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道德與秩序共贏相關作文20篇

邀道德與秩序共贏 篇1

國三作文 ,848字

當一袋袋拾來的廢品井然地列在閱覽室門口;當沾滿灰的拾荒者洗淨手品書卷縷縷墨香;當最平凡的圖書館變得溫暖人心;我們才會明白自覺遵守公共道德與秩序有多麼重要。

花開次第,有色彩的銜接使它們美得出眾;群鴨戲水,列隊的小鴨終得春江水暖的沐浴;青山連亙,無序也不得奇景映入眼簾。物如斯,人亦是。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社會因眾人懂得公共道德,懂得遵守秩序而得以共同發展。刻刀屢屢劃過被歲月斑駁,點染了的過往。一片片竹篾書盡曾經。從有朝代的那天起,大臣上朝,百姓過堂,都要有個規矩,有個秩序。宋朝岳家軍以軍紀嚴格著稱。當兵要有當兵的道德,而列隊之事更是如林般森嚴。視線放遠,即使是桃花源中有假想社會,那些儼然的屋舍,來往的農民也都是代表。倘若人人都失去公共道德與秩序,金鑾之上好似戲臺;軍中無頂樑支柱,無道德之人擾亂軍心;桃花源也不曾是夢境般令人嚮往。

然而,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正需要自覺遵守公共道德與秩序。而具體來講,守秩序也可稱作公共道德。那麼公共道德的好壞取決於什麼?2009年日本大地震,震後的商場成為人們避難的場所,而人們都自發地坐在了停止的電梯的同一側,好方便有急事的人從另一側通過。在中國,有多少次張燈結綵的廟會成了踩踏事件這種悲劇的發生地;馬路監控中定格的畫面有多少是百姓橫穿馬路翻越柵欄;有多少次新聞的焦點都是成堆的垃圾汙染了河水……現在,我們稱前者為好的公共道德,後者為差的公共道德。因此,素質的高低表現為公共道德的好壞,而它也正取決於受教育的程度多少。

目前,我國正對青少年——祖國的希望普及素質教育,加強文明建設。校園正是開展工作的好地點。很多孩子已經靜心排隊購物,扶老人過道,自覺撿起地上物品。與此同時,他們的精神也將感染周圍的人,將這份正能量傳遞下去。

廢品的放置體現著道德,逸散的書香象徵著文明,那溫暖的場所閃爍著光芒。

讓我們邀請道德秩序回家,似迎千萬春光無限,點亮前程的希望,共建美好文明祖國!

道德與權利的碰撞 篇2

國一作文 ,747字

一個人,他在擁有道德的同時也擁有著權利。那麼,面臨選擇時,他又該何去何從呢?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坐公交車去姑姑家玩。暑假剛開始,車上的人是真多啊!我們被人流擠到了車的最前面。隨著車晃晃悠悠的停下一位六十來歲的老奶奶從前門上了車。她東倒西歪地抓著把手,很明顯,老奶奶已經快站不住了。讓過了座的售票員近乎大吼地喊:“有人給老人讓座嗎?尊老愛幼,大家幫幫忙吧!”然而沒有一個人迴應。這時,坐在老奶奶旁邊的年輕人被人們定位為“讓座目標”。幾乎所有人都在逼年輕人讓座,還時不時湧出一些罵聲。年輕人實在忍不住了:“我工作累了一天,剛才還有些暈車,怎麼讓座啊?我沒買票嗎?憑什麼非得讓我讓座,你們呢?”大家沉默了。我疑惑得看著媽媽,媽媽小聲對我說:“每個人都不願意把自己的權利讓給別人,當然在少數人身上,他們的道德高過了自利。但人性本就如此,無需疑惑。”

最後,一位二十多歲的姐姐站了起來,為老奶奶讓了座。每個人的臉上都多了份羞愧。

到了姑姑家,我認真思考了一下,這個社會現象背後的原因何在。首先,大家逼年輕人讓座,這與道德綁架無異,肯定是不對的;其次,大家以逼年輕人讓座為幌子,來掩蓋自己不想讓座的心理,這是自私自利的表現,雖不對但也無可厚非。年輕人上了一天班,很累還暈車,不讓座並沒有錯。況且他買了票,有擁有座位的權利。但站在道德角度來看,年輕人的確應該尊老,不讓座倒顯得有些冷漠無情。面對道德和權利,年輕人選擇了維權,而大家則認為年輕人應該選擇道德。在我看來,大家和年輕人都有錯,也都沒有錯,無非是站在道德與權利兩個方面。但我認為,在權利可有可無的情況下,道德應放在首位。

我希望,當我們面臨是維護權利還是堅守道德的選擇時,我們能更傾向於後者,因為社會需要大愛,作為中國公民的我們也有責任為社會做貢獻!

