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們還小相關作文20篇

那時我們還小 篇1

國三作文 ,908字

那時候的我們並不是最好的,有些犯傻的小聰明,有些小貪婪。我們天馬行空,我們愛哭愛笑。有人感嘆我們童言無忌,有人羨慕我們天真歲月。我們並不完美,卻獨獨自由而灑脫,那麼小,那麼真實。

世界沒有那麼大,是滿滿的香甜。想著那時的過道上,我們像是一顆正發芽的種子,小心地探頭探腦。並沒有人注意到,當世界安靜得再無旁人,不會再有人唸叨“飲食有度”時,高高的有些凶凶的身影揚長而去時,我們有多高興,像是不經意間得了寶貝,想分享又害怕只暗自歡喜。我們爬得高高的,手伸得直直的,摸到心愛的吃食,心裡就像是盪開了一圈圈的微波,細細的漣漪在心尖踩著舞步,癢癢的,帶著急不可耐的噴湧而出的喜悅。只是一罐糖,一袋辣食……只是很少的不算佳餚的“美味”,在那時卻像是雲端上的星,那麼珍貴,那麼美好。再後來,這些那時的“珍貴”不再稀罕,不再需要深一腳淺一腳奪路而逃時,偶爾再嘗,味道卻終是大不如前。那時的貪婪是像牆頭薔薇樣絢爛天真的喜歡,是人間的春色,乾乾淨淨的心裡惦念不已。若干年後,我們不再執拗地想得到,而懷念的是如清風明月般淡淡的乾淨的“貪婪”,花開美豔的喜歡。

每片雲彩都載著故事緩緩來。興致總是那麼高,一個一個念頭在字裡行間跳躍。往往丟下反覆溫習過了的功課,在窗邊的輕叩中,在呼嘯的哨聲中,呼朋引伴。田間的水花被踩得高高的,一雙一雙赤腳在清渠中打著晃捉蝌蚪,有的摘了狗尾巴草,編了一圈花環,還有的捏了泥人兒。我們都像發瘋一樣鬧,從曦照到月起。累了枕著胳膊躺在稻田裡,星星眨著眼,月牙清亮地掛在天邊,鼻間敏銳地嗅到青草味混雜的泥土香。向某個正亮著燈的屋裡瞧,似乎又聞到了飯菜香,於是揮揮手各自散了,拖著綿軟的步子,不捨地回家去。明日日頭再升起,夥伴再聚,陽光下稚嫩的臉,清風明月的拂映下的眉眼只那樣就很美好。

還記得兒時的玩伴嗎?那個曾陪你趴在地上打彈珠,陪你到處搗蛋的哥們呢?那個與你一起學著在桃花樹下結義金蘭,有說不完悄悄話的丫頭呢?那個愛玩、愛哭鼻子、有些饞的自己呢?我們曾說過不亂說的祕密呢?我們說過的闖天下呢?那時我們還小的故事仿若沉澱了的酒,那麼醇厚、那麼香冽。

兒時,密林深處還有翠鳥聲,又是誰搖搖晃晃持葉遊玩,而花開得正香。

那時我們年輕 篇2

國三作文 ,844字

時光飛逝如看不見的手,來不及感傷便已匆匆蒼老。春暖花開,你依舊如初,一個人的風箏,青春的孤寂,隱藏在看不見的地方,年華是一出舞臺劇,我們在其中扮演各種角色,消失了長度的時間,獨自佔有了回憶。

—題記

那時我們年輕,安妮寶貝的憂傷蓋不住快樂的本色,囂張是青春的底片,《三重門》也關不住叛逆的心。

那時我們年輕,大把大把的時間像廉價的金子一樣被揮霍,羨煞旁人,回首卻發現,人生的相片上,我們的青春一片空白。

那時我們年輕,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與父母吵了幾句嘴後,向包裡塞幾本書,大吼一聲:“我走”然後甩門而出,卻往往像動畫片裡的貪嘴神寵一般,被家裡的飯菜香召喚回來。

那時我們年輕,總是迷戀著言情、武俠,總是呆呆的幻想白馬王子和蓋世大俠,學著書中的人物,有事沒事的以45度角仰望天空,順帶加上幾滴眼淚和一雙深深的插在褲兜裡拔不出來的手,卻不去想如何讓自己一屁股能坐死一匹馬的龐大身軀變得更加苗條。

