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釵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金陵十三釵觀後感 篇1

觀後感 ,653字

今天,我又再次重溫了這部電影—《金陵十三釵》。

1937男,日軍侵佔著中國南京,千萬條生命死於日軍手裡,這就是當時的南京大屠殺。《金陵十三釵》講述了一群剛從日軍手裡逃出來的女學生來到了教堂,和她們一起來的還有為神父遺體化妝的美國人約翰米勒,這時還有十四個風塵女子強行進入教堂避難,最後為了保護那群女學生,她們梳妝打扮去了日軍營地唱歌。

看完了整部電影,讓我印象最深刻,最佩服的人就是王墨,這個風塵女子,在最危險的時刻,她勇敢的站了出來,她忘記了她的職業,她忘了她的安危,她忘了她的生死,卻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中國人。在女學生們準備集體自殺的時候,她立刻阻止了她們,同另外十三名女子替女學生們去了日軍營地。或許有人說,去日軍營地不是送死嗎?對,她們就像是去送死。可是為了女學生們的生命,為了新一代的希望,她們也是在所不辭。

南京大屠殺可想而知,戰火硝煙,血灑戰場,在那個多彩大窗戶的教室裡,在那個古鐘聲聲的教室裡,見證了她們的勇氣,她們是英雄!

當我來到了南京,歷史的悲憤好像都湧上心頭,當導遊與我們講起《金陵十三釵》的故事時,好像又回到了那個畫面中,十三個女子毅然坐上了車,開向了不歸路。回到今天,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在這一刻我更加強烈地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勇氣和團結。

在國歌響起的那一刻,心中就像被沸騰著的熱血填滿,我們不會忘記大屠殺那一年,1937年;更不會忘記今天屬於我們的榮耀。讓時間停留在這一刻,永遠記住輝煌的這一年,此刻讓我們盡情綻放!

小人物的大愛——觀《金陵十三釵》有感 篇2

觀後感 ,827字

《金陵十三釵》真的是一部很震撼人心的電影。

銀幕上的場景觸動著我的視覺神經,自己彷彿也處在那個動亂的年代,那個極度的煉獄中。

沉淪的南京依舊充斥著熱血,因有勇士與他存在繼續與日本軍做著殊死搏鬥,我因哪怕只剩一人也要與敵人同歸於盡、不惜衝在死亡的前線保護教堂的女學生的中國士兵而感動,因他們的痛而痛;為日本軍隊在南京到處搜抓女學生,對女性如牲畜般的蹂躪、殘殺而而激憤;為那些逃命的淪落風塵的女子在最後關頭挺身而出代替女學生的去參加日本軍隊所謂的慶功宴而對他們激賞,同時又為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徹骨的辛酸和深深的無奈。

電影院中的我只能靜靜地坐著,默默強忍著想哭的衝動,整顆心都是那麼的沉重和苦澀。

回家的路上心久久不能平復,想哭卻不知為了什麼,可能是為了那些慘烈犧牲的戰士而哭,可能是為了那些慘遭日本軍隊殺害和蹂躪的女性而哭,也可能是為了中國大陸上曾有過這麼深深地煉獄,同時也為中國的統治腐敗而哭,為統治者的無知而哭,為日本侵略軍的愚忠而哭,他們似乎已經喪失了“人之初,性本善”這種人性的基礎,那是何等的悲哀啊!

最終電影並沒有交代那些那些代替女學生去日本軍營的女人結果如何,只是交代了女學生最終是如何在外國人的幫助下順利逃離了南京,些女人或許是活著出來了,或許是被那些日本軍給殘殺了,相比前者而言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但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寧願相信前者。

偉大的祖國孕育了我們,但是一場炮火轟擊了我們的國門,偉大的土地印上了印上了侵略者的足跡。中國人民拿起了我們的武器,和他們進行了戰鬥,可是,那些自以為是勤勞、勇敢的官僚們卻一味的退縮,才造成南京的悲劇!如果當時每個中國人民都敢於拿起自己的武器去對抗我們的敵人,那麼中國也就不會被摧殘到如此境地。

在如今這個和平的年代,作為中國人,我們不能忘記屈辱的歷史,要時常保持警惕,關心國家大事,關注世界上的發展趨勢,尤其是對於帝國主義國家更是不能失去了戒心。古人說得好“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現在的我們更需要的是居安思危。