道德與修養 篇3

道德與修養作文400 ,406字

古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話充分展現了道德與修養的魅力。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良好的道德觀念能是人的素質在無形中得到昇華,讚譽不斷,卻不失大體。修養是正確地看待生活,不大喜大悲,不追名逐利,善待他人。

古時候,有一個人,她的母親人很好,經常照顧那些來考狀元的人,因為歲數大了,需要照顧的人還很多,母親越來越力不從心,最後身患重病,那人聽母親說想喝竹筍湯,便去為母親找竹筍了,這人走了很遠也沒找到竹筍,原來這個時節是沒有竹筍的。因為連母親的心願也完成不了,他哭了,在他流下淚滴的地方,竟長出了竹筍,他欣喜若狂,拿著竹筍跑回家給母親做湯,母親喝了湯後,病竟然好了很多。這就是《冬出竹筍》的故事。這就是孝道。

道;人必有忠孝之心,若無,則人不如,所以說有孝必有德;孝乃人之忠,若不孝,必不忠。

我以前經常不聽媽媽的話,我感到羞愧,以後一定做一個有道德、有修養、有孝心的人,做一箇中華好兒郎。

秩序共享 篇4

記敘文 ,912字

其實,每一次共享都是人與人之間一次信任的傳遞。人們心中自有的秩序和規則,是這個共享時代給予的“收穫”。

幾乎每一次出地鐵口,都會有成群的共享單車佔滿出口的每個角落。每一個交還單車的人,他們或許都來自這個城市的各個方向,乘著地鐵要去往各方,他們是不同階級的人,有白領,有學生,還有工地上的工人們,但他們都有秩序地停放單車,就像是對待自家的東西一樣,無形之中彷彿就有規則管束他們。我每次看到這些,都不由自主地會想起在學校裡發生的一件事。

那是剛上完體育課,運動完之後我們累得感覺要跪下來。“你有沒有水啊”旁邊傳來了問詢的聲音。“有啊,你要做什麼?”我的同桌回答了她。“借我一下唄,我今天沒帶杯子。”她的語氣有些低微,像是在懇求。我正好轉過頭去,想拿我的杯子喝水,聽到她說這話,動作頓了頓,沒響。我看到我的同桌瞪大了眼睛,似是驚訝極了,馬上轉過頭去護住杯子,不停地搖著頭:“不行!不行!”

場面一下子變得尷尬起來,我看見她有點不好意識地摸了下頭,又看向我。她的眼睛閃閃地看著我,我望了下她,又看看我的水杯,雖然內心的確有些不情願,甚至也想拒絕,卻又不像我的同桌那樣敢拒絕別人。一陣沉默過後,我猶豫再三,還是答應了:“行吧。”手中拿起杯子向她遞了過去。她雙手接過,輕聲地對我說了句謝謝。

我看見她擰開杯蓋,小心翼翼地把杯口湊到嘴邊,懸空著往嘴巴里倒水。看到這一幕,我有些愣住了。之前的不情願好似變成了對自己小氣的不好意思還有一點心疼。她好像真的是渴極了,一杯水在她的動作下,一會兒就沒了,她還給我時,有點害羞,說:“我去幫你洗一洗,再倒一杯?”我回過神來,對她笑了笑:“好啊,我陪你一起去唄。”手上拉了拉同桌:“要不要一起?”……。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對有禮和尊重的衡量,見到長輩和老師問好是有禮,說聲謝謝是有禮,道歉是有禮。就像那位同學的嘴巴能夠不到杯口是有禮,而我能夠借給她杯子叫做信任。

而這個時代的共享單車,社會上能夠投放它,是對公眾的信任。我們即使並不在意單車的好壞,但能夠愛護它,保護它,珍惜它,這是一種有禮,也是一種秩序。

在這個共享時代,信任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樑,而每一個人心中的秩序感和責任感才是維護這個時代的關鍵。

道德與我同行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3字

“德”,這是亙古不變的美好品質。一個有道德的人,會得到所有人的愛戴和尊重。

道德其實很簡單,不過就是是非對錯的問題。我想,如果我問任何人隨地吐痰是不是正確的,大家都會說這是不對的。沒錯,這就是道德。可是,總有些人,他們明明知道隨地吐痰是不道德的,為什麼還要那樣做?