那時我們年輕,明明懵懵懂懂地喜歡著對方,卻故意對他做一些無聊的惡作劇,體育課上逞強,只有四分的速度,卻偏偏挑戰三分的節奏?結果累得像條死狗一樣,每天下課大聲的說笑話,只是想讓他的嘴角勾起一絲向上的弧度,每次鼓起勇氣。想象他表白,見面之後卻為了自己薄薄的面子,互相指責挖苦。

那時我們年輕,一起哭,一起笑,一起上課說話一起被老師罰站,一起偷偷地給老師起外號,一起拌著嘴,然後哭著哭著看著對方噗嗤一聲笑出來,明明單純的就像一張白紙,青蔥的像一顆大白菜,我們卻手拿畫筆,在上面笑著鬧著,揮灑出不一樣的多彩青春。

我們囂張,因為那時我們年輕,我們叛逆,因為那時我們年輕,我們張狂,因為那時我們年輕,我們瘋,我們狂,我們拽,我們霸氣,我們陽剛,我們憂鬱……我們還可以鬧,笑,跳,叫,我們還可以含情脈脈只有預言還羞。

三月的春光裡我們吹著口哨,大踏步的向前進,不回顧,不眺望,只看著腳下的路,吹在嘴裡的口哨,心裡滿滿的,裝著的都是旁邊的他(她)。

那時的我們有那時的資本。

因為那時我們年輕。

那時我們的軍訓 篇3

那時我們的軍訓作文4 ,391字

“立正,稍息,立正,稍息……”

每天早晨,我們都要頂著太陽,一動不動地站上幾個小時或蹲馬步、跑步。因為教練是男教練,所以我們男生都認為教練會對我們很寵愛。可每天早晨,男生在操練,而女生呢,都一個個在看我們男生的笑話。

幾乎站了一上午,我就感到自己渾身不舒服,想暈。火紅的太陽似乎在和我們作對,感覺自身馬上就要被烤成“羊肉串”似的。就在這時,我感到越來越沒氣,我一看到同學們都在堅持著,我才下定決心;我一定不能落後。

好,大家都站一上午了,哪個班表現的最好哪個班先去吃飯!就在這時,那火紅的太陽也下了山。我們筆直的站著,就像哨兵一樣站在樹旁。

總教官發話了,六年級三班,你們先來!哎!我們的教官太狠了,我們班羨慕嫉妒恨別人班先去吃飯。

接下來幾天的軍訓,我們團結一致,克服困難,雖然火紅的太陽熱的像蒸籠,但是我們都挺住了。軍訓讓我們懂得了在家要自己鍛鍊自己的能力讓我們知道了酸甜苦辣。

那時我們 篇4

國二作文 ,1058字

童年是一封書信,寫信人是自己,收信人是光陰。把它獻給我們最好的回憶。

翻開陳年舊曆,往事依然如同昨日,抹不去也擦不掉。童年的故事多姿多彩,也許是一隻易碎的花瓶,或許是刻骨銘心的哭泣。那時的我們可愛純真,那時我們天真無邪,就好似飄飄然的一張白紙,就淡看命運之筆,願意書寫什麼。

那時我們是坐在小小的桌邊,牙牙學語的年紀。那時我們還不知道碧空凌霄,何為古木參天。

窗外綠草如茵,花色渲染碧空,映出斑斕,無瑕,宛若一張張稚嫩的笑頰。還記得歌裡總是唱道“小小少年煩惱很少”。或許是吧,那時的我們不明世事,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那時,我們還會對著天空劃過的機翼問:“是誰的紙飛機,可以飛到那樣高?”我們不就是期盼著有朝一日能夠翱翔碧空的紙飛機嗎?

