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精神世界更美好相關作文20篇

閱讀讓精神世界更美好 篇1

國二作文 ,974字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成了我快樂的源泉。——題記

書是我的良師益友,與他相伴,使我增長了知識;與他相伴,使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與他相伴,使我懂得生命的意義。閱讀讓精神世界更美好。

我小時候閱讀有時竟忘記了吃飯。

有一天,爸爸剛買回一本神話故事書,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插畫單行本。我被孫悟空機智勇敢的舉動所深深吸引。孫悟空火眼金睛三次識破白骨精的陰謀詭計,唐僧聽信豬八戒的讒言而氣走孫悟空……這一個又一個的場面生動感人,不禁使我拍案叫絕。當時我在上幼兒園,還不識幾個字,但我依著拼音讀了一遍又一遍。

媽媽在廚房幾次催我吃飯,我竟然沒有聽見。後來媽媽有事出門,我仍然無動於衷,直到她回來走進房間奪下我手中的書,我才恍然大悟:早已過了吃飯的時間。

從此,我愛上了閱讀,每次爸爸外出辦事,我總會對他說:“不要給我買零食和玩具,給我買好看的書就好了。”

閱讀有時使我消除煩惱。

記得上小學三年級時,我與同桌發生了矛盾。同桌新買的橡皮不翼而飛了他就懷疑是我拿走了他的橡皮,並去老師那裡告狀。上課時老師對此事半信半疑,我也含糊其辭解釋不清,當時我心裡很是願望和委屈。到家裡我也無心做功課,隨手拿起書桌上的一本《少年維特的煩惱》。作者歌德筆下的維特彷彿真正地出現在我的面前。我的煩惱雖然與維特的煩惱相比微不足道,但我相信,我能找到比維特更好地方法自我排解煩惱。想到這,我的心坦然起來。

閱讀,使我豁然開朗,拋開煩惱,振作精神。

閱讀,更使我知書達禮,對古代聖人名賢充滿崇敬與愛戴。

進中學以後,我對古詩古文產生了莫大的興趣。我為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的豪邁氣概而激勵;我為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豪放張揚而慨嘆;我為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情深志堅而感動;我為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心繫國家的遠大抱負而折服。

閱讀,告訴我許多古代名賢聖人為國、為民,為家、為己的勵志奮進的豪情。

書,如一泓清泉,盪滌心靈的塵埃,以他那獨有的魅力啟發著我,激勵著我,感動著我,載我揚帆起航,帶我搏擊風浪,領我經歷風雨,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巨大的成長。

讀書,讓我的世界更美好 篇2

演講稿 ,811字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讀書,讓我的世界更美好》。

臧克家說“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是啊,書,就像一條帆船,承載著我們駛向成功的彼岸,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書,就像一把鑰匙,帶我們開啟通往智慧寶庫的大門。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可以說,是書這個最好的朋友,裝扮著我的世界,陪我慢慢長大。沉浸在書的海洋中,讓我們感受到書中的世界是那巍巍崑崙,是那草葉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那古城舊都中嫵媚動人的牡丹,更是那山重水複後的柳暗花明。讀《三毛流浪記》,讓我對祖國解放前在國民黨統戰下的黑暗生活有了深刻的認識;讀了《西遊記》,讓我體會到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人人平等自由的美好生活的嚮往;讀過《魯濱遜漂流記》,讓我不得不感嘆與佩服主人公驚人的創造力與過人的毅力和膽識;讀完《海底兩萬裡》,讓我充滿了對海底世界的無限好奇與探究…………

就這樣讀著讀著,我的眼睛從此愛上了旅行。她變得不再安分,想遨遊更廣闊的世界,想閱盡世間繁華,而這一切,只有好書才可以滿足她的願望。從此,我的書以快速增長之勢一天天變得龐多起來,而書架的負擔卻越來越重,父母可憐她那小小的身軀承受不住這“噸位”,便給我提出一個小建議——“書非借不能讀也”。我恍然大悟,對呀,交換閱讀才能讓我的世界變得更大,我的知識變得更豐富,我的眼界變得更開闊!之後,我便結識了一幫書友,我們時常聚在一起,互換書籍,交流知識,共享快樂!

