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蘭亭中國書法博物館相關作文20篇
遊蘭亭中國書法博物館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0字天氣再炎熱也沒有擋住我們的腳步,今年暑假,我們決定將小隊活動的地點放在紹興蘭亭,中國書法博物館。
一踏進博物館,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濃厚的書法氣息。一位年輕的講解員帶領我們參觀了館內最有代表性和觀賞價值的作品,還詳細介紹了每幅作品的作者、朝代、創作背景以及書法家們有趣的生平軼事。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自然是廣為流傳的曲水流觴的故事和《蘭亭集序》的臨本。雖然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真跡至今也沒有被發現,可是從那些臨本中,我已經深深體會到中國書法的精湛和深厚。
參觀完書法大家們的作品,我們來到一間大大的活動室,開始期待已久的體驗活動。我們每人得到了一把白色的扇子,上面印著鏤空的繁體“蘭亭”二字,我們的任務就是用毛筆“描紅”。我心下暗想,這個容易,畢竟在學校練過書法,還學過幾年國畫,描兩個字還不是小菜一碟!我拿起毛筆蘸了墨,開始往扇面上書寫。可才剛落了兩筆,就發現並非我想象的那麼簡單。摺扇的扇面高低起伏,毛筆未必乖乖落在你希望的地方,最後出來的字就顯得歪歪扭扭,只能再添幾筆來彌補。拓畫是我最喜歡的體驗活動。先用一把棕毛刷子蘸上墨汁在刻有凸起圖案的石板上刷一層,再將紙覆蓋在上面輕壓即可。第一次我沒把握好墨量,蘸得太多,紙蓋上去再揭下來的時候幾乎看不清圖案了。第二次我吸取教訓,均勻地塗了薄薄一層墨。這次的圖案濃淡適宜,非常清晰,果然是吃一塹長一智!
酷熱的天氣並沒有影響我們的心情,隊友們都覺得蘭亭之行收穫滿滿,期待著下一次的活動。
遊中國茶葉博物館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558字星期天上午,我和李軒昂、姚嘉宇一起到中國茶葉博物館去遊玩。這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從層層樹葉之間灑落出來一縷縷陽光,照在身上非常暖和。我們一路上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就來到了中國茶葉博物館。
站在博物館門口,往遠處看,有連綿起伏的山巒和藍天白雲。從近處看,有枝葉茂盛的茶樹叢和淙淙流淌的小溪……我心裡不禁感嘆道:“哇!好美的風景呀!”進入博物館後,首先躍入眼簾的是一塊約十米高的黑石板,上面有水流不斷地往下流下來,形成一個巨大的水簾,石板中間寫著一個大大的綠色的“茶”字,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進入展廳後,首先我看見了一塊木牌子,上面寫著:茶是中國對人類、對世界文明所作的重要貢獻之一,中國是著茶樹的原產地,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的國家。接著,我們又參觀了其他幾個展廳,我看到了不同時期的各種茶具,也看到了為了運輸茶葉而來到中國的外國商船和富翁的一些事例的介紹。通過參觀,我對中國茶文化的悠久歷史及製作茶葉的過程都有了一定的瞭解。出了展廳後,我們還看見了仿古的四桶茶葉揉捻機,它四通連體,需要由人力推動揉捻。揉捻是茶葉初制過程中的一道工序,可以使茶葉捲曲成形。我們幾個興奮地衝上去,一人站一邊像磨豆子一樣地推動起來,開心地體驗了一把。
最後,我們又去展廳後面的一個大草坪上去玩耍,眼看時間已經不早了,我們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
中國財稅博物館一遊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478字“要勞逸結合!學就認認真真地學,玩就痛痛快快地玩!”這是媽媽的格言。
我們家一向按媽媽的格言行事。我的假期生活是:上午完成預定的作業,下午出去玩或自由活動。
今天下午,我們約好去吳山廣場,我很期待。
“出發!”我們飛快地跑出了家門。
來到吳山廣場,一查地圖,發現邊上就是城隍閣和中國財稅博物館;城隍閣我們已經去過了,今天就去中國財稅博物館看看。
走進博物館,首先看到了一棵大大的“搖錢樹”。隨後,我們步入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各種糧票,這實在太古董了,有些紙都破的不成樣,媽媽都說沒見過。
然後看到是一套人民幣,面值五花八門:五千元、兩百元、一萬元、一千元……顏色更是讓人眼花繚亂,連同樣兩張一千元顏色都不同。
緊接著,我們看到了古代財會用具。有各種各樣的符號,還有鐘鼎文、甲骨文等文字;我最喜歡的是各種各樣的算盤,形狀各不相同:有圓的、扇子形的、長條的、三層的……還有口訣呢!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除二……
最後是一些珍品展,展出的是國際交流的紀念品,有巴基斯坦的、印度的……鍍的金子閃得讓我睜不開眼。
中國財稅博物館,讓我接觸到了許多新知識,不虛此行!
