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碉樓,感悟文化相關作文20篇

遊碉樓,感悟文化 篇1

高三作文 ,1395字

這來源於明朝的偉大建築,蘊涵著濃濃的時代文化氣息;這片綠蔭環繞的竹林,述說著一個又一個不曾衰老的英雄傳記故事;這個顯現出廣東不尋常的美的地方,招來了多少嚮往和追尋的腳引。—題記

車終於停下來了,我們放眼遠望,藍天白雲下是無盡的碧綠,那無盡的碧綠連線著一大片蒼翠欲滴的竹林,竹林後面,是黛青色的百足山。明媚的陽光下,馬降龍灰白色的碉樓,在這片深淺相間的綠色中若隱若現。遠離了車水馬龍的繁鬧市區,遠離了喧囂的凡塵俗世,置身於這大自然之中,我深深地呼吸,陶醉於這甜美醇香的清新氣息之中。暫時棄擲了繁雜而無法形容的題海勞累,卸下了無比厚重的心理武裝,我以最自然的方式來享受這最真實的自然世界。

穿過密密的竹林,我站在駿廬前,望著古老的牆面,那鑲著鋼堅的鐵牆,無法想象那無與倫比的設計是怎樣構想的;望著這與歷史文化緊緊相連的建築物,禁不住輕輕敲門,我聽到了清脆悅耳的碰撞聲,聽出了曾經的滄桑,看見了曾經的倉皇。當洪水到來的時候,人們努力保護自己的財產;當盜賊入侵的時候,人們盡心保護著這所有不該流失的寶物。現在,一切都不能再次重現,然而,我仍然看到那些曾經奢侈曾經輝煌的日子,仍然聽著那封建古老而又無法動搖的傳統的故事。

跟隨著大家的步伐,聽著嚮導的解說,我聽到了一個又一個古老的故事,依稀看見了一個又一個形象鮮明的愛國華僑,我不禁心生自豪。自豪於我們的中華民族有這樣一群愛國志士,自豪於我們國家有這樣一種無可比擬的鋼筋似的力量,自豪於這些凝聚著多少智慧與汗水的文化古蹟。這赤子之心,愛國之情,至今仍然令人震撼。我忽地發現:身邊未曾缺少過愛,愛己、愛人、愛家、愛國;身邊未曾缺少過力量,團結力量、物質力量、文化力量、精神力量。這有愛有力量有國有家是如此的幸福。

隨意地走在這排列整齊的房屋之間,邊走邊看,不必踮起腳尖,就可以看見那整齊有序之間蘊藏著無數難以道盡的故事。這一草一木,一花一蝶,平靜安寧的小小南安村,告訴著我們她背後的傷痕累累,千瘡百孔。

於是,我知道:歷史給予人類的也許是支援,那堅硬的高牆擋住了多少我們無法想象的曾經的傷害。

止住腳步,我又停在一個神奇的建築物—林廬面前。這時候,人們早已散去,自顧地沉浸在這歷史與文化、傳統與自然混合的大缸裡。細細品味,這裡有細膩的珍品,有中西文化的完美結合,還有我們無法企及的往事。

碉樓裡陳列的酒瓶,桌子上擺放的時鐘,還有地上供孩童玩耍的玩具車,無不表現出華僑們對美麗幸福生活的渴求。不禁感嘆,他們“競豪奢”的同時卻不忘讓國家強大,這樣一片黃土地真讓我感動。

登上碉樓,漫想當年浮沉,想象申遺過程中的種種經歷。我們抱著偉大的成果在平靜中等待,等待讓這建築、這歷史、這文化得到世人的認同。極目遠眺,月牙水塘,種種情意湧上心頭。這隱現在綠叢中的灰白色樓群彷彿是龍,是仙,潛藏著靈動,潛藏著神明。

於是,我又知道:文化給予人類的也許是力量。那片黛綠與灰白間的建築物滲透了多少我們無法想象的血汗。

走出肅穆的層層綠色,我深深地呼吸,再回頭,那大片青翠,讓我銘記。我學會了喜愛,像喜愛美景一樣深情喜愛平凡的生活;我學會了保護,像開平華僑一樣,用雙手保護我們擁有的可愛的一切。我們要自豪地生活。

這個不平常的地方,教會我們銘記歷史,教會我們領略美感受美,更教會我們思考生活。依依不捨,這一旅程留在我的相機裡,印在我的腦海裡,不會流逝。

在墨香中感悟文化 篇2

國一作文 ,591字

隨著科技的發達,社會的進步,電子產品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越發的普及,電子閱讀也成為了一種更加新穎且受歡迎的閱讀方式。手機、平板電腦等等產品都成了閱讀的媒介,有人曾做過一個調查,現如今還堅持紙質圖書閱讀人數量已經大幅度減少。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是喜是憂?

首先,時代前進的腳步是不可阻礙的,電子閱讀自然也有它的好處。比如攜帶便利、成本低、閱讀效果更加的形象與生動、對於書籍的儲存更便利。電子閱讀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你有一個電子產品,你就可以隨時閱讀,這對利用好碎片時間有很大的幫助。

然而再讓我們來看看其弊端,首當其衝最重要的一條便是對眼睛的損害是極其大的!這也是人們普遍反映關注的問題。

其次,有人曾做過調查,現對於傳統閱讀而言電子閱讀的遺忘率通常是很高的,用過電子屏看文字,很難給人在腦海中留下一個深遠持久的印象,往往幾天的時間便會遺忘。

並且,對很多人來說,翻閱書籍時的油墨香氣也是閱讀的一大樂趣之一。而電子書,卻無法讓人們體驗到這種樂趣。並且,電子書也不便於做批註和摘抄,這使得讀書的效率也大大下降。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將一本嶄新的紙質書翻“爛”的過程正是你積累和昇華的過程,電子書卻遠遠不能給人這樣的感受。

所以,電子書雖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卻並不是一個學習閱讀,感悟閱讀的好方式。真正想要享受閱讀,最好還是憑藉傳統閱讀的方式。

尋一個午後,品一杯香茗,讀一本好書。

遊活字印刷文化村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748字

我們都知道印刷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卻很少有人知道在我們瑞安平陽坑,有一個活字印刷文化村。它還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呢!趁著五一,我決定約上好哥們——一航去好好地參觀一下。

我們來到目的地,一座用木頭建造的庭院映入眼簾。買了門票進去後,我們在大書法家王爺爺的帶領下從左邊開始參觀。

往前走,兩把白色的刀浮現在眼前!定睛一看,原來是兩塊刻過字的骨頭。“這是甲骨文,我們的祖先非常聰明,拿動物的骨頭來刻字。可是非常費工夫的,後來就發明了雕刻印刷術。”王爺爺一邊親切地解說,一邊走向另一個房間,“雕刻用的木頭十分特殊,需要用已經生長了兩百年的樹,它不軟也不硬。”玻璃櫃裡陳列著一排當時雕刻用的工具,我和一航又好奇又驚喜地一一欣賞著。

再往前走,是活字印刷和現代印刷的機器展示廳,我的思緒一下子從古代回到了現在。原來活字印刷是從泥活字到木活字,從木活字到銅活字,從銅活字到錫活字,從錫活字到鉛活字,從鉛活字到瓷活字。

不知不覺,已經繞到了庭院的最中間。門口一塊黑色的匾上寫著四個“國粹精華”,特別顯眼。裡面的大廳裡掛著一塊酒紅色的木牌,上面寫滿英文。我們正疑惑呢,王爺爺笑眯眯地說:“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給我們頒發的,有了這塊牌,萬一發生戰爭,任何人,任何武器是不能攻打這裡的。”

