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滄茫的宇宙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遨遊滄茫的宇宙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871字

我喜歡看的書必須滿足以下的幾個條件:一要圖文結合的書;二要字數不多不少;三是科學幻想類或科學類。《遨遊滄茫的宇宙》可謂正合我心意:不但圖文並茂,而且有豐富且神奇的科學知識。一拿到書,我就迫不及待地翻了起來。

你知道火星上曾有生命存在?真的沒有東西能夠逃過黑洞的引力?茫茫太空竟然也會發生撞車事件?……一個個問題,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這本書簡直就是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而我,該是經過黑洞的那顆可憐的小行星,不知不覺進入了它的世界。

啊,書中的世界是多麼奇妙。黑洞原來不是一個洞,而是一個密度大得驚人的天體,如果把地球壓縮成一個黑洞,它可能只有玻璃彈珠那麼大。如果真的是這樣,我們這些人該怎麼生活呀?不過到那時候也就沒有人類了。

大家一定對UFO—這個神祕的天外來客感興趣吧。那麼,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這個東西呢?這本書告訴我幾條判斷UFO的方法:一、在空中可以盤旋飛行,或瞬間移動,或高速運作過程中突然的停止,違揹物理定律。二、絕大多數UFO均無發動機的聲音,幾乎無聲,三、無尾氣排放,四、有多人目擊,五、超強的磁場。如果你看到的UFO這幾項條件都具備,並拍了照片,那請你立即報告科學院!啊,如果真的有UFO,它會是什麼樣子的呢?它到我們地球來幹什麼呢?飛船裡又是一些怎麼樣的生命呢?我心中充滿了疑問,不禁在腦海中描畫起天外來客的模樣。

他們能從茫茫宇宙中過來,一定有著比我們先進得多的科學技術。科學家說,聰明的人腦容量特別大,那麼他們一定有著特別大的腦袋,還有一雙特別大的眼睛,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啊。不過,他們不一定是我們人的模樣,可能像海綿寶寶,方方正正;也有可能像倒掛的葫蘆,上大下小,還有,他們可能真的有一對翅膀……哈哈,我不禁為自己設想的外星人笑了起來。

宇宙是如此廣袤—窮盡一生都無法數清楚到底有多少顆星星,而我們生活的地球只是滄海一粟。這本書,讓我感觸很大:與浩渺的宇宙相比,人是那麼渺小,可是即使是渺小的人類,照樣可以用科技去探索,去發現,去征服。

好吧,就讓我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茫茫宇宙,請你等著我!

果核裡的宇宙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715字

時間是什麼?時間的形狀又是什麼樣的?這是一個很終極的問題。上個世紀的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在《果核裡的宇宙》中給了我們答案:是梨形的。

《果核裡的宇宙》幽默而詳細地講述了從古至今人們對宇宙的認識,以及如今人們對宇宙研究的成果。而它的作者霍金,卻是一名身患肌肉萎縮症的殘疾人。他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因為疾病坐上了輪椅,卻以他驚人的毅力繼續自己的研究。他在天體物理學方面有著突出的貢獻,同時他還致力於大一統模型的研究,進行文學創作,成為了上個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

時間的形狀是什麼樣的?相對於我們,時間從宇宙大爆炸開始,經過了一個暴漲階段,之後由於物質引力向中心收攏,最後到光錐的頂點結束形成了一個梨形。隨著時間流逝,光錐不斷向未來延伸,這個梨形被不斷拉長。這就是時間的形狀。

網路上曾經流傳著這樣的謠言:霍金預言500年後地球會變成一顆紅色的星球。

這的確是霍金在《果核裡的宇宙》中提到的,但是這個結論是他的一個假設:他根據半個世紀以來的全球煤炭使用量的增長情況,估算出500年後人類的用煤情況。他通過純數學角度的計算,得出這些煤產生的熱量,足夠使地球表面紅熾。他以此呼籲人們保護地球環境。