我愛讀書,我不願做井底之蛙,我愛讀書,我不願當沒有彩翼而失去自由的小鳥,我愛讀書,我要讓我的世界充滿書香!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愛上讀書,讓自己的眼睛變得絢彩起來,讓自己的世界變得更美好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閱讀讓寒假生活更美好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6字

我自認為假期是讀書的最好時光,所以每一個假期我都制定了讀書計劃,今年也不例外。在寒假裡,我的目標是讀更多的好書,老師推薦的書目中,有《蘋果樹上的外婆》、《電話裡的童話》、《時代廣場上的蟋蟀》等八本書,我十分開心,因為我喜歡閱讀。

為了集齊這八本書,我每天行走在茫茫書海中,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集齊了。它們就像一個個知心朋友將陪伴著我。一拿到書,我就開始認真閱讀,細細品味。

書中的故事有寓言哲理,生動有趣。如:《魔法灰姑娘》,書中主要講到;愛拉從出生就得到仙女子的一份恐怖的禮物—服從。她以機智和勇敢,尋求脫離這個控制,如何與咒語進行抗爭,最終與王子過上幸福的生活。我想;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愛拉那麼機智勇敢,那麼善良,那麼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天使雕像》這本書了。書中的主人公克勞迪婭和弟弟傑米厭倦了千篇一律的枯燥生活,離家出走後,到戒備森嚴的大都會博物館,如何去尋找天使雕像的親手製作者的過程。克勞迪婭尋找真相的事情讓我深有感觸,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碰到困難,要去克服,要去堅持,總有一天,一定會成功的。

書就像一位老友,給予我安撫;書就像一艘小船,帶我駛向遠方;與書為伴吧!讓我們一起,和書去迎接嶄新的明天!

閱讀讓世界更美好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390字

一本書,只要翻開它們,便會發現裡面藏著一個個既獨特又完整的世界,當你的一隻腳跨入了這個世界,緊張的學習就會被你暫時拋在腦後。

每當我寫完了所有作業,便會隨手抽出一本書津津有味的閱讀著,我想,這應該就是習慣吧,然而在那時候,我感覺我的靈魂也參與了這次有趣的閱讀,眼皮也似乎十分成全我們,連眨都不眨。盧格曼先生曾經在報刊上發表過這樣一句話,使我也對此產生共鳴:“書籍是與我們的左半腦進行交流,而電視使我們頭腦中理智的部分進行休眠。”所以只要我還喜愛閱讀就不會經常碰電視。每當我生氣或者傷心時,閱讀各種各樣的書籍總能使我的心情放鬆,“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可能就是形容這個的。

有些書已經看過幾十遍,可我一直堅信一句話:“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反正我覺得對於我,最大的享受就只有閱讀了。

閱讀讓世界更美好 篇5

國三作文 ,1105字

世界上美好的事情有哪些呢,我一直在想。

翻開了手中的書,這本青春成長中的勵志小說——《我們終將獨自長大》。主人公是一個少女,她的長大,大概就是內心孤獨的少女感受到了世界的愛,並回以愛吧。當然,從書中得到的,不僅僅是這一篇故事。

我為什麼會選擇一本小說來講閱讀呢?

拋開這個問題,首先我想講的是關於書中的文筆。像剛開始時對場景的描寫,又或者是易揚昏迷在醫院時對周圍的環境描寫,以及小說的中心對話,如何連貫自然地寫出富有感情的故事,如何讓故事的感情流露出來,在這類書籍的閱讀當中,我想我的收穫還是很大的。不管是人物的刻畫,還是各種描寫,當他講我感動的哭出來的時候,我基本上就肯定了他的感情已經完全成功流露進去了。

書後我也看了作者所寫的內容,作者也有提及他在寫書的時候對選材的思考之久,以及寫的入情時自己也哭出來了的事情。

其次,我再來講講故事的本身。大家似乎都覺得小說是不值得提倡閱讀的,我想反駁這個問題。小說也是分好壞的,這就相當於好書與壞書的區別。在書籍的選擇上,我想我會選擇有幫助的,有感情的書籍。小說的好壞在於故事的本身。我來講講我所說的這本書,它拋開了誇大不切實際的內容,它就是平淡的敘述了四個少年的成長。我記得祝融隱忍的心事,從不言說的溫柔,終是化成陽光下的守護。易揚在海上逐浪,終於望見聳立在霧霾前方的引路燈塔。