一塊璞玉,總需要打磨人的一雙巧手。若他獨具匠心,我們就是未來價值連城的美玉。

我坐在床上,看著浮雲轉灰,轉黑,直至蒸發消失。點點小雨就這般淅淅瀝瀝地下起來。嘀嗒,嘀嗒。房簷上一滴又一滴的雨珠掉落下來,然後粉身碎骨。就像媽媽的眼淚一樣,晶瑩剔透的,連線成一串又一串,很是好看。

接下來,離開曾經屬於我的藍天,我的斜上方只有巴掌大的天空和指甲蓋大的浮雲。我的心一下就沉了下去,就好像屬於我們的紙飛機,不知被誰繫上了死結,再也飛不起來。我坐在高高懸起的鞦韆上,再也找不到那時我們甜糯的笑聲,再也找不到凝在空氣裡的汗水和半空中架起的彩虹。

只得以夢寐。夢寐綠草如茵,夢寐芳草青青,夢寐手上飛出去的紙飛機。那時我們還能一起歡笑,奔跑,打跳,嬉戲,看著雪白的球在操場裡飛馳,高揚,躍起,翻滾。而現在,身為“井底之蛙”的我只能看著四四方方的窗戶,四四方方的天空,浮雲按著時間順序規規矩矩地飄動。

看著看著,天際的那一邊,陽光,明媚。就好像看見了曾經,看見了那時一起飛向碧空的紙飛機。漸漸地,沉入夢境。

童年好似一封書信,我在這頭寫信,光陰在那頭讀信。

在夢裡。我們編織出最美的童年,描繪出最好的藍圖。不經意間,才後知後覺,我們的紙飛機塗上了最絢麗的色彩,聽說,那一次,我們的紙飛機劃過藍天,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那次它們飛得最高。

那時我們,純良無邪。

那時我們,天真爛漫。

那時我們,指著飛機問:“是誰的紙飛機,可以飛到那樣高?”

也許這封書信裡的這一筆色彩不濃不淡,但絕對是獨一無二的一筆。親愛的時間吶,一定要仔細地看看我這封信。那是我們最美的笑靨,在童年裡,窗外依舊綠草如茵。如若可以,願這一隻紙飛機,飛到過去,獻給那時光陰婆娑,送給那時的我們。

銘記,那時的我,那時的我們,無瑕的童年。

讀《我們的小時候》有感 篇5

讀後感 ,774字

剛讀完《我們小的時候》這本書後,我平息了一會,想起自己的小時候,並不遜色於作者筆下的童年……

書中講述了兩個小女孩普爾斯和艾麗莎的五彩斑斕的童年,她們自由自在地玩耍,譜寫了童年叮咚歡快的交響曲。讓我也不禁回想起我的童年……

也許我的童年是上帝創造的,那麼美好!

他創造得那麼一絲不苟啊!他把一個童稚的夢安裝在群山環繞的小山村,安裝在外婆家。他給這個夢安排的事總能使這個夢的主人—已不在是兒童的我感到回味無窮。我也有一個像書裡面主人公艾麗莎的瑪麗齊亞奶奶一樣慈祥溫柔的外婆,她總是那麼的親切。小時候,她會帶著我去小溪邊洗衣服,卻任我在一旁玩得不亦樂乎;她會帶著我上山摘我喜歡吃的果子,卻由著我興奮得滿山的跑;她會在睡前講故事哄我睡覺,直到我在美麗的故事中酣睡……所以,外婆是我至愛的瘋狂玩伴。

小時候,我也會像普爾斯那樣天真的以為青蛙是一位英俊瀟灑的王子被施了魔法後變成的。那時候,天真爛漫中帶著幾分無知。

小時候,我會擔心小狗吃骨頭會被噎著;小時候,會以為晚上小貓因為想媽媽哭得眼睛直髮光;小時候,我會單手撐著腦袋望著窗外,思考這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外星人,放學回家的路上小夥伴會不會忽然被飛船吸走,走了別的星球后再告訴我他過得很好之類的。

總之,小小年紀已經有了怪咖編劇的思維。

那時候我和小夥伴們還爬過不少人家的窗戶,越過不少人家的後院。在穿過某個地方時,今天可能會爬上二樓翻院子過去,明天可能走一條窄巷然後再擠一道木門過去。總之,我們那時候就是追求“不走尋常路”。而且我們有很多“祕密基地”,在大榕樹的樹洞裡,一些奇奇怪怪、破破爛爛的“寶貝”就會被藏匿在那裡,比如一些好看的瓶子、花花綠綠的髮卡什麼的,一段時間後就會消失了,我們還會分析為什麼會消失,經過很長時間的爭論,當時甚至覺得可能是外星人收走的。

多麼美好的童年啊!上帝創造的。

那時,我還不懂愛 篇6

國一作文 ,716字

成長是一個過程,就是一個由懵懂到清醒的過程。在我們還小的時候,一切都那麼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後來,我們漸漸長大,一些原本隱於人的內心的東西漸漸浮出了心湖,我們才對周遭的事物有了更深的體會。只是,對於以前的錯過,還有機會彌補嗎?