一位美麗的女人——《茜茜公主》三部觀後感 篇3

觀後感 ,753字

《茜茜公主》算得上是一部老電影了,它的畫質、環境、裝飾,將人帶進了當時奧地利的皇室,使人身臨其境。

它主要講述了茜茜當上皇后的過程、用她的仁愛讓匈牙利成為了法統上與奧地利並肩的王國、以及後來走訪匈牙利,戰勝病魔的故事。

在我眼中茜茜是一位十分偉大的女性:她十分美麗,眼中充滿著善良與天真,她可愛、迷人,就像是一位仙女;她十分善良,熱愛著大自然中每一個小生靈,走訪民間時,總會幫助受到苦難的老百姓;她十分的仁愛大度,正因為如此,才匈牙利成為了法統上與奧地利並肩的王國。

她的一生都在做好事:她關注當地的育嬰房,幫助窮人……在百姓眼中,她是一位無與倫比的皇后。

令我影響最深的是在第三部電影結尾的最後情節,在他們走訪義大利、威尼斯的時候,邀請當地皇室貴族觀賞歌劇,但因為當時與義大利屬於敵對狀態,幾乎所有的人都非常不待見奧地利,所以當地受邀的貴族聚在一起,打算把邀請函都給他們的下人(馬車伕、廚娘、女僕……)。當天,僅僅只有看熱鬧的一位貴族來了,在開始時,本應該演奏奧地利的國歌,但那些“受邀”的人們“別出心裁”地唱起了《自由頌》(對當時奧地利有諷刺意味),但這位皇后鎮定自若地坐在那裡,等所有人唱完坐下後,大氣地鼓起了掌,事後,她舉行了接見會,用她的聰明才智,讓那些義大利貴族鬧了個大笑話。

這件事情茜茜公主用大氣與教養化解了尷尬,反而讓那些看熱鬧的人們無地自容,同時也讓別人更尊敬這位皇后了。

在以前,自己對“美麗”這個詞語的認知似乎只是“外表美,心靈美”,但看了這部電影后,我發現其實美麗有許多的方面,端莊大氣是美麗,有教養是美麗,有智慧是美麗,有愛心也是美麗。美麗其實包含在許許多多的方面,一個真正美麗的人也會在許多方面令人讚歎。

在我眼中,茜茜公主是一個十分美麗的人,我也要向她學習,擁有自己的美麗!

二十四孝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1024字

俗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有多少的孝子的感人故事震撼著我們,激勵著我們,鞭策著我們。從而讓我們懂得了應該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常懷一顆感恩的心。

《二十四孝》中有許許多多感動人心的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蘆衣順母》。這篇故事中的孝子周閔損生母早死,父親為他娶了一位繼母,繼母平時待他非常不好,經常虐待他。繼母后來又生了兩個弟弟,冬天的時候,繼母為兩個弟弟用棉花做棉襖,給他做的卻是用蘆花,後來父親知道繼母虐待周閔損,便要休了她,周閔損連忙位繼母求情。繼母非常感動,之後,待他如同親生兒子,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

周閔損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兩個弟弟,如果繼母走了,弟弟們就沒人照顧。通過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周閔損是一個懂事的孩子,懂得體諒他人,懂得顧全大局。

和周閔損相比之下,我自愧不如。記得三年級的時候,媽媽帶我去買衣服,走著走著,我突然看中了一件連衣裙,很好看。我便硬纏著媽媽給我買,媽媽帶著我走上前去,拿起這件裙子問:“這件裙子要多少錢?”“200!”老闆伸出兩根手指說。這時媽媽立即把裙子放回衣架,跟我小聲說:“我們先去看看別的衣服,好嗎?”“不要!”我堅決地說。手一直攥著裙子的角不放。“我們先去到別家看看,等一下再來買呀!”媽媽和我商量著說。“不要!不要!我不要!我就要這件,我就要!”我倔強地把臉扭到一邊,把耳朵堵上,不再聽媽媽講話。媽媽見狀,輕輕嘆了口氣,走上前去說:“那就要這件吧!”我一聽到這句話,開心地笑了!現在回想這件事,十分慚愧。家裡只有爸爸一人賺錢,維持生活,養活我們姐妹三人。那時的我真的太不懂得體諒父母了,太不懂事了。只知道為自己,不懂得為大人們著想。

也許,“孝”這個字在現在人心裡,已經漸漸淡漠了。有些人認為父母賺錢養家為我們是天經地義的!但是他們都錯了,以前的我不懂事,但隨著年紀的增長,我也漸漸懂得了父母的不易。父母給予我們一切一切,不求回報,給予我們無限的愛,我們要懂得感恩,懂得回報給予我們生命,給予我們一切一切的人—父母!同時我們也要懂得體諒他們,體諒他們的不易。所以我們在家要多多為父母分擔家務,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們不是冷血動物,我們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我們要懂得感恩,懂得回報!“孝”自古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我們要繼續發揚這種傳統美德,讓它一代一代地流傳下去,成為更多人的座右銘,讓更多的人知道孝是一種多麼高尚的品德!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觀後感 篇5