所以說,道德實踐確實很難,假設你在無人的路邊拾到一百元,你是會選擇找到失主,還是偷偷塞進自己的口袋?我想,在這種無人知曉的情況下,許多人都會選擇後者吧!所以,想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就必須在邪念產生的那一剎那,把它扼殺掉。

古人云: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這句話強調了誠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道德之本。大家一定都聽說過《狼來了》的故事吧!文中的放羊男孩因為屢次三番欺騙了村民,失去了大家對他的信任,最後導致狼把自己的羊吃掉。這個結果完全是他自己咎由自取。但是,我們也應該從這個故事中有所啟發,明白誠信在生活中到底有多重要:一個無信、無德的人將不被任何人尊重。

說道這裡,我突然想到了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這也是一種尊重別人的體現,尊重也是一種美好品質。你不尊重別人,還希望別人來尊重你,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樣,如果你用真心對待別人,別人同樣會給予你真心。

大道理人人都會說,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人呢?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把道德掛在嘴邊,而是用你的行動去證明。讓我們與道德同行!

道德與利益的關係 篇6

國三作文 ,822字

什麼是道德?道德與利益的關係又是什麼呢?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不是唯一的,因為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

道德與利益並不是完全對立的,有時是統一的。有些國家便制定了相關的法律,去日本的法律規定:如果有人拾到東西歸還失主,無論失物是金錢還是物品,失主必須按失物價值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二十支付報酬。如果不支付,失主將無法取回失物。拾物者既可以不接受酬金,也可以選擇接受。接收後任何人不能說他貪心,就如孔子所說的一般:只要冒著生命危險救了人或是平常時期隨手幫了別人一把,無論怎樣的獎賞都可以收下,這樣可以鼓勵更多的人去幫助他人。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支付或接受一點點的酬金又算得了什麼呢?並且這個規定還能平衡道德與利益的關係。使得幫助別人的人心裡能夠更加開心,也能帶動周圍的人去幫助他人。讓人們學會先義後利,學會感恩,學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在2003年“非典”期間,板藍根一下子成為了搶手藥,供不應求。不少企業為了眼前的利益,不顧仁義,將價格不停地提高,由每盒2。8元上漲到6。5元至12元之間,有點小城鎮的小藥店,甚至將藥賣到了30元一包。面對這種情況,石家莊神威藥業、華藥集團等公司毫不猶豫的選擇降價,並千方百計的擴大生產規模,平穩市場上的藥價。作為商業性質的企業,他們固然看重利益,但從長遠看,放棄眼前的小利益而選擇大義,更能贏得長久的信譽與更多的利益。果然,“非典”過去後,這些公司的銷售業績一片大好。

在當今社會中,一個人做了好事,但他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只是獲得了周圍人的幾聲不痛不癢的稱讚,誇他道德高尚什麼的。那麼久而久之,便很少有人會去無償的做好事,因為在大部分人的心中,都覺得物質更實在,連幾個硬幣都比道德值錢。社會是殘酷的、現實的。需要利益與道德的平衡,才會有更多的人能喚醒自己心中良知與道德。

所以,在我看來,道德不能少,利益也不能少。只有既有義又有利,這樣才能讓社會更好地發展下去,讓更多的人在做好事的同時,過得更多的動力。

道德與實踐 篇7

國小三年級作文 ,466字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是啊,在每個人的人生旅途中,都遇到了這樣的“魚”。但你到底是,怎樣做的呢?你真的做到誠實了嗎?

我的人生旅途中,也遇到了相似的“魚”。那就是—金錢。那天,天空陰森森的,下著傾盆大雨。我來到小區對面的興盛買了一支筆。我掏給阿姨五元錢,她本來應該只找我2元5角的,但她找錢時不小心在後面夾了一張五元。當時我並不知道,當時周圍人用一種鄙視的眼神看著我,我感到非常奇怪,因為平時他們並不用這種眼神看著我。我回到家,從口袋裡拿出錢數了數。嗯,怎麼多了五元錢?我心想著。我立即明白了。但當我準備將錢送給阿姨時,我卻猶豫不決。到底是給她,還是不給他,思考片刻後,我果斷地將錢送給阿姨。

“阿姨,這是你剛才多找給我的五元錢。”“哦,什麼?哦,謝謝你哦!”聽到這番話,我心裡比喝了蜜還甜,周圍人也用讚賞的目光看著我。我心裡高興極了。

“金錢重要,但誠信更重要。”其實,這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的道德問題,但實踐起來卻很難。在我的心中,金錢在最後,誠信、時間在第一。

道德與規則 篇8

高二作文 ,842字

在哈佛大學圖書館的大火中,只有一本被學生違規帶出的書倖存,但是當這名學生將自己“拯救”的圖書交還時,校長在感謝過後以違規為由將這名學生開除。

可能有人要說,這位校長過於嚴苛,規矩雖死,人情卻活,難道不應該通融幾分?對於保護了圖書的行為,難道不應該給予減罪處理嗎?