記憶猶新的大概就是許寶榛做的一個夢了,夢裡的大家還是那個最純真的時候,大家就一直待在那個回不去的公寓裡,一直待在一起,那是她最美好的溫暖回憶了吧。

每一個少年的成長,都是一段各自懷有心事的故事。

我覺得故事的關鍵就應該看故事,然後再去分析感受它的寫法,感受妙的地方。現在大多數人看書的目的似乎再也不看內容,只是帶著“這段描寫好”,“那篇細節好”的目的去看書,卻不看整體的故事情節,說著故事怎麼樣怎麼樣,卻忽略了真實的感受和本質的內容,這樣的閱讀一點都不美好。

閱讀本身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它能讓你知道“而那些陪伴我喜怒哀樂的人,隨著命運的顛簸,隨著時間的逝去,慢慢的一個個走出我的生命”,它能讓你感受一個世界的美好,讓你認清社會的本質,讓你提升了自身的修養,等等。

其實開啟書,就是開啟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小小的世界裡,修養心境,提高自身,感受美好。

美好的人、事、物,優美的文字,感人的故事……

一本書,已經足夠讓人覺得——世界真美好。

世界還能更美好,只要你多去感受文字的美妙,我提倡多閱讀,多創造,這個世界會因閱讀變得更美好。

愛讓世界更美好——讀《不要讓愛你的人失望》有感 篇6

讀後感 ,994字

讀了中國感恩教育終身推廣第一人彭成老師的《不要讓愛你的人失望》一書,深受震撼,感觸頗深。

這是一部草根英雄的成長神話。神話中的主人公將許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一個交完學費,只剩下五十元的貧困生,卻快樂地生存下來,並創造了屬於自己的人生財富;一個沒有任何社會背景,只有中專學歷的農村孩子卻成了省級電視臺的知名記者、導演;一個僅會說幾句簡單英語的門外漢,卻將世界英語口語教育品牌李陽瘋狂英語經營得紅紅火火;一個連普通話都講不標準的人,卻立志有朝一日站在聯合國講臺上向全世界發表感恩宣言……

或許彭成的人生閱歷並不夠豐富;或許他的智慧也並無過人之處;或許他的故事還不夠傳奇。但這一路走來,他是以感恩為槳,以愛心為舵,駕馭著快樂的航船,使向成功的彼岸!

人生很多時候,“智慧”可能失敗,“天才”可能無能,“棟樑”也許只能凍在一邊涼快;“優秀”可能只是優先生鏽,甚至“希望”也可能成為絕望。這個時候如果心中充滿了感恩和愛,就能憑著堅強的意志,邁著穩健的步伐,懷著勇氣和熱忱,朝著認定的目標,全力以赴去做好。哪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也永不後退、從不放棄。當別人停止前進時你仍然堅持,當別人失望時你仍然前行。心中有愛,懂得感恩,就能為你的人生帶來轉折,於是,不可能成為可能,危機成了機會,事業成功了,心靈快樂了。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係的冷漠,所以每個人應該學會感恩。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寸暉”。感恩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思想境界高尚的體現。能知感恩的人,也必有懂得真善美,分辨是非的最起碼的覺悟。“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永懷感恩之心,才能從各個方面獲得更大的回報。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父母給予我們最真摯、最無私的養育之恩,作為子女,難道不應該感恩含辛茹苦的父母嗎?是父母賦予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養我們成人,一個連父母都不愛的人,又怎能奢望他愛社會、愛國家?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養成感恩的習慣,學會感恩等於架起了做人的支點,它讓我們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國之恩,要報效祖國;感念自然之恩,要學會和大自然和諧相處。心存感恩,才會收穫真正幸福美滿的人生。

有愛,就有意志上的堅持、行動上的百折不撓、英雄般的責任感。心中充滿愛,充滿感恩,世界才會更美好!

文化的融合讓世界更美好 篇7

高一作文 ,1014字

在這個科技突飛猛進的國度裡,隨著時代的變遷與推進;文化的發展,全球經濟化狂潮的席捲而來,“融合”這詞已不在是說說而已,它早已進入了人們的心尖。”深入到了人們的骨髓。

彼時千年,在《鑑真東渡》裡,回到盛唐時期。鑑真六次東渡,他帶去佛教經典以及建築.雕刻和醫學等知識,對促進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佛教與醫經也有著緊密的關係。佛教以慈悲為懷,不僅要治世人的“心病”,還要治世人的“身病”,所以佛陀被稱為“大醫王”。《法華經》上說“多聞有智慧”,懂得醫方明等,是智慧的表現。特別是大乘佛教修菩薩行的出家人,為了自度度他,自覺覺他,要把“於諸病苦,為作良醫”作為一種自覺的行動。由此可見,他是一個深入到名族靈魂的“融合。”這種歷史輪迴的是一種成功的現象。