觀後感 ,626字

今天,我觀看了普希金寫的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人不能貪心,否則就會一無所有。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漁夫和他的一位老太婆生活在大海邊,一天,漁夫出海捕魚,網撒下之後撈上來一條美麗的金魚。金魚突然開口說話了,說:“老爹爹,您放了我吧,我可以完成你的願望。”漁夫什麼也沒要,就把金魚放回了大海。

漁夫回到家,把剛才的事告訴了老太婆,於是老太婆開始向金魚索要木盆、新的木房子、做貴婦人、做女王,最後又要當海上的女霸王,讓金魚來當她的僕人,結果是竹藍子打水一場空。

如果老太婆不那麼貪心的話,她也不會有這樣的下場。在現實生活中,這樣貪心的人比比皆是,就如貪官,就可以看到他們的下場與故事中的老太婆是多麼相似。

貪心就是犯罪的根源,貪心就是沼澤,我們的慾望越多,就會陷得越深。有句話說得好,“貪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

聽老師講了一個案例,有個13歲的男孩殺了自己的母親,我很納悶,究竟作案動機是什麼呢?他在小時候住在爺爺奶奶家,他的爺爺每天給他零花錢。最後他要的越來越多,這時爺爺無力支付,他就開始學會偷竊,當別人發現時就告訴他的爺爺,可是他的爺爺不信,別人也沒有辦法。他的媽媽知道後,就開始嚴格地管教他,於是他對母親產生了強烈的恨意,最終把他的母親殺了。這種事情後果太嚴重了,真可怕!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他爺爺對他的嬌慣與縱容。

收穫要靠自己的勞動,不可不勞而獲,不能總想著天上掉餡餅,否則,就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觀後感 篇6

觀後感 ,615字

經過四十年改革開放,我國的變化舉世矚目,國際地位一越而升,國民經濟持續發展,文化產業欣欣向榮。當看完改革開放大會實況直播,我被深深震撼。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可能有很多個四十年,但從1978年到2018年這四十年,是們極不平凡的四十年,這是一段大家共同見證並且置身其中為之奮鬥的四十年。

改革開放,讓每一個普通人獲得了幸福感。習總書記在講話中說,“糧票、布票、副食本、工業券等百姓生活曾經離不開的票證已經進入了歷史博物館!”的確,在計劃經濟時代,糧票、布票等是買東西必不可少的,往往有票的時候還要排隊預訂,如今足不出戶,只需通過網購就可以送貨上門。現在的年輕人,出門幾乎不帶現金。柳傳志曾感慨:40年前不管你怎麼努力做夢,也絕對夢想不到40年後的中國會是今天這個樣子,咱們的生活會是這個樣子。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進入新時期,經濟文化事業日益繁榮。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外國人熱衷於研究中國古代傳統文化,重大歷史題材創作越來越多。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首次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實現了中國人在自然科學領域諾貝爾獎零的突破。“高鐵飛馳,巨輪遠航,飛機翱翔,天塹變通途”,不知不覺竟發生瞭如此巨大的改變。

我們作為新時代新青年,有幸見證了國家的高速發展,更應該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接過改革開放的重任,與全國人民共同攜手,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下,用自己的努力,點亮十四億人的夢想,創造出新的輝煌。

《二十四孝》觀後感 篇7

觀後感 ,684字

這幾天我觀看了二十四孝的故事,看完之後我的思想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其中有一個故事我印象最深,叫做鹿乳奉親。