孩提時代的我最喜歡被媽媽用衣服包著抱在懷裡,聽著小曲兒安然入睡,只是我不明白那叫愛,一種來自母親最真的情感,只顧著一味的索取溫暖。

上學了,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家時,天突然變臉,下起了瓢潑大雨,眼見著周圍的同學都被自己的爸爸媽媽接走了,我躲在校門口旁邊的房簷下,祈禱著媽媽快點出現。突然一抹身影在車隊間穿過,我一下衝過去,抱住來人。**的衣服都溼了,我問道:“媽媽,你為什麼不打傘?”媽媽笑著說:“路上攔不到車,打著傘跑太費勁兒了。”當時我聽到這句話,都沒有細想,就擁著媽媽走進雨幕中。

路上,我看到我頭上的天空被漂亮的傘擋得嚴嚴實實,而媽媽那邊什麼都沒有,有點心疼的感覺把傘柄朝媽媽那邊推了推點。媽媽覺察了我的動作,摸摸我的腦袋:“不要緊,你人小身子弱,不能淋雨。”我機械地承受著媽媽為我做的一切。回到家,我到房間做作業,從廚房裡不斷傳出**的噴嚏聲,但我還是安慰自己:沒事,媽媽是大人,她應該照顧我。

我漸漸長大,漸漸地瞭解到媽媽對我的情感是一種叫愛的東西,而這種東西卻被我自私揮霍了十幾年。當看到電視裡那個小女孩踮起腳為正在洗衣服的媽媽擦汗時,我第一次感到了無地自容,甚至有點恨自己的自私與無知。

在那段不懂愛的時光裡,我做了不少自私的事,雖然那些都能被來自**的一句“你是我的女兒啊,照顧你是我應該的”所包容,但心底的愧疚卻永遠無法消除。

請原諒,那時的我還不懂愛,但從今往後,我一定不會辜負這份愛。

那時我還年幼 篇7

國三作文 ,862字

我們駐足在這裡,時光卻不曾停留,如同一條滔滔不絕的河流,從空間的縫隙中流淌而過。

小時候,我喜愛獨自在秋天放風箏,腳下踩著落葉,抬頭仰望藍天,自私貪婪地享受著陽光灑滿全身以及秋風拂過臉龐的愜意。風箏線在我手中,時而拽緊,時而放鬆,彷彿放飛的是一種美,一種快樂。聽人說,幼年是個充滿了幻想的歲月。我的思緒亦隨著風箏迎風飄揚,我在風中舞蹈,在風中奔跑,在風中飛翔,我很快樂。沒有憂愁,沒有負擔,沒有煩惱,自由的內心就如同這風箏一般。那時,我還年幼。

“我討厭你們,我永遠都不要和你們玩了!”幼時吵架說的最多的便是這句話。可是不過半日,便又忘了自己曾經發過的“誓言”,與對方和好如初。即便想起來,還是會找個理由為自己開脫。小時候的我,好天真,好單純,夥伴之間沒有怨恨,沒有妒忌,沒有猜測,更沒有背叛。那時,我還年幼。

每逢夏天,不管多熱的天都關不住我這顆愛玩的心。這不,又約了朋友去捉螢火蟲。在潮溼的泥土中,茂密的草叢中,清澈的小溪旁,總能看見幾只螢火蟲在閃著弱弱的綠光。突然,我一不小心,一滑,半邊草叢被我壓倒,意外的是,一群螢火蟲都從裡面飛了出來,我被這景象迷住了。我就那樣坐著,呆呆地望著它們,一直向上飛,一直向上飛,直至成為這浩瀚天空中的一顆星。那一刻,我多想化身為一隻渺小的螢火蟲啊!飛往寧靜的大自然,迴歸到最原始的生活,多麼天真的想法。只因那時,我還年幼。

