊,聊著那些為富不仁,不孝父母,貪贓枉法,違法亂紀等令人唾棄的事。天空中幾隻候鳥依舊循規蹈矩的遵守著那些迂腐的規制。穿過田野,則是一片紅紅的高粱映照著革命詩篇的豪情。

有一片土地它與人類文明一脈相承,有一片土地以文學記載著歷史,有一片土地是現實與夢想的結合。這裡,就是文學的世界!

文學的路 篇20

國三作文 ,824字

科舉不第的蒲松齡寫起了《聊齋志異》,在文學的路上與妖魔鬼怪結伴同行;魯迅看不慣民族危亡恥辱,棄醫從文;蕭乾作為記者在外跑腿之餘筆耕不輟;豐子愷揮毫墨畫也妙筆行文。為何大凡讀書不見出路者多以文為生,寧屈從方寸土地,筆墨紙硯和教書匠?文學的路因從古到今的安貧樂道者、修身養性者、國學文師開闢求索,通向遠離塵囂接近大眾的境地。

文人的日子清貧安逸,如曹雪芹連稿紙都難求,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說酒都買不起,近現代的文人過得好些,僅僅過得去而已。他們沒有墜入塵網,加官進爵,會海文山,而是信筆直舒胸臆,熟讀詩書廣獵名著,不與媒體勾當,“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在學校教書的兼作詩人、作家、文藝評論家的也不少,劉心武、易中天是現今的典型代表,再往前有魯迅、朱自清、冰心,白天用粉筆抖出學術,晚上用筆桿流露思想,沒閒工夫探親訪友,閒話桑麻。但往往一部新作出來就掀起一陣狂瀾,讀者爭先恐後來買,找簽名,寄信問長短,忙得不亦樂乎。這也是多年甘耐寂寞埋頭寫作的回報。這種既算兼職又算正業的狀態,不至於使文人潦倒,一窮二白去乞討。這種日子不用說就難熬,尤其是足不出戶,閉門造車時,別人就無法想象的孤單,運筆如開車,用腦如驢磨豆腐,趕出來的稿千窮百遍的重新整理,改完後一筆一劃謄錄,不象現在對電腦敲鍵盤不過,對於寫作用手或用電腦都一樣吃力,因為作家的腹稿都不比古詩人,靈感一到如定了婚,作品是遲早嫁過門的。

一個時代的思想不同於其他時代,文人在思想的潮流裡擊水盪舟,有的順主流,有的背主流,即使被排擠在旋渦裡掙扎也生生不息,堅持自己的真理,讓時間作裁判,支流也能貫穿南北,橫跨東西。這種文人不如說是戰士,而豈敢小覷他是書生。他雖然和別人走在同一條路上,但他卻獨闢蹊徑,不怕攻擊批評擠壓,少人走的路不僅壯膽而且新奇。

文學這條路怎麼走都走不完,只有大發現,大收穫。有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有的著作本身德高望重,有的默默無聞,工作了自己知道,不論如何,這條路被多數人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