故事大概講的是郯子的父母都年邁了,還經常犯眼病,郯子很是心疼,想給父母把病給治好,可母親說他們時日已經不多了不用再治病了唯一的願望就是想喝鹿乳。取鹿乳是多麼困難啊,一不小心連命都會丟掉,但郯子想著年邁的父母還是想盡了辦法取到鹿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也了卻父母的願望。有一天郯子聽到在北山森林常常有鹿出入,就決定去北山。他跑到集市上買了一張鹿皮,披在身上,假裝成鹿的樣子進山去了。他在森林裡繞來繞去眼看天就黑了,她心裡很是著急。忽然,郯子聽到一聲叫聲,以為是野獸,就連忙跳到旁邊的草叢裡,過了一會,也沒有見到野獸的蹤影,便抬起頭來看了看,竟然是一群幼鹿,那叫聲一定是讓母鹿趕緊帶食物回來,郯子靈機一動慢慢的爬進了鹿群中,果不其然,沒趴一會母鹿就回來了,郯子激動不已,也學著母鹿的樣子在擠鹿乳,擠完後連忙回家給父母喝。從此他每天都用這個辦法獲取鹿乳。有一次郯子正在取鹿乳時,有一個獵人拿著弓箭走過來,母鹿也發現了,一聲吼叫,小鹿都連忙跑開,就剩下郯子呆呆地蹲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眼看獵人已經拉開了弓,郯子連忙脫下鹿皮,叫道,慢,箭下留人,獵人驚恐萬分,不解這鹿怎麼突然就變成了大活人呢?郯子見此就和獵人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獵人聽完給郯子豎了一個大大的大拇指,並送給了他一袋鹿乳,郯子向獵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就帶著鹿乳回家了。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做人要有孝心,郯子不顧生命危險取得鹿乳就是為了孝敬父母,我們不用做這麼大的事,但我們可以幹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來盡孝。

二十四孝觀後感 篇8

觀後感 ,682字

孝為立世之本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始終源遠流長。這幾天,我看了關於“二十四孝”的動畫,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

二十四孝主要講有關古人的孝。每個故事雖然簡短,卻能引人深思、發人深省。其中一個故事讓我印象最深,它就是百里負米。這主要講了仲由因小時候就家境貧寒,總是吃野菜,但有一次父母想吃米,仲由不希望父母的身體不好,於是便到百里之外去負米。他不顧嚴寒酷暑,一年四季如此,不辭辛苦,為了讓父母更快地吃到米,他連歇都不歇,持之以恆。後來仲由的父母雙雙去世,仲由當了官,每天都吃著山珍海味。但他卻沒感到歡喜,而是思念父母,想讓父母與他一起過好生活。

現在像仲由一樣的人已經寥寥無幾,父母對我們的寵愛多過我們對父母的孝順。生活在新世紀的我們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也體會不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上次看到一個男生,不做作業被家長說了一句,他不但沒有感到愧疚,還理直氣壯地說:“我就不做!”然後一直罵他的家長。這樣的人真是不孝。一個連孝都做不到的人,那麼他還會有什麼素質、什麼品德、什麼教養呢?

其實,孝很簡單。在父母忙碌時為他們分擔一下;在父母勞累時為他們捶捶背,沏杯溫暖的茶;在學習與工作上有所成就……這就是作為父母親最想看見的,他們會很欣慰。

父母對我們的付出從來不要求我們回報,他們永遠是無私的,你說我們該不該孝順呢?

看看《二十四孝》吧,讓我們弘揚中華民族的孝道,做一個有孝心,懂孝順的人,讓中華民族之孝道精神世代傳承、源遠流長!

殲十出擊觀後感 篇9

觀後感 ,688字

一個人即使有精湛的技術和無窮的智慧,但在面對困難和危險時,不冷靜,不堅強,就會鑄成大錯。

前幾天,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殲十出擊》這部電影。看後我很有感觸。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名出色的航空員,肩上挑著保衛祖國的重擔。很冷靜,很沉著。他是一位面對困難而不退縮的指揮家,還是一位技術精湛的飛行員,他和印雙虎較量勝利了,卻不驕傲,他與外國飛行員在空中比試飛行技術,通過自己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術為我們中國人爭了一口氣。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師長為了趕走敵軍,學習副師長那叫做眼鏡蛇招式的時候失敗了,進入了螺旋,發動機也在空中停車了。在他下降到1800米高空時,副師長讓他跳傘,否則會機毀人亡,可是他捨不得708號戰鬥機。後來他又嘗試著啟動了發動機,結果平安著陸。一些國家的飛行員也嘗試過,但都犧牲了,這位師長也是唯一一個成功者,他不僅完成了這個動作,把飛機帶了回來,並帶回了可供參考的資料,為我國的宇航飛行帶回了有利的資訊。

想想這位師長為了不給我國帶來損失,在面對危險時,是那麼冷靜,堅強,不放棄。再想想我,平時在學習上遇到難題,就會請教別人,而不會自己去獨立地面對,不會冷靜思考。和那位師長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遇到那麼大的危險,我肯定會亂了陣腳,不但保證不了自己的安全,更別說為國家帶來可供參考的資料和減少國家的損失了。