遊中國陶瓷博物館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0字陶瓷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國也被稱為“瓷都”。今天,我們就去參觀了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在老師精彩的講解聲中,我們踏上了認識陶瓷的旅程。
博物館裡的展品真是讓人目不暇接,還沒仔細看看這一件,老師就開始講另一件了。今天我瞭解到了許多關於陶瓷文化的知識,陶瓷最開始是用來製作排水管道,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又用它來做建築用的磚、防水用的瓦當、觀賞用的藝術磚等等。其中最吸引我是一塊長達幾米的文化磚,上面雕有立體的花字、鳳凰和戲劇人物等等。我覺得它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民間文化特色和美好寄託。
我們不僅參觀了博物館,還親手製作的瓷器。一次是拉坯,一次是自由發揮。拉坯時,老師還手把手的教我們。拉坯的過程是:先用手掌沾上水去捧和拉陶泥的大概外形,然後用拇指垂直地在陶泥正上方按下去,同時用其它手指小心地扶陶泥外面防止它塌掉,再調整瓶口,最後請老師將陶泥割下來,就可以晾乾了。後來,我們又給這些作品貼上了裝飾品,併發揮想象做的自己想要的小藝術品。我認為在做陶瓷的過程中,心情是很重要的,必須要心平氣和、從容不迫、鎮定自若地操作。不然你一緊張害怕,就會手抖把整個作品都毀掉了。
“片片紅葉情,濃濃國瓷韻”。陶瓷藝術,是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今天能瞭解到這麼多關於陶瓷文化的知識,我感到十分激動和喜悅。希望這種文化能一直流傳下去。
中國水利博物館之行 篇5
國小二年級作文 ,414字2017年6月18日,水晶老師老師帶著我們小記者們來到了中國水利博物館,讓我瞭解了中國水利發展的歷史。
小記者們懷著好奇的心情來到中國水利博物館,聽著館長講解中國水利發展的歷史及重要性。首先館長給我們講解了中國的水災、水減少會引起旱災、髒水會使魚類死亡造成生態會破壞,不由得想起要如何處理好水資源的利用,搞好水利建設(建水壩、搞水渠、建海塘堰壩等)。看到建起來的一座座三峽水壩、新安江水壩、寧波白溪水庫大壩、海寧魚鱗大石塘及寧波它山堰等,這些跟人民的心情勞動是分不開的,沒有他們付出哪裡來現在幸福的我們。
隨後,我們小記者們聽完館長的課後,在各個展廳看到古代到現代水利發展。尤其是看到《大禹治水》的過程,“三過家門而不入”,可見大禹有多偉大,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他那精神。
最後,我們這幫小記者們在爸媽的帶領下,參觀了整座水博寶塔,一眼望去是那麼的壯觀,那麼的偉大。所有我們要好好的珍惜現在的我們,好好利用水的來之不易,保護水環境。
走進中國水利博物館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382字昨天,我們小記者一同走進了位於蕭山的中國水利博物館,那裡的空氣清新、景色宜人,是個好地方。
進入中國水利博物館以後,那裡的講解員叔叔給我們講了很多有關水利的知識,比如有魚可以在幾度以上生存,甲魚能清理河道……
在中國水利博物館裡,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裡的叔叔給我們玩的一個遊戲,名字叫烏龜與甲魚賽跑。我領到了一隻烏龜,我讓烏龜在地上跑步,可烏龜就不跑,一直待在地上休息,我沒有辦法,然後就在烏龜邊上做了個動作嚇了烏龜一下,然後烏龜就跑起來了。
最後,其中的一個講解員阿姨帶我們去了1、2、3、4展廳,展廳裡有各種各樣的水利工具。講解員阿姨還給我放了大螢幕,螢幕上介紹了每年大的水災、旱災。
經過了這一次對水博園的觀察,我發現:我們跟大自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我們要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不能浪費一點一滴。同時也要好好保護環境,讓我們的家園變的更美麗,水更清澈。
參觀中國軍事博物館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722字來到中國軍事博物館的大門面前,望著廳中屹立著的毛主席的雕像,我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當年,是他帶領著中華各族人民一起歷經千辛萬苦,建設了今天偉大的新中國。
走進中國軍事博物館,我最喜歡的就是當年解放軍用過的各種兵器。在大廳那裡陳列著許多坦克、飛機、大炮等各式武器,坦克們精神抖擻地站立著,高大挺拔的身軀上似乎披著威武的解放軍軍裝,上面有中華民族特有的標誌—紅五星。當年是他們陪著我們中華人民一次又一次地打敗敵人贏得勝利,現在,他們的“軍大衣”被擦得錚亮,至今都沒有褪去以前的威風。看啊,那高高聳立的“東方紅一號”,自豪地挺著胸,這是新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看啊,戰鬥機張開巨大的機翼,準備在天空自由地翱翔,它們都是革命大英雄,凝結著中華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我們還看到了好多曾經的物品,有紅軍長征吃剩的半根皮帶,還有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油畫。每一幅油畫都描述著當年的一個個故事,還有一封封的書信,上面的每一筆每一畫都顯現出了革命戰士的無限愛國情懷!
參觀了中國軍事博物館,我有太多太多的感受。在大戰時期,是革命戰士們奮力作戰,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新中國。我們享受在祖國母親的懷抱之中,有時卻不用功讀書,還總是犯錯,屢教不改,現在想起來真覺得很是羞愧。
閉上眼睛,腦袋中會浮現出紅軍長征的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紅軍參加戰鬥的一種種驚心動魄的畫面,彷彿身臨其境,好像我也和他們一起翻越大雪山,穿過大草地。在長征的路上,他們無所畏懼,勇往直前,正如毛主席詩云:“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這次參觀,使我瞭解了曾經的艱苦歲月和革命戰士無私的奉獻精神,增強了我的愛國意識。以後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盡一份綿薄之力!