右邊是活字印刷作坊。爺爺給我們示範了一次,我們迫不及待地動手操作起來。先是在凹凸不平的板上抹墨,接著鋪上了紅紙,再用刷子把圖案刷出來。一幅幅漂亮的圖案呈現在眼前!王爺爺說,他用了二十幾種材料做刷子都沒有成功,只有這種材料才能把字刷出來。

太陽漸漸地淡去,我們告別了王爺爺,依依不捨地離開活字印刷村。

齊遊,齊享,齊悟——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4

讀後感 ,1370字

我初識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是在一個不起眼的書攤上。喧囂的街道,匆匆而逝的行人,在躁動的世界中我一眼就看中了帶有石紋印痕的墨綠色的書皮,“文化苦旅”四字是如此的凝重、清晰、親切,帶給我安寧和歷史的滄桑感,只此之見,甚至未曾翻開過,我便毅然決定買下此書,與它結識,跟它相伴。

伴書齊遊。暢遊書海,我沉醉於其中而不能自拔,一口氣讀完了所有的篇章,我收穫頗多。我想,或許可以稱之為“文化樂旅”。雖沒有經歷過餘秋雨漫漫艱辛路,但無不讓我覺得自己已旅遊了一番,身臨其境。我彷彿親臨了聲勢浩大的四川都江堰,感受到了都江堰中踴躍著喧囂的生命;我彷彿親臨了神祕至極的莫高窟,不僅感受到了壁畫的無窮魅力,而且還有那無聲悲涼氣息瀰漫空中;我彷彿親臨了似漆黑深淵的寧古塔,感受到流放囚犯內心無盡的孤獨與彷徨。西域喀什,杭州宣言等等的遊記讓我無限嚮往那些文明的發祥地,腦海中甚至能描繪出那引人入勝的畫面。細細品讀一番,才知覺書早已不是書,而是牽我一起共遊文明聖地的佳友。

伴書齊享。旅途不只是飽覽一路如畫的風景,更是享受為人世間帶來斑斕的酸甜苦辣,稱之為“人生之旅”。一直很欣賞文章中的這句話“由創造之苦連線成了人生旅途,這便是文化的宿命”,文化創造者的坎坷之路相比如今,在近代中國尤為突出,文化大革命的阻撓,社會輿論的猜忌,無不讓他們遭到無情的打擊。對謝晉、巴金、黃佐臨等文化創造者,內心則多加了幾分敬重。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的是電影藝術家謝晉的形象,他的兒女除了大兒子外,其他都為弱智,這樣不尋常的家庭環境,是常人所難以想象的,但竟造就了一位兢兢業業的謝晉。更讓我為之一驚的是,年邁高齡的他沒有喪失對生活的信心,依然對電影的製作充滿無窮無盡的熱情,不願失去親自創造電影的權利,時常到拍攝現場工作。

我想,電影已經成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的執著讓我為之震撼,也讓我為之感動。很少人能如謝晉般的堅持,生活似藤蔓,牢牢地纏繞著人們的內心,殘酷的現實讓藤蔓越纏越緊,最終讓人內心的追求被藤蔓所絞死。人的一生若有這樣堅定不移的追求,前進的道路該是多麼的寬闊明亮,路標該是多麼明確而又清晰。但傾聽內心深處的心聲,真正追逐自己想要的人卻是寥寥無幾。其原因是內心的無奈放棄還是殘酷現實的無情挑釁,就不得而知了。

伴書齊悟。悟,顧名思義,是感悟。書中實在有太多意味深長的句子值得好好的品讀與思考,每一次的閱讀都會帶來不同程度思想火花的碰撞。而讓思想火花碰撞的最為激烈的恐怕就是這一句值得十幾億中國人該深深反思的話了。

“無言的大地,有多少地方值得我們跪身,又有多少地方需要我們謝恩?”

我為之慚愧。人類貪婪地索取,甚至是不斷地掠奪世界人民共同的母親—地球身上的一切,而沒有絲毫的感恩。想必她早已傷痕累累,作無言的哭訴,這實在是令人深思啊!有人感恩含辛茹苦照顧自己數十年的父母,感恩自己悉心教誨的老師,有誰會想到感恩這個養育人類上千年的星球呢?我情不自禁地陷入悲哀中,資源已被人類作為一種換取金錢的手段進行交易,無情與冷酷無不滲透在一張又一張的錢幣上,換來的到底是金錢還是災難?我想,過度的一己私慾終會使世界淪陷於無盡的彷徨與迷茫。

我愛這個伴我同行的佳友,愛旅途中引發我思緒洶湧的文明聖地,愛如浪花般一個又一個朝我湧來的典故。我的心靈不枉此次體驗,不枉此次旅行。

心在旅途——《文化苦旅》閱讀感悟 篇5

讀後感 ,1040字

離開案頭,換上一身遠行的裝束,推開書房的門,餘秋雨開始了文化之旅。他筆下的文字,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而我,也透過他筆下略帶滄桑的文字,開始了一場心靈的文化之旅。

聆聽著來自遠古的呼喚,低聲吟哦著文人墨客留下的動人心扉的詩篇。腦中也浮現出了一幅幅或蒼茫壯闊,或柔麗悽迷、清新婉約的影象:積雪的群山,空曠遼遠的天空,絲絲縷縷飄零的浮雲,在朔風中縈繞千年的羌笛,是黃沙漫漫的陽關;叛逆得瑰麗驚人的激流,殘缺的神話下,“美麗的夢留下美麗的憂傷,人間天上,代代相傳”的神女峰,清榮峻茂的兩岸,是孕育了王昭君和屈原的三峽;柔婉的言語,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園林,幽深的街道,給人以感官上的寧靜和慰藉,是中國文化寧謐的後院,蘇州;群塔入雲,藤葛如髯,是漂浮著千年藻苔的西湖……

身處廣袤的自然,再高大的人也變得渺小;在滾滾歷史文化長河裡,再繁華的盛世也不過是驚鴻一瞥;而在深邃而神祕的穹宇中,孕育了千百億生命的地球,也顯得如此微不足道。

那麼,作為一個人,一個極其普通的生物體,我們又有什麼權利在自然面前,面對著幾千年時間中沉澱下來的精神財富,仰視著無邊的閃爍的星空,趾高氣昂?

其實,人生也是一場旅行,是一場心靈的旅行。終點站都是相同的,有些人急功近利,顧不得欣賞沿途的風景,用他所謂的好方法,匆忙地走過去。只是,最後才發現,自己心竟是空的,回首一生,茫然無措,曾經費盡心機蒐羅的功名利祿,卻無法填滿空虛的心靈。

那麼,把心放謙卑一些,虔誠一些,淡然一些,閒適一些,去享受旅程;滿懷著對下一處美景的期待,腳步堅定而輕快地向著前方踏著,永不疲倦。霧氣氤氳的深山中,迴盪著嫋嫋空靈飄渺的古琴曲;金黃麥田裡,隨著麥浪翻滾起伏的是莫扎特輕快跳躍的《卡農》;山溪泉眼旁,如流水般叮咚作響的是晨風中的柳笛清音。漸漸地,曾經羸弱的身體變得健康而挺拔,黯淡無光的雙眸閃爍著自信的光芒,蒼白空虛的心也變得色彩繽紛而充實。

心在旅途,是一種積極樂觀自信的心境,是一種追求美好,又能享受過程並不斷髮現快樂的生活態度,它使人不斷地向著最完美的境界前進。我不知道那美好的遠方在哪裡,沒有人會回答我,但是我會走著屬於我自己的道路,不斷向前,享受著沿途的辛苦與疲憊,享受著花朵苦澀的甜蜜,享受著屬於我一切的一切。荊棘算什麼,剌破的傷口總會癒合;風雨算什麼,泥濘過後的天空總會更加湛藍;失敗跌倒算什麼,大不了爬起,重頭再來。