生命的意義在於貢獻和付出,我們也要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和付出。

冷靜,堅強,沉著,缺一不可。是我們走向成功的條件,只有自己成功,才能為祖國去貢獻去付出。目前,我們要好好學習。遇到困難和危險時要冷靜思考不退縮要堅強,自己以身作則,從小事做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觀後感 篇10

觀後感 ,558字

今天我看了俄國詩人普希金寫的一篇童話故事,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很久以前,有一個漁夫和一個老太婆住在一個島上,靠打魚為生。一天,漁夫去海里捕魚,他捕到了一條金魚,然後無條件地把金魚放了。老太婆知道了這件事後,就逼著漁夫向金魚索要了新木盆、新木屋,貪婪的老太婆卻不知足,接下來又要做貴夫人、做女王,最後她還要做海上的女霸王,要讓金魚侍候她。結果就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要貪婪,一旦走上貪婪這條路,結果必將會一無所有。能抵得住金錢誘惑的人,最值得敬佩!

古代有一個百姓在地裡挖到了一塊寶石,他想,如果把這塊寶石送給高官,說不定能換個一官半職呢!想到這,他貪婪地笑了笑。第二天,他把這塊寶石送給一位高官,高官看了看這塊寶石,說:“你的寶物是這塊寶石,而我的寶物是——廉。”這個百姓聽了,目瞪口呆,也不禁對這位官員產生欽佩之情。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貪婪,有些人卻意志堅定,不受誘惑。貪婪是沒有限制的,如果一個人走上貪婪這條路,他就會無限制地索取,自毀前程,最終走上犯罪的道路。

同學們,我們不要貪婪,更不要因此來毀掉我們的前程。只有通過努力奮進,付出智慧與汗水,辛勤地學習和勞動,才會幸福地擁有想得到的一切。

二十四孝觀後感 篇11

觀後感 ,507字

今天我看了《二十四孝》裡面的視訊,深受感動。

《二十四孝》顧名思義就是24個孝子的故事,而這24個孝子有一共同點就是孝順父母,互相關心。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二十四孝》裡有一個叫“恣蚊飽血”的故事,它講的是晉朝人吳猛的故事。吳猛晚上幫父親洗碗、洗盤子,洗完以後他便去父親的臥室看父親熟睡了沒有,他走到臥室一看發現父親身邊很多的蚊子,由於家貧買不起蚊帳,他怕打擾父親睡覺,於是便把衣服脫下來,讓蚊子咬吸自己的血,希望蚊子喝飽了血就不再叮咬父親。

早上他父親起床後發現了全是蚊子叮咬痕跡的兒子十分心疼,立馬帶他去看大夫,可見他們父子情深,互相關愛。當大夫批評做為父親不關心孩子,孩子全身都是蚊子叮的包,你還睡覺時,吳猛又為父親辯解,不讓別人誤解父親。整個故事,不論哪一處都可以看見他們互相關愛的場景,吳猛這樣關心孝順父親,列為《二十四孝》其中之一孝。

其它的故事也很感人,對於現在的我們不需要做到像“沒肉吃,就把自己身上的肉割孝敬父母”,但是我們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幫父母洗衣服、做飯,這些都可以的,我們要用我們實際行動,孝順父母,做一個讓父母驕傲的好孩子。

二十四孝觀後感 篇12

觀後感 ,426字

今天我看了《二十四孝》的故事,深有感觸,決定寫下一些感悟。

我看完了在古代的人們如何孝敬贍養父母之後,才發現跟他們比起來我是多麼的不孝。就像第一則故事裡面的舜,如果我是他,一定做不到如此大度。可是舜卻一點也不介意,儘管父親,後母和弟弟天天排擠他,可是他並不在意。仍然一如既往的孝敬父母,對弟弟慈愛,最終他的孝行感動上天,最後帝堯還把帝位讓給了他。

看完這些故事後我羞愧難當,從前的我總是頂撞父母,不聽他們的教導,現在想來真的是後悔無比,我想我應該做出一些改變了,以後我要多聽他們的話,不淘氣,幹什麼事情要馬上做不推脫,還有以後我要學會做飯,洗衣等力所能及的活,在父母不方便時自己可以自食其力。其次就是以後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別人的事情要幫助做,自己的事情儘量不麻煩別人。做一個也能幫得上別人的人。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我們都應該懂得這個道理,讀了《二十四孝》的故事,我逐漸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我以後一定會以他們為榜樣,孝敬父母!