參觀中國茶葉博物館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424字這個學期,我們春遊去了位於西湖邊雙峰村的中國茶葉博物館。
博物館邊漫山都是龍井茶樹。四月清明前後正是茶樹冒出翠綠的嫩芽,採茶、出新茶的最好時節。人們揹著竹籃在山上採摘新鮮的茶葉。他們一下一下地把新鮮的茶葉採摘下來放進竹籃裡,迅速地把它們送去炒茶點。炒茶工手工把新鮮的嫩葉炒成香噴噴的龍井茶。
在陳列樓裡,展示了成百上千種茶葉。在這些茶葉中,西湖龍井茶最受人們喜愛。這裡還相應的陳列了秦、漢、隋、唐、宋、元、明、清這些不同朝代皇宮喝茶時用的彩色陶器和木質工具。
我們還榮幸地來到室外觀賞了茶藝表演。茶藝師首先用熱水溫杯,再把熱水倒掉,接著把一小勺龍井茶放入杯中,再用溫開水一上一下反覆三次沖泡,就泡出了一杯清香的龍井茶。透過玻璃杯,我看見翠綠的茶葉浮在水中,慢慢地沉下去,沉下去……我感到龍井茶入口有點兒苦,幾口之後有一絲苦盡甘來的甜味。龍井茶真的是可以稱得上十大名茶之首啊!
看了這麼多,喝了一杯龍井香茶,這次中國茶葉博物館之行真是讓我受益良多啊!
中國陶瓷博物館 篇9
國小二年級作文 ,529字到一個地方博物館是必經之地,所以我們去了景德鎮的陶瓷博物館。博物館裡有著很多精美瓷器,講解員仔細地給我們介紹每一個年代的瓷器。
突然,我被中央的一個瓶子吸引住了。那是一個小小的祭藍色瓶子,它是元代的祭藍釉蒜頭瓶。它溫文爾雅地立著,有著祭藍色的瓶身,長頸、削肩、圓腹、圈足,瓶口似蒜頭。
走到明代的場館,有一些官窯製品,其中有一個宣德皇帝的青花櫻桃小鳥紋蟋蟀罐,上面畫著幾株櫻桃樹,櫻桃樹上結著不少果子,偶爾有幾隻小鳥在旁邊飛來飛去,彷彿它們正在採櫻桃呢!但是那個罐子非常破碎,是經過修補過的,你知道它是怎麼碎的嗎?宣德皇帝非常喜歡鬥蟋蟀,但是皇太后不想讓大臣們知道這件事,所以只允許皇帝在後宮裡玩,到了下一代皇帝,就命令將士把這些蟋蟀罐砸得碎碎的。
再走著走著,我看到一個米黃色的小盤子。盤子中央有兩條龍,一條是紫色的,一條是綠色的,它倆頭尾交替形成一個方形,彷彿在天空中飛舞嬉戲,一邊飛還一邊打招呼呢!旁邊圍著一圈花,它們是由淺藍色、紫色、綠色組成的,一束一束的,鑲嵌在盤子的外層。邊緣有著八條小小的龍,就像守護著中央的首領一般。它是清代康熙的黃地三彩龍紋折沿盤。
看著那些美麗的瓷器,我彷彿穿行在歷史的階梯中,景德鎮的魅力吸引著我時刻惦記著它的“演出”。
中國陶瓷博物館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615字在陽光明媚的一天,我來到了“行文”課室,和各位“小行者”們開始了一場傳統文化之旅——參觀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
首先第一個專案:製作陶瓷。老師把我們帶到一個轉盤前,給我們示範了一次做陶器的過程。先把一塊泥放在轉盤中央。把泥壓一下,讓泥牢牢地貼在轉盤上,不然泥會被轉飛。然後讓手上的泥團上都有水,如果手上粘的泥讓你感到黏糊糊的,就立刻沾點水。把轉盤調到適當的速度就可以製作了。
第一步用手輕輕的扶住泥,把你做成橢圓形的。記得千萬不能讓泥帶動手,要讓手帶動泥。第二步,把泥做成自己想要的高度。想把泥變高,只要用手扶住泥,同時慢慢的把手往上提,你要把大拇指放在手掌上向下按,泥又會變短。第三步,在泥中開個洞,把大拇指放在泥中間逐漸向下按,一個口就出來了。最後再修一下形狀。一個精美的小泥碗就在老師手上誕生了。我不由得驚歎一聲。
那我來製作了,我的心中很不安,看著別人自豪地看著他的成品,如果我自己沒做成功怎麼辦;做的不好看怎麼辦;別人會不會笑話我呢?按照老師的講解開始製作。製作十分順利的進行,我不再害怕,大膽的做了起來。該開口了,我把手放在你泥土輕輕向下按。可泥怎麼也沒空出個洞,我又用力按,但怎麼也沒有用。我的頭上冒出了汗珠。老師在一邊鼓勵我。不一會兒,一個小杯子被我做出來,我真是太高興了。
在這次活動中,我學到很多關於陶瓷的知識,我一定好好傳承陶瓷文化!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3116字【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周*娜
我們今天去了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
我們已經博物館就看見了一些有趣的東西。上了二樓,經過老師的講解,讓我明白了中國江西景德鎮為什麼被外國人稱為“瓷都”。當中的陶瓷就是陶器與瓷器的總稱。我最喜歡的一種陶瓷是琉璃瓦,因為它在明清時代可以用來鋪地防水。
我們還去體驗了自己用機器做陶瓷,首先,用雙手大拇指小的後肌和小拇指上的後肌向上推,然後用大拇指將中心弄凹下去,重複幾次,再把自己想要的形狀捏出來,最後用鐵絲刮下來,晾乾後就可以加工了。我感到非常奇怪,為什麼鐵絲可以把陶瓷切下而不會再被粘上呢?那不是有水分嗎?老師說那是被隔開的。後來我才明白,泥外溼內幹,刮的時候當然不會粘上啊!真厲害呀!