而網路上的流言,正是故意曲解了他的本意,如果大家都讀過他相關的書籍,也就不會被騙了。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偉大的靈魂,雖然他研究的物件是大到以秒差距、小到以普朗克為單位的宇宙,但是他仍能同時兼顧我們的生活環境問題。要知道,像他一樣的科學家很容易走極端,對日常生活毫不在意,但是他沒有。

當一個偉大的靈魂受制於殘疾的身體,卻仍能心繫星辰大海。而有些人有著健全的身體,卻在一生中從未向塵世外瞥一眼。這就是他獨特的人格魅力。

神祕宇宙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751字

當我讀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對所有的未知世界都充滿了好奇和探知的慾望,對所有的事情都想去問個為什麼。

當我讀完《神祕宇宙》時,突然間我好像懂得了好多知識,知道了以前從未知道的關於天文方面的常識。宇宙中是否有外星生命存在?OFO是否是外星人派來的使者?火星佈滿塵埃的表面,曾經真的有水嗎?帶著這麼多疑問,讓我們來揭開神祕宇宙的面紗吧。

宇宙是永恆不變的嗎?宇宙有多大?他是啥時候誕生的,人們提出了種種疑問,第一種假說是宇宙永恆論,認為它並不是動盪不動的,其中的星體及數目和分佈,以及空間運動從開始就處於穩定狀態,它是永恆的第二種假說,是宇宙分層論,這種觀點認為它的結構是分層次的,恆星是一個層次,若干個星系團是一個層次,一些星系團在組成超星系,成為一個更高的層次。

第三個假說是宇宙大爆炸理論,這是由美國天體物理學家伽莫夫和佛裡德曼提出來的,他們認為大約在200億年前。咱們所看到的天體物質都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個密度極大、溫度高達110度的原始火球。到處充滿了輻射,恆星和星系並不存在,後來因某種未知原因,這個火球發生了大爆炸。組成火球的物質噴發到四面八方,並逐漸冷卻下來,密度開始降低,爆炸兩秒後產生了質子和中子。11分鐘之內形成了原子核。大約1萬年後,氫原子和氮原子形成。在這1萬年時間裡,散落在空間的物質開始在區域性聯合凝聚成星雲星系的恆星。大部分氣體在新民發展中變成了星體。因受星體引力的作用,其中一部分物質變成了星介質哈勃。

後來,人們建造了哈勃太空望遠鏡,觀察到了宇宙間的一切,在以後的600億年終將逐漸向一箇中心點聚攏,當時空都到了盡頭。宇宙也就不復存在了。而且我們現在已經過了160億年,我剛開始的疑問,還有待我們進一步去探索,所以我們要好好掌握科學知識,長大了去探索更深一層的科學奧祕。

《給孩子講宇宙》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648字

《給孩子講宇宙》是一本帶有科學風趣的書,彷彿把我帶進了一個奇幻變化的世界,不斷有新奇的小機關吸引著我去探索和鑽研。它用講故事的方式詳細介紹了關於宇宙中各種現象發生的原因以及古代人對科學的看法,同時介紹了宇宙認知從古到今的發展並進行了合理的對比,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著我遊覽整個宇宙。看了這本書後,我對“萬有引力”這一部分最有感觸。

“萬有引力”是牛頓發現的,那“萬有引力”到底是個什麼神奇的東西呢?它就像是一個無形的磁鐵,牢牢地吸著我們,不讓我們被地球的自轉慣性給甩走。你在玩滑滑梯的時候為什麼會往下滑而不是向上飄呢?這正是“萬有引力”的作用,因為地球給了你一個方向向下的引力。那麼你為什麼又會一直滑到地面才停住?因為堅硬的地面引力最小。再舉個簡單的例子,一些懶惰的人為什麼能坐著就不會站著,能躺著就不想坐著,那是因為躺下來的時候引力最小,人體感覺也最舒服。

如果“萬有引力”消失的話,世界會變成怎麼樣呢?可能太陽以及它的行星將會因為慣性而四處飛散;世界上再也沒有白天和黑夜;包圍在地球外圈的“大氣層”將會飄走;水也會很快上升蒸發,變成不可再生資源;人類和動物、植物、建築、山脈等所有的東西都會被甩向空中,那是怎樣一番奇觀啊!