金牌流浪狗觀後感 篇13

觀後感 ,491字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金牌流浪狗》。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魯飛與東東,魯飛沒有遇到它前,他整個人無精打采的,每天上學遲到,作業不做,但遇到東東後,東東改變了他的人生。

這部電影讓我最感動的是謝老師與魯飛的師生情,因為謝老師和魯飛是陌生人,但謝老師還願意幫他參加比賽,這讓我想起了我隔壁班的一個人,那一次媽媽加班,讓我在學校等他,可是都六點多了,媽媽還沒來接我。而這時的雨是狂風暴雨,剛剛還是毛毛細雨。這時我著急得直跺腳,不知所措,抓耳撓腮,我心想:還是坐在窗戶的旁邊等吧,著急也沒用。

過了一會兒,天已經黑了,可媽媽還是沒來,但突然我聽到了腳步聲,我高興極了,欣喜若狂,可她走到教室前,不是媽媽,而是其他同學,我失落地走向座位,她走進教室說:“你是不是沒傘,如果不介意,我跟你合。”“好啊!”我答應了。我和她一路說說笑笑,不知說了多長時間才到家的,到了家裡,她準備走了,我看見她背都溼了,雖然她不是我的同學,但他還幫我,也許這就是陌生情。

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世界上有很多好人,他們無私奉獻,我們也要做好人,讓這個世界充滿溫暖。

《二十四孝》觀後感 篇14

觀後感 ,615字

最近這幾天,我觀看了老師推薦的《二十四孝》故事的視訊,講的都是古人孝順父母的事情。看完之後,我很有感觸,特別是其中的《戲綵娛親》和《恣蚊飽血》兩個故事,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戲綵娛親》講的是在古代有一個七十歲的老人叫老萊子,為了讓自己的父母開心,經常穿上五彩斑斕的衣服,裝作幼兒的模樣,來逗父母開心。

《恣蚊飽血》講的是一個叫吳猛的八歲小孩,為了讓父親在睡覺的時候不會被蚊子咬,在父親屋裡脫下衣服,趴在桌子上,讓蚊子咬自己,他認為這樣的話父親就不會被叮咬了。

這兩個故事為什麼令我印象最深刻呢?因為老萊子已經很老了,還想方設法,裝扮成兒童一樣讓父母開心。而吳猛為了讓父親安心睡覺,竟然想出讓自己被蚊子叮而讓父親安心睡覺的辦法。他們兩個一個七十歲、一個才八歲,但他們都有一顆孝心。

比起他們來,我平時的表現就差遠了。有時候碰到我喜歡的菜,我就會不管別人,自己先把好吃的全都吃完;有時候因為寫作業又慢又不認真,總是惹得爸爸媽媽很生氣;有時候家裡的家務活,我因為貪玩也不願意去幹。想想自己平時的表現,再想想老萊子和吳猛孝順父母的表現,我的內心是多麼的慚愧呀!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看完《二十四孝》的故事,我深深感受到了我與這些故事的主人公之間的差距,今後碰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一定要與長輩分享;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不再惹爸爸媽媽生氣;還要多替父母分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時時刻刻做到尊重長輩,做一個孝順父母長輩的好孩子!

愛的魔法——《八十一枚金幣》觀後感 篇15

觀後感 ,685字

《八十一枚金幣》這部電影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我是帶著四個疑問來觀看的:這是一部尋寶片嗎?為什麼是八十一枚金幣,一枚兩枚不行嗎?誰擁有這八十一枚金幣?是不是因為主人公心地善良,老神仙就給了他金幣?我完全沒想到影片說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約四、五歲的山村小女孩丫丫正坐在媽媽的身旁,聽媽媽講故事。但是第二天早晨,媽媽就出遠門打工了,丫丫一邊哭一邊追趕著汽車。我的鼻子一酸,想到如果是我,我一定抱住媽媽撒嬌,不讓媽媽走。但是這麼小的孩子經歷這種事,真的是很可憐!我卻在丫丫的眼睛裡看到了“堅定”兩個字。一個收廢品的老爺爺收購了丫丫的礦泉水瓶,給了丫丫五角錢的硬幣,告訴丫丫這是金幣,有了它,什麼願望都能實現。我終於知道“金幣”是什麼了。丫丫的奶奶告訴她,只要有八十一枚金幣,就能見到媽媽了。老爺爺和奶奶的話,給了丫丫極大的希望,她到處收集空瓶子。我偷偷算了一下,丫丫一共要收集四百零五個空瓶子,才能攢夠八十一枚金幣,這要等到什麼時候啊!