帽子的樸素讓我們感到過時,但是卻是以前古代人民對生活的追求,對設計的探索。我們也要了解陶瓷的歷史和發展。
我們應該去領會傳統,不要在社會發展急速的時候,丟失了自我,忘掉了傳統。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李*
陶瓷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遺產,歷史悠久。今天我來到了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與老師一起開始一段尋找陶瓷祕密的旅程。在這旅程中,通過馮老師的細心講解,我瞭解了陶瓷的製作過程,體會到了中國陶藝的魅力巨大,還有中華人民智慧非凡。
陶瓷館的佈局很特別,展品都是按時間來擺放的,越早發明它就越在前頭。從明清時期的陶瓷水管到當代的“復澄壺”,無一不展示著中華文化的魅力。
中國的陶瓷比外國早誕生一千年,中國的陶瓷誕生於夏商周。誕生方法極為巧妙。傳說在原始時代,一群人圍著一坨泥巴,一個人不小心把水弄灑了,另一個人又丟了一個火把進去,火滅了以後,人們把泥土拿出來,這土就是最原始的陶瓷。到了後來,夏商周的人把泥巴塑形,成了真正的陶瓷。最早的陶瓷並沒有什麼花哨的圖飾,質感也是陶土最原始的質感。到了唐宋時期,陶瓷變得花哨,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形色,到現在更是發展的爐火純青了。
中國的陶藝歷史悠久,這次旅程讓我明白了許多,我一定要讓陶藝繼續發揚光大。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陳*熙
陶瓷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今天老師帶領我來到了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學習陶瓷的歷史和製陶方法。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最開始陶瓷僅僅是作為排水道使用,後來古人發現好像放東西不錯,便拿來儲物。茶水杯的出現讓古人不再用手舀水喝,盤子的出現,讓古人的飯菜有地方放。最開始的陶瓷都是陶土的質感,雖然它並不好看,但現在功能性強。當陶瓷畫出現後,陶瓷的外觀逐漸美麗、豐富起來了,有各種圖案,形形色色。
隨著現在陶製工藝發展的爐火純青,近期出現的文化磚,不像其他陶瓷要粘上去,它只需要在上面刻就行了,藝術家陳復澄先生就用文化磚刻了一幅《清明上河圖》,並放在各地供人觀賞。從這些就能看出,在歷史長河中,陶瓷伴隨著人們的生活在不斷地改進。現在陶瓷不但被製作成盤子、水杯等等了建築材料,更是被做成各種美麗、精細的藝術品。
現在陶瓷不僅僅是一個盤子、杯子,它還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葉*軒
今天我參加了行文的戶外課,來到了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
我左腳剛踏進博物館,便已經感受到了這間博物館滿滿的藝術氣息,來到三樓,裡面滿滿一排展品,櫃裡裝著一排堆比較簡單樸素的陶瓷。一開始我還覺得古代陶瓷非常醜。可是越到後面我越加覺得我一開始的想法是錯的。因為後面我們還參觀了美麗的琉璃瓦,一些花紋複雜的瓷器,還有工藝複雜的“復澄壺”。
參觀完古代的陶瓷之後,我們便開始製作屬於我們自己的陶器。首先,我們要用水把自己的雙手弄溼。這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否則你的陶器就完成不了了。然後就把自己的手放在泥上,注意不要用自己的手指,一定要用自己的手掌心這個位置。然後把自己的大拇指插進泥中間,然後自己的拇指要按在邊緣,隨著那些泥逐漸增高,自己拇指的位置也要增高,最後你就用鐵絲把它切下來就行了。
通過今天這一天的學習,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製作陶瓷的獨特魅力。也瞭解了中華人民的智慧結晶。同時陶瓷它那堅韌不拔的品質也值得我們學習。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樑*琳五年級陽光六小
今天老師帶我們去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參觀陶瓷。我懷著開心的心情來到了博物館。
我們先參觀了博物館,其中我參觀到我的最喜歡的物品就是琉璃瓦了,因為它很好看,很有藝術感,還可以用來裝飾一些物品。
接下來就是我喜歡的環節——做陶瓷。我們先來一些陶瓷放在一個轉盤上面。然後按一下開關,那個東西就開始轉了。之後,先慢慢的將陶泥提起,再慢慢的將它壓下去,重複上面的步驟幾次;然後再將大拇指放進去開一個口,慢慢將那個口弄大;然後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出自己想要做的樣子;最後等陶土成形後即可取出,整個過程不超過十分鐘。我順利的將我的陶瓷做好了。我還明白了,做陶瓷要有耐心,不能圖快,還要有平靜的心情。