“咦?這是什麼?”姐姐聞聲後,把視線移到我這,她說:“那是個向日葵,有人說,它是一種對著太陽傻笑的花。”我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觀察著,我想:花會傻笑嗎?它為什麼會對著太陽傻笑呢?哦,可能是因為它喜歡太陽吧。我臉上洋溢位笑容,對自己給自己的答案很滿意。我站在向日葵邊,學著它,將頭抬起對著太陽傻笑,我承認,我喜愛向日葵,並像它一樣,鍾愛著陽光,我願意做一朵花,在陽光下成長的花。那時,我還年幼。

回首幼年的往事,不禁慨嘆光陰似箭,時光雖然帶走了我無憂無慮的幼年生活,卻留給了我如此美好的回憶。我小心翼翼地合上這本回憶錄,將它放在心底的一個角落,收藏好,保護好……

時間碎片化來了,我們還需要書桌嗎 篇8

時間碎片化來了,我們 ,675字

我原本住在浦東,三房一廳有3張書桌。一張外公用,一張媽咪用,一張我用。媽咪是最喜歡在書房看書的,她總是那麼專注,那麼用功。弄得我都不好意思偷懶啦。

最近媽咪總是很晚到家。我問媽咪,是工作更忙了嗎?媽咪說,不僅是工作的問題,還有原來的房子出租,可是租客要求處置所有的3張書桌,說太佔地方。於是媽咪把書桌拍了照片放在網上,請需要的朋友可以來免費拿。有約著來看桌子的,媽咪就先去浦東老房子裡再回家。

“媽咪,那你現在是不是處理完了呢?”我問,“以後是不是可以早點回家?”我滿懷期待。

媽咪顯出少見的愁容:“沒有。很少有人來看,即便是來看了先嫌棄太大。我又找了收舊貨的,也沒有人收。如果是亂扔在外面,物業又不同意。我實在是太大意了,我認為這位租客不要書桌,外面要的人肯定很多,畢竟書桌是必需品啊。哪知道是這種情況。難道現在的人都不需要書桌了嗎?”

是啊,我想起媽咪無論在哪裡,無論條件是簡陋還是寬裕,媽咪都必須要佈置一件自己的書房。我的笨媽咪啊,她以為她自己要書桌,其他人也要。她簡直就是與世隔絕,不知道現在大人都拿著手機看各種資訊或新聞,或者就是看電視打遊戲消遣。孩子們早就有書桌了。房子這麼貴,誰還會浪費面積來放一張桌子呢。

我很慶幸我還是一個孩子在學校讀書,有的是整段的時間學習。而不像那些大人,時間都被碎片化了,一會手機響一下,一會又要收個郵件。媽咪總說,現在的辛苦是為了以後的不辛苦。我明白媽咪的苦心,我也會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趁時間還沒有碎片化,認真讀書學習。

可憐的書桌,他們一定很傷心吧。託時間碎片化之福,天下之大,居然已經容不下一張書桌了。

碎片時代下的我們,還剩下什麼 篇9

碎片時代下的我們,還 ,838字

毫無疑問,在現如今的社會,資訊像一個不斷爆炸的炸彈一般,彈片迅捷地飛到我們的腦子中,無論你是不是接受,碎片化,已成必然。

對我來說,碎片化的時代,實在是很不錯。出門在外,只要把一個叫手機的並不很大的東西,揣在兜裡,別的什麼都不帶,活下去一天是根本沒有什麼問題的。電子公交卡解決了你每次擠上公交還要費力掏公交卡或者硬幣的弊端,購物時微信支付寶掃一掃便可取走自己想買的東西;視訊,電子書,各類音樂軟體與遊戲讓你在空閒的任何一分鐘都可以有事情可做,開拓了視野;QQ、微信、微博,不知不覺長成了身體上一個器官,彷彿一刻也不能離開它,手機螢幕一滅,你錯過的可能是千千萬的大事與新聞。

但是,在這樣的世代裡,你是否感覺到了,一種特有的孤獨。

那就是,精神食糧。

也許有人會說,我每天都會看微信的心靈雞湯啊,空間的正能量小說啊,微博上大家的紛紛議論啊,那場面真可謂百家爭鳴。但是,你的心靈,是否真的有醍醐灌頂呢?

這麼來說吧,當你接受你認為的神聖的精神食糧時,你在哪裡?擁擠的公交車?排隊的長龍?喧囂的馬路?或者說的不雅一些,在你上廁所的時候?