影片中的丫丫,真的令我敬佩!她誠實守信,樂於助人,而且還很膽大、執著。說她誠實,是因為她每次犯了錯誤都勇於承認;說她守信,是有一次老爺爺病了沒來收瓶子,她一直等到太陽落山;說她樂於助人,是一對來旅遊的哥哥姐姐迷了路,她幫他們帶路;說她膽大執著,是她一個人坐車跑到城裡去撿空瓶子,還不小心遺失了金幣;但是最後丫丫終於攢齊了八十一枚金幣,等來了媽媽,我感動得哭了……

原來這是一個留守兒童渴望父母之愛的故事,大人們的善意“謊言”做出的美好“魔法”,讓孩子生活得有希望,也得以願望成真。讓我們多多關心幫助這些孩子,讓他們感受愛的力量!

我被十三所學校開除觀後感 篇16

讀後感 ,767字

今天,我們觀看了《我被十三所學校開除》,主人公胡斌向我們介紹了自己如何由一個壞孩子變成一個尊重父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並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教訓告訴了我們要尊重孝敬父母,走正道,不要等付出代價後才後悔。

看完報告後,我陷入了深思,我想:我們在生活中不是也有類似胡斌的做法嗎?“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從現在起,努力改過自新,不要等到付出代價後才後悔。

我們的生命由父母賜予,父母是我們生命的守護者,也是我們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我們應該尊重父母,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父母是我們生命的給予者和守護者,因此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好。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當我們受到傷害時,不僅我們感到難過,父母更會傷心,所以我們必須對自己的生命和安全負責,“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對我們的愛,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父母為我們付出的,我們無以為報,只能好好學習,對自己負責,不讓父母操心,體諒父母,孝敬父母。

我們應該為自己的人生尋找一條正確的道路。而不應該迷失人生的方向,走上歧途。胡斌告訴我們,他過去因為貪玩,與社會中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並且喝酒、打架、吸菸,整天

我們要善於聽取別人的勸告,胡斌正是由於不能聽取家人的勸告,總是懷著“你不讓我做什麼我偏要做什麼”的心理,所以才犯了那麼多錯誤,但最後他學習了《弟子規》後,才知道自己做錯了,並開始改正,所以我們要聽取別人的意見。

同時,父母的教導也必不可少,我認為,每一位母親都應向胡斌的母親學習,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放棄兒子,都要盡最大可能去挽救兒子,正如胡斌說的,他有今天,都是他母親的功勞,他為自己能有這樣的母親而感到幸運,因為你們才是孩子最好的導師啊!

胡斌的事蹟告訴我們,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我們不應虛度光陰,而應該在有限的生命裡為社會做些有意義的事,孝敬父母,關愛他人,實現人生的價值。

狗十三觀後感 篇17

觀後感 ,536字

我是一個特別愛看電影的人,因此,看到《狗十三》的豆瓣評分特別高時,就特意去看了這部電影。電影講述了一個初中女生的平凡故事,這位女主好像和我的年齡相仿,但是她的爸爸媽媽離異,一直被爺爺奶奶撫養長大。爸爸也為她找了一個繼母,她擁有了同父異母的弟弟,但是家人都沒有告訴她,並且為她買了一隻金毛狗陪伴她,讓她不是那樣孤獨。

這部電影的動人之處在於電影裡全是平凡的生活片段,劇中的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苦惱。劇中女孩在生活裡也有自己的特長學科物理,也有自己一直不拿手的弱項學科英語。大人們總是逼她學自己不愛的東西,離異後的父母也沒有時間陪她。當狗走丟之後,大人們都沒有去尋找,都認為一隻狗不值得大動干戈,只有女孩知道狗也會迷路,也會感受到害怕,只有孩子才能明白一份真正感情的價值。

電影裡有很多的冷暴力,比如說爺爺奶奶在知道孫女一直沒日沒夜地找狗的時候,說“你是要逼死我嗎”。爸爸總是對她說:“弟弟還小,要讓著他”。家人都認為一個科技展覽會不如一個生意飯局重要。只有女孩守護著內心的聲音。小王子曾經說過:“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孩子,只是很少有人記得”。真正重要的東西不是生意,而是一家人團團員員,可以相互陪伴著對方,願所有人乘風破浪後歸來仍少年,像電影中的女孩學習,守護自己在意的真情。

十三歲的肩膀觀後感 篇18

觀後感 ,673字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觀看了一部叫《十三歲的肩膀》的電影,當時我就被影片中的主人公——“洪戰輝”那種勇敢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