為了未來可以發明宇宙旅館,真正地到宇宙中來一次星際旅遊,去見識宇宙的浩瀚和神奇,我想從此刻起加倍認真學習,努力奮鬥!

宇宙的起源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702字

在地球上,人類出現的時間不過幾百萬年。幾乎每個民族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創世紀的神話,小時候聽過“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等人類起源故事,但這些都是神話故事,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漸漸開始瞭解宇宙的很多奧祕。

之前就很好奇什麼事“黑洞”,什麼又是“蟲洞”,在這本書裡作者巴羅總是用他那種美妙的文筆將那些複雜高深的概念說得通俗易懂,讓我知道了很多宇宙的故事。

書中提到愛因斯坦,他當年評價自己的“宇宙學常數”,認為那是“我一生中的最大失策”。他將宇宙膨脹的重大發現拱手讓給了弗裡德曼。然而後者卻也不幸,不曾堅持到支援他理論的觀測資料出現便去世了。伽莫夫根據哈勃的發現提出了“大爆炸宇宙學”,但應者寥寥,無論從物理學還是哲學的角度,或者說是個人情感上,很多人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宇宙本身之存在更像是一種哲學,是全體人類的信仰,是不容置疑的。

直到1965年,彭齊亞斯和威爾遜關於宇宙背景輻射的發現馬上將霍伊爾等人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穩恆宇宙模型”送入了墳墓,大爆炸宇宙模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1989年升空的COBE衛星那幅吻合極佳的黑體輻射譜再一次贏得了全世界物理學家的歡呼。一次又一次的實驗資料證明,人類,終於漸漸接近這古老的問題:我們為何在此?我們從何而來?

讀到這裡,我不禁想說,只要堅持就可以做到,也許會有很多人不認同,但是隻要心中有夢想,有自己的信念,加上鍥而不捨的努力,就一定可以證明自己的觀點。

巴羅有這樣一句話:“我們永遠無法知道整個宇宙的起源,最佳的保密乃是祕密本身隱而不露。”無論是理論還是事實,我們都越來越接近我們祖先的問題。當我們知道了更多的時候,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更應該懷著敬畏之心。

《日本的思想》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750字

丸九真男是日本重要的政治思想學者,他的經典著作《日本的思想》剖析了近代日本思想史上的重大問題,閱讀這本書,有助於我們在巨集大的歷史背景下了解日本人的思考方式與價值觀。

西方歐美國家在工業革命後,由封建專制主義轉為資本帝國主義,亞洲封建帝制受到極大衝擊,生產與資源分配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以中日為首的國家也開始維新變法,但中國卻變法失敗,而日本成功搭上資本主義制度的列車。二戰日本戰敗後,在短短的時間內國民思想由崇尚和支援日本法西斯政權,到迅速擯棄戰時思想接受自由與民主,並進行一億人的戰爭懺悔儀式。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背後的問題是,為什麼在亞洲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並率先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為什麼二戰後日本可以進行所謂的“一億人懺悔”並重新迅速崛起?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這個島國獨特的思考結構特徵與現實的生存方式。

日本是泛神論宗教國家,怎麼說呢,日本人眼中的神不止天皇,日本人看到浪花,覺得是神也需要拜一拜。相對而言,那些外來的一神論思想,往往能讓日本人接受並應用,日本人覺得哪些思想是最新潮最合適並利於當下的生存狀況的,他們都要拿來試一試,無論是日本人學習中國唐朝的儒家文化,還是日本接受西方資本主義思想,這些文化思想都被日本人拿來使用。就像魯迅說的“拿來主義”,日本思想史顯得零碎和混雜,日本人拿來這些外來思想,並沒有辦法將它們變形加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因為日本沒有像中國以儒家思想為主線軸貫穿聯絡起來的思想體系。