融合,他就像一隻無形的手,在無形之中,早已與這個時代融為一體。

在《德國式閱讀的力量》裡,德國隨處可以看到正在閱讀的人,車站、咖啡館和草坪,這不僅侷限於校園,而是任何場所,似乎每個人的揹包裡都有一兩本書,只要一有時間,他們就拿出來讀讀。如果你在德國生活,你一定知道這裡的圖書是多麼昂貴。

說到他們對閱讀的需求知識的融合,不得不談及到我們中國了,在這個充滿科技創新的國家裡,手機成為了我們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每天有多少青少年對著手機“埋頭苦幹”,看小說,也不願意多看一兩眼對自身有用的書。說到閱讀量,更是令人咋舌!中國人每年每個人平均的閱讀量是一本書,甚至是零。若說想要像德國人那般與書本精髓的融合;答案不言而喻,那簡直是天方夜譚!魯迅的《拿來主義》裡有說過:“取其精華,去其槽帕。所以,我們應該向德國人學習,閱讀永恆的書,吸取書裡的精華,來對自身文化不足的填補!去掉看小說的不良習慣。也相當於是去其槽帕。因為融合是人與人之間的靈魂,文化與文化之間的交流。

融合,無關時間,無關事情。他只是願與不願,想與不想。我深喜北島先生那首叫《生活》的詩,只有一個簡潔得不能再簡潔的字:“網。”可他卻勝過了千千萬萬句話!我認為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裡,我們不應該把忘了最終目的的“融合”稱之為融合;不該為自己找了那麼冠冕堂皇的理由來矇蔽自己。我們該是要理解融合的真正涵義。

我們不該被這個時代給網住,我們要像蜘蛛那樣,與網融合的同時也要掌控那張網,而不是,蝴蝶,飛蛾,蚊子……諸多此類被網住的昆蟲。因為這個世界的進步創新需要我們,而我們需要知識文化的融入來補足世界的需要。

友善讓世界更美好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789字

事實證明,沒有核心價值觀,再豐裕的物質生活也可能會讓國家社會迷失。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二十四字高度概括,分為十二個主題,讓我來告訴價值觀的其中之一—友善。

那麼,怎樣才算友善,友善有什麼作用呢?你想知道嗎?想就好好品讀下文的故事吧!

前段時間,一名阿婆突然暈倒路上,周圍路人齊心合力幫助救護。最先發現阿婆暈倒的是金域雅軒一名女業主,當時她正接孩子回家,突然間聽到背後有人摔在地上的聲音。她回頭一看阿婆已躺倒在地上,這名女業趕緊召換小區的保安過來幫忙救護,現場幾名中學生同時致電110。

“來,用衣服給老人墊著頭,地上冰涼”,有人脫下外套給老人當枕頭,有人蹲下身搓揉著老人的手腳,以防受涼。“找老人的手機通知她的家人”。當翻老人的簡便手袋找不到老人的手機,大家合力想辦法找,一是通過小區物業人員拍攝老人圖片發上小區業主群,擴大尋找範圍;二是做好找不到阿婆家裡人的準備,安排人員跟隨救護車到醫院陪護。不一會,救護車到了現場,救護人員迅速對阿婆進行搶救,老人沒有什麼大礙,慢慢甦醒過來,慢慢講出來她的家庭住址和相關的聯絡電話。

從阿婆的話語中得知,她的兒女都在外地,家裡只有一個年邁的老伴相伴。“她血糖低才導致暈倒,謝謝大家的及時幫助!”拄著柺杖的老伴趕到阿婆身邊連忙向大家道謝。隨後,幾位路人得知阿婆的情況,紛紛提出願意留下來當陪護……

從事發到阿婆被抬上救護車,整個過程大約20分鐘,現場沒有一個人當看客,連路過的司機大哥都主動下來幫忙。本都是不相識的人,本可一走了之,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本還可以直接視為不見。但現場的好心人都一一展現了中華傳統美德—友善。讓老人脫離了危險,讓社會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友愛。

友善不需要你做多偉大的的貢獻,不需要你是什麼偉人,只要你小小的行為,對人友好,為人善良,你就做到了友善,至此,社會會更加和諧,世界會更加美好!