心在旅途,堅定的腳步永遠向前;心在旅途,前進的腳步永不停歇。

感悟重陽文化傳承敬老美德 篇6

國二作文 ,919字

九月初九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由於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此後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就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其中尊老敬老就是一種傳統的美德。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記得有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在這個美麗的十月,在歡慶祖國媽媽生日的同時,請大家不要忘記這樣一群人,他們為了祖國的富強,為了我們的成長,經歷了風霜雨雪的磨練,他們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我們的關心和祝福。

夕陽最美,因為那是一種蓄勢待發的力量,是對下個黎明的期待。正是夕陽托起了明天的朝陽。老人便是這輪美麗的夕陽,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因此,作為一名中學生,更要發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杯香茶,也許老人們就能倍感欣慰和滿足;貼心地捶背,溫暖地攙扶,都能讓老人們的臉上綻放幸福的微笑。親情就像一粒休眠的種子,當熱情給予其溫暖,淚水給予其滋潤,寬容給予其力量時,它就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悄然萌發,散發出獨特的魅力。雖然說,冉冉時光留不住,老人們終究會老去,但只要我們每天都關心老人,哪怕只是一次簡單的洗手,一句鼓勵的話語,一次滿意的微笑,都能夠使老人們感動許久,使他們蒼老的心靈更歡欣,生活更多彩!

夕陽無限好,哪怕近黃昏!同學們,今天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同學祝天下的老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歲歲重陽,感恩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從現在做起時刻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為爭做一名尊老敬老的好學生而努力,讓“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永放光彩!

遊文化禮堂有感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6字

我國曆史悠久,文化自然也就豐富了,而想要了解中國歷史,去文化禮堂是不錯的選擇。

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就去參觀了一處文化禮堂。他的外表是復古的,是民國風格的建築,黑白灰相互映襯著,顯得十分淡雅。

跨過門檻,吸引人的就是那釘在牆上的資料,上面記載著日本侵略中國土地,將士們保家衛國的種種事蹟。

但是,由於那時候日本經濟發達,科技比中國先進,所以我黨傷亡慘重,死傷無數。最後,將士們依靠怒江天險,終於阻擋住了日本鬼子的侵略步伐。

在一間房間裡,有一個長長的螢幕,播放著黑白視訊。視訊記錄的是日本鬼子向我國國土投炸彈,實施轟炸的場面。看著一座座房屋被炸彈無情地炸燬,無數無辜的人民倒在地上,再也沒了聲息,我真是氣憤至極,又夾雜著幾縷悲傷。真是可惡的日本人!日本人怎麼這麼邪惡,這麼無情,這麼殘忍。為什麼你們連老人、小孩、婦女都不放過呢?

螢幕的旁邊還有許多張現場照片,真是慘不忍睹啊!看來,一個國家要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先進的武器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小小的日本彈丸之地為何要侵略我疆域遼闊的大中華?

再拐進另一個房間,沒有例外,房間主打色依舊是紅、黑、白三種意境強烈的顏色。這個房間也是屈辱史。主要是介紹日本鬼子如何野蠻,喪失人性,慘絕人寰的對待手無寸鐵的百姓的。

歷史已經翻去沉重的一頁,但我們不能遺忘歷史,我們要以歷史為鑑。在新的起跑線上,中國站起來了,脫掉了貧窮落後的帽子!當今的中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甚至很多方面都已經領先於世界。

今天,歷史和未來將由我們焊接,時代的接力棒將由我們相傳,歷史的悲劇不會再重演!

感受春節民俗文化 篇8

國二作文 ,611字

春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人們新的一年的生活的開始。在這期間裡,全家老少都一起“迎新春,除舊歲”,我們家也不例外。

除夕那天,是我最開心的一天。我早早地把寫好的春聯準備好,就等著爺爺的膠水了。對於貼春聯,我可是個行家,家裡春聯每年都是我貼的。而且不只是春聯,還有那個大大的“福”

字。這“福”字必須要倒貼,寓意是“福”到了的意思,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能福氣滿滿。

接下來的一下午,可都是大人們的活兒啦,那就是包餃子。這個活兒看起來容易,學起來可就難多了。這不,這次我也想試試。

首先,把餡鋪在麵皮兒上,再把麵皮兒捏起來,這樣一個餃子就完成了。我照著“口訣”捏了幾個餃子,造型上都挺美觀的,可實際上卻不怎麼樣。可能是沒捏緊的緣故吧,我包的那幾個餃子一到鍋裡就全露餡了,無奈的我啊,只能吃著麵皮喝湯了。

其實除夕的高潮啊是在晚上。我們早早地吃完餃子便下樓放鞭炮了。膽大點兒的毛頭小子就放“炮仗”,女孩子則放煙花之類的。當鞭炮聲響起來時,才發覺有了濃濃的年味,這才是春節的開始。

除夕後一天就是大年初一,是晚輩給老輩拜年的時候,這一天必須說吉祥的話,寓示著這一年吉祥如意。雖然年輕人不計較什麼,但是還是要給爺爺奶奶拜年。穿上新衣服,腦袋裡蒐羅著各種吉祥話,可無非就是那套“萬事如意,身體健康”、“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之類的,只是老人們聽著高興,做晚輩的也跟著高興。就這一句話,結束了大年初一,跑斷了腳後跟,也磨破了嘴皮子。

只為走——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9

讀後感 ,1646字

開啟書的扉頁,看到的是這麼一句話:“文化的旅程是苦、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訴苦旅。”這句話使我對這本書產生了一種迫切的好奇,恨不得一股腦的把它全部塞進腦袋裡。但是我做不到也不能這麼做,一本好書值得我去細細地品讀,而不是囫圇吞棗。

我是一個沒有真正旅行過的人,什麼名勝古蹟、文化風景、生態花園等等我都沒有真正的體會過,熟悉這些美麗風景也只是影視螢幕上的一剎那。模糊、虛幻、沒有方向感。這些華麗的華麗都顯得那麼沒有真實感。從《文化苦旅》這本書的扉頁到尾頁就像是在作者的帶領下旅遊了一番。西湖、天一閣、道士塔的莫高窟等等景象一幕幕在我腦海中劃過,是那麼的清晰、真實。有質感。就像作者初遊西湖時的感受,如臨故地,我也像是曾經去過這些地方看過、玩過、感受過。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而這其中所受的波折也跟其歷史長度成正比,幾經波折,不斷改變。文化遺產的幾經磨難後有的還屹立於世,有的銷聲匿跡,有的破爛不堪,有的失去原來的本色,沒有了以前的原貌,有的儲存稍好。文化,不只是只有物質文化這一種,還有一種非物質文化的精神文化。各國各民族,各地的風俗人情,傳統習俗都可以被稱為非物質文化。

第一次看《文化苦旅》,是在一個炎熱的午後,無所適從地在書架上翻著書,這本書就來到了我的眼前。從風沙繚繞的莽莽大漠到小家碧玉的江南小巷,作者用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身份,走遍大江南北,也帶著一個個讀者,去感受那華夏五千年曆史的興衰與悲涼。他的語言就如同她所說的莫高窟壁畫一般細膩,每一筆都蘊藏著豐富的內涵。

在三峽畔,綠意喚醒了倦意,湖上飛卷著曼舞的白雲,湖明如鏡,山青如洗,殘陽噴射出的金光從浮雲的指縫中溜走卻難逃水的千手、山的族群,它融化在水裡,隱匿在山裡。湖底有許多小魚追逐著,倏的,霧悄然地瀰漫了,過了一會,風也輕快地來了,吹皺了一湖春水,霧便也順從地退開了。她泛舟湖上,似乎想撫平那湖面,想撫平他悸動的心。此風此景,為停佇在榮華上的世人,招魂。