正是因為日本沒有核心思想的主線軸,他們找了儒家思想,可這不是自己的東西,他們借鑑西方的宗教思想,不管用,最後他們找了天皇,不同於英國的君主立憲,天皇是他們獨特的政治與思想支撐點。這些種種導致了日本容易有一種綜合東西方的輕率性,造成夾在“東洋”與“西洋”的雙重自卑之中的尷尬處境。

《日本的思想》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750字

丸九真男是日本重要的政治思想學者,他的經典著作《日本的思想》剖析了近代日本思想史上的重大問題,閱讀這本書,有助於我們在巨集大的歷史背景下了解日本人的思考方式與價值觀。

西方歐美國家在工業革命後,由封建專制主義轉為資本帝國主義,亞洲封建帝制受到極大衝擊,生產與資源分配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以中日為首的國家也開始維新變法,但中國卻變法失敗,而日本成功搭上資本主義制度的列車。二戰日本戰敗後,在短短的時間內國民思想由崇尚和支援日本法西斯政權,到迅速擯棄戰時思想接受自由與民主,並進行一億人的戰爭懺悔儀式。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背後的問題是,為什麼在亞洲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並率先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為什麼二戰後日本可以進行所謂的“一億人懺悔”並重新迅速崛起?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這個島國獨特的思考結構特徵與現實的生存方式。

日本是泛神論宗教國家,怎麼說呢,日本人眼中的神不止天皇,日本人看到浪花,覺得是神也需要拜一拜。相對而言,那些外來的一神論思想,往往能讓日本人接受並應用,日本人覺得哪些思想是最新潮最合適並利於當下的生存狀況的,他們都要拿來試一試,無論是日本人學習中國唐朝的儒家文化,還是日本接受西方資本主義思想,這些文化思想都被日本人拿來使用。就像魯迅說的“拿來主義”,日本思想史顯得零碎和混雜,日本人拿來這些外來思想,並沒有辦法將它們變形加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因為日本沒有像中國以儒家思想為主線軸貫穿聯絡起來的思想體系。

正是因為日本沒有核心思想的主線軸,他們找了儒家思想,可這不是自己的東西,他們借鑑西方的宗教思想,不管用,最後他們找了天皇,不同於英國的君主立憲,天皇是他們獨特的政治與思想支撐點。這些種種導致了日本容易有一種綜合東西方的輕率性,造成夾在“東洋”與“西洋”的雙重自卑之中的尷尬處境。

《晚安,我的星星》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587字

放暑假了,我到圖書館借書,突然,我看到有一本書叫《晚安,我的星星》,這本書把我吸引住了,我就專心地看了起來。

我一口氣把它看完,原來,這本書講的是:獅子王決定把填上的星星分給大家,每隻小動物都分到了自己滿意的星星。可是小老鼠的星星又暗又小,但小老鼠像得到寶貝一樣高興。它每天晚上都對自己的星星說:“晚安,我的星星。”

有一天,小老鼠看見自己的星星生病了,變成了一個石頭掉下來,它非常傷心,動物們都爭著把自己心愛的星星送給小老鼠,但小老鼠堅持要自己的星星。小動物們想方設法希望小星星能夠亮起來。最後,小動物還是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先捉些螢火蟲,再把螢火蟲放在石頭的旁邊,然後,這顆星星又飛上了天空又大又亮,就像一顆大大的鑽石。

我被小老鼠對星星的執著之情深深地感動了,由此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天我看書的時候不小心撕壞了這本書,我非常傷心。但我很愛面子,不想用一本爛書,我就氣憤地把它丟在一個角落裡,不想要它了。後來我想到《晚安,我的星星》,於是我馬上回到家,用透明膠認真地把這本書粘好了,此時我覺得好開心!