誠然,人情常與規則產生尷尬的火花,大多數人更希望看見富有人情味的靈活處理,而不支援規則化的冷酷裁決。可是人們很少意識到靈活處理常常使規則失去其作用。可以靈活與通融的地方通常是無窮多的,你是救下最後一本書的英雄,那我是圖書館長的親戚,他是校長的朋友……有太多的人可以尋找理由打破規則,那規則還需要存在嗎?

況且,我們難以知曉一個理由究竟需不需要通融,因為情的界限是如此模糊,我們無法判斷這個帶走圖書的行為是過大於功還是功大於過。而規則——以其強制執行性與普遍適應性聞名的產物,將我們從兩難中解放。千萬種情況被分為兩種:合規和不合規。其過程或許不近人情,但是產生的結果是一種統一與公平的美。要發揮規則的作用,執行者就不需要化身為一位不近人情的判官。

那麼,這位學生就沒有值得辯護之處了嗎?當然不是,情與法的衝突出現時,“情”應當讓步,而“法”更要反思:如何能在保障秩序的同時,接納更多的“情”。僅一次違規就開除是不是過於嚴重了?大學生是成長中的年輕人,經常犯錯,也需要犯錯,而犯錯之後,學校不應僅是懲罰,更應施以教導,給與機會。交出圖書,是艱難掙扎後的誠實之舉,發揚和鼓勵這種品質,是不是應該相應作出獎賞?的確,執行者要冷酷無情地執行規則,但不是天天只執行一套規則,規則應在與人情的衝突中實現合理的磨合。從根本上來說,這兩者是一致的,把握好情與法的界限,調整規則,才能發揮規則的作用。

規則需要嚴格的執行,更要追求自身的合理。嚴格執行合理的規則,讓判官與受判者都露出微笑。

道德與法治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609字

說是讀後感不如說成是學後感,這是我們《道德與法治》的其中一課。

地球上生命的演化有一個漫長的歷史,從沒有一點生命跡象到出現最早的動植物,再到人類與動植物,從而引發了人們的反思,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書上說每個人都逃不過死亡的命運,可那還為什麼出生呢?就是為了來這人間走一遭,來看看這人間繁華?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所以看書尋求答案,書上寫一個小孩和我有著同樣的問題,他是因為他的祖母躺在醫院,他在夜深人靜時常常在想為什麼人要死?人死了以後去哪裡了呢?還是真的不存在了?書裡說:死亡意味著有限的年華,不可預知的終結,會讓人感到擔憂,恐懼甚至絕望。可是當我站在死亡的角度重新審視生命,我會發現本來習以為常的,不起眼的東西變得珍貴和美好起來。

這個不禁讓我想起了列寧同志,他一生都在為人民做貢獻,他與馬克思的精神統稱為《馬克思列寧主義》,我們一提到他,便會想起他的一生都在無私的幫助他人,不圖奉獻,就是死的時候也在為別人修理壞掉的汽車。由於司機沒有發現他還在汽車下就倒車,由此列寧同志不幸身亡。

上課時候老師還讓我們看了一個小視訊,上面是一個姑娘的一生。她從逆反到聽話到懂事再到孕育子女,她也感覺到了時間的逝去給她帶來的變化。

“人生天地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抗拒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死亡是一個人不可避免的。它讓我們感激生命的獲得,所以我們要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道德與智慧 篇10

國二作文 ,546字

道德常常可以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有這樣的一種人,因為智慧,使他在人群中閃亮奪目,因為智慧,使他總是傲氣凌然,因為智慧使他總是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在他小的時候,因為比同齡小孩早叫一聲“爸爸,媽媽”而是他在誇讚中長大。自信使器宇非凡,無論到哪都閃閃發光,比他年輕的人,都視他為榜樣,同齡人很多都羨慕他。“瞧不起人”這是遠遠沒有的,也不願與人交朋友,因此他總是孤獨,這也使他養成孤傲的性格,對什麼事都不屑一顧,還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總是覺得自己是對的。

在別人出醜的時候,或許他嘲笑過,他才覺得正常,而對於他人來說,這是不允許的。他認為,別人並沒有資格嘲笑自己。而他一副傲氣的樣子總是讓人反感,而在於職位較高的人談話時,出現百依百順的樣子,與以前截然不同。

在今後的一天,意識到了這就是人類——仗著自己的智慧出眾,在生物圈裡橫行霸道,還捉弄其他動物取樂,甚至還慘殺他們,依靠自己的小智慧,打著為人造福的口號,做了許多傷天害理的事情。在這樣的社會中,試問道德在哪裡?口頭上應該是正確的答案,而在這背後,你看不見人與人之間的和睦,其他生物道德報復,大自然的報復,隨之而來。智慧?又怎麼能和這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