古人倡導的‘馬上,枕上,廁上”可絕不是說隨隨便便在哪裡看都是抓緊時間。首先,你看的東西需要有質量。心理雞湯或許會給予你心裡一定的慰藉,但它絕不能替代書所能帶給你的。浮光掠影地讀一些手機上的小文章,走馬觀花,最後回過頭來想想,你除了可能會收穫一絲絲小小的感動外,可能別的也就沒有什麼了吧。

春節期間很流行的一句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坐在你對面,你卻在看手機。“直截了當,點出了手機的危害性。通俗一點,談談我們最重要的東西—生命。不少的司機交通安全意識淡薄,有的時候就連我爸也常會下意識地在紅燈時,拿起手機來刷個朋友圈,點幾個贊,搶幾個紅包之類的。尤其是搶紅包,每次提示音一響:恭喜發財,大吉大利。用我爸自己的一句話來講,如果你不開啟手機,你可能錯過的是一個億。雖然話是有些誇張,但不由令人深思。

碎片化的背後,我們還剩下什麼?

那時我聞到了小巷槐香 篇10

國三作文 ,995字

巷口的那家餛飩店開了好多年了。似乎從我出生起,那間小屋旁的老槐樹,就一直溫厚地矗立在巷口,一直被鮮香逗人的香氣繚繞著。

我最愛吃那兒的餛飩,小時候的我,經常趁父母不注意,拿著自己的零花錢,跑到老槐樹下的大鍋前,換一碗最愛的餛飩。一來二去,攤主大叔就曉得了我是隻小饞貓,每每我去買餛飩,他總是好心多抓上幾個,放上一把香菜,灑上幾滴香油。

我眼巴巴的看著,吞嚥著口水,當他把碗一放到桌子時,我便迫不及待地用勺子舀起了一個,送進嘴裡。坐在樹下,看著那雪一般潔白的槐花彷彿是能工巧匠們用白玉雕刻而成的,微風一吹,飄落幾片花瓣。我輕輕的撫摸著那潔白的花瓣。摘下一小片放進嘴裡。我含著,品味著槐花。那片片花瓣在嘴裡留下了持久的清香。

當時,我只覺得餛飩與槐花是為最喜愛的東西,只想著大叔是個大好人。而餛飩店裡貼著的“和氣生財,童叟無欺”八個大字的意思,我直到後來才慢慢明白,這就是咱中華美德最真切的詮釋吧!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蟬一歌唱,巷子裡的家家戶戶就開始了農忙,大人們的一天三頓都會打發孩子們去巷口買餛飩來解決,這時,大叔總會比往常給得多些,餛飩個頭也大一些。若是有的人家連回家的工夫都沒有,大叔就會騎著他的電三輪車,帶著剛煮好的餛飩和綠豆湯給鄰居們送去。

我也買了兩碗,與爸爸坐在這兒一起吃,兩碗香噴噴的小餛飩端上桌,只只餛飩像一條條小船,在水面上悠閒地漂著,熱乎乎的湯上浮著一層金黃色的油和碧綠的蔥花,讓人食慾大增,用小湯勺輕輕地攪一攪,一陣透人的香味撲鼻而來。吸一口小餛飩中飽滿的湯汁,含在嘴裡,細細品味,湯汁在舌頭上來回滾動著,微辣的湯汁,刺激的味蕾,吃的舌頭麻麻的,香味瀰漫了整個嘴,彷彿帶你走進散發著稻香與泥土氣息的故鄉的原野,不一會兒,碗中就見底了,回味著剛才的美味,心裡總會充盈著滿足感。爸爸說在他小時候巷口就有這家小攤店了,那時是大叔的爸爸,一個溫厚的老爺爺,在槐花飄香的時候,他給巷子裡的孩子們做槐花飯吃,在遇到窘迫的旅人時收留他們……

“最重要的是,餛飩的味道一直都沒有變。”爸爸說著,眼神飄向巷口的那棵老槐樹,彷彿在回味著自己童年的味道。

我順著爸爸的眼神,也凝望著巷口的老槐樹,槐花含羞待放,一朵朵,一串串,一簇簇,散發的香味使人不由得神清氣爽,一片發瓣落下,落在我的肩上,留下持久的清香。

明天早晨,又會有一縷鮮香,從它下面升起,繚繞不息,飄到巷子的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