簷角如懸崖,風鈴似滄海,他無言地扭身看了看柳侯祠中的樹,花被夕陽燃燒,而那一片片輸液早已泛黃,看著那一片片泛黃的樹葉如他的心一般直墜向地面。在造虹的小雨中,蟬聲沉落,蛙聲升起……雨下一整夜,他的愁溢位就像雨水,他的思念如園中的落葉厚厚一疊。天空中慘白的日兒勾住了哀傷,夜似乎太長被你的心凝成了冰霜。晨曦的光風乾了最後的一絲哀愁,雨洗淨了掛滿思念的高牆。

這本書,很苦。寫書的人,更苦。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閱,與耳邊的喧囂隔絕,留下一片心靈淨土,啜飲著文化的甘泉,印刻著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著他的牽引,鬧鬨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枝幹虯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豔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餘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寫著一幅蒼勁渾厚的山水畫,書寫著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著一支輕柔婉約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沏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這如同一塊天然的璞玉,把瑕疵與光澤一併展現,一切都未經雕琢,一切都回歸它本來的面目。我領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創造的神話般的都江堰,三峽那翻滾咆哮的長江水,見識了中國華麗的文化瑰寶之地莫高窟與天一閣,拜訪了清新婉約的江南小鎮、精緻的蘇州園林。

山重水複,無言地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麼每一次的留駐都將是新的出發。無需華麗的辭藻來凸顯文章的深度,聽他娓娓道來,感受到那深邃蒼涼的歷史命運和對中華大地深深的眷戀。總有無盡的柔情,總有磅礴的氣勢,總有那份身臨其境。四壁的文字間,可以讓我受到怎樣咆哮的狂風在我指尖遊走,怎樣綿長的細雨帶給旅人無盡的鄉愁,怎樣迴旋的流水唱著抑揚有致的去掉。的確,餘秋雨陛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走,不為那終點,只為這已經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裡,只為已經耗下的生命。我願一直走下去,為了在文化旅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為了尋找那一份美的本源。

一場艱苦的旅行——《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1211字

文化苦旅,顧名思義即是餘秋雨先生對中國歷史文化探究的一場艱苦的旅行。在本書中,餘秋雨先生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向我們講述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故事,歷代文人艱難的故事,我從中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其中最令我影響深刻的是《道士塔》和《風雨天一閣》

《道士塔》,餘秋雨先生將這篇文章小說化,而表達的內容只用三個字即可說明,那便是那帶著瓊瑤阿姨淚腔而彷彿在那幾卷古書面前,對著死朽者的屍骨卻無力迴天的哀怨嘆恨道:“我好恨。”我彷彿看到作者像一匹狼在黑夜中哀嚎卻無奈。

在本文中王道士是一個沒知識沒文化的人,只因巧合以敦煌窟為家成為了道士,在這段期間王道士對莫高窟進行粉飾,繪上了西遊記的故事,這看上去美妙但卻是對中古歷史文物的一種褻瀆。王道士的作為也的確反映出當時的教育落後,也為後來的損失埋下伏筆。不就王道是發現了這莫高窟裡的經書,並視其為珍寶。後來英國的考古學家斯坦因知道這件事便前來,這裡,餘秋雨又為我們引出了一個橋樑似得人物,那邊是湖南人蔣孝婉。在歷史的長河中,這類橋樑似得人物往往被掩蓋,但它卻往往是最重要的。在文中蔣曉婉幫助英國人用僅僅30英鎊換回了那幾卷古書。可是蔣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是我閱讀時發出的疑問。但我想可能是當時的社會背景所迫吧,畢竟那是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身為一個不被重用的普通中國文人也只有到異國他鄉謀出路了。

當王道士聽到斯坦因提出的要求時,他的第一反應是警惕、閃躲、拒絕。這說明當時的他還算有點良知,但後來他卻又同意了,這也就是因為他之前的經歷,那三十磅大洋可比他平時一年化緣化來的錢多得多。而且他本也是出於善意希望中國文化能在各國展覽,但卻是這一念之差釀成終生遺憾。

作者曾幻想在斯因坦走的路上攔住他,但後來卻又放棄了。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怕官兵私藏呢?還是怕軍閥混戰搞得古書葬身於戰場呢?原因數不勝數,最終讓它在異國展覽可能還會完整吧。

這便是《道士塔》,講述了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的故事。警示我們年輕人在面對祖國文化遭受侵略時要勇於站出來維護,不像王道士那樣愚昧軟弱。同時也在呼籲保護歷史文物。

“二百年的積存,可散於一朝;三千里的蒐集,可焚之於一夕”說的便是位於寧波的天一閣。

本文中提出了“健全的人格”這一可笑的詞,後來這個可笑的詞又被獻給康熙帝。古人好講“健全”“圓滿”,也擅長把這些完美的修飾詞留給自己的掌權人。然而健全的人格包括“禁止婦女登樓”的封建族規。是一個酷愛書籍的女子最終抑鬱而終。這也反映當時在既缺少人文氣息有無婚姻自由的年代,一女子想借著婚姻多讀一點書,其實是在以自己的脆弱生命與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她失敗了,卻讓我很感動。《天一閣》的真諦大約是叫我們堅持文化的積累,沉澱出濃郁的民族情節。

《文化苦旅》使我懂得中華民族文化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也許如秋雨先生所言“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裡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的方式。”也罷,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碟躞,以此為歸。

讀《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有感 篇11

讀後感 ,770字

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輝煌,五千年的歷史,留下了璀璨的傳統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仁人志士層出不窮,中華美德熠熠生輝,民族精神世代傳承,最近我讀了《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令我感慨激昂、心潮澎湃。

有人會問:傳承中華文化,那是過去的事情,離我們太遙遠了。其實當你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你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你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你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就正是在承繼和弘揚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

我曾經讀過《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一書中關於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它講的是:唐朝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故事,流傳1000多年了。文成公主入藏後,她帶去的穀物種子,在西藏高原上廣為種植;帶去的工匠幫助藏族人民製造農具、紡織機、碾米機,興辦製陶、釀酒、造紙、制墨等手工業;帶去的宮娥教會藏族人民紡紗織布。文成公主還鼓勵和幫助大臣吞米桑布札創造了藏文,促進了漢藏的文化交流。

我還知道範仲淹勤奮讀書的故事。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樸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脫去衣服上床睡覺。有時夜裡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講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中國積澱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遺產,它蘊涵著豐富的人類思想精華。古人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小學生們都應該繼承和發揚!

萬里蹀躞,以此為歸——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12

讀後感 ,774字

古樸的字型,灰綠色的封面,給人一種簡約卻又極富文化內涵之感,第一眼看到這本書便是這種感覺。可看完本書後給我的感覺卻是一種無法用語言形容的震撼。

書中的大多篇目以遊記為主,當然也有些人物的部分。如寫著名作家巴金,藝術家謝晉,作者的母親等。

給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是寫山西的一篇。作者給寫山西這一篇目的題目為《抱愧山西》,由此可見作者對山西這一文化底蘊頗深之地的讚美。餘秋雨的文字總是能從細微之處可能出大學問,在寫山西的晉商文化時,追朔歷史,從商人的一舉一動看出晉商的不易,從輕快的詩歌中到處兄妹離別是的不捨,從古書記載中悟出山西人致富的艱難。可如今山西卻成為了一個知名度不是非常高的省,這與餘秋雨的文字所描述的樣子大相徑庭。

僅僅是這一點就將自己的民族意識喚醒,產生的沉重與悲哀之情可想而知。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時,卻無不隱含這這樣一種情感。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書中的文字看似冷酷,卻處處包含溫情。每一點都可以引發國人的思考,對於我,一個高中生來說更是如此。