後來聽老師說陶瓷要經過八百度的高溫燒製後才能完成。我不禁佩服陶瓷的堅韌,在八百度的高溫下生存了下來。
據說中國還有“瓷都”的稱號。在這次參觀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關於陶瓷的知識,還玩得很開心,這次活動真的非常有趣、有意義。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鍾*棋
今天一大早我們就在行文教育的門口集合,要組織去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我們五年級的還有幾個六年級的乘坐大巴一起前往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我帶著激動又勤奮的心情前往做陶瓷的博物館。
終於到了做陶瓷的時候,等到我時,我心驚膽戰的坐在了製作陶瓷的機器前。我雙手弄成那個杯狀的陶泥,我要做的是杯子,我小心翼翼地弄著我那已經逐漸成型的“半成品”。首先我讓它成為杯狀,然後把大拇指伸進去往外輕輕地推。接著要無比冷靜的控制好力度。把杯子慢慢往上推高。要用最小的力氣輕輕地把陶泥往上推。最後,只需要把成型的杯子用鐵絲切出來即可,然後慢慢晒乾。
我最喜歡的一件陶瓷品叫“復澄壺”,復澄壺是陳復澄發明的,此茶壺以本人名字命名。復澄壺是一種在茶壺上刻一些詩句或詩詞的,不管是外觀和詩句,都讓我覺得很舒服,它可以做收藏品。
我們中國被稱為“瓷都”。中國的英文名是“China”,而陶瓷的英文名字“china”。從我個人來看,陶瓷的歷史也是中國一段偉大的歷史,陶瓷在八百度高溫下仍然堅持著,我們也應該在學習上堅持不懈。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李*浜
陶瓷是中國最出名的代表之一,為了能更加深入瞭解陶瓷文化。老師帶了我們來到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
當我進入博物館,我就聞到了一陣歷史悠久的氣味。伴隨著講解員的腳步,我們來到了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陶瓷的發展圖,裡面記載各種瓦片的朝代。
接著講解員又帶我們去看瓷器,其中令我感興趣的是瓦當和復澄壺。
瓦當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結晶,上面有許多朝代的圖案,例:西漢有四靈、秦朝有神仙獸等等。瓦當的圖案刻畫的栩栩如生,上面的動物炯炯有神,讓我感覺它隨時都會跳出來。
復澄壺是最聞名的茶壺之一,它是由陳復澄製造的。上面的文字是他親手雕刻而成。當時我在想,幸好愛茶壺如命的外公沒來,不然被外公知道了,這裡肯定會天天來。
看了這麼多的瓷器,手早已癢癢,於是老師帶我們去親手做陶藝。看完老師的講解後,我已經迫不及待了。首先把手弄溼,再用手掌的力把泥拉高,然後用大拇指把壁給弄薄,再弄成自己喜歡的形狀。在做瓷器時要保持動作大膽和心情放鬆,做到全神貫注。
這一次的參觀中我看見了陶瓷的精神。和它經過千辛萬苦之後獲得的美麗的身軀。
中國文字博物館參觀記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5字10月20日,星期六下午,我和小記者們參觀了中國文字博物館。
走過一道金色的大門,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只見兩排甲骨文工藝品鑲在玻璃框中,整齊地排列在通道兩旁,好像兩排站崗的士兵保護著中國文字博物館一樣。走進博物館,為了讓每個人都能聽到解說詞,博物館為每人提供了一部無線講解器。
在一樓展區,一無所知的我瞭解了甲骨文的一些知識,漢字源流釋古今,那片片甲骨都凝聚著中華文化的結晶。
進入第一展廳,首先展出的是甲骨文,當看到“一片甲骨驚天下”展區時,我不由得驚呆了。一排排展臺和大廳四周的牆壁上佈滿了刻著甲骨文的甲骨、卜骨,這些價值連城的國寶級文物,見證了中華大地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明,述說著中國文字的源遠流長。
隨後,我們走進了二樓的甲骨學堂,我們認識了很多有趣的漢字,漢字好像還能跳舞,我想:“這麼神奇,不可能吧!孫悟空這三個字還能畫成孫悟空的樣子呢!”
博物館裡的展廳多,展品豐富,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洗禮,瞭解了中國文字的發展史,感受到了中國文字強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影響力,讓我發出驚歎聲。中國文字博物館還讓我瞭解了漢字的起源、發展和演變。瞭解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我更加熱愛我們的中國,更加熱愛我們的民族,也增加了我好好學習文化知識的決心!