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壞了就隨意丟掉,造成了過多的垃圾,堆積如山,真是太浪費了,而且對環境影響很大,我們應該小小老鼠一樣珍惜和愛護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哪怕它已經改變了樣子,也要不離不棄。朋友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這樣我們的生活一定會充滿快樂和幸福!

《你是我的寶貝》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683字

《你是我的寶貝》是我最近讀到的一本黃蓓佳傾情小說。書中寫了一個叫貝貝的小男孩,天生就患有唐氏綜合症。在他很小的時候,爸爸在地質勘探時不幸喪命,媽媽又棄他而去,只剩下奶奶和他相依為命。後來奶奶突發心臟病去世,貝貝只好住進了福利院。過了一段時間,舅媽為了能得到貝貝家的房子,把他接回了家。他們的私心讓貝貝受了不少苦,但是在貝貝純潔無暇的心靈感染下,舅舅一家有了很大變化。

一開始我並沒有覺得這篇小說有多感人,直到讀了“四個小籠包”這一章。原來八歲的貝貝連數字都不能認到四,多和少、大和小根本分不清!年邁的奶奶別出心裁地把四個小籠包排好,一遍一遍地教。我漸漸地感受到殘疾人的苦,家庭破散的苦。我對貝貝充滿了同情!在後面的幾章裡,奶奶還教會了貝貝自己洗澡,貝貝在智障學校成了最棒的學生。我的心裡稍稍有了安慰。但是好景不長,貝貝的奶奶死了,貝貝成了孤兒。他拿雞毛和硬紙板做了一雙翅膀,說要飛到天上去找奶奶。我的鼻子一酸,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心想:真是一個傻孩子!但如果他的神智是清醒的,就更加受不了這種打擊啊!

後來,舅舅一家三口住進了貝貝家。他們給貝貝吃四個大包子,害得貝貝胃痛不止;他們為了節水,不讓貝貝每天洗澡;他們把貝貝趕到客廳沙發睡,蚊香差點薰死貝貝。可是貝貝沒有計較,當警察要拘留舅舅舅媽時,貝貝選擇了原諒他們。我感受到了貝貝在智障之外的那顆純潔善良、寬容大度的心。我對貝貝不再是同情,而是敬佩!

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就像書裡的貝貝,生活中的所有殘疾人。只要擁有一顆美麗的心,連站在他面前的魔鬼都會變成天使。如果人人都能放下私心,寬容待人,這個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讀《巧克力味的暑假》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529字

我很喜歡讀《巧克力味的暑假》這本書。這本書寫了一個小學畢業生項心儀在暑假嚐到獨特滋味,曾經親密相處六年的四個好朋友,在畢業之後勞燕分飛,心中無限的孤獨和無奈,只有自己才能體會。所幸的是,她又遇到了新的同學和朋友……

最喜歡讀這本書的第三章:樓上掉下來的朋友。寫的是:有一天,項心儀家的電腦中病毒了,玩不了遊戲,在家裡很無聊。突然,掉下了一個紙球,紙球上吊著長長的細線,她把紙球從窗戶外拽進來。接著,樓上又掉下一個紙片,上面寫著:你幹嗎搶我的紙球?就這樣,一來一往,他們聊開了,知道了各自就讀的學校,各自的愛好,以及將進入同一所初中學校,還望成為同桌冤家……正當項心儀要把這個意外交到朋友的訊息告訴她的四個朋友的時候,她的朋友不是去補習,就是去旅遊了,這讓她很失望……

讀了這本書,我想起了我的假期生活,爸爸沒時間帶我去玩,電腦又被媽媽設了密碼,電視卡又被爺爺拿走,只能寫作業、打電話跟同學聊天……

看來我的假期生活跟項心儀不一樣,猶如苦瓜,沒有一絲甜美。

我希望我的假期生活就像森林裡的小鳥一樣,自在地在無垠的天空中自由飛翔;在清澈的湖邊盡情暢飲;在蔥綠的樹上和同伴們快樂地玩耍……

這本書真實反映了學生的暑假生活,說出了我們的心裡話,所以我很喜歡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