五千年來,中國所受的種種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而我們能做的則是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同時,看完此書,也又重新定義了我對旅行的看法—感受文化的魅力,而不純粹的看景。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走,不為那終點,只為這已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

將中華文化銘記心中,在旅行多去感受文化的力量,這是我讀完此書最大的收穫。

以本書作者餘秋雨的一句話結尾: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628字

讀了《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很多知識。比如:抗金英雄岳飛,愛國詩人文天祥,尊敬老師的顏回和好讀書的匡衡……

岳飛的大名我早就聽說了,他武藝高強,愛國如愛家,英勇殺敵等。每當我在電視上看見他時,他殺敵的眼神,殺敵的氣勢都令我震驚。他的戰功顯赫,一下子就收復了蔡州、陳州、鄭州、郾城、朱仙鎮等很多失地,這讓我很佩服他。他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才這麼英勇殺敵,無所畏懼的。

除岳飛外,我最喜歡的就是愛國詩人文天祥。文天祥賣了自己的家產,來讓百姓加入他的抗敵隊伍。就這一點,換做是我,我肯定很難做到,反正國家亡不亡滅不滅的我一個人也解決不了。但我讀到文天祥說的話和寫的詩時,我才知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文天祥是多麼深沉地愛著自己的國家啊!以前,我不懂,只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詩用來耍酷,但現在我知道,這句話不是隨隨便便說的,所以,我很敬佩文天祥。

讀到顏回吃炭灰時,我心裡想:幹嘛要吃炭灰,倒掉一點飯也沒關係,反正老師也不知道。之後,顏回的解釋讓我知道他珍惜糧食,尊敬老師。我要向顏回學習。

“鑿壁借光”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書的重要。讀到匡衡借書讀的時候,我心裡想:幹嘛要借書讀,不讀書不是更輕鬆嗎?但是,我又讀到匡衡鑿壁借光來讀書時,我才知道匡衡是多麼愛書,多麼渴求知識。最後,匡衡成為了漢元帝的宰相。我也要向匡衡一樣愛讀書,增長自己的才幹。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真是我的良師益友。

讀《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有感 篇14

讀後感 ,781字

當我翻開《中華傳統文化經典》這一本書時,中華五千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便如滔滔江水一般湧現在我眼前,中華五千年可歌可泣,不可計數的風流人物便漂浮在我腦海。彷彿有一股強大的磁力吸引著我,促使著我往下讀……

當我讀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時,我感到了團結合作之重要,力量之強大。

這是無可厚非的,無論是作戰,還是實際生活,無論是人,還是動物,無論是古代,還是當代。團結永遠都是如此重要。比如就拿日本侵華事件來說,如果當年國共兩黨沒有聯合起來抗擊日本,如果當年全國人民沒有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我想日本的陰謀就早已得逞了,哪裡還會有新中國,哪裡還會有中華民族,哪裡還會有現在活得如此幸福的你我,中華傳統文化哪裡還會得以傳承?還有,螞蟻搬食物相信大家也不以為奇了,但是大家可否有想過,如果它們沒有團結起來的話,又怎能將比自己大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食物搬回洞穴了呢?

當我讀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者也”時,我明白到,道義比生命更為重要。

我國從古至今這樣捨身取義的例子也不以為奇。文天祥,一個家聞戶曉的英雄人物。他之所以可以這樣流芳百世,也只是因為他在生命與道義面前選擇了道義,拯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但如果當年他沒有捨身取義而苟且偷生,他是否還能名垂青史呢?我想,中國的歷史不也隨之而改變嗎?他也必將遺臭萬年了吧!還有2013年為救不慎溺水的遊客而壯烈犧牲的鄭益龍。他也在道義與生命面前選擇了道義,而犧牲了生命,成為受萬人敬仰的英雄。但如果他當時沒有勇敢下水去救人而袖手傍觀的話,那名遊客的命運又將如何?

讀《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我認識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品《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我品味到歷代風流人物的可歌可泣,不畏犧牲,不畏艱苦;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發揚中華民族精神,與經典同行,與中華傳統文化相伴終身。

科技文化周活動感想 篇15

科技文化周活動感想 ,4968字

【篇一:科技周“水果電池製作”活動有感】

5月24日,我校舉行第三屆科技節,我們有幸參加“水果電池製作”的比賽。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團結合作,共同完成了這次比賽,從中也獲得了不少收穫。

比賽開始了,我們的心情隨著比賽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我們先把檸檬切到三分之一處的地方,把銅片和鋅片分別插在檸檬中,最後連線在電錶上,可是,電錶上指標只停留在零點四伏,這電力也太小了吧。我們心裡默唸道:“指標快快爭氣,同志仍需努力。”於是我們調整了一下幾個檸檬的接位和銅片、鋅片的距離,可是電力還是沒有上去,一直在零點四伏中徘徊,我們焦急萬分。但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老師讓我們淡定,不要心急,不然效果肯定不好。但是其中的一個組員十分激動,怎樣也淡定不下來。最終,我們與冠軍失之交臂。只上升了零點二伏,獲得了二等獎。

這次的失敗是我們在比賽前的準備不夠充分,而我們的努力讓我們知道:“我們是最好的”。一次遺憾並不能阻擋我們,而我們要在失敗獲得教訓,最後獲取成功!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小組合作的意義和精神。我們堅信,下一次的科技節活動中一定有我們成功的身影。從這次的比賽中,我們也明白了,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一些小細節。我們只有重視一些小細節,才能做到精益求精。

篝火能把嚴寒驅散,團結能把困難趕跑。最偉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合力。在往後的日子裡,我們也會發揚這種精神,和同學和睦相處,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篇二:科技周“設計球體下落軌跡”活動有感】

初夏已至,學校迎來了第三屆科技活動周。同學們也對這有意義的活動深感興趣。而我有幸參加到科技活動中的“設計球體下落軌跡”活動中。

我和小明、小釺三人為一支團隊,一起參與這次活動。我們在接到任務後馬上投身到活動研究中。我作為組長負責分配工作和尋找資料。小釺就負責查詢資料,而小明就實踐工作。

分配好工作後,大家便照著分配好的任務按部就班,大家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我們按照資料裡的教程和結合老師和自己的親身在試驗進行練習。

在練習過程中,我們反覆地驗證著球下落的方法,一次次的練習後,我們也具備參加比賽的信心。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比賽也漸漸地接近了。

比賽的時候,我們出現了小問題,我們的球不符合規格,要換一個小一點的球。可是卻給我們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球的軌跡需要重新設計。我們也來不及多想便開始了設計軌跡。十五分鐘眨眼而過。我們放下了手上的工作。準備放球。我抖著手放球,球滾了下去,不進。第二球,得了兩分。當我們滿懷希望地投進了第三球,但是於願違,球擦邊而出。最後,我們與獎項失之交臂。

這次的失敗是我們在比賽前的準備不夠充分,而組員的努力告訴我:“我們是最好的”。一次遺憾並不能阻擋我們,而我們要在失敗獲得教訓,最後獲取成功!也我感受到了小組合作的意義和精神。我們堅信,下一次的科技周活動中一定有我們成功的身影。

【篇三:科技周“故障電路排除”活動有感作文】

科技發展觀是指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嶄新的思維理念。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想要強盛的話,那麼就必須把科技放在首位,優先考慮它。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因科技強盛而逐步變得強大。所以身為新中國主人的我們有責任讓祖國變得更強大。為此我校開辦了科技周,我和幾個同學一起參加了排除電路故障的比項賽目。

在比賽開始之前,我和我的幾個夥伴的臉上看到興奮和喜悅,並且還夾藏著強烈的緊張。隨著老師的一聲令下,我和幾個夥伴們一起開始找出電路故障的原因。我們先閉合開關,把滑動變阻器移到阻值最大處,只見燈泡放出微弱的光芒,電流表有示數,而電壓表卻沒示數。所以經過我們的觀察,我們很快就可以下定論是電壓表短路。於是我們就把故障原因寫在試卷上並換了一個新的電壓表。

在換表的過程中,我愈發愈緊張,因為我們已將完成了一半任務,離終點已不遠了。我用哆嗦的手快快地表換上,並把它並聯到電源的兩極。因為下一個題目是讓我們把電路中的電流表示數減少,問我們電壓表該如何?是偏左還是偏右?由於時間緊迫,誰用的時間最短,誰的分數就高些。又因為電源的電壓不變,所以我判定電壓表不變。所以我就叫小雅在試卷上寫“不變”。並且我叫小雅快快交,生怕別人搶了我們的“寶座”。站在一旁的小榮說:“不對呀組長,這是串聯電路,不是並聯電路,所以應該把電壓表並聯到小燈泡上呀!”“什麼,串聯?”我略加思考了一下,對啊,是串聯啊,所以當電流表示數減少時,電壓表也隨之減少。我怎麼這麼糊塗呢?