在中國書法的影響下 篇13
國一作文 ,747字當清晨的第一抹陽光照射在蒼茫的幽深古道上時,文明之燈漸漸升起,巍然不動,與太陽爭輝。銘刻於燈上的中國書法,如盤龍般氣勢雄偉,讓我內心震動,正如書法老師所說:“練書法,學做人。”
矯驚龍,燦似星。王羲之,洗硯池前的身影。昭昭赤心,日月可鑑。《蘭亭序》裡寫下了行書第一。最愛王羲之的行書,如行雲流水一般,流暢、舒緩。胸中大志盡情揮灑,心欲碎,淚橫流。在字型中,脫然而出的是超然的氣度。是一代大家的胸懷和底蘊。歲月悄悄流走,逝去了舒曼的紙張的柔軟,逝去了墨跡的脫俗。但是每次見到書聖的大作,胸中便湧起一陣陣感恩之情。是他叫我懂得什麼叫氣質,是來自內心對文化的捍衛,是永不枯竭鑄於靈魂的高尚。
穩健似剛,沉重如金。記得我最先學的就是顏真卿的《多寶塔牌》,耳旁迴響著老師的話。“顏真卿的字似大將一般,走起來橫平豎直,大氣磅礴。”顏真卿的大字讓我感受到平靜,每一筆起筆精到埋鋒而下,不留一絲尖銳。每一筆都富有生機,提頓之間盡顯滄桑的閱歷。我不禁想起李白的名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從中,我懂得了沉著冷靜,懂得了要志存高遠,胸懷天下。我明白了認認真真做人,堂堂正正做事。
清秀明麗,委婉挺拔。歐陽詢的字型是女孩子們的首選,彷彿在抒寫易安居士一樣的詩詞,歐陽詢的筆鋒十分獨到,柔中帶剛,剛中見柔,剛柔並濟。字型中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與清爽,豪放與熱情一覽無餘。我便從中學會了寬容,學會了展現自己的活力。我學會謙遜,懂得感恩,讓歐陽詢的舉手投足倒映於我心中。
熱愛書法,在中國最燦爛文化书法的影響下,我融入了社會,在靈魂中播下了中華文明的種子。
在中國書法的影響下,我已漸漸長大。寬容、仁愛、無私、冷靜,一天天與我相融一體……
遊中國國家博物館有感 篇14
國一作文 ,680字伴隨著春天的腳步,我們全體初一年級學生來到了位於天安門東側的中國國家博物館。
一進到博物館。大廳寬廣明亮,地上是光滑的大理石。陽光從外面照進來,把博物館照射的蓬碧金輝。博物館高階,大氣卻又不失莊重和優雅。
在開始之前我們觀看了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簡單介紹影片《國脈》在這部短片中讓我更多的瞭解到中國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啊!
中國國家博物館有兩個基本成列。一個是“古代中國”,另一個是“復興之路”。我們女生參觀的是“古代中國”中陶器的部分的彩陶,老師你首先給我們介紹了陶器,然後給我們佈置了任務。
我們組的任務是去仔細臨摹人面魚紋彩陶盆上的圖案。在繪畫中看起來非常好畫。但要真正畫到精準,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大到幾條花紋,小到幾根毛。從這裡可以看出古人對藝術的熱愛不是可以用幾條線來比喻的。
這件人面魚紋彩陶盆出土1955年陝西省西安市半坡,是仰韶文化的代表作。他呈紅色,口沿出繪有間斷黑的長條,內壁似黑彩繪出兩對對稱人面魚紋,寓意年年有餘,因為魚有遊的特徵,希望自己也有朝一日像魚一樣在水裡遊,可以表現出他們對未來的創想,對未來寄託無限的希望。
畫完後我們進行了交流,雖然裡面有各種各樣複雜的知識,但這毫不影響我們對歷史的熱情與探索。這次活動讓我體會到中國燦爛的藝術文化。
一次簡單的旅程,讓我受益頗多。一次穿越上下五千年的時空隧道,讓我感受到中華的悠久歷史。一次收穫滿滿的知識,用探索的萬花筒瞭解歷史長河中的點點滴滴。它走遍五千年的道路,風雨無阻。卻依然屹立世界的東方。
中國唐山地震博物館遊記 篇15
國二作文 ,566字人類是渺小的,在大自然面前沒有絲毫的反抗力,但它們又是偉大的。在災難面前他們不曾低頭,用他們頑強的靈魂,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蹟。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發聲了7。8極大地震,這場地震奪走了24萬人的生命,損失達到了332億元,幾十秒內,唐山便被夷為廢墟,場面極其慘烈。
今天我懷著極其崇敬的心情來到了中國唐山地震博物館,走出停車場,印入眼簾的就是巨大的紀念牆,上面鐫刻著每一位遇難者的名字,黑色的大理石彷彿在訴說著地震給人們帶來巨大的傷痛。
在往前走便到了博物館,博物館內展出這震後的照片,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震後唐山全景的模樣,透過腳下透明的玻璃板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震時的慘烈,一眼望去,蓋樓大廈只剩下殘恆斷壁,筆直的鐵路變得扭曲,滿地的瓦礫……。
但這並不能擊垮唐山人民!
展區中展示的每一份報紙,每一張圖片,都記錄了唐山人們的堅強,團結,他們備嘗艱辛,以頑強的毅力快速回復生產,震後十天恢復出煤,14天開網發電,28天煉出第一第一爐鋼……
唐山就像一隻涅盤的鳳凰,爆發出更加濃烈的生機!唐山人這種百折不撓的抗震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我不經想起了走廊上的一句話。
我們記錄歷史,紀念親人。用真實和虔誠來詮釋唐山,鳳凰逆磐的神奇,這是民族精神的結晶,更是民族精神的禮讚!
遊覽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 篇16
記敘文 ,904字在我沒來順德的時候,我就聽媽媽說順德有很多有名的地方,像順峰山公園、寶林寺、清暉園等,可我現在知道媽媽說漏了一個地方,那就是—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
今天,我終於有機會去那裡遊覽了一番,那是因為我當上了小記者,要去那裡參觀採訪。去了以後我才相信,原來這個地方真的是名不虛傳啊!