這部電影主要講他照顧一歲的妹妹,支撐家庭的一些事情。洪戰輝,一名普通的學生,本該和我們一樣享受父母的關愛,健康的成長。但他的媽媽離家出走之後,他的生活改變了。年僅十三歲的他要支撐起這樣的一個家庭,還要照顧一歲的“棄嬰”妹妹“小不點”,還要一邊學習。他是多麼的堅強,他選擇了面對和承擔。他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努力地扛起加家庭的擔子,也沒有荒廢自己的學業。他擔起的這個責任,是他在極度艱難中背起了一個家庭的希望。他的所作所為雖不是驚天動地的壯舉,但這對於年僅十三歲的他,卻顯得是多麼的偉大,他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奮勇拼搏,樂觀地面對了生活中的一切,永不向困難低頭,向生活屈服。

“一份耕耘,一分收穫。”經過他們一家人的努力,他家的收入還不錯,可以給妹妹買奶粉補充營養,可以給爸爸抓藥,又可以湊足下個學期的學費。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對另一個孩子擔當起了責任,就撐起了一片藍天。生活的困苦教會了他勇敢、勤奮、樂觀和堅強。

他是2005年“感動中國”的人物,頒獎詞是這樣說的:“在生活中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打擊,我們都要以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決不能知難而退,選擇逃避。只有通過重重考驗才能茁壯成長,只有努力得來的果實才是甜美的,才能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十五歲的笑臉》觀後感 篇19

觀後感 ,737字

十五歲的我們,像在天空中翱翔的雄鷹;十五歲的我們,像五彩繽紛的花朵,給祖國增添色彩;十五歲的我們,像自由自在的小鳥,歡樂而無煩惱;十五歲的我們像一把堅硬的利刃,將來要守護我們的國家。十五歲的我們,年輕的我們,自由的我們,是否還像小時候那樣一直保持著燦爛的微笑?

在社會上,我們充當著學生這個角色。在成人來看,我們自由、輕鬆,但誰又想過我們的苦,我們所付出的汗水。在看了《十五歲的笑臉》這部電影后,許多人都明白了學生也不容易,學生並不是想象中能夠做好的角色。這部電影也給了作為十五歲的我們一個道理:只有懂得付出,願意付出,努力付出的人,才會獲得應有的成功。遇到難事不要氣妥,自卑,要知道我們身後有父母,有老師,有朋友的支援和幫助。

在學校裡,我們偶爾會與老師發生衝突,鬧出矛盾,這是正常的。因為每個人的想法和觀點都不同,從問題上思考的角度也不同,因此,發生衝突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在看完這部電影后,感觸卻不同。作為學生時代的我們,看到電影里程老師為學生做的一切,未來讓學生提高成績,健康成長,差點連工作也丟了。不僅如此,老師還像父母,朋友那樣時刻關心著他們。為了更進一步瞭解學生,用異名加入了班級Q群。程老師為什麼這麼做?其實大家都很明白—為了學生。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看到這都會聯想到自己的老師,他們為我們做的一切:上課為了能夠讓所有的學生都能聽到聲音,放大了好幾信而導致喉嚨嘶啞,為了儘快批示作業半夜熬夜,不辭辛苦地工作,為了讓我們保持健康的身體,每天監督並陪著我們晨跑。回憶過去老師為我們做的點點滴滴,你是否潸然淚下,是否為之前對老師不敬的所作所為感到後悔。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就是用來讚美這些優秀的老師。《十五歲的笑臉》這部電影讓我受益匪淺。

《三三定律》演講觀後感 篇20

觀後感 ,441字

一開始,演講者就丟擲引人深思的問題:每個人都想過上美好的生活,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這個夢想?

生命是持續學習與成長的旅程,演講者年輕時常年閱讀寫作旅行,幾乎花光他所有的積蓄,重新回到美國時,他決心過上更美好的生活,於是有意識地為自己尋找人生導師。而最終他的導師稱為他的朋友,他在導師身上學習的經驗知識,由他轉化為智慧與財富,這幫助他逐漸贏得理想中的生活。

每個人都想要美好的生活,但很多人只停留在空想,沒有持之以恆的行動。

而演講者認為,在實現理想的行動中的關鍵性一步,就是找到人生的導師。那麼哪些人適合成為自己的人生導師呢?演講者解釋,把自己與別人相比較,對於身邊的朋友,不如你的有百分之三十三,因而分享自己的經驗知識給他們,同時也給自己帶來成就感;和你自己實力相當的人是百分之三十三,他們是你相互交流與成長的同事朋友;而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三的人,則是超前你十、二十年的人們,他們的成就讓你仰慕嫉妒,這會迫使你向他們學習,這些人當中最應該學習並交好成為良師益友。這就是三三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