當我覺醒過來之後,試卷已經落入老師的手中。哎呀,怎麼會這樣的呢?都怪我,都怪我。我真的後悔極了。比賽結束了,開到其他班個個都興高采烈,我們真的很羨慕他們。我的兩個同伴向我投來異樣的目光,我心裡真不好受!

在這次的活動中,我體會到了要有團隊精神,千萬不能使個人英雄主義精神。“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臨場時要保持鎮定,不能緊張,要有心理戰術,要不然不的下場就會和我一樣“玩完了”“死翹翹了”。這樣我想到了在考場上也是一樣的道理。無論如何,我還得感謝這次的活動,感謝學校給我,這次可以讓我得到鍛鍊的機會。

【篇四:科技周“層層疊”活動有感】

科學,一個熟悉的名詞。在這個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的時代,我們無疑成了未來科技發明的希望。而我校為了讓我們瞭解科學、支援科學、實踐科學,舉行了一年一度的科技周。

我度過了一個開心的科技周,雖然我們這一次不算是比賽的王者,但我們堅信,只要我們繼續保持對科學的熱情,我們永遠是贏者,因為我們付出了努力。哦,那是我們對科學的信念。

那天,我們參加了“疊疊高”,實際上就是考察我們的動手能力。我發現,參加這項活動不僅僅只有心靈手巧的女孩子,更多的是一些挑戰自我、實踐科學的一些科學愛好者。實踐科學,需要細心和耐心,而開展這個專案正是為此。

我在實踐期間十分認真,不敢出錯。因為稍微輕輕一碰,就“嘩啦”地全塌了,甚至連風一吹,都搖搖欲墜。我們輕輕地、悄悄地從中抽出一塊、一塊,又一塊。我們自豪地認為,我們的成就品可真搭得高啊,那當然,那是出於我們之手。科技就是這樣,只要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就會將獲得的成果視為無比高尚。

我對科學因此充滿了興趣,我會在家抽時間做一些科學小實驗,說不定,每個同學都是生活中的科學家呢!

我們真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多開展,這樣能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創造精神。一個人的素質思想是最重要的,而這種創新精神更是不能缺少。願這種創新、奮鬥精神充滿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讓科學精神源遠流長!

【篇五:科技周“觀察小魚尾部血液流動”活動有感】

在這個充滿科趣的科技節中,我和其他兩名成員一起參與了—觀察小魚尾部血液流動。

在這之前,我們為過生物老師,她教我們怎樣利用顯微鏡看小魚尾部血液的流動。

來到現場,我們觀察四周環境,便準備相應的材料、工具。待老師說了:開始。我們用器皿把小魚裝在裡面。並開始觀察。

用溼毛巾包裹著魚的身體,並不斷地往魚嘴上放水,保持它的呼吸。在魚尾上放蓋玻片,放到顯微鏡下,拿好光度,對準鏡頭,先放到最低,再移動到上方。

起初,我們什麼也不會做,看看隔壁班的,自己在做,用的時間較長,但還是看到了。

這個活動主要是考用顯微鏡的過程。

通過了這個活動,既有趣,又讓我們學會了很多,下次如果再有這活動,我一定再參與。

然而,精彩的好戲在後頭,我們班的22名同學即將代表我們初一(10)班在星期四晚上上臺表演展示。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結束了這一天的課程,然而也懷著一顆烈火燃燒的心來到了晚會上。

各表演者準備就緒,燈光,舞臺也準備好了,一切準備好了。就在這一刻,拉開了帷幕。

彩的表演陸續不斷,觀眾的掌聲此起披伏,歡呼聲接連不斷。

我們用熱烈的掌聲結束了這趣味十足的科技節。

此時,回顧著這第一次科技節,此時的心裡,多麼希望下一次的到來!

【篇六:科技周“故障電路排除”活動有感】

太陽高高地掛在上空,無私地散發陽光,烘烤著大地,這天,裡水中學的校園內到處人山人海,看,許多同學在參與著科技周的比賽,雖然太陽毒辣,雖然汗流浹背,但也抵不住同學們的熱情。

我參加的是“故障電路排除”這一專案,因為之前沒參加過科技周的比賽,所以格外緊張。額頭佈滿了汗珠,手微微的顫抖,但組員們卻很冷靜。他們仔細地看已擺好的電路圖,小德跟小南說:“比賽開始,閉合了開關後,先用電壓表測一下電源有沒有問題,然後…”聽了他們的話,我緊張的心情稍微平靜了一些,也開始分析電路…

選好了電路之後,老師一聲令下“比賽開始”。我們便迅速地用電壓表檢測一下電源是否有電,但電壓表卻一動不動,我不安的說:“那究竟是電壓表有問題還是電源有問題?”我們再一次分析了電路,小德說:“用電流表測一下電源!”結果電流表還是一動不動。“哦!是電源出問題了!”小南驚呼一聲?便去換了一個新的電源,重新接入電源後,小燈泡亮!而在小南換器材時,我也快速地把試卷完成!“呼!終於搞定了!”我鬆了一口氣,我們是第三名交卷的!

現在,科技周已經完滿地落下了帷幕。這次科技周的活動真是讓我獲益良多。強過需要科技,科技需要人才,我們一定要努力學校,將來報效祖國,振興祖國!

【篇七:科技周“觀察小魚尾部血液流動”活動有感】

學校為了增加我們的課外科技的知識量,特地舉辦了一個科技周。科技節目可謂層出不亂,個個新鮮啊,既精彩又全面。

而我就和其他三位同學參加了一個“觀察小魚血液流動”的實驗。

那天下午,我因為個別的事,在比賽場所內看到了生物老師做這個實驗前的準備。由於我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比賽,對這個比賽的成功抱著不大的希望,看到生物老師要做一次演練,我定然是不會放過了。

我匆匆地跑過去,看到老師熟練的手法,觀察的動作,我都一一記在心中,也對這次的觀察的信心增添了不少。

不久,比賽快開始了,隊員們也趕到了我先跟他們說了一遍剛才老師的演練,並跟他們說了他們的任務:一個在旁輔助我;一個寫筆試;一個做準備工作。而我就是觀察血液流動。

比賽開始了。場內場外,可算人山人海。此刻我的心像迷路的小鹿,到處亂撞。我不斷地深呼吸,即使沒什麼用,我也希望自己能靜下來。

做準備工作的同學先在水池裡捉了一條尾部色素少的魚。把它放在培養皿上,用浸溼的棉絮將它的頭部的鰓蓋和軀幹部包裹住,露出口和尾部。然後用載玻片放在魚的尾部,按住魚,定好位。把調整好的顯微鏡放好。另一個輔助我的同學則趕開人群,以便聚光。把培養皿連同魚一起拿去觀察。我深深地吸了口氣,拼命讓自己放鬆下來。我靜靜地在觀察,轉了一遍又一遍的高度,卻看到的仍是不變的畫面。我這時已經滿頭大汗了。連忙舉手問老師怎麼辦。經過老師的幫助,我終於能成功地觀察到了,寫筆試的同學也寫好了。在旁為我們班加油的人已從搓了一把汗變成鬆了口氣。

這次的科技周讓我們學會了不少。科技是一位大功臣,讓我們的生活進步,科技真好!