清晨,陽光明媚,小鳥也跟著我們的隊伍,我想它也是想進去看看吧。這時來了一位大姐姐,原來她就是我們的導遊。
我們跟著這位導遊姐姐走了進去,首先看到了用蠶絲做的衣服,這衣服摸上去又滑又軟,姐姐說:“絲綢衣服穿在身上冬暖夏涼,是最好的布料。”
接著,姐姐帶我們來到了一幅世界地圖前,只見這幅地圖上標識了很多條路線,姐姐讓我們猜猜看這些路線是幹什麼的,同學們七嘴八舌的,有的說是飛機航線,有的說是旅遊圖,姐姐只是笑著搖頭。姐姐見我們都沒猜到,就告訴我們說:“這是古時候咱們國家的絲綢賣到世界各地去所經過的路線,簡稱絲綢之路!”同學們聽了都一片驚呼聲,原來是這樣啊,古時候的人可真能幹啊!
後來姐姐又帶著我們來到了一間房子裡,哇,這裡有好多條“蟲子”啊!姐姐告訴我們這些“蟲子”叫做“蠶”,我們一路走來,看到了蠶卵、蟻蠶、慢慢成長的蠶、正在吐絲結繭的蠶,以及吐完絲最後變成的蛾。姐姐還告訴我們蠶的生命只有三十五天,然後產卵二十五天,等蠶吐完絲結成繭後,它的一生就走完了,原來蠶吐出這麼漂亮的絲後就要死啊,我開始有點可憐起這些可愛的蠶寶寶了。
我們跟著姐姐還參觀了精品陳列展廳,那裡不光有古時候紡絲、織布的工具,還有用蠶絲做成的被子、帽子、絲巾、領帶、短褲、襪子、拖鞋等等很多東西呢,每一件都很漂亮,真讓我愛不釋手啊!
最後我們來到了房子外面,那裡有很多長著大片綠綠的葉子的樹,原來它叫做“桑樹”,它的葉子就是蠶寶寶的食物呢!蠶寶寶吃著這些樹葉,卻吐出了那麼漂亮的絲,真了不起啊!
遊覽結束的時候,我買了六條蠶寶寶和一大包桑葉,我要帶著蠶寶寶回家,天天餵養它們,讓它們也結出漂亮的蠶繭來。
今天不僅讓我增長了見識,而且還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我真開心!同學們,大家有時間也去看看吧,那個地方叫—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
我心中的書法情結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842字我與書法相逢,便是一份溫暖。
晨曦驚擾了陌上新桑,濃墨追逐著情緒流淌。
狼毫沉默,硯臺蒙塵,卻暗自積蓄著溫度,期待著下一次相逢。
輕倦雕窗娟娟月,夜舉清香澹澹風。我獨自一人坐在桌前,不理想的考試分數像烈焰一般灼燒著我的瞳孔。眼看期末考試將至,怎渡?怎渡?
終是憤懣推開椅子,確是無意,目光觸及到那方古硯和沉默的狼毫。突然有種想練字的衝動,竟將自己也嚇了一跳。
於是,我和書法再次相逢。
雙手捧硯,拂去灰塵,碾開韌性的狼毫,輕輕磨硯。墨香在空氣中氤氳,逐漸濃郁,那積蓄已久的溫度越發清晰。緩緩鋪開宣紙,紙鎮壓好。研好的墨汁在空氣中靜候著與雪白融合的那一刻。手移向硯臺,柔軟的毫兒不急不緩地喝下一肚子墨汁,便緩緩移至紙上。
筆垂直落下,筆尖輕觸紙面,像母親親吻襁褓中的嬰兒。筆尖傾斜,雪白的宣紙上便留下一道溫暖的筆觸。墨香氤氳的溫暖在這一刻大放光彩。右則成橫左成撇,下則成點上成峰。一個筆鋒,一個婉轉,勾勒美妙。
橫是江南水鄉翠綠寧靜的湖面;
撇是塞外阡陌隨風起舞的楊柳;
豎是西北大漠扶搖直上的孤煙……
積蓄已久的溫暖化開在蒼勁雋秀的字跡中,綻放於宣紙上,也解開了我因考試失利而佈滿陰霾的心緒。心田化作一方古硯,滋生出一汩汩暖流。一次相逢,與書法共舞,一份暖意氤氳心頭。而這暖意,源於血脈深處,是每個華夏兒女心中的烙印,是每個炎黃子孫的驕傲與自豪。與書法,這民族的情愫相遇,便能激起一陣陣華夏情懷,這難道不是世上最溫暖的事嗎?