共享,讓世界更美好 篇9

國一作文 ,903字

信步行走在大街小巷,幾乎在每個公共停車區都可見一輛輛摩拜單車整齊地列著隊;恣意奔走在體育場館,總能見到一隻只共享籃球在運動健兒們的手下歡快地跳躍;無意路過那條小路,共享書店坐落一旁,一本本共享書籍安然地憩息在書架上……

共享資源隨處可見,它已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給我們帶來無窮的益處。

共享,是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的百寶書。有限的資源,人們共同享用,就給儘可能多的人帶來了便利,最大化地實現了共享資源的價值。代步工具不在身邊,路途又較遙遠?共享單車來幫忙。想訓練籃球技巧,又沒錢買好籃球?共享籃球助你擺脫困境。渴望文化知識的汲取,又想省錢?共享書店讓你一舉兩得。在出行、運動、精神享受等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方面,共享資源均能給予我們偌大的幫助。

共享,是連線人與人之間和諧美好關係的紐帶。平日在家中,我們一直使用著屬於自己的東西,作為獨立的個體過著自我的生活。而當我們進入公共社會使用共享資源時,目睹共享資源經數不勝數的人們利用後,兀自如初般整潔完整,是否會從心裡湧起一股暖意?與此同時,這些共享資源經使用後也會有與原本不同的地方—它帶上了人情的溫度,使我們深受觸動與感染。在這個龐大的社會中,我們與太多的人素不相識,卻又共同擁有共享資源,小心翼翼地將它呵護維繫,此般感受,豈不美哉?

共享,是社會公德的驗金石,更是鍊金師。雖然絕大多數的社會公民都會小心愛護共享資源,但也不乏個例。共享資源受損、失缺或被蓄意破壞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共享資源是每個公民都有權利使用的,正因如此,對待共享資源的態度也能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素養。共享資源被我們使用時,我們便是它的“主人”,有權支配它,但無權掠奪或破壞它。但確實有一些人缺乏這樣的道德認知和自我約束,而有道德有自律的人們,應用自己的言行教育感染他們,相信他們也能夠學會去愛護社會公共資源。

共享,給予我們便捷、溫暖、考驗與砥礪,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理念,讓我們學會變得更好:懂得分享、善待、感恩……

共享資源正像我們的世界,我們共享這個世界,世界帶給我們美好,教會我們成長。所以我們更應該感恩這個世界,善待這個世界。

我們生活在共享時代。共享,讓世界更美好!

讓世界更美好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2字

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爸爸拿回一個小盒子,放在桌子上。過了一會兒,這個盒子像長了腳似的,在桌子上跳動。我問爸爸這是怎麼了,爸爸說:“裡面有隻小鳥,你拿去玩吧。”鳥!我高興極了,立刻把它放到鳥籠裡。

它長得並不漂亮,一身黑乎乎的羽毛,只有翅膀透出一點綠光。頭上戴著一頂“白帽子”。我問媽媽:“這是什麼鳥?”媽媽說:“這種鳥叫‘白頭翁’。”也難怪它叫“白頭翁”,因為它頭上確實是白色的。

起初它在籠子裡東跳跳,西跳跳。左看看,右看看。過了一會兒,便開始在鳥籠上啄來啄去。我想,它可能是餓了,就把小米放到了鳥籠裡。誰知它不領情,吃了兩口就不吃了。我以為它不喜歡小米,就拿來一片青菜。它卻弄了好幾下也不吃。我又想,也許它不餓,是口渴了。於是,我像僕人一樣給它端來了水。它這次卻乾乾脆脆地不看一眼。我認為,它可能怕生,就去上學了。放學回來一看,食物、水都不見減少,怎麼辦啊!

第二天早上醒來,它的食物終於少了一點兒,但它一直望著外面,似乎在想如何才能回到鳥兒的領地—藍天。它的目光裡透著對家人思念。一份同情襲上心來。我開啟籠子,對它說:“小鳥,你自由了,快走吧!”它聽了,飛出鳥籠,回到了湛藍的天空中。

接下來的幾天中午,在我家的陽臺上,都能看見一隻白頭翁繞著我家飛翔。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謝謝你把我放回到了大自然。”

你看,鳥兒也會感恩。對於給它自由和快樂的人們,它也會記在心上。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熱愛小動物,熱愛大自然,這世界就會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