【篇八:科技周“觀察小魚尾部血液流動”活動有感】

一年一度的科技節轟轟烈烈的拉上了帷幕,這一次的科技周活動讓我記憶猶新,它給了我們一個豐富的學習過程,也給了我們一個創新構思的空間,我們的活躍思維,動手能力,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我們參加的是“觀察小魚尾鰭血液流動”的專案,這是一個有關生物實驗操作的專案,沒有對生物知識的瞭解,沒有對實驗用具的瞭解,是無法成功的。

我們分工合作:我,負責答問卷;馮曉怡,負責顯微鏡等器具的拿放與使用;陳煜洋,負責對光除錯與觀察。在做準備工作時,我們顯得很慌亂,不知所措,雖有生物課代表坐鎮,但軍心依舊動搖,你怕我搞砸,我怕你添亂,但隨著老師的一聲“比賽開始”,我們合作得卻很愉快,每個人都按照計劃行事,一切順利。

在那時,我們都無比信任著對方,沒有了先前的猜測,疑問,只有大家之間百分百的相信和彼此給予的肯定,於是,憑著我們的默契與信任,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這次的比賽,我感觸萬分,雖然隊友們開始時都怕出岔,但我們為什麼還會實驗成功呢,我想,是彼此的默契還有信任。科技節,展現的不是個人的獨具匠心,而是團體的眾智,不是一人在孤軍奮戰,而是大家在搏擊風浪,所以,我們只有把你的能力,你的智慧,你的信心,放到團體的能力,團體的智慧,團體的默契中,才能完全揮發。

有了這次的經驗,我相信,下一年,夢想的火花,會迸進得更加熱烈,科技的力量,會越來越催人奮進!

遊神木文化園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90字

美,我自以為見過不少,可當我真正踏入神木文化園時,被它的美麗震撼的那一刻,我才發現,我,原來太無知了。

也許老天爺知道今天我們要去旅行,一下子善心大發,把那下了幾天的無休止的雨驟然停了,那萬里無雲的天是那麼的晴朗,我們的心情是那麼的愉悅。我們行程的終點站是神木文化園,對這神祕的未知,我可是期待極了,滿腦子不停歇地想象著那兒的人事、物境,以至於我是怎樣上的車我都忘了!

一個多鐘頭吧,車停了。我背上旅行包,下車了。車外的風光如此動人!門還未進,外邊早已花團錦簇:紅的、黃的、綠的、紫的,濃郁的花香隨風飄送;妖嬈的身段如此婀娜多姿。

許久,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她們,跟隨大人們的腳步走進園內,那園林的美麗氣息似乎早已迫不及待,一股勁地向我奔湧而來。門前,一棵橫臥著生長身軀巨大的樟樹躍入眼簾。這棵樹距今已生長了2000多年,據說,這棵樹是世界上最粗壯的神木!雖已倒下,卻依然生命不衰!她的樹冠依然蔥鬱,像是一個天然的大帳篷,遮住耀眼的陽光。從樹葉間篩下來的斑斑光點,蹦蹦跳跳地跑到了我們的身上和臉上。走著,走著,它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線範圍裡,可我是多想再多看她幾眼,再撫摸一下她那歷經歲月變遷,早已龜裂乾枯的肌膚啊!

這神木公園,還真是個春意盎然的園林!瞧,這滿園的萬紫千紅!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剛長出小苞;還有的早已盛放!她們一個個迷迷糊糊的樣子,像是才被春兒叫醒呢!

園裡的花兒美不勝收,看得我們應接不暇。如果說,剛才只是開場活動,那現在,才真是主題。我邊走邊感嘆這花園之大。一抬頭便有了更美麗的發現—那可不是玫瑰園嗎?最珍貴的玫瑰在這兒竟有成百上千朵!她們是如此的嬌媚,如此的妖嬈,一簇簇一叢叢,爭麗鬥豔,香飄千里。

春天來了,桃花也開了,那粉嫩的花瓣兒鼓鼓的,柔柔的,像是隻要輕輕一捏就可以掐出水來,可愛極了。微風輕輕拂過她的臉蛋兒,她笑了,笑得楚楚動人,美若天仙。

櫻花也毫不示弱,她們在那翠綠的枝頭悄然綻放,悄悄地加入到這迎春大軍中。那種美,令人心醉。可她們終究是如此的嬌嫩,自是經不起風吹雨打。昨天的一場春雨吹落了她們,落寞地躺在了地上,她們輕聲地哭泣,多麼讓人傷感。我快步走了過去將其中幾朵撿起,輕輕地放入袋中……

下午的遊船活動剛要舉行,這時老天爺竟又收起了笑臉下起了雨來,湖上的薄霧也重了幾分。可這正合我意,在遊船上向外看去霧濛濛的,小雨點兒調皮地嬉戲水中。湖邊風景無限好,樹兒柳兒都搶著與我打招呼!船上的人們則很輕鬆,聊著家常,談著工作……

隨著汽車的疾馳,神木文化園離我越來越遠,但我的心依然牽縛在那明豔的春色中,這兒的一切將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

遊古村,感受佛山新變化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723字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河,只見古樹參天,石橋斑駁,人們生活閒適祥和。好一派“小橋流水人家”,這就是佛山著名的古村—逢簡水鄉。

聽爸爸講,逢簡水鄉是順德人最早的聚居地之一,自古以來都是一個美麗富足的村莊。它不僅經濟發達,而且風景優美、資源豐富,是一個宜居的好地方。可是,隨著時代的變化,上世紀90年代,水鄉變得不一樣了,小河不再清澈,水面漂浮著各種垃圾,還有人在小路上亂擺攤,村子也不再清靜……但是,那次旅行讓我重新認識了杏壇逢簡。

去年夏天,我和爸爸乘著小船,在水鄉上的河面上划行,我發現原來髒髒的水變得清澈見底,原先漂浮在水面的垃圾全消失了,水下還有金魚在嬉戲,金魚一個個生龍活虎,既小巧玲瓏又活潑可愛。一棟棟房子倒映在水中,清風吹來,水光瀲灩、碧波盪漾。

往前走,就會看見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房子,而牆上的塗鴉被擦乾淨,還有一些房子還貼上了瓷磚,這時,夕陽的餘暉照映著整個村莊,大家的歡笑聲已經傳遍了整個水鄉,就連遊客們不文明的話也減少了,整個逢簡水鄉都是一片悠閒、和諧的景象。

再往前走就是古橋了,那是宋代著名的巨濟橋,它歷史悠久、遠近聞名,直到現在,這座橋還完好無損。橋兩旁各有十二級臺階,形成一個漂亮的拱形。最喜歡的就是刻在柱子上那兩個獅子了,栩栩如生,就像在一起嬉戲似的。

轉過一條石板小路,就是覺妙淨苑了。順著池塘邊就會看見一座觀音菩薩的雕像。雕像下方的池塘裡,一朵朵蓮花在碧綠的荷葉襯托下顯得光彩奪目,豔麗迷人。遠看,像一個個站立在池塘中的仙女。