我的心中豁然開朗。這份書法情結,令我懂得了人生的哲理,讓我重拾喪失的自信,為我重燃了面對困難的勇氣,更為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滾滾紅塵,塵起塵落;滔滔大海,潮湧潮跌;大千世界,草榮草枯。這都是自然的法則。即使今天失敗了又如何?只要我們不放棄努力,明天就一定會有希望。花有重開之日,葉有再生之時,人自然會有成功的那一天。
我與書法相逢,便是一份溫暖。這份濃郁凝重而又專注執著的民族情結,深深觸動了我的心絃。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遊關中民俗博物館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0字星期五是個風和日麗、空氣清新的早上。學校組織我們四至六年級學生去陝西關中民俗博物館研學旅行。它坐落於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中心帶,東接翠花山,南靠五臺山,西鄰草堂寺,北瞰長安城。
我們一下車,就看到了元乾通地的四個大字,它的左面有很多神仙,右面有很多的和尚在拜仙,上面還有一隻非常大的鳳凰,我被高大氣派古樸的磚雕大門所震撼。
進入大門以後,我們就看到了栓馬樁。它被喻為地上的兵馬俑。而後我們又參觀了名人字畫,參觀完名人字畫以後。先後又去參觀了雷宅、孫宅、耿宅、毛宅、崔宅,它們的宅院各不相同,有的宅主是習武之人,有的宅主是做生意之人……然後,我們又來到了民俗展覽館,裡面都珍藏著千手觀音、十八羅漢、文房四寶,還有一些兵器、髮簪等等。
下來,我們還親身體驗了古人的生活習俗,如:學印名人字畫、做中國結、唱華陰老腔等等。該到我們離開的時候了,而我依依不捨地上了回學校的旅行大巴車上。
在這一次研學旅行和實踐活動中,讓我認識到了古代藝術的美,也讓我瞭解了古人的生活習俗,以及要保護文物。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758字今天,我們參觀了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學到了很多的知識。
我們來到了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內,一進序廳的大門,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一艘巨大的帆船正向我們緩緩駛來。整個大廳的地板都是用玻璃輔成的,玻璃下面是波光粼粼的模擬水面,在燈光的照耀下更加逼真。船帆上寫著博物館的序言。在河岸兩邊還豎著兩個橋墩,它象徵著大運河的南端起點拱宸橋。
接著,我們走進了第一展廳,看見了一大幅長畫,裡面畫著一條長長的古代運河,運河上還有好幾座不同形狀的石拱橋。運河兩旁邊有著許許多多的竹樓,路上還有神態各異的人。他們有的手持鞭子,趕著馬車飛奔;有的一副狼狽不堪的樣子,肯定是剛從運河裡爬上來;有的喜氣洋洋,為運河的開通而感到高興……畫的旁邊有一組群雕,那雕的就是運河的開鑿者們,開鑿大運河真是石代人民的偉大創舉!
遊覽了第一展廳,我們再來看看第二展廳吧。大運河開始是為了打仗而開鑿的,但後來就用作水上交通樞紐,輸送糧食、物品等。所以在展廳裡就有一張特別有意思的船票,上面寫著“順風快利”四個字,表達了商家希望來日一帆風順,早日獲利的美好願望。廳裡還有一件有意思的東西—鬥,鬥是用木頭做的,成梯形,完成可以把我整個人都裝進去,那這麼巨大的東西是幹什麼用的呢,原來鬥在當時是用來量米的。
如今京杭大運河已經申遺成功了,第三展廳就是大運河申遺陳列廳,展出了大運河在多哈申遺圖片。而在地面上有一條彎彎曲曲的現代運河貫穿於整個陳列廳,運河的兩旁種滿了鬱鬱蔥蔥的花草樹木,運河上有許多小船輕輕地滑過,似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第四展廳的主題是運河文化。山東聊城的麵塑、江蘇揚州的剪紙、江蘇無錫的泥人等運河兩旁城市的代表作都被擺放在這個展廳內,可見運河兩岸的文化是那麼豐富。
古代人民用雙手和汗水開鑿了這長1794公里的大運河,這真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啊!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3字9月1日,我坐在電腦桌前觀看《開學第一課》。
漢字是中國的文化之一,它促進了古人的溝通,它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漢子在文學當中,是極其重要的。
古時候有四種藝術:琴、棋、書、畫。首先上臺的是柯潔,他是世界圍棋冠軍,但是與“阿爾法圍棋”(圍棋機器人)比拼時,不幸失敗。雖然他沒能比過“阿爾法圍棋”,但是他很樂觀:“機器人沒有情感,他贏了也不會笑。”著名翻譯家許淵衝爺爺將中國詩詞翻譯成英文法文,據說他一輩子的夢想就是弘揚中國文化,還鼓勵我們長大後把中國文化發揚光大;還有“鋼琴少年”和機器人“特奧”的鋼琴對決……
最令人難忘的是巴西國立大學中文系教授米斯巴的傳播中文的故事。在她年輕時,中國的常敬宇夫婦來巴西專門教授中文。由於楊老師與學生相處融洽,所以學生們覺得楊老師就像他們的母親。那時,會說中文的巴西人都是常敬宇夫婦教出來的學生。有時,楊老師會帶學生們到她在巴西的房子。在那裡,她會教學生們一些中國傳統文化,如剪紙,包餃子。楊老師對學生說,凡在一起吃餃子的人,都是一家人,因為餃子把幸福包在了裡面。突然有一天,楊老師病倒了,原來是患了瘧疾。學生們都去看望她。大夫開了藥方,但搖搖頭說:“我的小診所裡沒有這種藥,只有距這兒幾十裡的另一家醫院裡才有。”常教授和米斯巴立刻開車出發去買藥。不料汽車輸油管堵塞,米斯巴費了好大勁兒才把堵住管子的異物吸出來,保證了及時買回藥品。可楊老師還是去世了。為了表示對楊老師的尊敬,學生們每年在中國的清明節時到她墳上獻花。米斯巴說,自己雖然已臨近退休,但是自己還會堅持傳播中國文化。不知不覺,《開學第一課》已近尾聲。通過觀看,我驚歎:中國傳統文化真是無奇不有、博大精深。中國,我為你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