今日的逢簡,已打造成遠近聞名的旅遊景點,處處煥發出迷人的江南水鄉的自然、乾淨、祥和舒適的味道,可謂古香古色、風景宜人,逢簡人民用自己的行動書寫著水鄉新面貌,新佛山,新文明、新景象!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18

讀後感 ,1070字

記得去年夏天老師推薦的書目裡有它,可多日的悶燥讓我無心賞讀。在家收拾舊書,它又一次出現在了我的眼前。又是一年春好時,窗外桃花豔豔地開著,興趣使然,我終於踏上了餘秋雨先生的苦旅。

從遙遠浙江鄉間的牌坊、寺廟到李冰父子世代守候的都江堰,到甘肅的莫高窟、大漠中的道士塔,沙原中的隱隱清泉,再到喀什、到東北荒涼的流放之地“渤海國”,到杭州、黃州,到曾幾何時名震天下的山西,到喜馬拉雅山下的魚尾山屋譜寫《千年一奴》,甚至是在北極,文化一直在行走,從未止步,腳下每一寸土地都是動力的源泉,探索、尋根、追問,馳行不息。

如餘秋雨先生所說:有點意思。

苦旅,重點在於苦。條件苦,不消說,祖國大好山河,世界雄偉奇觀,哪一處會少了奔波與疲勞?視覺與精神的盛宴,但同時也考驗人的毅力,可真正之苦並不止於此,心中對文化迷失離散的失傳惋惜才是真正致命的苦,是顫動心靈的痛苦,無法言語。

夕陽西下的莫高窟,朔風凜冽,風的低吼,這麼多年來,總是重複著一個名字“王圓篆”!

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王圓篆不消說,照片上的他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只是一位普通的中國平民,悲劇也自此始,餘先生言:世間很多看起來正常的現象,常常掩蓋著一個可怕的黑洞。莫高窟的驚人廟藏,使王道士這個守護者與守護物件之間產生了文化等級上的巨大落差,這個落差,便是黑洞。

於是,精美的壁畫被草草涮掉,補石灰抹白,最終補繪上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石窟被鐵錘砸開,塑像被打碎,一片慘白,眼前一直晃動著草刷與鐵錘……

藏經洞被開啟,一個可以使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耗盡一生的具大寶庫就這麼被粗暴地開啟,一次又一次。斯坦因僅用三十英磅便換取了九千多個經卷,五百多幅繪畫,二十九個大木箱。七天打包的時間,每輛得靠三匹馬拉的運輸車,就這樣,世間文物就這樣簡單粗暴地被剝離原生的土地,運到地球的另一端。

這種心痛,痛苦在大漠迴盪不絕。我好恨,恨自己不能出生在那個時代,親身感受文化濃厚的氣息;我好恨,恨王道士的無知;我好恨,恨大漠駝聲和滾滾黃沙,書讀到此,竟心痛得不可言語,我好恨。

踏盡祖國大好河山,從古至今,盛世荒冷皆覽盡。《文化苦旅》真是隻有”苦”字可與情感相配。文化苦旅,不是餘秋雨先生一人之事,應成為中華兒女的共同事業,大漠荒煙、雪峰足跡、江南小鎮都是文化,“苦”,要用心去體驗、要用心去景仰,用一生去追尋,這才是中華兒女對上下五千年文化應有的態度。

書寫至此,心痛不已。

文化苦旅,是責任,知苦方知其可貴。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此此為歸。

觀《漢語言文化大賽》有感 篇19

觀後感 ,686字

今天,我懷著興奮的心情和媽媽一起觀看了中午十二點半宜昌綜合臺播放的漢語言文化大賽。參賽的選手是秭歸、遠安、當陽、枝江等地中學的學生代表,他們每個人都學習優良,知識廣泛,是學校裡的佼佼者。

比賽有三個環節:必答題、搶答題和你做我猜題。搶答題時,選手們爭先恐後的搶答,好像所有的問題都難不倒他們。必答題時,題目都很難,大多數都是課外的知識。可是每一位選手都能從容不迫的應答,每一題的答案都說的那麼完美,我被深深的震撼了。

看完比賽後,我感觸頗深。那些選手不僅學習非常好,還這麼見多識廣,知道許許多多課本里沒有的東西,而我呢,課本上的知識就沒學好,更別說課外知識了。那些選手們學習這麼好,一定是不僅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發言,還在課後利用零碎的時間來學習,複習學過的知識,還勤奮地蒐集和學習大量的課外知識,來充實自己的大腦。再看看我吧,平時只是做完老師佈置的作業,從來不主動學習,一有空餘的時間就只想著玩兒,唉,怪不得媽媽老說我不求上進。

看了這次的漢語言文化大賽,我真的是非常羨慕那些選手們,他們是那樣優秀,那樣自豪,可以代表自己的學校去參加比賽。我與他們相差的太遠了,究其原因,並不是因為我比他們笨,而是因為我沒有他們的勤奮、好學,沒有他們那麼努力,沒有他們那樣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所以,從現在起,我要向他們學習,做到勤奮、好學,以他們為榜樣,以他們為目標,我要每一個細節做起,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把字寫規範,寫整齊;上課認真聽講,認真作業;上課、做作業時保持正確的坐姿;課外多多複習學過的知識,預習即將要學的內容……

我一定要像那些選手一樣,成為一名優秀的中學生。

弘揚傳統文化,熱愛美麗宜昌——觀《新春第一課》有感 篇20

觀後感 ,770字

“叮叮噹噹,叮叮噹噹”。嘿!鈴聲響了。同學們興高采烈的走進了教室,李老師精神抖擻的開啟白板和我們一起觀看“2015年新春第一課”。

“弘揚傳統文化,熱愛美麗宜昌”。我們宜昌有著歷史優良傳統,過年時爆竹聲聲響,舞獅採蓮鬧新春。美麗的宜昌有著美麗的山水文化,西陵峽、山峽大瀑布、大老嶺、後河森林公園、柴埠溪……有著名的水電文化,巨集偉的三峽大壩、葛洲壩那數一數二的高階水電工程,世界聞名。

宜昌有著名人巴土文化,周立榮是長陽土家人,他挖掘巴土文化的精髓,2012年成為新聞重大人物,戀歌聲聲唱巴土,2012年9月他的作品《巴土戀歌》在中央電視臺播放,他還擔任了宜昌副主席,但他還是繼續傳承巴土文化,打造夢幻土家。

那鏗鏘有力的峽江號子,在胡振浩爺爺口中流出,他是秭歸人,於1986年當上了教師。1988年前當了船工號子,他以前在江邊的時候,經常聽見縴夫唱號子,現在沒有了,他想是讓我把這號子聲傳下去,還是把它帶到土裡,經過深思熟慮最終在他的努力下,從秭歸唱到了北京,後來再拍號子的MY時在相機前與世長眠,但這號子聲已經傳到大江南北,傳到同學口中了,他是我們永遠的峽江號子王。

三國文化赫赫有名,在宜昌就有當陽古戰場。汪國新他是我國的一級畫師,他手中的關公真是正義凜然,他在拜訪小學時帶領學生們讀三國,寫三國,聊三國,看三國,畫三國,品三國。還舉行關公文化萬里行活動,他的畫筆三國情,三國文化就這樣弘揚下去。

巴楚文化又名土家文化。跳喪,巴山舞,出嫁時哭嫁……這民族文化在宜昌的各個縣城裡都流傳著。

在湖北武漢與四川的重慶的兩座城市之間,有一片美麗清晰,環境優雅的地方,那就是宜昌。宜昌未來將會變得更好,這夢想之城的召喚下,使更多投資商人進入宜昌。3年後宜昌便變成不一樣的宜昌,5年後你將入住這奇麗的城市。

讓我們一起弘揚傳統文化,熱愛美麗宜昌。